回覆列表
  • 1 # 歆寶冰寶媽媽

    作為一個工作十幾年的幼兒教師來說,兩種幼兒園各有利弊不能說不學知識也不能說完全小學化現在幼兒園提倡的玩中學學中玩有很多幼兒園也已經在實行這種模式家長可以多考察一下放到這種幼兒園去!我個人覺得孩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最是以培養各種良好的習慣為主!

  • 2 # 陪寶寶寫日記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我家老大已經上小學三年級了。我用我的實際經驗告訴你,上幼兒園可以不去教知識的幼兒園。但是幼小銜接一定要做好,如果幼小銜接不做好的話,孩子上小學會非常非常的吃力。

    為什麼呢?我用以下幾點向你說明一下。

    1、老師會根據大多孩子的進度來

    如果你家孩子沒有上幼小銜接,但是班上大部分孩子都上了幼小銜接的話,那麼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老師會根據大部分孩子的進度來,那些進度稍微慢一點兒的孩子,在老師的眼裡都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比如數學,一開始去最早學的是十以內的加減法,我記得我們家孩子上小學一年級,剛開學一個多星期的時候,老師每天都會在課堂上報十以內的加減法的聽算,學過的孩子就能課堂上很快跟上,但是沒學過的孩子就跟不上,老師就會在家長群裡點名批評。

    等到這些之前沒有學過的同學,把這些十以內的加減法熟練了之後,那其他的同學又開始學更高階的知識,所以說總是跟不上老師的進度。

    上面我們說的是數學,那麼語文也是一樣的,語文最開始去學拼音,上過幼小銜接的孩子有一定的基礎,拼音字母都教過,聲母,韻母,單韻母,複韻母這些都學過了,孩子只需要跟著老師再複習一遍就行了,但是如果沒有學過的孩子的話,這塊知識就很薄弱。

    除了拼音還有生字,上小學之間沒有握筆寫過字的孩子,在寫字這一塊有可能也能寫得出來,但是絕對達不到老師的要求。我家孩子上小學之前就沒有練過字,所以上小學剛開始每天晚上光寫生字就寫三四個小時,並不是寫得慢,而是寫得不標準就會被老師打回來重寫,所以為了寫標準,孩子寫得不好反覆擦。我曾經自己試過按老師的要求寫田字格,看似很簡單的字也得反覆擦幾遍才能按照格式佔比寫。

    事實上,如果老師照顧全體學生的進度的話,孩子幼小銜接學沒學過都是無所謂的事情,但是很多老師會根據大部分學生的進度來,所以如果自己孩子不熟就會很吃虧。當然老師也會根據教材一點點教,但是學過的孩子掌握速度就會很快,事先沒學過的就需要一定的時間去內化。

    孩子掌握知識需要一定的時間,這樣一來在班上批評,加上在群裡批評,現在孩子都非常聰明,老師批評誰大家就會鄙視誰,慢慢地相互之間也會分出一個不同的階層鏈。

    就如我們孩子班上有個女孩,家長壓根不管她,孩子學習成績很差,一年級每次考試就只考十分二十分,個人習慣也很差,班上的孩子就特別看不起她,經常欺負她,有一次班上淘氣的男生還把她的書扔垃圾筒裡。

    所以為了孩子的成績也好,為了孩子能快速適應小學生活也好,還是儘量讓孩子做好幼小銜接,避免孩子有以上所說的情況出現。

  • 3 # 兒童教育學院

    你好,你指的學知識應該是狹義的學習知識,是現在國家所禁止的“小學化”傾向的認讀拼音、漢字學習加減法等內容。其實幼兒園課程都是在國家規定的課程安排之內的,幼兒園的教育內容分為五大領域,分別是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

    大家可以在網上搜一下2012 年10 月9 日由教育部正式頒佈《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是對於幼兒在3-6歲階段所有學習所要達到某階段大體發展水平的一個大致參考。

    在2018年7月5號教育部印發《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對於幼兒園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的,要堅決予以禁止;小學在招生入學中面向幼兒園組織測試等行為的,將視具體情節追究校長和有關教師的責任。

    幼兒園的課程體系簡單介紹如下:

    1、健康領域主要學習內容有體育活動、戶外遊戲,課間操等。

    2、語言領域主要學習內容有兒歌、謎語、繞口令、兒童故事等。

    3、社會領域主要學習內容有排隊、社會角色、人際關係、社會倫理道德、規範  國家民間文化等。

    4、科學領域主要學習內容有數與量的關係、磁鐵、漂浮等。

    5、藝術領域的學習內容主要有唱兒歌、打擊樂、律動、美術、手工、摺紙、舞蹈等。

    其實每個幼兒園都離不開這五大領域的教育內容。

    幼兒園階段主要培養幼兒的生活和學習習慣、激發幼兒良好的學習興趣,同時愉悅身心,為幼兒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的階段。

  • 4 # Wunei媽媽微課堂

    送孩子去教知識的幼兒園好,還是送去不教知識的幼兒園好?這個問題,是沒有一個標準答案的。最重要的是適合自己的孩子,那就是最好的選擇。

    沒有生孩子之前,我一直想的是,將來一定要送孩子去上民辦幼兒園。

    當時的想法很單純,就是想著幼兒園裡面,一到五老師天天教知識,知識量肯定是夠的了。那麼我只需要每天回來,按照老師的進度,給孩子進行復習鞏固就可以了。 將來幼升小不需要額外花大力氣了。

    而不是上個普通的、什麼都不教的幼兒園。孩子每天去幼兒園就是打發時間,過家家、睡午覺、吃點心,什麼都沒有學到。想要考民辦小學的話,我還得自己每天晚上,週末,寒暑假給孩子大補特補。這樣孩子也累,我們家長更累。

    生了孩子以後,也查詢了很多幼兒園的資料,我慢慢轉變了自己的想法。

    很多民辦幼兒園,有自己的外教,號稱是浸潤式的雙語環境。但不少家長都在論壇裡邊留言說,實際上每週外教課也就只有2節左右,老師也一直在更換,根本沒有幼兒園招生宣傳上說的那麼高大上。

    我自己在看到孩子在玩玩具,和爸爸媽媽互動的時候開心的笑臉,更是覺得,孩子的童年就只有一次,為什麼不讓他開開心心的度過呢?提前學習真的對她好嗎?

    我自己就是一個普通人,我也能夠接受我的孩子,以後成長為一個普通人。這沒有什麼丟臉的,只要孩子能夠開開心心、健健康康的成長,就夠了。

    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如果家長想讓孩子上教很多文化知識的幼兒園,一定要提前對幼兒園進行試聽、考察、比較。

    看這所幼兒園是不是適合孩子的性格特點、作息習慣等等。

    幼兒學習知識,本身就是在玩中學、學中玩的。過早的把知識灌輸給孩子,可能在短期內顯現的比起同齡小孩要知道很多東西,非常厲害的樣子。但如果沒有一輩子都超前學習,會發現其實到了一定的年齡,大家都能學會差不多的知識。

    想要在一段時間裡領跑,並不是什麼難事。難的是讓孩子始終處於領跑的姿態。

    小的時候還是更要注重培養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學習興趣,弱化知識本身,保護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慾、探索慾望。這樣孩子更有可能厚積薄發,一鳴驚人。

    當然,如果家長考察到一所適合自家孩子的,孩子又喜歡的幼兒園,能夠寓教於樂,家裡又不差錢,能給孩子更好的教育資源,那當然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 5 # 夢田的稻草人

    我是學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的,我自己的孩子的幼兒園在大班快要畢業時確實教過孩子寫拼音,但是隻學了大概三分之一的時候,教育局下文嚴禁提前教授上學內容,也不允許佈置寫的作業,所以就停止了。

    在我看來,這是一條正確的規定。

    事實上,有些國家,比如德國,對給沒有上學的孩子提前私自教授上學所學內容是立法規定不允許的。他們認為這樣是違反了兒童自然發展的客觀規律,對孩子是有害的行為。

    兒童的成長和發育是階段性發展中的,每個年齡段的孩子要完成的人生課題是不同的,每個孩子個體也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孩子都需要按照他自己的成長節奏來完成屬於他自己的最好的成長。

    提前教授知識,尤其是在孩子的心智發展水平還沒有到位的情況下,在孩子的敏感期還沒有到來的情況下,硬要教給孩子,這對孩子的學習能力是有傷害的。

    幼兒園階段的孩子,是從幼兒到小學過渡的階段,也是兒童腦發育的加速期。這個時期,兒童要在思維、語言,動作、自我意識、道德行為習慣、興趣、社會交往等等多方面得到發展。幼兒園的遊戲、活動、藝術等多種形式的“玩”的本身對於孩子來說就是最好的學習。這是奠定孩子一生學習力的培養階段,這比學會1+1=2,會寫幾個字,會認識拼音,要重要得多。

    同時,只要一個孩子對知識充滿好奇,對探索世界瞭解自己瞭解身外的世界充滿興趣,這種興趣和熱情又沒有被大人破壞過,那麼這個孩子一定是有很好的學習力的孩子,當他上了小學,即便沒有經過有效銜接的專門訓練,依然可以是輕鬆而愉快駕馭小學學習生活的。

    我們當媽媽的要放下焦慮,尊重和順應孩子成長的客觀規律,相信孩子可以成長得很好的。

    當然,尊重孩子,順應孩子自身發展規律,也包括:如果孩子已經發展到到了數字或學習的敏感期,主動問您加法或某個字是什麼,那也不需要回避,當孩子主動學習的時機來了,也要抓住。

    總之,要調動孩子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而不是硬行地怕孩子以後學不會就提前教給他,相信每一個好奇寶寶的學習力都是有無限可能的。

  • 6 # 青絲媽媽

    為孩子選擇幼兒園不能把考察的重點放在是否教知識上,而是要綜合考量的。

    如果把孩子放到幼兒園,目的只是讓他玩一玩打發一天的時間,或者寄希望於幼兒園老師給他補習語數外文化知識,都是一種錯誤的想法。

    我們要看的是,

    1. 幼兒園是否能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和溫馨的環境,老師是否對孩子有愛心、有耐心。

    -幼兒這個階段特別需要建立安全感,需要愛和包容。

    2. 各種課程設定是否科學合理(符合幼兒心理和生理發育水平),形式豐富多樣?

    例如是否開設有語言、音樂、塗鴉、手工、遊戲(室內室外)、戶外鍛鍊等相關課程?

    3. 如果幼兒園有灌輸式的讀、寫、算,非常不推薦。

    大班可以適當增加文化課的學習,但不能作為幼兒園教學的重點。尤其如果教學方法不對,只是填鴨式的(不排除幼兒園老師本身水平有限),對孩子真的沒有益處反而有害處。

    4. 家庭教育應該作為幼兒教育的重點,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我建議父母自己多抽點時間,高質量地陪伴孩子。可以帶孩子讀讀繪本,玩一些有趣的數學教具(例如邏輯狗),一起學唱英語兒歌等等,這些對於培養和激發孩子早期的學習興趣更有幫助。

    最後,希望您在決定前,能再多去實地走訪考察,並和老師做交流了解學校的教學理念。同時也可以向周圍鄰居或朋友打聽幼兒園的口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9年最後兩個月到底要不要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