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燕趙節度使

    誰跟你說朱元璋不能成為“千古一帝”的?

    千古一帝是李贄對秦始皇的評價,後人用此代指秦始皇,此語出自《藏書·世紀列傳總目》。

    千古一帝出自《藏書·世紀列傳總目》,是李贄對秦始皇的評價,評曰:“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亦用於對唐太宗李世民的評價,明王志堅《讀史商語·卷三》:“三代以後,如文皇者,真千古一帝也!”

    李贄在《續藏書》中這樣寫道:

    “臣李贄曰:我太祖高皇帝,蓋千萬古之一帝也。古唯湯武庶幾近之,然武末受命,非周公,則無以安殷之忠臣。湯之受命也晚,非伊尹,則決不能免於太甲之顛覆。唯我聖祖,起自濠城,以及即位,前後幾五十年,無一日而不念小民之依,無一時而不思得賢之輔。蓋自其託身皇覺寺之日,已憤然於貪官汙吏之虐民,欲得而甘心之矣。故時時用兵,時時禁諭諸將,無一字而非惻怛,亦無一字而不出於忠誠。故天下士鹹願歸而附之,而樂為之死也。”

    以李贄看來,朱元璋稱得上千古一帝,原因就在於他出身草莽,在元末亂世,掃平群雄,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最終定鼎天下,這種豐功偉績連周武王、商湯都無法相比。

    這恐怕是對朱元璋的溢美之詞了。

    康熙對明太祖朱元璋的評價:“治隆唐宋,遠邁漢唐”。“洪武乃英武偉烈之主,非尋常帝王可比”。

    毛主席曾評價朱元璋的軍事才能:“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

    可見古人心目中,千古一帝只有三人:秦始皇、唐太宗、朱元璋。。

    評價一個皇帝是否符合千古一帝,有一個標準,就是:文治武功。文能治國,武能安邦。

    朱元璋都做到了。

    武功

    指的是軍事方面的功績。《詩·大雅·文王有聲》:“ 文王 受命,有此武功。既伐於 崇 ,作邑於 豐 。”

    朱元璋幼時貧窮,曾為地主放牛,後入皇覺寺出家。

    元末亂世,天下大亂,無以為生,朱元璋在25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起義反抗元朝。後自成一派勢力,與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佔集慶路(南京),將其改為應天府。其後相機消滅南方的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等割據勢力,平定南方。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命徐達、常遇春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 為號召,舉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統治。

    洪武元年(1368年)初,在北伐軍節節勝利之時,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 年號洪武。

    當年秋,明北伐軍攻佔大都,元朝滅亡。明軍隨後又平定西南、西北、遼東等地,最終統一全國。

    如此看來,朱元璋的大明武功赫赫,當世無敵於天下。

    文治

    恢復農業

    朱元璋對官員說:“天下初定,老百姓財力睏乏,像剛會飛的鳥,不可拔它的羽毛;如同新栽的樹,不可動搖它的根,重要的是休養生息”。

    朱元璋還鼓勵開墾荒地,1370年下令:北方郡縣荒蕪田地,不限畝數,全部免三年租稅。對於墾荒者,由政府供給耕牛、農具和種子;並規定免稅三年,

    為了平衡各地人口數量差異,他還採取強制手段,把人多地少地區的農民遷往地廣人稀的地區,進行大開發,是各地均衡發展。

    這項舉措大大激發了農民種地的積極性,到洪武二十四年統計時天下田土,已達到3,874,746頃。

    為了恢復經濟發展,朱元璋採取輕徭薄賦的政策,多次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大型的租稅蠲免。

    洪武二年是明初第一次大規模地蠲免賦稅。三年、四年、九年,也曾在應天、河南、北平、山東、江西、兩浙等地陸續蠲免賦稅。

    復興漢文化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頒佈去蒙古化政策,大力恢復漢化,並制定《大明集禮》。

    服飾方面“復衣冠如唐制” ,並制定了具有明朝特色、等級嚴格的冠服制度;

    禮儀方面革除胡跪,恢復漢族傳統的稽首、頓首、空首的跪拜方式,並按等級實行五拜、四拜、再拜之禮;

    姓名方面嚴禁胡姓,甚至連漢族複姓都遭池魚之殃 ;

    語言方面杜絕胡語,欽定《洪武正韻》;

    婚姻方面禁止收繼婚。

    透過復興漢文化,朱元璋成功驅除了蒙元百年來對中國影響的陰影,自唐宋以來的文化斷層開始繼續,並建構了漢族新政權的合法性。

    *

    *

    其他的就不說了,有這些舉措,朱元璋是當之無愧的千古一帝!

  • 2 # 秉燭話足球

    朱元璋起兵反元,驅逐蒙古,還漢人河山,其實在歷史上地位很高,後續不管是清朝還是民國,朱元璋的明孝陵都沒有被盜,就是因為朱元璋從蒙古人手裡奪回了漢人的江山,雖然現在這樣說不妥,但中國的封建歷史漢人與少數民族的矛盾衝突頻繁,朱元璋在漢人心目中地位是很高的。之所以不能成為千古一帝,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朱元璋建國以後,誅殺的功臣太多,不管是起義階段還是治國階段,朱元璋都非常喜歡學劉邦,但說劉邦殺功臣,其實是世人的誤解,劉邦殺了幾個功臣?韓信,彭越,英布,盧綰。彭越當年就是反覆無常的小人,在劉邦重利的許諾下才跟了劉邦,不斷的騷擾項羽的後方,建國後,被人告發謀反,被劉邦所殺,異姓王。英布,早期跟隨章邯,後反判跟隨項羽,最後又反判跟了劉邦,被殺的原因一樣,被人告發謀反,異姓王。韓信,才能出眾,這也是他被殺的最主要原因,如果說劉邦殺功臣,我個人覺得劉邦只殺了韓信一人,其它人都是該殺,而且我覺得如果韓信情商高點,也許能活下來。盧綰,唯一一個從沛縣跟隨劉邦出來打天下最後被殺的人,因為起兵謀反被殺。而我們熟悉的沛縣一眾功臣蕭何,張良,曹參,陳平,周勃,樊噲等人,沒有一個被殺。朱元璋建國以後,確實對下面的功臣不放心,一開始他還諄諄勸導,但太子朱標的死,讓他清楚的認識到,必須大開殺戒了。雖然朱元璋殺功臣,是為了政治需要,而且朱元璋的起義班底,文化水平,家境都太差,所以建國後,他們貪髒枉法,欺壓民眾的事沒少做,很多都是該殺之人。但是像朱元璋這樣大規模的誅殺功臣,最後只有兩三個人能善終的,也是亙古未有。血淋淋的廟堂殺戮,又豈能成為千古一帝。

    二,對百官和文化的強勢。為了更好的控制百官,朱元璋建立了錦衣衛,監聽百官,實行高壓政治。山東二賢因為拒絕出來做官,被朱元璋誅殺,對文人的冷漠和強勢,也讓朱元璋在文人的筆下沒有好的名聲。

    朱元璋治貪毫不手軟,但任何嚴苛的政策都會矯枉過正,水至清則無魚,高壓之下,必然會有很多人冤死在他的刀下。無法成為千古一帝,實屬必然。

  • 3 # 司馬通鑑

    朱元璋作為中國歷史開拓性的帝王,草根崛起的帝王,開創大明朝,不管朱元璋的個人汙點有多黑,擔得起千古一帝的稱號。

    後世對朱元璋的評價汙點,無非集中在,殘酷的政治家,殺人如麻,搞特務機構朱元璋的子孫們又把特務發揚光大導致後期擾亂朝綱,誅殺功臣,興文字獄施行八股取試等等。

    但這些都是朱元璋作為一個草根崛起的開國帝王,為自己樹立權威,樹立皇權,鞏固帝位,加強中央集權,不可或少的手段,只是操作的後果過大,影響甚遠。

    朱元璋的一生堪稱傳奇,從一個到處的流浪兒,一步步的逆襲,最終成為開國君王。中國歷史上,獨兩人,其一是漢高祖劉邦,其次則是朱元璋,若論身世背景,朱元璋比劉邦悽慘,10歲,父母瘟疫雙亡,一家人吃不飽飯,朱元璋只好和二哥分開,各自乞討為生,為解決溫飽,當和尚,做過流浪兒,朱元璋20歲時,正好元末農民起義。

    1352年,紅巾軍爆發後,25歲的朱元璋投奔了當時的郭子興濠州起義,並得到郭子興的賞識,還把自己的養女也就是後來的馬皇后(朱棣之母)嫁給了朱元璋。郭子興病逝後,朱元璋順理成章的成了這支隊伍中的主帥,郭子興是朱元璋人生的第一個大貴人。

    朱元璋的個人軍事能力很強,格局大,眼光遠,注重人心,很有謀略,比如他領導的起義軍,有句口號,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極具戰略眼光。但這麼高明的一招,明末農民起義李自成半分也沒有學到,殺進北京城當了42天的皇帝就下野,如果李自成有朱元璋這樣的覺悟,歷史的革命恐怕就是另外一條路了。

    稱帝后的朱元璋有恐懼幻想症,猜疑心極大,時刻擔心自己江山不保,朱元璋的一生,是勵精圖治的一生,眼裡不揉沙,稍有差池,嚴肅整頓,和他一起打江山的兄弟們,得到江山後,貪贓枉法,朱元璋一個字,殺,和他共患難的將領,為清除皇權威脅,殺,為加強中央集權,達到皇權頂峰,宰相胡惟庸,殺。貪官貪贓超過60兩,殺。嚴刑峻法。為了監督百官,施行了錦衣衛特務機構,人人恐慌。

    朱元璋狠是狠,可作為帝王,高處勝寒,有些手段和措施,是皇帝無法迴避,而平民和後人都無法理解的舉措,比起負面效應和副作用的產生,朱元璋更願意看到他看到的當下事實。

    明朝延續267年,版圖是宋朝兩倍之多,歷史上的開國者,皆有非常手段,秦始皇滅六國,一統天下,二世而亡,百姓怨聲載道,後人尊始皇也是千古一帝,唐宗殺兄篡位,大逆不道,但也不枉為千古一帝,朱元璋驅除韃虜,中原王朝一統,收復燕雲十六州,其歷史功績,和歷史上的著名君王不相上下,千古一帝實至名歸。

  • 4 # 幽靈vs浪子

    朱元璋和劉邦是兩個以布衣身份起家而統一天下的皇帝。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卻不能稱之為“千古一帝”。

    先說“千古一帝”,這個稱謂最開始是專指秦始皇嬴政的。嬴政滅六國而統一天下,文治武功都超越前人,所以說他是千古一帝,也是千古第一帝。後來,評價皇帝有較高功績的時候就會用“千古一帝”這個稱謂,表示對帝王文治武功的肯定和讚許。

    我們偉大的毛主席評價古代帝王,“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這裡提到的幾個帝王都是,千古以來公認的文治武功成就最高的幾位,是歷代帝王的楷模和標杆。

    朱元璋為什麼不能稱之為“千古一帝”,可以對比這幾個人來說一下:

    第一,武略。朱元璋於亂世披堅執銳,推翻元朝暴政,恢復漢族統治。武略方面是沒問題的,但是相比秦始皇的結束幾百年戰亂,相比漢武帝的打擊匈奴消除幾百年的邊境威脅,都是稍遜一籌。

    第二,治國。明朝初期,歷經戰亂之苦的天下需要休養生息,朱元璋雖然輕徭薄賦,丈量土地,但是在政治上大搞白色恐怖,著力打擊新興的工商業,其治國理念實在是因循守舊。相較唐太宗和宋高祖相差甚遠。

    第三,內政。洪武期間,大肆殺戮功臣,新建錦衣衛監控百官,廢除丞相制度,政治恐怖化,嚴重拉低了行政效率。洪武之治比起貞觀之治還是相差太遠。

    綜合來看,朱元璋武略稍遜,文治則更無法唐宗宋祖等比擬。因此稱不上“千古一帝”。

  • 5 # 理解的椅子

    千古一帝需要對中國歷史有重大的推動作用,或是文治武功超人一等,朱元璋只不過是取代元朝建立大明,其它的都沒做到,所以,稱不上千古一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王是何時何原因與教皇分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