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薩小刀
-
2 # 春華745944080186
我認為規範《中華新韻》比較好。過去的還是要學,《詩、詞》唐宋最盛行,到了後來,我最欣賞的還是《毛主席詩詞》。
-
3 # 叟族童心
我行我素奈之何 爭去爭來已蹉跎 自賞當憑君己意 示人傳閱請斟酌 幾名讀者知平水 古韻今音難共轍 尋本求源識舊曲 與時俱進賦新歌
-
4 # 豫州劉志遠
一:中原音韻。
中原音韻是元代周德清編著的一部戲曲曲韻專著,是中國出現最早的一部北曲曲韻和北曲音樂論著。周德清是元代散曲作家。散曲是曲的一種形式。盛行於元明兩代,和詩詞一樣,可用於抒情、寫景、敘事,便於清唱,由宋詞俗化而來,是一種民間文學形式,是當時一種雅俗共賞的新體詩。可惜未像唐詩宋詞一樣繁榮延續及後世。
《中原音韻》繼承了《切韻》等韻書的傳統。《切韻》是已知最古老的韻書。對規範北曲的創作起很大作用,對近代普通話語音的奠定起了基礎性作用。
明代中葉還有作者用《中原音韻》寫散曲,以後逐漸衰退。至於後人用《中原音韻》寫詩,可能性不大。因為詩走的是科舉道路,而曲流行於民間。《中原音韻》是民間韻書,不為元代官方所推崇。
二:《平水韻》。
《平水韻》上承唐初《唐韻》,到北宋時重新編纂,摒棄過於瑣細的分韻,提倡“同用”,允許人們把臨近的韻合起來用。到了金朝,有江北平水人劉淵把同用的韻合併成107韻。
後來,金人官員王文鬱著《平水韻新刊韻略》為106個韻部。定為金代供科舉考試用的官韻書。元、明、清以來作格律詩時以為押韻的根據。注意:《平水韻》是把同韻字歸類,每個韻部包含若干字,作為格律詩用韻,其韻腳的字必須出自同一韻部,不能出韻、錯用。
《平水韻》按平上去入四聲共分106韻。
比如:上平聲15韻,下平聲15韻,上聲29韻,去聲30韻,入聲17韻。
文人作詩須死記硬背韻部,一東二冬三江四支等韻部的所屬文字應背得滾瓜爛熟。跨類押韻被稱為“出韻”,是文人的大忌,不但被人嗤笑,而且考科舉也難以合格。
今人用《平水韻》作近體詩,除需要背韻部以外,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語音的演變,“入聲”今人多不用。怎麼辦?為了促進聲韻改革和推廣新聲韻,以現代漢語普通話為基礎,從語言發展的現狀出發,獲得最大詩詞的效果,新中國頒佈了《中華新韻》,創作詩詞,提倡使用新韻,但不反對使用舊韻,如《平水韻》。但在同一首詩中,對於新舊韻的不同部分不得混用。
三:《中華新韻》。
四:作與現代新詩相對的舊體詩的標誌並不僅僅是韻,而是體式、風格、神韻等諸多因素。古人作詩用韻的重複相疊來強調字音的迴旋之美。韻僅僅是其中一個形式因素,不是決定因素。時過“音”遷,代有新韻,這是歷史的必然規律。《平水韻》是以宋音為依據劃分的,《平水韻》在宋金時代相對於以前的古音也是“今韻”,難道宋金時代依《平水韻》作的詩歌就不算舊體詩了麼?顯然不是。
五:作舊體詩不須必用《平水韻》,然而讀古人的詩的時候,卻又應該知道古人的詩韻。由此看來,通曉《平水韻》很有必要。
六:看現代著名語言學家王力在《詩詞格律概要》一書如何講述作舊體詩用韻的。(原著摘抄)
凡是同韻的字都可以押韻。所謂押韻,就是把同韻的兩個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總是把韻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韻腳。 在拼音中,a、e、o的前面還有i、u、ü,如ia、ua、uai、iao、 ian、uan、üan、iang、uang、ie、üe、 iong、ueng等,這種i、u、u叫做韻頭,不同韻頭的字也算是同韻字,也可以押韻。由此可見,《平水韻》是用韻部押韻,需死記硬背。《中華新韻》是用現代漢語拼音韻母押韻,用現代漢語拼音尋找同韻母的字押韻易於操作,實用性強。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歷屆語言學家智慧的結晶,使作舊體詩用韻變得簡單明瞭,為廣大詩詞愛好者所喜愛!
-
5 # 眸子8552
這問題涉及一個″傳承"的問題,也叫"繼承"吧。
現代人寫詩,如果嚴謹,如果你掛上″元曲",″七絕、五律"或古人留下的某某″詞牌"。就應嚴格的按古人留下的″格律"″詞譜"″曲韻"去認真的、嚴格的去添寫。詩、詞、曲寫的好不好,是水平問題。不按古人的″格律"″詞譜"″曲韻"去添寫,就請勿掛古人辛辛苦苦創造、留下來的″牌",否則就是對前人的不尊重。
用<平水韻>還是<新韻>是各人的愛好,別人無全乾涉。因為有些人喜歡″懷古、守舊",有些人喜歡創新,這都無可厚非。
對元朝以後,還有人依<中原音韻>寫詩嗎?答案是有的。直到今日,還有元曲研究會,依然有人用<中原音韻>創作。只因人們大多認知<平水韻>和<詞林正韻>對<中原音韻>瞭解得不多,況且其又是以″元曲"為基調,主要原因是語音問題。因為<詞林正韻>與<平水韻>是以南音為主,早以深入人心,並廣為流傳。而<中原音韻>是以北方音為主,來源於宋末的"雜劇"和″散曲"。元代發展成了演唱形勢的″元曲",並完全使用″北音"。為了創作,因而產生出<中原音韻>。
曲的創作很難,又須用北音。所以人們大多會去創作較熟悉的″南音"為主的<平水韻><詞林正韻>的詩、詞,而很少去創作以″北音"<中原音韻>為主的″曲"。但是還是有人會去用<中原音韻>去創作詞的,本人就較喜歡,因為它沒有麻煩的″入聲字"。
《中原音韻》雖是曲韻,但符合當時的發音實際,有人依此寫過詩嗎?我們現在作詩該用《平水韻》,還是該與時俱進,用符合我們現在語音實際的《中華新韻》?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挺有意思。只有對“古詩”有了一定深度的瞭解之後才會知道,韻部(或者韻書)只與格律詩(近體詩)有關,因為古體詩不存在“韻部”的選擇。而這裡面又極少人知道,從唐至清的格律詩並非適用同一部韻書。
比如唐的格律詩用的是唐韻(切韻);宋時的格律詩用的是廣/集韻,平水韻(與現平水韻不同,107部,已失);明時用的是《洪武正韻》;到了清時,用的就是現在說的“106部平水韻”(佩文韻府)。
那麼元時的詩人們用的是什麼韻書呢?確實很少有人提及。要想解答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從認識《中原音韻》開始,進行多個方面的論證。
一、《中原音韻》的產生背景。
元初尊崇軍事人才鄙薄文士,廢科舉重武輕文;到了後期雖然恢復了科舉,但罷免了詩賦考試;這是與前兩朝的唐和宋的最大不同。這情況不僅阻礙了“詩詞”的繼續發展,也直接導致元時沒有形成“官韻”(官方指定韻書)。
而《中原音韻》出自於民間,作者周德清是北宋著名詞人周邦彥的後代。其目的只是為北曲用韻而作,糾正當時作曲家用韻不一,其“正音”依據的是中原語音(北方語系統)。由於元的統治階級對詩詞曲賦的“厭惡”,雖“曲”在當時的民間大行其道得到廣泛的傳播,但《中原音韻》並沒有得到官方的認可。這也意味著,在當時的詩詞曲賦用韻沒有“權威性”(官方指定)的參考標準。
二、《中原音韻》的特點。
《中原音韻》共十九個韻類,最大的特點是一部分入聲被併入平聲(如合、濁、讀、石),其它入聲被併入了相近的上聲或者去聲。而延續了《切韻》系統的各個歷史時期的官韻當中的平聲部(上平聲與下平聲)則被分為陰、陽兩個聲部。
三、《中原音韻》的適用範圍。
《中原音韻》第一部分是“曲韻韻譜”,是北曲創作和演唱者審音定韻的標準。第二部分“正語作詞起例”,主要論述曲韻韻譜的編制和審音原則,以及宮調曲牌和作曲方法等。第三部分“作詞十法”,主要表述了周氏的曲學理論主張。
從上可知,《中原音韻》的適用範圍僅限於曲牌和部分“經改良”的詞牌,不適用於詩。也就是說,在元時的詩人如果行詩用的並非是《中原音韻》。這與宋時的詩韻與詞韻互不通用的情況是一致的。
四、從“元詩”的用韻考校《中原音韻》是否用來行詩。
俗話說“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如果想確定元的“詩韻”是否與《中原音韻》有關,最好還是從當時的具體詩例中尋找。例一:
《論詩三十首·其二》元好問(元)
曹劉坐嘯虎生風,四海無人角兩雄。
可惜幷州劉越石,不教橫槊建安中。
這是一首元代前期典型的“律絕”。從此例可知,第三句的“石”字在《中原音韻》裡被已派入為“平聲”,並非為仄。據此便更加印證了“元詩”不用《中原音韻》。
例二:
《越臺懷古》薩都剌(元)
越王故國四圍山,雲氣猶屯虎豹關。
銅獸暗隨秋露泣,海鴉多背夕陽還。
一時人物風塵外,千古英雄草莽間。
日暮鷓鴣啼更急,荒臺叢竹雨斑斑。
上面這首是元代後期的“七律”,第七句的“急”在《中原音韻》裡也是被派入了平聲,並非為仄。
由上可見,無論元代前期還是後期,詩家行“格律詩”時用的都不是《中原音韻》。
五、那麼元代格律詩的用韻,到底是取自哪一部韻書呢?
站在歷史的角度來看,格律詩在唐時用的唐韻(切韻)並未被宋指定為官韻。宋時存在三部官方指定韻書,按時間的先後順序排列分別為《廣韻》、《集韻》、《平水韻》(非現今平水韻)。而三者又都是《切韻》的增減和延續,同為中古音系統。只是其中的《集韻》與《廣韻》和《平水韻》略有不同,《集韻》更加貼近宋時的“方言化發音”,是“宋詞”用韻的根腳來源,但其仍屬於是《切韻》系統的延續與變革。
從上述兩首詩例當中的白句和押韻句的句中字可以看出,元代格律詩所採用的韻字並未與後世針對“宋詞”總結而成的“詞林正韻”相符,也就間接排除了《集韻》。而押韻句的韻腳又不符合《廣韻》的韻部劃分。這從薩都剌的《越臺懷古》一詩中就能看出,韻腳的山、關、還、間、斑分屬於《廣韻》的二十五寒、二十六桓、二十七刪、二十八山四個韻部,與格律詩的“押同一韻部規則”不符。
那麼諸位看到這裡便顯而易見了,元代格律詩的詩韻用的是宋時的《平水韻》(107部,非現今的平水韻),而非《中原音韻》。
最後,從古時歷代的“官韻”變更可以看出,不同歷史時期的“用韻”是隨著聲韻的不斷變化而進行的。但有一點值得引起大家注意。從唐時用的《切韻》起,直至清的《平水韻》(佩文韻府)止,格律詩的採韻都延續了“中古音系統”,其特點是“入聲部”的存在。
今人行格律詩到底用什麼韻?這並非一時之論,新舊韻的選擇也並非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無論用什麼韻寫什麼詩,先把詩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