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華鬼谷子智囊團

    天理就是天道,或者理解為自然規律。有人把儒家的天理和道家的道混為一談,實際上二者還是有本質區別的,道家的道是:道可道,非常道,道是第一性的。而儒家信奉的是仁,也就是仁心,這點從孔孟的仁義思想主張就可以看出來,也就是說儒家認為仁義孝悌才是第一性的。

    通俗的說,道家認為道本來就是道,人只有順應道,才能得道。而儒家認為一個人要想得道,首先要有道德。注意,儒家的道德和道家的道德也是有區別的,儒家的道德更多是倫理上的,比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人的一種道德倫理的標準,所以儒家才會提倡孝悌,也就是道德神學。

    宋明時代興起的儒家理學的天理是道德神學,同時成為儒家神權和王權的合法性依據。程朱理學將“天理”引申為“天理之性”,是“仁、義、禮、智”的總和,即封建的倫理綱常。他們還把“天理”與“人慾”相對立,成為一種禁慾主義的壓抑人性的主張。

    注意,這個理學的存在,因為正是因為有理學,才會有心學的誕生,為什麼?

    心學和理學本來就是一堆孿生兄弟。陸九淵提出的心學本來就是和朱熹的理學針鋒相對,甚至二人還曾經發生過“鵝湖之會”,確切的說兩次,第一次是在淳熙二年(1175)“鵝湖之會”,第二次是在淳熙八年(1181)的南康之會。

    爭的是什麼?如何存天理!或許你會問,這有啥好爭的?

    鵝湖之會中,朱熹和陸九淵爭的不可開交,但是誰也說服不了誰,最終不歡而散,可是朱熹其實是大贏家,因為理學在宋朝和明朝得到了重大發展,成了顯學,而心學呢?一直默默無聞,被認為是異端,直到王陽明的出現。

    理學有個問題,信奉的是禁慾主義,提倡人們把慾望全部格除掉,比如女人要裹小腳,女人要三從四德,寡婦不能改嫁等等,其實孔孟並未提到過對女性的束縛,但是理學家們就是以聖人的名義裹脅了女性,而且被視為正統。舉個例子,潘金蓮,為什麼叫金蓮?因為裹小腳被視為一種美,叫三寸金蓮。

    簡而言之,理學認為殘酷的束縛,禁止慾望才能得到天理,也就是“滅人慾,存天理”,理學家們致力於向外求理。咋理解呢?慾望就是惡的,所以必須格除。

    可是王陽明對比表示非常的不以為然,他認為,我心就是天理,心外無物,心在無理。比如他的四句教: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意和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在王陽明看來,天理本是無善無惡的,至於善惡其實是人的誠意不足的原因。

    因此王陽明提倡致良知,用良知的本能來知善惡,並且去格物,也就是去除掉的,存留下善,也就是為善去惡。

  • 2 # 平凡2850

    先說答案:

    《傳習錄捲上》:“此心無私慾之蔽,即是天理”。

    王陽明的心學認為,沒有被私慾遮蔽的“良心”,就是天理。

    《傳習錄捲上》:“至善是心之本體”

    《王陽明全集》:“至善者,心之本體。本體上過當些子,便是惡了。”

    《王陽明全集》又說:“惡念者,習氣也,善念者,本性也。”

    王陽明認為,“善”是心的本體,不符合這個心的本體,就是“惡”。

    王陽明的心學

    什麼是心呢?王陽明認為,每個人的心裡,有一個先驗的宇宙,自帶天理,凡是能夠找回這個小宇宙的人,就是覺醒了第七感,哦,就是覺醒了良知良能的聖人。

    王陽明是從孟子那裡找到這個思路的。

    《孟子·盡心章句上》孟子曰:“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正是這一句啟發了王陽明。

    他覺得正是人心本體所具有的良知良能,讓聖人成為了聖人。

    從朱熹,到陸九淵,王陽明在孟子那裡找到了他心中的良知良能,嫁接了陸九淵的思想,成就了自己的心學。

    然而,所謂的良知良能並不是這樣的。

    原文整句是這樣的:

    “孟子曰:“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

    孟子所說的良能,指的是孩子剛生下來,沒人教就還知道要呼吸,要吃奶;

    孟子所說的良知,是指孩子剛生下來,就知道要親近爸爸媽媽,要防備壞人;

    小孩子長大後失去了良知良能,是因為小孩子失去了赤子之心,然而在孟子看來,並不是擁有了赤子之心就是聖人,也就是說,小孩子並不是聖人。

    但在王陽明看來,小孩子就是聖人,透過心學,大人也可以找回了小孩子一樣的心,然後知行合一,也就都是聖人了。

    這是一種理解上的錯誤

    我們換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在三皇時期,百姓天真樸素,少私寡慾,社會事務簡單,社會生活自然和諧,從出生到死亡,人們保持著赤子之心。這時候的社會,用“為無為”的道家思想,就可以得到高效的管理。如果把整個歷史看作一個生命,我們可以說這是這個生命的幼兒時期。

    到了三代時期,社會資源極大豐富,天下為公不復存在,人人為私,人心不古。這個時候的社會,由黃帝垂裳,周公制禮,孔子立教。以“禮”為核心的效法天倫的人倫理論一一儒家思想,對逐步複雜的社會事務和人倫關係進行管制。這是社會這個生命的少年時期。

    周以後,禮崩樂壞,周王室內亂,諸侯坐大,群雄並起,征戰不休。以循名責實為核心道的法家理論,抽絲剝繭的一一應對紛繁錯雜的世事,將天下復歸一統。這是社會這個生命的青春期。

    經歷了漢初的黃老之治,依武帝之命,董仲舒創立了漢儒,從此以後,秦朝大一統的國家管理體系從法家到內法外儒。這是社會這個生命的成熟期。

    正如同幼兒時期的道家理論無法管理少年和青春期的社會,少年時期的儒家理論無法適應青春期和成熟期的社會一樣的。

    光靠兒童的赤子之心,也無法成為生活在現實社會的聖人。

    聖人,並不是只需要有一顆赤子之心就可以簡簡單單的成為聖人

    聖人,在孟子看來,需要致良知,如何致良知?就是要“至誠”。如何“至誠”?就要“虛室生白,吉祥止止”。這就到了老子,莊子那裡。

    儒家,道家,法家,都是相同的,都是源於根植天地的易道思想。

    老子說:致虛極,守靜篤。歸根覆命,深根固蒂。

    才是成為聖人之路。

    真正的天理,就是“道”,而源自“道”的“天道”,才是天地執行的規律。

    符合這樣的“道”,順應這樣的“天道”,就是善,才會順天者昌;

    出離這樣的“道”,違背這樣的“天道”,就是惡,就會逆天者亡。

  • 3 # 南山劉向雄

    北宋時期的程頤提出了‘‘天理’’這一概念,便迅速地在宋明理學中得到普遍運用,無論是程朱理學,還是陸王心學,都以‘‘天理’’作為一個終極目標。

    那麼,‘‘天理’’究竟是什麼?我以往也有這個困惑,甚至責怪古人沒把這概念說清楚,直到看了陽明先生的《傳習錄》,才慢慢有了感悟。

    天理,並不是一二三四點條目可以說清的,是要從‘‘人慾’’的角度反看‘‘天理’’,宋明理學一直有一句被人誤解的話:‘‘存天理,滅人慾’’。

    這句話為什麼會被誤解呢?是因現代人沒有了當時的語境去理解‘‘人慾’’,把‘’人慾‘’當成了‘’人所有的慾望‘’,‘‘滅人慾’’就理解成消滅人的一切慾望,這,是要把人變成木頭的節奏啊!

    但宋明理學所說的‘‘人慾’’,其實是指‘‘過’’與‘‘不及’’,比如吃飯,朱熹曾說:‘‘吃飽飯不是人慾,但要追求錦衣玉食就是人慾了。’’也就是說,正常的生存需求當然是不反對的,‘‘滅人慾’’是要去除過頭了的‘‘私心’’。

    因而,要理解‘‘天理’’,就要看‘‘人慾’’,兩者是此消彼長的關係。人慾越多,天理就越少,私心私意越少,天理就越彰顯。

    心學在宋明理學之中,同樣也是要求‘‘存天理,滅人慾’’。陽明先生提出的‘‘致良知’’,也是天理,其實就是人心中的‘‘善性’’,這善性是不求回報的,一旦有求回報之心,就落入‘‘人慾’’了。

    正如同孟子論證‘‘四端說’’一樣,所作所為,是來自內心的自然而然,並不需求回報,也不帶任何的功利性,純純粹粹。如此內心才能無怨無悔、光明正大,浩然之氣才會勃然而出!

  • 4 # 風平浪靜143070189

    心學是跳出第一劇本:逆境,超越第二劇本:順境,在第三劇本中:成功,體現價值。天理是道,本有的存在,不因人的認知而存在或不認知而不存在,天理設定前三個劇本,人只是其中的背景和角色,但人的自由意志可以主動選擇角色的狀態,人有分別善惡的意識就是心學中主動選擇角色的狀態,同樣是一種廣益的執念,有‘’神仙‘’一樣出世的思維在世間做入世利國利民的事情,在第四劇本中,基本就是出世的‘’神仙‘’了,這就是天理,他們是第四劇本的角色,導演的角色,他們給這個世界的前三個劇本設定規律、定律、方程式等等要素,其餘的就由各自的角色自主選擇狀態自由發揮,有人在逆境中堅持,有人在逆境中投降,有棄惡從善的,也有惡惡相報的,都是心中之一念,從一念之行而得其結果,若在順境中,有停止不前享受當下的,更有不知珍惜甚至犯法的,是沒有超越第二劇本的角色,超越了即是向第三劇本中角色的邁進,是角色選擇益眾的狀態體現成功體現價值之所在,有好多的企業家慈善家就是第三劇本中的人物,他們有良知有社會責任感,他們超越了逆境順境時的一般心理狀態,形成‘’普渡‘’的心理思維,就是心學當中的良知,遵從良知去做事才符合天理,才會真正成功才有真正價值。

    天理是道,是規矩,善惡是細則說明,學好心學能主動選擇第三劇本中的角色狀態,去踐行會真的成為那樣的角色,體現成功體現價值。

    至於第四劇本,太哲學了,那是出世‘’神仙‘’們的事,高於這個世界的‘’價值文明‘’,他們的名字叫天理,或者叫做道,或者叫做上帝,其實這只是我們起的一種名稱,準確的說天理就是規矩,很大的規矩,終極的規矩,善惡是分別的行為規則。

    天理良心,善惡一念之差。外求道在內,內求道在外,故心無內外,天理即良心也,良心即天理也,即遵從規矩也,即心與理相應也。

    大道不遠,只在心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江大河》中的徐縣長是什麼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