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叄個柒37
-
2 # 西部浪子
有如此引以為豪的雙胞胎孩子,誰做家長誰高興啊,可憐的恐怕是鄰居家的孩子了,有這樣的榜樣在身邊,做父母的不天天嘮叨那才怪哩。天底下,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小時候希望他快樂,上學了盼他學習成績好,工作了希望他能成為人上人。
杭州這對姐妹花,似乎好事都落到她們頭上了,不僅人長得漂亮,而且還十分有出息,分別被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錄取,再看看人家學習,多輕鬆,不是學霸,勝過學霸,不上補習班,精通四國語言,不上興趣班,每天都跑步、打網球練跆拳道,課餘時間還去搞深海考古,你看看人家的孩子!這可能是許多做家長羨慕嫉妒恨,恨鐵不成鋼,操起雞毛彈子要揍人的感覺吧。
但是,且慢!看完了,還是先檢討下自己吧,杭州姐妹花的父母,一個是做企業的,應該是常年不在家,但是人家有錢啊,有足夠的資金來支付孩子們參加各種活動,母親在家全職太太,可以全身心放在孩子教育成長上面,而她們生活的環境,應該是在國外吧,而不是生活在國內這種應試教育大的環境之中,這就值得每個人來思考了,這種種情況表明,她們的教育模式是一個孤例!沒有之一!聽聽她們怎麼說的:我們是在一個充滿尊重、欣賞和愛的環境下長大的!教育環境不一樣,當然,我也不提倡什麼貴族式教育,畢竟,它不符合我們的國情,同樣,我們也有許多出生寒門的孩子,透過自己的努力,也活出了自己的精彩,馬雲,劉強東等等,現在社會是開明開放的,每個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生長的一片天空,不要羨慕,更不要攀比,也許我們的孩子,一輩子也達不到這樣的高度,但唯有身心健康,快樂的成長,最為難得!
-
3 # 華滄海一粟
這種放生式教育模式值得肯定,是因為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成長,獲取知識和謀取更好生活的能力,而不是禁錮孩子們的天性,剝奪他們成長的快樂。這種放養式的教育模式,給了孩子們更多自由和選擇,這對雙胞胎姐妹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還發展了自身的多種興趣愛好,收穫了人生經驗和健康的體魄。何樂而不為呢?
孩子是上天送給我們的禮物,呵護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是每位父母的應盡之責。學習是他們成長中的必不可少的經歷,但關鍵是如何讓他們快樂地學習?劉毓和梁素素這對母女之間的悲劇故事想必大家還記憶猶新。
一個優秀母親傾盡全力逼自己本來平凡的女兒變成最優秀的,最終卻悔了孩子的安穩人生,葬送了她的性命。
所以,從孩子健康成長的角度來說,這種模式值得肯定。
這種模式卻不一定適合推廣。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有很好的自控能力和自覺性的,也不是每一個父母都能正確引導和兼管孩子的。因材施教,放生式放育模式未必適合每一個孩子。
-
4 # 西楚曹青衣
這種“放生式”的教育模式和我本人的教育理念不謀而合。相信大多人和我一樣從出生就是接受的應試教育,就目前中國的國情和教育改革的趨勢來看,應試教育在未來還會一直持續下去。這裡我們不談應試教育,只說說我本人對“放生式”的看法。我覺得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成人,我的小孩學習成績可以不好,但是得知禮義廉恥,懂得尊老愛幼,學會感恩,學會守規矩等等做人的基本準則,不求對社會有用,但求對社會無害。他可以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我不會給他報任何培訓班補習班,也不會因為自己讓他選不感興趣的專業,他只要以後畢業了有份工作安穩一生即可。學校不會教他們的,作為父母應該在平時的生活中逐漸給小孩滲透,可能這種方式有些家長接受不了,但是我覺得這是對孩子的天性最大的寬容。我覺得只有家長的教育理念改變了,國家的教育體制改革了,社會的支援才能在中國推行這種教育方式。
-
5 # 三界外的維尼0703
感謝悟空邀請,接下來我回答這個問題:先堅定的說一下,這種教育模式不可推廣。看到有人說,這對雙胞胎完美的避開了應是教育的禁錮和束縛,微信朋友圈上最近也一直在說什麼?“寒門再難貴子”等等。說實話,我一看這標題,連線著看內容的想法都沒有了。就像這對雙胞胎的教育模式一樣,我等家庭條件一般的老百姓怕是負擔不起吧,沒有經濟基礎就沒有上層建築,這樣的教育模式我們怎麼又能推廣呢?!不能大眾則不能推廣,最少目前是推廣不了了。當然,我們也要看到給予我們信心的一些政策和現象。比如:中國的教育體制改革,提高教師的待遇,給學生減負等等,一系列的方案政策落實落地。這些才是從根本上考慮來解決問題和值得推廣的。對於我們來說,也不能總是漲別家志氣,滅自家威風啊!國外教育能吸引家長不惜重金都讓孩子外出學習,而我們為何不能在自己的國土上給孩子們從小創造一片具有開闊思想、廣博知識的海洋呢?學古而論今,在我們沉澱了這麼多年曆史的樂土上,必定也是能突破現有教育弊端,重新塑造中國教育新模式和再創文化輝煌。
-
6 # 五四青年979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觀點就是大家請不要誤解誤讀這則新聞。因為在我看來這已經不是應試教育,不應試教育的問題,而是回到一個早已在我們這個社會存在的關鍵問題,教育分層問題。
1、教育資源獲取的多寡,決定了普通孩子不能夠走像這兩姐妹一樣的路,只能透過應試教育。隨著經濟的深入發展,我們國家已經開始呈現一種階層化社會,我們不得不承認,社會已經開始分層了。這也就是意味著,在教育資源上不同的家庭的投入也是不一樣的,不同孩子家庭的孩子能夠獲得的教育渠道也是不一樣的。
社會的富裕階層,也就是所謂的精英階層,他們可以為孩子提供更多的這個教育資源。透過這則新聞材料,我們也可以看出兩個姐妹別人暑假上興趣班,他們暑假出去環遊世界,別的孩子在補課,他可能有更多的時間去學習英語,法語等外語,還有打網球等等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開展的活動。
我們無法迴避的就是,所有兩姐妹的這些活動都是需要資源來支援的,通俗點講,是要金錢來支援的。一個普通百姓的家庭,是拿不出這麼多的資源或者金錢來支援孩子這種興趣的。 現在國外的劍橋,牛津這樣的大學的本科,更是不會僅僅憑藉孩子在校學習的成績來錄取的,更多看的是這些課外興趣或者叫做個人素養,來決定提不提供這樣的學習機會。所以說我們無可迴避的就是這兩姐妹擁有普通孩子所沒有的資源支援,他們的學習道路絕不是普通家庭孩子可以效仿的。
2、社會發展的分層,造就了教育的分層,註定了這兩姐妹的求學模式只是特例。我們必須得承認,當前中國社會的發展,造就了社會壓力越來越大,對於孩子個人成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大學生滿街走,碩士到處有,博士多又多,社會對於人才的要求不斷的再加碼。普通家庭的孩子要想獲得更好的生活資源,實現人生的自我價值。他必須在當前我們的教育模式下面,一步一步的艱難的前行,適應這種教育體制,如果說他按這條道路走的話,可能他連正常的融入社會去打拼的機會都沒有,只能進入到社會的底層。
我們反觀這則新聞中的兩姐妹,她們的家庭環境是十分優越的。至少在他們目前的經濟環境看來,是沒有,這方面的社會壓力的。他們並不需要透過應試教育來實現人生的自我,也就說他們有機會透過其他的教育模式來走不一樣的人生道路,從而獲取更好的教育資源的機會,父母也有能力為他們提供,避開應試教育道路的條件。這是多少普通家庭可望而不可即的,這也正是社會分層導致教育分層的結果,更是我個人認為他們能拿到牛津和劍橋提供的本科學習機會的根本原因之一。
總而言之,我們也希望我們未來的孩子,能夠不要在應試教育的這條路上深陷,可以更多的進行素質教育,然而我們無法迴避的就是,社會資源的多寡決定了所謂的素質教育並不能在每一個孩子身上實現,應試教育仍然是絕大多數孩子目前最公平的教育模式,因為可以為他們提供了社會的上升通道。
-
7 # 聲色心行
要討論這種教育模式是不是值得推廣,就要先搞清楚這種教育模式的核心是什麼?是優勢教育資源的佔有麼?是綜合素質的全方位的培養麼?還是是因材施教?自主學習興趣培養?好像都有一些,但這些都只是教育的表象而不是核心,真正的核心是營造一個可以孕育生命體良性發展的環境。
發展是每個生命體的本能,什麼樣的土壤就有什麼樣的發展。當今的應試教育體制孕育了大量的高分低能以及走出象牙塔真正適應社會時的難言陣痛。這對雙胞胎姐妹也這樣總結:“我們是在一個充滿尊重、欣賞和愛的環境下長大的”。這段話的確應該劃重點。能做到這句話的人是真正懂得並熱愛生命和生活的人。這對雙胞胎姐妹的父母的真正的卓越之處並不在於富有,而在於這一點。
只有懂得和熱愛生命的人,才會把這種對生命的尊重、欣賞和愛體現在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才能用這種價值取向去影響身邊的人,才能真正營造出一個充滿尊重、欣賞和愛的環境,才能促進在這個環境中的生命體不斷自主的良性發展,最終水到渠成讓每個生命體都大放異彩。
社會機制有其發展調整的步伐,我們很難左右,但每個家庭是每個生命體成長和吸收養分最關鍵的環境。每個家庭良性環境的營造來自父母人生經驗的累積和智慧的修煉。這個其實於財富與資源佔有並無多大關係。不要把教育的責任推給社會,而是擔當孩子可以良性發展的堅實土壤,尊重並欣賞個體發展的差別,生命只要是向上的就是美好的。良性發展的結果也並不是非得上名校,非得功成名就,非得成為世俗定義的成功者。而是成為一個身心健康,熱愛生活,能自立於這個世界的人。
-
8 # 無悔
這種教育模式,怎麼推廣?人人各異,各自內在遺傳基因就不同。有多少孩子的家庭能敢放生?有多少家庭具備放生的條件?一個教育成功的案例只是個案,有相似的情況可以借鑑,但是不能套用。否則後果會事倍功半的。教育是一個複雜社會實踐過程,不可複製,只可參考。
-
9 # 三鬥餘糧
其實這對姐妹的教育成功!恰恰說明了教育應該是因材施教的,而我們現在教育最被大家所詬病的就是千人一面!好好總結,這對姐妹成功的原因,好好總結,現在很多教育失敗的案例。也許就能看清楚什麼樣的教育是適合你家孩子的好的教育。不是別人去學了鋼琴你孩子也要學鋼琴。不是別人去學了科學,你孩子也要學科學。
-
10 # 陪讀媽媽要努力呀
好想知道她們的教育模式。現在的教育,與其說是學校等資源的比拼,不如說是父母和家庭的比拼。
不過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需要父母自己去琢磨,找到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方式,當然也有一些共性是可以參考借鑑的
-
11 # 韻一縷Sunny
不值得。雙胞胎教育模式不一定對你的孩子有用一個學生的家庭教育不同,學習方法也不一樣,適應雙胞胎,不一定適應你家的孩子。雙胞胎用的是放養式,而你家孩子敢放養嗎?能控制住嗎?玩手機,電腦,看電視。有自覺性嗎?一個人一個樣,一個家庭一種模式,學無定法,根據自己實際情況來學習,學習雙胞胎在學習上吃苦耐勞精神,數學考17分,一個倒數二,一個倒數三,能考上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雙胞胎刻苦學習精神值得大家學習。現在學校是自主學習,只要遵守班級紀律,不遲到,不逃學,上課不玩手機,電腦,只要上課前認真預習每門功課,上課努力回答問題,下課認真完成作業,不隨便看電視,不輕易放鬆每一門課,全面發展,就一定能取優異的成績。
回覆列表
認真看完描述,除了讚歎就是震驚!
放生模式的教育方式,能不能值得推廣呢?
先看一下這對雙胞胎的成長背景,溫州人血統,就有了血液裡的聰明和創新基因!
父親是老闆,母親是全職太太,就有了一定的經濟實力!
在中國目前的家庭中,也許有一些家庭能滿足這個先天和後天條件!(比如星二代和富二代)。
大部分的孩子都生長在普通的家庭中,甚至徘徊在貧窮邊緣,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放羊都是問題,更別說放生?
能放生的孩子天資聰穎,有得天獨厚的自控力,還要父母正確的引導!
每個孩子都有適合自己的成長方式,孔子才有“因材施教”。
我也是三個孩子的寶媽,我對孩子們的教育模式是放養加放生。
我的孩子們沒有那麼高的自制力,但是很聽話,一旦指出缺點就會改正。
我也會給他們機會發現問題,讓她們指正大人的錯誤,在學習生活上都是如此!
我們相處方式就是共同成長!都是彼此的老師!
我們也沒有上過補習班,都是我帶他們一起學習,一起探索。
我們的成績都是佼佼者!
每個孩子都是個奇蹟,只是要有我們善於發現的眼光!
因材施教是最好的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