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慕亭衣

    晏殊,字同叔,撫州臨川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

    晏殊是宋代真宗和仁宗兩朝重臣,我們熟知的范仲淹、歐陽修等名臣都是他的學生,出其門下,受其影響。

    晏殊自小聰明好學,五歲便有神童之名,十四歲由兩度為相的張知白推薦,由宋真宗特許,直接參加殿試,題目下發之後,晏殊發現考題已在十天前看過,實話實說,要求重新出卷再考。受到宋真宗的賞識,真的重新出題,晏殊一揮而就,神色毫不膽攝,用筆很快完成了答卷,文章寫得既快又好,當場賜予進士出身,到秘書省(國家史官)任職。

    宰相寇準說:"晏殊是外地人"。

    皇帝回答道:"張九齡難道不是外地人嗎?"

    過了兩天,又要進行詩、賦、論的考試,晏殊上奏說道"我曾經做過這些題,請用別的題來測試我。"

    他的真誠與才華更受到真宗的讚賞,授其秘書省正事,留秘閣讀書深造。他學習勤奮,交友持重,深得直使館陳彭年的器重。三年,召試中書,任太常寺奉禮郎。

    宋真宗看重晏殊老實可靠,對上不隱瞞,對下不欺騙,這種忠心不二的下屬肯定是一個勤政愛民的好官,後來又選他給太子陪讀,交代皇后劉娥說晏殊是值得信賴的人,再後來他被連續越級提拔,三十歲就參與中央決策,皇帝有什麼疑難問題都寫好小紙條問他,他如實寫好答案再用小紙條封好交給宋真宗。

    宋真宗駕崩後,晏殊自奉為好的“老實”遭到了迷惑,晏殊發現與其老老實實說自己的真心話,不如說人家願意聽的“老實話”。

    宋仁宗即位後,皇太后劉娥執政,晏殊官職一路飆升,全因晏殊說話學會了打太極。本是直抒胸臆的晏殊現在修煉成了一個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了。

    五十歲的晏殊終於當上了宰相,可卻因為一件事被宋仁宗罷官。宋仁宗的生母李妃先於皇太后劉娥去世,當時晏殊負責寫墓誌銘時,只提李妃生養了一個公主,完全沒提宋仁宗的事情。

    多年之後,蔡襄把這事翻出來,說晏殊身為侍從,是最瞭解真相,可晏殊歪曲事實,沒有實話實說。宋仁宗大怒,把晏殊貶到地方做官十幾年,再也沒有回到朝廷裡來。

    晏殊真的是老實人,只不過他對“老實”的運用有誤,可以說晏殊是成也“老實”,敗也“老實”。

  • 2 # 家家有愛讀歷史
    晏殊真的是一個老實人嗎???

    晏殊簡介

    晏殊(別名晏元獻,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撫州臨川(今江西進賢縣文港鎮)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與其第七子晏幾道被稱為“大晏”和“小晏”,又與歐陽修並稱“晏歐”。 晏殊14歲以神童入試,賜同進士出身,官至兵部尚書。其以詞著於文壇,尤擅小令,風格含蓄婉麗,一生寫詞10000多首,但僅存世有《珠玉詞》《晏元獻遺文》《類要》殘本。1055年病逝於京中,封臨淄公,諡號元獻。

    晏殊才華不必多說,他一生寫了一萬多首詞,大部分已散失,僅存《珠玉詞》136首。

    小時候我們熟悉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就是出自晏殊。

    殿試露才華,更顯實誠

    晏殊從小好學聰明,5歲就能寫詩創作,因此有“神童”稱號。

    時任江南按撫的張知白知道這件事以後,很欣賞晏殊的才華。

    於是在第二年,也就是晏殊14歲那一年,張知白以神童身份推薦晏殊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廣大考生一起入殿參加考試。

    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在大殿上,晏殊不慌不忙,神色正常,胸有成竹,很快答完了試卷。

    宋真宗看後很讚賞晏殊的才華,賜同進士出身。

    又過了幾天,要進行詩、賦、論的考試,拿到題目後,晏殊一看,這不是自己以前做過的題目嗎?

    按一般人來說,心中不得竊喜,不得嘚瑟嗎?晏殊沒想那麼多,老實巴交的和宋真宗說道“這題目我做過,你還是考考我別的吧。”

    宋真宗一看,這小夥兒也太實誠了吧。晏殊的坦率與真誠得到了宋真宗的認可。

    授其秘書省正事,留秘閣讀書深造。他學習勤奮,交友持重,深得直使館陳彭年的器重。三年,召試中書,任太常寺奉禮郎。

    不是不想玩,主要因為窮

    晏殊性格剛毅直率,生活儉樸。當時天下太平,國泰民安,允許官員吃喝玩樂。

    然而身為宰相的晏殊和其他官員太不一樣了,過著自己的小日子,關在家裡吟詩作對:“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皇帝得知後,趕緊問他:“其他人都在KTV唱歌喝酒,你咋一個人呢?”晏殊很自然的說:“不是不愛玩,主要因為窮”,真宗聽後,差點笑出聲兒來,“這也太實在了吧,我大宋最不缺的就是錢”。

    於是晏殊的回答更加得到了皇帝的信任。

    總結:身處太平盛世的大環境下,培養出了一批以晏殊為首的北宋詞人,能夠潛心創作,這大概是文人墨客最期待的時代了吧!然而,晏殊的仕途除了與大環境、自身才能有關外,還也就是他的坦率真誠,深得宋真宗喜歡,仕途上幾乎沒有坎坷。在我看來,晏殊好好寫詞,有啥說啥的性格,算是個老實人了吧。

  • 3 # 歷史鑑春秋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幾句詞大家都耳熟能詳,這是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晏殊詞中的名句,都說晏殊是一個老實人,他到底是一個老實人嗎?

    晏殊天資聰穎,幼時人稱小神童,十四歲被朝廷重臣張知白推薦至朝廷參加殿試,殿試是由皇帝親自主持的現場科考,試卷發下來晏殊發現內容是自己以前複習過的,這要是換成別人會求之不得,因為以前答過的卷子現在答不是更輕車熟路嗎?但是晏殊覺得人要誠實,不能欺騙別人,所以就對皇帝說這試卷我以前已經答過,請陛下重新出題,你看老實到啥程度了,皇帝聽了很高興,就讓換了試卷讓晏殊作答,皇帝看了試卷後大加讚賞,很看重晏殊的真誠,晏殊因此而入仕途並屢獲升遷。

    晏殊為官的年代,宋朝國力空前強盛,官場吃喝享樂之風盛行,好多官員終日鶯歌燕舞,樂不思蜀,晏殊卻十分不入流,每天呆在家裡看書學習,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標準的“宅男”,恰好這時真宗皇帝正在全國選拔太子的老師,晏殊閉門自學的訊息傳到皇帝的耳內,皇帝想這不是最好的人選嗎?如果選一個貪圖玩樂的老師把自己的繼承人帶壞那不麻煩了,於是就宣晏殊前來擔任太子的老師,並要對晏殊的這種精神進行獎勵,晏殊聽後就跪下說自己不是不想出去玩,而是囊中羞澀玩不起啊,你說傻不傻,換成別人不是巴不得讓皇帝褒獎嗎,真宗皇帝對晏殊的老實行為又一次大加讚賞。

    再後來晏殊官越做越大,看慣了職場的人情世故,官場就是個大染缸,沒有不變的人,由於好幾次說實話辦實事卻換來了皇帝的不滿和別人的猜忌,於是晏殊陷入了沉思,覺得為什麼說實話辦實事有時候卻得不到別人的理解呢?有時候還會給自己帶來麻煩;於是就開始學的小心翼翼,自己的學生范仲淹生性耿直,是有名的大炮筒子,當晏殊知道範仲淹上書朝廷提出當朝執政時的一些弊端時,遭到晏殊的嚴厲訓斥,晏殊覺得范仲淹在官場是相當不成熟,范仲淹也發現老師變了,其實晏殊最擔心的是因為范仲淹是自己推薦的,怕連累自己。

    晏殊在宰相任上因一件事惹怒仁宗皇帝,從此失寵,因仁宗的親母是李妃而不是皇太后劉娥,李妃死後晏殊在書寫墓誌銘時,沒有提及仁宗皇帝是李妃的兒子,本來仁宗正為自己的出生之謎而鬱悶呢,所以仁宗知道後十分震怒,晏殊由此被貶到十分遙遠的荒蠻之地去做地方官,從此永遠失去皇帝的信任,再沒有翻身的機會,從這件事可以看出晏殊沒有說老實話。

    綜上所述,晏殊在官場前期是老實人,後期要變得世故和圓滑多了,所以隨著環境的變化,人的性格也不會一成不變的。

  • 4 # 桃花塢裡桃花扇

    再讀晏殊的《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覺得詞的題材倒是並不新鮮,不過是一般的傷離懷遠而已。但它卻寫得情致深婉,寥廓高深,悲壯而有氣象,表現了宋初時期的折光和詞人的胸襟。……全篇所顯現的是居人的相思之苦,用“檻菊”、“燕子”、“明月”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段,襯托女主人公幽雅高潔的品格,以及索性點明瞭自己正為“離恨”所苦,口氣也由婉轉徑直變為直率地埋怨。……此析居人心境,大致應分為瞻望和寄託兩層悲哀。……第一層,瞻望::“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居人為月光秋風所擾,徹夜無眠。至翌日清晨,她登樓騁望,不見所思。這時她的心態,由刻骨相思所引起的憂鬱哀怨又轉向新的追求和期盼。亦即“憂生新瑞”,萌悟一種人生可貴的奮發與追索的精神境界!……第二層,寄託::“欲寄彩箋無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直抒悲哀後,由高亢轉向低迴。彩箋和尺素為資訊的代稱,這裡卻凸顯出音信溝通的深切願望與無處可寄的可悲現實,兩者間的矛盾。又加深了暌隔的困阻,一切都無法聯絡,更不必說人的相會了,《蝶戀花》也在無可奈何的悵惘中結束!……王國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所必經的第一境,他認為此句已涉及並昇華至人生觀的一種崇高領域。但是,亦只能權作泛義上的解釋!…在狹義上,卻更代表著一種在民間的真實情感的考量。……譬如,芸芸眾生裡,每每回憶與追念越深情越刻骨,則表示你虧別人的感情越多。愛一個人,無須太計較,若覺得甘願就妥帖付出,因為真正的感情交付若存在問題,也只有先後(早晚)的問題。如同花期錯落,你開在暮春,他盛於夏初。感情恍如迷路的小孩,本性是純良的。…只需你能用等待一樹花開的心念,靜候它的迴歸,某天他虧欠你的,一定會以你不自知的方式悄悄償還!……[謝謝]!!

  • 5 # 讀史鑑權謀

    我們在評價一個歷史人物時,不能單靠他做過什麼事去簡單表面的評價。就比如說大家都知道的劉禪吧,他真是扶不起的阿斗嗎?降曹,是保蜀民,樂不思蜀則事自保,這恰恰說明劉禪的格局和智慧。

    而晏殊作為北宋一代名相和大文豪,說他是老實人,估計沒幾個人相信。

    我們先看看他的幾件事跡。

    1、晏殊從小就是神童,入殿考試神色毫不膽怯,下筆如神。這樣的人會是老實人?

    2、因為他處事謹慎嚴密,深受皇帝器重,連他母親過世都沒準假他回。宋仁宗12瑞繼位時,宰相丁謂和樞密使曹利用想獨攬大權,是晏殊挺身而出,穩定了朝局。這樣的人會是老實人嗎?

    3、西夏李元昊對宋作戰,宋節節敗退。晏殊在全面分析時局後採取了四大措施加強軍事,很快就評定了西夏。這樣的人會是老實人嗎?

    4、晏殊雖然位居高官,但卻大力發展教育,為朝廷培養了大量人才,他唯賢是舉,范仲淹、王安石、歐陽修等都是他推薦的,這樣的認會是老實人嗎?

    所以我們評價一個人時,一定要結合時代背景,結合他做事情的前因後果去分析,不能單以行為去片面分析。這樣我們才能全面的去了解一個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話手遊的孩子加屬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