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諾言7728782

    漢武帝:

    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開拓者 發動對匈奴戰爭(影響了整個世界歷史,他把匈奴趕到歐洲,間接的導致了羅馬帝國的滅亡!),開拓疆土

    派遣張騫出使西域

    唐太宗 :

    史臣曰:臣觀文皇帝發跡多奇,聰明神武。拔人物則不私

    貞觀之治!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負面影響肯定是有的 人無完人!

  • 2 # 安心做好人

    1。在維護國家統一上做得都很好:

    唐太宗打敗頡利,統一了北方草原

    漢武帝壓制住了北方匈奴對中原的侵略

    2。對外交往上都有不小成果:

    漢武帝時期開闢了絲綢之路

    唐太宗時期與日本等東方國家,天竺等西域國家都有往來 他們的王朝代表著中國的鼎盛,都是結束分裂卻又迅速滅亡的王朝,都是亡在一個奪長兄之位的二世手中。

    他們都不是皇位的第一繼承人,他們的皇位都是經過明爭暗鬥得來的。

    他們都是歷史上有名的皇帝,都是千古一帝的有力競爭者。他們一生有著豐功偉績,但是,也有著一個抹不掉的罪孽,即“巫蠱之禍”和“玄武門之變”。

    “巫蠱之禍”裡漢武帝逼死了自己的嫡親子孫,“玄武門之變”中唐太宗射殺了自己的嫡親兄弟。都是人間慘劇。

    同時,也製造了兩個可憐的太子:戾太子劉據和隱太子李建成。

    他們都有著一個好皇后,衛皇后和長孫皇后,所以,她們在的後宮從也未有爭風吃醋的風波。同時還帶來了一個好舅子,衛青和長孫無忌。他們是歷來外戚中的另類,他們有德有才,不僅沒有危害社稷,還有功於國家。

    他們還都有一個好姐姐,被稱作平陽公主。

    他們在重用人才上都有著常人難以企及的胸懷,漢武帝不拘一格降人才,重用奴產子的衛青;唐太宗不計前嫌,重用前太子的謀士魏徵。

    他們的重臣當中都有一段私奔的千古佳話:卓文君私奔相如,紅拂女夜奔李靖。

    他們都在對一個強悍的遊牧民族匈奴和突厥的戰爭中取得了勝利。

    他們一生中作過許多正確的決定,但是,在繼承人的問題上,都犯了錯誤。漢武帝一直介意“子不類父”,使小人鑽了空子,釀成“巫蠱之禍”,不得不立幼子。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明爭暗鬥,相繼被廢,最後,李世民選立了懦弱的李治。

    他們因晚年還好色不倦,寵愛的美女趙勾弋和武則天,直接或間接的給他們的後代帶來了一場災禍。

    他們都以為自己為後代打點好了一切,只是,他們都沒想到:

    漢武帝沒想到劉弗陵會短命到連孩子都沒有,更沒想到被他關進監獄的劉病已會回來拿回本該屬於他的皇位;唐太宗沒想到李治懦弱到連老婆都怕,更沒想到被他送進尼姑庵的武則天會回來奪走本來只屬於男人的權利。

  • 3 # 文史課代表

    ●漢武帝

    ◎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漢第七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

    ◎劉徹十六歲登基,為鞏固皇權,漢武帝建立了中朝,在地方設定刺史,開創察舉制選拔人才。

    ◎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行推恩令,解決王國勢力,並將鹽鐵和鑄幣權收歸中央。

    ◎文化上採用了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結束先秦以來"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的局面。

    ◎漢武帝時期攘夷拓土、國威遠揚,東並北韓、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漢地範圍,首開絲綢之路、首創年號,興太學。

    ●漢武帝是一個“雄才大略”的這樣的人,多半喜歡親自操刀。所以武帝一朝,宰相成為擺設。雄才大略的皇帝往往獨斷專行,無法無天,不把制度放在眼裡。

    ●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是唐朝第二位皇帝,626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在位,年號貞觀。他名字的意思是「濟世安民」。

    ◎李世民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在位期間,其對唐朝的建立與國家的統一,立下了赫赫戰功,並取得了決定性的作用,他愛好文學與書法,並有墨寶傳世。唐朝建立後,李世民受封為秦國公,後晉封為秦王,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軍閥,最終統一中國。

    ◎公元626年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弟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二人及二人諸子,被立為太子,唐高祖李淵不久被迫讓位,李世民即位。

    ◎李世民即位為帝之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以文治天下,並開疆拓土,成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明君。唐太宗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並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就為人所津律樂道,頌揚備至。

    ◎學界對他的雄才偉略和他對中國歷史所作出的重大貢獻都給予積極的肯定。李世民是一位有作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在反隋建唐的鬥爭中起著領導作用,唐太宗玄武門之變的勝利,在客觀上對唐初社會歷史的發展起著積極作用。

    ◎唐太宗不歧視少數民族,除對突厥的侵擾用兵外,主要是採用懷柔的政治手段處理民族問題,方法妥當,政策開明,有利於民族的團結和國家的統一。

  • 4 # 松江雄哥

    據我所知李世民是一代明君,這毋庸置疑,但如果用儒家君子標準來衡量他的話,結果恐怕就不那麼令人滿意了。

    1、君子事君忠,事親孝,事兄悌 這條要求李世民顯然不符合。李世民透過政變,用刀劍逼迫父親李淵退位,將其軟禁,這是不忠不孝;與哥哥李建成爭儲位,並將其射殺於玄武門,這是不悌。

    2、君子不黨 李世民在秦王府時,網羅了一大批文臣武將(文臣如秦府十八學士,武將有尉遲敬德、侯君集等),結成死黨,共謀奪取儲位,顯然非君子所為。

    3、君子不趁人之危 李世民趁草原部族遭遇天災人禍、實力大打折扣之際,發動進攻,剿滅頡利可汗,趁人之危,非君子所為。

    4、君子應當言行一致 李世民公開嘲笑秦始皇、漢武帝服食仙丹,妄想長生不老,而自己卻偷偷服食仙丹,最後竟因此致死,說一套做一套,不是君子應有的表現。

    5、君子坦蕩蕩,不應當背後議論人。 這一點李世民也沒做到,史書記載他退朝後曾對長孫皇后說魏徵的壞話:“總有一天,我要殺了那個鄉巴佬!”原因是“魏徵這個傢伙,總是當著滿朝文武的面羞辱我!”

    6、君子應當善始善終 李世民能善始而不能克終,貞觀初年他能虛心納諫、從善如流,而貞觀後期則漸漸心驕志滿,聽不進群臣的意見,並做出一些不光彩的事,如誅殺李君羨。當時民間謠傳“唐三世後,女主武王代有天下”,李君羨是武安人、官居左武衛將軍、鎮守玄武門、封爵武連郡公,都跟“武”字相關,小名“五娘子”,又跟“女”字沾邊。李世民懷疑他就是那個名應圖讖的人,於是找個藉口將他殺了。 …… 總之,用儒家君子標準來衡量李世民的話,他不忠、不孝、不悌、結黨營私、趁人之危、言行不一、背後議人是非、不能善始善終……,顯然不是君子,而是小人。 各位怎麼看呢? 漢武帝(前156一前87),即劉徹。西漢皇帝。前156一前87年在位。景帝之子。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用法術刑名;頒行“推恩令”,削割據勢力;官營鹽鐵貿易,平抑物價;治理黃河,興修水利,移民屯邊,行“代田法”;派張騫等出使西域,任用衛青、霍去病等大破匈奴,設郡縣於雲南、貴州,將漢朝推向全盛時期。能詩善賦,原有文集兩卷,亡佚。 漢武帝時期的西漢帝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在中國歷史上,也是比較強盛的時期。在歷代王朝的歷史上,有“漢唐盛世”之說。這裡的“漢”,主要是指的漢武帝時期。人們又常常把漢武帝和秦始皇相提並論,因為中國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國家,是秦始皇創立,由漢武帝鞏固下來的。他在位54年,實行了許多新的措施,使西漢王朝出現了空前未有的繁榮景象。 劉徹是漢景帝的兒子,漢高祖的曾孫,公元前156年生於猗立殿,他7歲時被立為太子,16歲時即皇帝位。儘管漢武帝即位時還很年輕,可是他很有一套治國的辦法。他即位不久,就下了一道詔書,讓丞相、御史、郡守、諸侯王等人推薦賢良方正。詔令一下,各地推舉了不少讀書人,有100多人被選送到中央政府。漢武帝親自策問他們的治國安邦之道。其中有一個叫董仲舒的,在對策中提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這種主張恰好符合漢武帝統一天下的願望,因此,漢武帝大為稱讚,丞相衛綰也向漢武帝上了一個奏章,指出各地派來的賢良方正,有的是法家一派的,有的是縱橫家一派的,還有其這各派的,這些人不但不能治理好國家,而且各立一說,會把朝庭擾亂,應當一律不用。漢武帝接受了董仲舒和衛綰的建議,只把公孫弘,莊助等幾個儒家學派的留下,其餘的人一律不加任用。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墨黜百家,獨尊儒術”。從此,儒家作為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對整個封建社會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漢武帝在解決整個社會問題上,也很敏銳和果斷。他懂得要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首先要提高生產,增強經濟能力。他一方面穩定個體小農經濟,宣佈“重本輕末”的政策;另一方面則對地主的兼併和不法行為加以限制。同時他還注意興修水利,先後修了引謂入河,引汾入河,引斜入渭等渠道,這樣既可通航,又可灌溉田地。在他即位後的20年裡,又實施了新財政政策與新經濟政策;整理幣制,將貨幣的鑄造和發行,直接控制起來;廢銷各種雜劣銅錢,統一推行“五銖錢”。實行鹽鐵官營,設立鹽官和鐵官。控制與經濟命脈有關的大手工業和大商業。這些政策的實行,充裕了漢王朝的財政。 漢武帝由於中央集權大大加強,國家的經濟實力空前雄厚,為了維護北方邊境地區的生產和人民的生活,漢武帝決定改變漢初以來對匈奴的和新政策,進行一場反擊匈奴的戰爭,並於公元前127年、121年、119年對匈奴發動了3次大規模的戰役。這3次戰役都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給匈奴貴族以致命的打擊,基本上解決了匈奴的威脅,保障了邊境地區人民的安居生產。但這些戰爭消耗了國家的財富,使廣大人民增加了徭役之苦,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他為了聯合西域,共抗匈奴,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溝通了同西域的聯絡,開闢了“絲綢之路”,開創了中原和西域各地文化、物產交流的新紀元。不但促進了亞洲各地經濟和生產的發展,也促進了歐亞之間的聯絡。 公元前88年,漢武帝70歲時,開始考慮自己的後事。他叫畫公畫了一張“周公背成王朝諸侯圖”送給霍光,意思是讓霍光輔佐他的小兒子劉弗陵作皇帝。為了防止太后專權,漢武帝又殺死了劉弗陵的母親鉤弋夫人。漢武帝安排好後事以後,不久就死去了。 武帝雄才意欲何?文武兼資振古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聖經》第一卷《創世記》中使女夏甲為什麼敢輕看自己的主母撒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