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學海壹葉帆
-
2 # 寶媽育兒小知識
孩子在成長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由於小孩子的身體免疫力比較差,所以就會導致很多問題的出現。讓家長也很是苦惱。在小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怎麼可以辨別小孩子智力低下呢,兩歲的寶寶智力低下有哪些表現呢?很多家長都不是特別瞭解這個問題,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好讓大家都可以瞭解這個問題,出現問題,及時的去正規的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
1、 智力低下的孩子最早表現出來的特點是往往是吃奶困難,有時不會吸吮,特別容易吐奶;睡眠時間往往比較長,整天非常安靜,很少哭鬧;掌握各種動作(如坐、站、行走、說話)的時間比正常孩子要晚;對周圍不感興趣,不看周圍的東西。 2、 智力低下的孩子到2-3歲時還常常把積木或其他物品放在口中;2-3歲以後還常常流口水;智力低下的孩子哭聲尖銳或無力,音調缺乏變化;對玩具不感興趣,拿著玩具也不會玩;由小時候的多睡不動轉變為整天的不停活動,活動沒有什麼目的性。 3、 兩歲的寶寶應該會一些簡單詞彙的,但是每個孩子的發育狀況不一樣,有早有晚,如果你的孩子還有不會走路的現象,高度懷疑腦癱可能,假如孩子會一些簡單詞彙,像媽媽等,哪怕是偶爾一兩次說明孩子腦癱可能不大。兒童智力障礙一旦形成並穩定下來,治療起來就比較麻煩了。目前還沒有特效藥物,主要只能透過特殊教育來增加兒童的生活適應能力。對於智力障礙兒童,最重要的是早期發現與早期處理。重度智力障礙的早期發現不難,甚至在嬰兒期就可能被家長意識到。如何儘早發現輕度智力障礙,這是家長需要注意的問題。這裡要提醒的是,在孩子的嬰幼兒期,一定要多與孩子交流和溝通,多與兒童一起遊戲,及時發現孩子在各方面的能力表現。如有疑問,一定要帶孩子找專科醫師進行檢查和評價,做到早期診斷、治療,以不耽誤孩子智力潛能開發的關鍵時期。特別是那些出生前後存在有影響智力的因素的小孩,家長要更加重視,通過後天努力去彌補先天的不足。在對智力障礙兒童的早期治療上,首先是要加強營養,包括食用富含磷脂、不飽和脂肪酸、必須氨基酸的食物,促進大腦的發展;其次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促進大腦和神經系統發展的藥物;第三,最重要的是進行早期教育與智力訓練,這包括家長的教育與專業人員的針對性訓練。許多出生時異常的兒童,出生後經過早期智力開發,智力發展能完全趕上正常兒童,甚至超過正常水平。
如果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確實發現孩子有智力落後的表現,則應及時給孩子進行全面的智力診斷。這不僅包智力測驗,還要結合孩子的繼往患病史、家族史、母親孕產期情況及現場觀察,才能作出全面準確的診斷。如果診斷確為智力低下,家長也不要悲觀絕望,要及時地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和訓練,以最大限度開發他現有的潛力。智力障礙的確診年齡很不相同。有些有生理症狀的智力障礙,在孩子出生前透過母體內的羊水就可確診;有些可以在孩子出生後或3~5歲時,透過面貌或行動、語言上的表現加以確診。但是,絕大多數有智力障礙兒童是在入學後才被發現的,也就是說入學學習知識是發現有無智力障礙問題的重要“關口”。孩子入學學習是對智力的最大檢驗,一些有輕度智力障礙的兒童,既無生理異常,在日常生活、遊戲中也不存在困難,而在學習中卻表現出許多問題,主要原因在於學習活動對智力水平有最起碼的要求,而輕度智力障礙兒童的智力水平卻達不到這種最基本的要求。
-
3 # 北大醫療腦健康
智商(IQ)低於人群均值2.0標準差(人群的IQ均值定為100,一個標準差的IQ值為15),一般IQ在70(或75)以下即為智力明顯低於平均水平。適應性行為包括個人生活能力和履行社會職責兩方面。發育時期一般指18歲以下。智力落後有各種名稱。精神病學稱為“精神發育遲緩”、“精神發育不全”、“精神缺陷”。教育、心理學稱為“智力落後”、“智力缺陷”。兒科學稱為“智力低下”、“智慧遲緩”、“智力發育障礙”。特殊教育學校稱為“弱智”、“智力殘疾”
孩子智力低下一般依據IQ、適應性行為缺陷將MR分為輕度、中度、重度和極重度四級。
1.輕度MR精神病學又稱愚笨。
IQ為50~70,適應性行為輕度缺陷。
早年發育較正常兒略遲緩,且不象正常兒那樣活潑,對周圍事物缺乏興趣。
做事或循規蹈距,或動作粗暴。
言語發育略遲,抽象性詞彙掌握少。
分析能力差,認識問題膚淺。
學習成績較一般兒童差,能背誦課文,但不能正確運用,算術應用題完成困難。
透過特殊教育可獲得實踐技巧和實用的閱讀及廣告牌能力。
長大後可作一般性家務勞動和簡單的具體工作。
遇事缺乏主見,依賴性強,不善於應付外界的變化,易受他人的影響和支配。
能在指導下適應社會。
2.中度MR又稱愚魯。
IQ為35~49,適應性行為中度缺陷。
整個發育較正常兒遲緩。
語言功能發育不全,吐詞不清,詞彙匱乏,只能進行簡單的具體思維,抽象概念不易建立。
對周圍環境辨別能力差,只能認識事物的表面和片斷現象。
閱讀和計算方面不能取得進步。
經過長期教育和訓練,可以學會簡單的人際效,基本衛生習慣,安全習慣和簡單的手工技巧。
3.重度MR又稱痴愚。
IQ為20~34,適應性行為重度缺陷。
早年各方面發育遲緩。
發音含糊,言語極少,自我表達能力極差。
抽象概念缺乏,理解能力低下。
情感幼稚。
動作十分笨拙。
有一定的防衛能力,能躲避明顯的十分危險。
經過系統的習慣訓練,可養成簡單的生活和衛生習慣,但生活需要他人照顧。
長大以後,可在監督之下做些固定和最簡單的體力勞動。
4.極重重MR又稱白痴。
IQ低於20,適應性行為極度缺陷。
對周圍一切不理解。
缺乏語言功能,最多會喊“爸”、“媽”等,但並不能真正辨認爸媽,常為無意識的嚎叫。
缺乏自我保護的本能,不知躲避明顯的危險。
情感反應原始。
感覺和知覺明顯減退。
運動功能顯著障礙,手腳不靈活或終生不能行走。
常有多種殘疾和癲癇反覆發作。
個人生活不能處理,多數早年夭折。
倖存者對手腳的技巧訓練可以有反應。
-
4 # 享受慢時光
不建議過早給孩子貼標籤
每個孩子生長髮育過程都不一樣
有的快有的慢,家長要多些耐心
陪伴成長要多些發現孩子的優點鼓勵,支援
-
5 # 兒科醫生王玲
你好!其實寶寶智力低下是有很多種表現的,嬰幼兒時期如果出現了智力低下的症狀表現,就需要及時採取措施來糾正。那麼孩子智力低下的表現有哪些?
如何初步判定孩子是否智力低下?1、運動和精神神經發育落後:自幼落後者多為先天性原因,如生後1~3個月內異常安靜,少哭或多動,4個月對母親無反應;6個月尚不會笑;1歲尚不能坐;2歲尚不能走路和說話。,俯臥抬頭、坐、站、走等動作的起始年齡都比正常同齡兒要晚。尤其走路更明顯,出現肌肉痙攣,癱瘓,或肌張力低,關節過度屈伸。動作笨拙、行為異常。
2、吃奶困難:出現在嬰兒時期。智力低下的嬰兒最早變現出來的症狀往往吃奶困難,不會吸吮,特別容易吐奶,表示神經系統有損傷,日後智力會受影響
3、常有痴笑、張口、伸舌、流涎、磨牙、噘手指。經常有無意識的表情動作,或尖叫、哭鬧。
4、眼神無神:不能有意識的視物和隨物轉移視線。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
5、語言障礙:語言明顯落後於同齡兒而又無視聽障礙,或智差同時伴有視聽障礙。正常嬰兒在7-8個月的時候就會模仿聲音,一歲左右會叫爸爸媽媽,一歲半會說十來個字,能聽懂簡單的指令,2歲左右會問簡單問題,3歲左右基本表達自己的思想。凡是落後四五個月甚至落後1-2年才有這些表現,都可能是智力落後的訊號
6、學習困難:(見於年長兒輕度智力低下者)
7、面容、體態異常:有些先天性智力低下的寶寶在面容體態上就有異常表現。比如先天愚型患兒就有眼距過寬、雙眼斜吊、塌鼻樑、舌頭常託在嘴外邊、流口水等表現,就是人們常說的“國際臉”。腦積水的孩子頭圍特別大,小頭畸形兒頭顱又特別小。甲狀腺功能低下的身材特別矮小。
8、速度減慢:注意力嚴重分散,記憶力差,言語能力差,思維能力低,情緒不穩,自控力差,意志薄弱,缺乏自信,交往能力差,難以學會人際間交往。
哪些遊戲可以改善寶寶智力低下?1)抓握、聽音
用柔和的發聲玩具逗引寶寶抓握,牢固握物是鍛鍊手的第一種技巧。音樂旋轉玩具、八音盒可使寶寶在觀注玩具的同時,聽到美妙的音樂,以複習胎教音樂,鞏固音樂記憶,能啟迪右腦欣賞美的功能。如果寶寶期不復習,胎教影響在半年內會消失。
2)逗笑
生活在快樂環境中,經常有人逗笑,寶寶會笑得早一些,越早會笑越聰明,快樂情緒能促進嬰幼兒的大腦發育。逗弄寶寶時,撓撓身體,摸摸臉蛋,用快樂的聲音、表情和動作,去感染寶寶。寶寶目光漸漸變得柔和輕鬆,眼角出現細小皺紋,口角微微向上,出現了快樂的笑容。
3)被動操
洗澡穿衣時上下內外屈肘伸肘等動作,使寶寶身體得到運動,面板受到撫摸,全身受到按摩,能促進肢體發育,也可滿足寶寶面板希望得到充分接觸摩擦的需求。
家長需要注意:這些都是可能造成孩子智力低下的症狀表現,希望父母在看到之後能引起足夠的重視。總之,如果家長髮現寶寶有以上這些異常症狀應及時去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
回覆列表
一:有無語言障礙,發音吐字是否困難,無法較清晰的完成單字或單詞的發音。
二:反應是否特別遲緩,對周圍的響聲,呼喚一定時間無響應。
三:運動發育遲緩,無法正常站立,腳後跟不敢著地等。
四:目光呆滯,容易驚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