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情溢人生5491782780

    通貨澎漲,國家宏觀經濟調控,物價上漲速度許多原因都會造成錢幣的貶值,鈔幣的貶值是不可逆的,只能調控通貨澎漲,物價上漲速度,控制鈔幣的貶值速度,否則鈔票的面值加大是必然的!未來一百元買棵白菜也是有可能的!

  • 2 # 熊貓愛飛行

    我們以南韓為例,人民幣對韓元的兌換匯率大約是1:164,也就是說你在國內買包二三十塊的香菸,你到了南韓就要花三四千的韓元來買這包煙。所以在南韓,你去超市跑一趟也許就得花個幾萬甚至幾十萬韓元,如果是買房子買車子那得用億來衡量了。

    目前市面上流通的韓元紙幣最小面額是1000韓元,而最大的面額是50000韓元,即便是最小的硬幣那也是10韓元,在南韓人的概念里根本沒有1元的概念,就更不用說1角和1分錢了。

    事實上,韓元的面額並不是一開始就這麼大,南韓建國後發行的第一批紙幣最高面額其實只有1000元。但是南韓從上世紀60年代~90年代間經歷了幾次嚴重的通貨膨脹,導致貨幣大幅貶值,政府無奈之下只能調高貨幣面額,發行高面額的貨幣。

    比如1965年的時候,南韓政府為了發展經濟,曾經主動將韓元大幅貶值,因為貨幣貶值使得外華人購買南韓商品就變得便宜了,這樣有利於擴大出口減少進口,刺激國內經濟發展。

    再比如1979年~1985年南韓經歷了軍事政變,還有上世紀90年代亞洲金融危機以及2008年的次貸危機,韓元都經歷了大幅貶值。

    後來南韓經濟穩定了,如果要將紙幣面額縮小的話那就得實行幣制改革,發行新的貨幣,但出於多方面考慮南韓政府並不打算將貨幣面額縮小,於是當初的韓元就一直應用到今日。

    再來反觀我們國家的人民幣,其實也經歷了類似的經歷。

    華人民銀行在1948年發行了第一套人民幣,那時只有10元、20元和50元三種面額。那時候內戰還沒打完,政府入不敷出,只有瘋狂地印鈔票,導致貨幣大幅貶值。1950年前後,那時中國物價上漲了將近100倍。到了1953年,人民幣的最高面額更是達到了50000元。

    到了1955年,我們國家的政治和經濟形勢趨於穩定,於是華人民銀行就發行了第二套人民幣,並且以1:10000的比例對第一套人民幣進行兌換,這樣使人民幣面額縮小。第二套人民幣最高面額只有5元,後來到了1957年的時候追加發行了10元人民幣。

    (上圖為第二套人民幣)

    改革開放後,我們國家經濟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政府連續數年提高了人民幣的發行量,引發了新一輪的通貨膨脹。到了1987年,全國各地的物價已經大幅上漲,部分民用消費品價格甚至翻了10倍。而就在這一年,華人民銀行又發行了第四套人民幣,最高面額達到了100元,並且這個最高面額一直沿用到今日。

    (上圖為第四套人民幣)

    如果當初發行第二套人民幣的時候,沒有以1:10000的比例對第一套人民幣進行兌換,如今人民幣的最高面額可能就是100萬元了。然後我們平日裡去超市購物,就像日本南韓一樣都是以萬元為單位計算的。

    類似我們國家進行幣制改革,用新貨幣兌換老貨幣將貨幣面額縮小的,在世界範圍內其實並不少見。比如2005年土耳其發行了新里拉,新里拉兌換舊里拉的比例是1比100萬。還有2009年北韓發行了新的北韓元,新北韓元以1:100的比例兌換舊北韓元。

    所以大面額貨幣的出現,是和這個國家在一段歷史時期中的通貨膨脹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 3 # 雲端美

    有歷史發展的慣性,有習慣以數字大為吉祥,還有貨幣貶值的呢。中國1955年,把萬元的萬拿掉,直接改成元;本來一個月掙66萬元工資的,變成66塊錢。大家沒失望,貨幣就是一般等價物,購買力是關鍵。

    委內瑞拉全國都是億萬富翁,他們距離共產主義最近。查維斯能國有化都國有化,加油免費,現在不行了,走在崩潰的邊緣。億萬富翁有什麼用呀?都是假的,貨幣沒有信用、沒有購買力,守著金山銀山無窮無盡的石油和那麼多美麗的姑娘。自由的道路最好,保持了廣泛探索的可能性,保證了個人自由意志的尊嚴。

    義大利里拉也非常浪漫,上千塊錢頂一美元,義大利人說話不比劃就說不了,不願意安安靜靜,他們以數目字大為吉祥。歐元打破了他們的美夢,英國脫歐了,義大利也有可能。

    日元原來數字不大,那時他們要發憤圖強。幾十年就成為發達國家,曾經的老師先跑都會輸,追不上自己讓他們膨脹,明治維新的思想家福澤諭吉登上了一萬日元鈔票,“脫亞入歐”就是他提出的,他認為儒家說的不是真理,必須繞它國家才能走上正確道路。

    南韓人自尊心最強,因此韓元比日元含金量還少,虛有大數字,也是全華人民都是億萬富翁,月薪少於一千萬不敢說自己是高階白領不差錢。

    美元讓世界相信它的價值穩定,那可不是嘴上說說,而是真的儲備起來。可是美元也在貶值,只不過速度不那麼快而已,總統不能命令美聯儲如何,這是它的制度保證,讓別人相信你得有制度和法律,其他的都是自欺欺人。

  • 4 # 大貓愛吃西紅柿

    主要是因為長期的寬鬆貨幣政策和在不停的通貨膨脹週期中,貨幣長期貶值,在經濟恢復階段,人均收入值上升,因此就需要更大面額的貨幣來滿足流通和支付需求。

    如日本因為二戰就導致了極度的通貨膨脹,只能印發大面值鈔票。但日本沒有像俄羅斯以1:1000的比例發行“新盧布”那樣,發行什麼“新日元”,而是堅持使用原先的日元。目前紙幣最大面值是10000日元,硬幣最大面值的500日元。

    還有一些國家一開始就發行貨幣面值很大的貨幣,如南韓建國後,仿照日本貨幣發行韓元。

  • 5 # 老鷹觀市

    貨幣面值是貨幣實際代表的數量級。各國鈔票的面值大小是不同的,其數字背後的價值量,是由當地商品流通的客觀需要決定的(購買力平價——能買多少吃的)。

    面值大的第一種情況是通貨膨脹,說白了就是政府貨幣發行量大,濫發貨幣沒有根據當地的政治經濟形勢,採取合理的錨定手段。另一方面就是財政上缺乏獨立的監管機構,例如咱們的華人民銀行、財政部,老美的美聯儲、財政部。這些獨立的經濟監管為政府提供經濟資料,市場狀態,從而採取合適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

    當你看到辛巴維(威),就明白惡性通脹根本抑制不住,官方最後竟然不得不發行了面額高達100萬億的紙幣。徹底失控的辛巴維(威)幣在零九年直接退出了法定貨幣體系,成為了全世界經濟學教材的反面案例。

    第二種是在操縱匯率,影響進出口。比如在上世紀60年代南韓政府為了發展經濟,曾經主動的把韓元進行大幅貶值。因為貨幣貶值能降低本國商品在國外的價格,有利於擴大出口減少進口。同時刺激國內生產。

    第三就是賴賬。90年代,前蘇聯解體,通貨膨脹達到極限,俄羅斯發行新盧布,以1:1000的比例兌換IB盧布,許多人一生的積蓄化為烏有,而銀行卻透過這個辦法化解了舊體系中存在的大量不良資產。

    當然也有購買習慣的問題。例如現在的日本,相對幣值穩定,但是最大面額的紙幣仍然是比較大。

  • 6 # 金錢豹價投圈

    有些國家的貨幣面額確實非常大,究其原因,可以分為以下兩類:

    該國目前或者歷史上發生嚴重的通貨膨脹,典型的如辛巴維(威)幣。2009年津央行釋出了面值100萬億的鈔票,看著是天文數字,但是一換算下來也就值2.5元人民幣,僅夠買1瓶農夫山泉。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這麼嚴重的通貨膨脹呢?

    原來辛巴維(威)是一個英國白人殖民的國家,由於經營得當,在英國殖民期間,辛巴維(威)是非洲最富有的國家,其醫療教育水平都非常高,白人也享受著特殊的地位。白人有著非常高的收入,但是當地的消費卻很低,白人只要花點小錢就能聘請黑人幹體力活,生活的逍遙自在,可以說,辛巴維(威)就是白人的天堂,他們甚至將國內的親人都移民過來,這也是為什麼在津的白人一度多達數十萬。

    後來由於黑人鬧獨立,為了代表最廣大勞動人民群眾的利益,實行土地改革,規定充公絕大部分的白人資產和土地,這導致西方國家直接對辛巴維(威)實施制裁並且停止投資,迅速在津國內造成經濟衰退和通貨膨脹的發生,貨幣體系徹底失控,成為世界經濟學教材的反面案例。所以在辛巴維(威)的街頭經常可以看到人提著一大沓的紙幣,甚至騎車載著成捆的鈔票去購買商品,給居民生活造成了極大的不方便,也極大的損害了國家貨幣的形象。

    2.另外一種情況是由於國家的財富急劇增長,甚至出現了貨幣緊缺的情況,政府為了快速增加市場的流動性而印製大額面值的鈔票。

    貨幣面額太大基本都是歷史上政府沒有處理好經濟問題留下的,貨幣面額的增大會迅速人民的財富,造成社會動盪。所以貨幣的面額通常要代表國內消費力的水平,且方便百姓的日常交易才是合理的。

  • 7 # 鞅論財經

    紙幣面值的大小其實並不影響其使用價值和流通價值。

    假如世界上的貨幣都像辛巴維(威)幣那樣以萬億為單位,那麼也是可以很好理解的。比如坐公交車就要2萬億,吃個快餐20萬億,農村造個房子50萬萬億,城市買個房子500兆。這樣也就習慣了把萬億當成了元來衡量。紙面的面也會變成了1萬億、10萬億、100萬億和500萬億。而介於1歐元和1萬億的辛巴維(威)幣之間的任何國家的貨幣也就習以為常。

    只不過在世界上出現紙幣以前,很多都是以實物為等價交換物。比如有以牛羊為交換物的,也要以貝殼為交換物的,還有以咖啡豆為交換物的。直到後來大家慢慢地都以金銀為交換物。

    而紙幣的產生也是以金銀本位為依據的,大清帝國的最後破滅也是由於在金銀本位基礎上的大量擠兌出來引發了國庫空缺而倒閉。可是,第一個進入我們視野的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英鎊,英鎊的價格幾乎是人民幣的十倍。後來,英鎊、法郎、馬克等貨幣都退出了金本位的掛鉤政策,這也造就了美元成為了全球貨幣。直到1971年尼克松才宣佈美元與黃金脫鉤,退出了佈雷頓森林體系,全球再也沒有一個國家與黃金掛鉤。無論是英鎊,又或者美元,這二種全球貨幣主導了全球金融市場近百年,這很容易就讓人與其掛鉤。包括貨幣的面值的大小的對比。1元的價格偏大或偏小就會感覺不適應。比如日元要100多換1美元,韓元要20多元換1美元,而人民幣道是比較合理,目前拿著100元的國內消費和拿著100美元在美國消費幾乎十分的接近。

    總之,紙幣的面值大小根本就不影響其價值體現,但一個以美元、英鎊為貨幣體系的思維早已根深蒂固。只要與其差距太多就會不適應,這也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可是,隨著歷史的變遷,要是另外一種跟美元、英鎊面值相差很大的貨幣稱霸世界後,又會逐步適應這種新的貨幣面值體系。

  • 8 # 中藝匯

    不同的國家,流通貨幣面值的大小也是不一樣的。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貨幣法則,每個國家根據本國的經濟情況確定本國貨幣各種面額的分等,各種面額之間的比例,以滿足金額大小不同的購買支付的需要。

    那麼造成國家貨幣面值大的原因可能是國家的經濟發展,隨著物價的上漲,可能為了響應市場,貨幣的面值也會有所改變。但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因為超發貨幣,而超發貨幣會引起嚴重的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導致了面值的增大。

  • 9 # 李生論金

    目前最大面值的貨幣就屬辛巴維(威)的貨幣,一張最大就是100 000 000 000 000,我想問問,這是多大啊?

    拿著這麼一張鈔票是不是都是億萬土豪啊?當然不是的。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面值的貨幣呢?

    我們知道日本、南韓紙幣面值都是千元、萬元以上,辛巴維(威)的面值更是大的離譜。

    造成一些國家貨幣面值大的原因主要是通貨膨脹造成的。

    由於戰爭原因,政府濫發以本幣計價的鈔票和戰爭債券導致了嚴重的通貨膨脹。戰爭後的日南韓內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商品緊缺等各種原因導致通貨膨脹速度加快。在日本1949年實行了1美元換360日元的固定匯率制度,只要日本南韓和美國存在經濟聯絡和資本流動,那麼本幣發行的鈔票仍然只能維持是大面額的現狀。也就說為什麼日元韓元目前仍然是大額面值的貨幣。

    辛巴維(威)可以說是通貨膨脹最嚴重的一個國家,嚴重到什麼程度,可能一麻袋錢也換不來一個麵包。

    甚至有時候他們的食物就是花幾大捆的錢買來一些泥土,做成泥土餅乾吃。有些人不瞭解通貨膨脹的可怕,舉個活生生的例子:一個蘋果只需一塊錢就可以買到,通貨嚴重膨脹之後,可能要花30塊錢或是300塊錢才能買一個蘋果!辛巴維(威)的人們可以推著一推車的錢,卻根本換不來一頓飽飯。辛巴維(威)人民手中的錢變得並不值錢了,手推車推著大捆的錢卻換不了正常的生活用品!

    為什麼辛巴維(威)通貨膨脹如此嚴重?

    長期國家內部的爭鬥慢慢使得這個國家變得滿是蒼夷,再加上銀行瘋狂發出貨幣迎合國內政治需要,並不加以管制,加速了惡性通貨膨脹,惡性通貨膨脹掏空了津巴百姓的財產,拖垮了辛巴維(威)國家的經濟,導致經濟金融崩潰!

    總之,面值越大,說明物價上漲,會造成通貨膨脹,通俗的說就是錢越來越不值錢。

  • 10 # 博愛寬廣臭炫豆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貨幣面值大一般分兩種:一開始就全部是大面值的鈔票、小是小面值鈔票後期逐漸變大。第一種很好理解,不管多大也只是一個標準而已,你的發行鈔票的時候把一個雞蛋定位成一億。五十年後還沒有變那說明你的鈔票很保值。第二種最通俗的表現形式就是惡性的通脹。當然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經濟發展比較快,以前的發行的鈔票總額就那麼多,物質多了不夠用了,只能增發。如果還發行小額面值的鈔票用起來會不方便。舉例就是以前肉少,每家能用兩毛去買一兩肉用就是很奢侈了。現在肉多了每頓能燉一鍋五斤,哪怕錢沒貶值。你也也需要用十塊錢。如果還用毛票去交易,你需要用一百張一毛的。太麻煩了,所以就需要發行大額的鈔票(當然這個過程中也會存在通脹,但是屬於合理的就沒問題)。有人說美元怎麼那麼穩定不貶值啊?難道他沒有增大嗎?還是他的經濟沒有增長?這個太專業了需要專業的經濟人事來解答最好。我的理解相對比較淺顯就是因為美元屬於世界通用貨幣,他增發的貨幣帶來的貨幣貶值,全世界都在幫他消化。

  • 11 # 菁城子

    世界主要發達國家貨幣,歐美國家的紙幣面值較小,美元最大面值只有100美元,英鎊最大面值只有50英鎊。而亞洲的日本和南韓,其紙幣面額就明顯大得多,日元最大面值是1萬日元,韓元的最大面值則是5萬韓元。1萬日元的紙幣,換成美元不到100美元,而5萬韓元的紙幣,換成美元則不到50美元,都屬於“大鈔小值”的貨幣。中國的人民幣面值放在全世界看,屬於面額中等的紙幣。

    日本和韓元的紙幣面額為何這麼大呢?歸結起來四個字:通貨膨脹。

    這兩個國家的貨幣,都經歷過可怕的通脹現象。通脹的後果是紙幣變毛,錢變得不值錢。低面額紙幣幾乎買不到東西,政府只好發行面值更高的貨幣。

    早期日元相當“值錢”。明治維新時期,日元實行銀本位制,1日元等於90%成色的416格令白銀,這和歐洲的銀本位貨幣價值差不多。1897年時,日元實行金本位制,規定1日元等於0.75克黃金,當時1美元只能兌大約2日元。得益於日本經濟崛起,日元是19世紀晚期相當堅挺的貨幣,這種情形維持了二十年時間。

    進入20世紀,日本進入帝國主義時代。它對外擴張,發動戰爭,耗費大量人力財力,政府財政對國家財富的汲取,一日甚於一日。先是1904年的日俄戰爭,繼而1914年日本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此外日本參與了出征西伯利亞、出征中國山東的戰事。這段時間,日本軍國主義者極力地擴軍備戰,國家財政負擔日益沉重。此後就是二戰的巨大消耗。只不過,這些負擔基本是由國債和借款買單,日元才沒狂洩式貶值,到1945年戰爭結束,1美元已跌到兌換15日元。

    日本戰後初期,經歷了幾輪通脹政策。當時日本政府要賠償戰爭款項,還要償還戰時借債,還要給復員軍人發放津貼,給軍需工廠戰時補償——總而言之,日本政府要對戰爭時期的瘋狂剝奪進行補償和付款。日本國庫已空,只得開動印鈔機,瘋狂搞通貨膨脹。到1949年時,1美元最多能兌換360日元。這奠定了日元“不值錢”的基礎。

    1950年代,日本走上繁榮之路,對貨幣的需求增加出起來。50日元的小面值鈔票,基本都買不到東西,政府只好將其廢除(現在日元的最小面額是100日元),並且新發行1000、5000和10000面值的鈔票。

    韓元變值的變化基本也是這樣。早期韓元效仿日元,也有小面額鈔票。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北韓戰爭,通貨膨脹發生,大面值鈔票被印刷出來,流傳到今天。

    事實上,中國的第一套人民幣也是如此。1948年,當時內戰尚未結束,新成立的華人民銀行最初只發行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的鈔票。這些幣值用於當時的實際流通,最初預計是夠的。隨著戰爭的進展,物資的奇缺,各種商品價格狂漲。為滿足戰爭和建設的需求,人民幣大量發行,並迅速貶值。當時商品價格普遍都在千元、萬元以上,100面值的人民幣,幾乎買不到東西。因此,當時的人民銀行發行了面值最高為5萬元的鈔票,以便於流通。到1955年全國經濟穩定,國內實行幣制改革,將原來的萬元面值略縮為元,這才形成今天人民幣面值的基礎。

  • 12 # 錢幣郵票收藏—朱東亮

    好幾位回答的已經很詳盡了。我在補充一點,其實前幾年大家熱議的央行要發行1000元面值的人民幣並不是空穴來風。只是沒有合適的時機發,也不符合當前的環境。也就是通脹在官方看還是基本可控的。

  • 13 # 一起look世界

    通貨膨脹是主要原因。其實面值這個東西就是人為的,重要的是它的供求關係,瞭解了匯率就更容易知道貨幣面值象徵的購買力了。不同國家同等面值的購買力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會有匯率這個詞,如果所以國家貨幣全部通用,購買力也想同那就不會有匯率這個詞了。貨幣的面值也就想訂多大產生多大購買力都可以啦。

  • 14 # 姜灶晟

    通貨膨脹。我曾用126萬盾在越南硯港請10位朋友一人吃一碗米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冬季你會帶皮帶手錶還是鋼帶手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