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各種型別的皇帝都不能免俗。譬如朱溫,晚年猜忌心重,是因這個才導致了主樑集團的內訌嗎?還有明君朱元璋
3
回覆列表
  • 1 # 百家悅讀者

    原因比較複雜,但主要可以說幾點:

    1、作為一國之主,自己所得到的資訊都是來自於第三方傳遞,且身處高位不得不防。

    2、很多皇帝都討厭結黨營私,就是害怕自己會被人給一鍋燉。尤其是皇室子孫眾多,萬一真的有大臣跟皇子勾搭上了,想要幹掉自己登基也不是不可能。

    3、皇帝之所以越到晚年越害怕正是因為皇子已然成年,如果自己不能把控朝政就很有可能失去權力。這對一個人掌握了一輩子權力的人而言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從心理層面上就會讓皇帝接受不了自己失去了權力……而且為了這個權利親兄弟都可以兵刃相見……何況子孫呢……

  • 2 # 五酒煮史

    皇帝晚年猜忌心變重,本質上是權力鬥爭的一種外在表現。一般情況,皇帝在晚年會猜忌的物件都是身邊比較親近的人,有皇子、功臣甚至受寵的妃嬪。權力心越大,猜忌的就越嚴重,甚至會出現父殺子,子弒父,君殺臣,臣弒君這種極端的情況。為什麼會出現這種人倫慘劇呢?我們就要從權力以及人性的陰暗面開始分析。

    首先權力鬥爭無時不刻都存在,皇帝與身邊的人關係複雜,不是簡單的對立關係,和皇子是父子,和功臣是君臣,和妃嬪又是夫妻。盛年時,皇帝年富力強,精力旺盛,對權力的操控收放自如,內心極度自信,雖然也會猜忌,但尚在合理可控的範圍內,各種關係都趨近於好的一面。

    但隨著年歲漸長,身體衰弱,精力不濟,無法掌控的權力細節越來越多,皇帝本能的就會生出保護以及奪回權力的心理,所表現出來的就是猜忌心越來越重,一旦猜忌心無法控制,以上各種關係就會崩塌。

    舉幾個例子,分析皇帝的猜忌心是如何變重,與身邊人的關係又是如何轉變以致崩塌的。

    巫蠱之禍

    漢武帝對太子劉據的猜忌最終導致了歷史上臭名昭著的巫蠱之禍,無數人為此慘遭滅門。

    按人倫常理而言,漢武帝和劉據是父子關係,就算不能父慈子孝也絕不至演變出滅門破家的人倫慘案。但仔細梳理巫蠱之禍的前後因果就能發現,這其實是皇權的代表即皇帝本人與外戚集團之間的鬥爭。

    在漢武帝年老體衰的情況下,身邊各種大大小小的權力集團都在蠢蠢欲動,皇帝本人的各種算計和提防甚至攻擊都會使他的猜忌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危險性。於是,各種大大小小的集團們或出於自保或出於奪取權力的野心,都在暗地裡緊鑼密鼓的謀劃著。

    年老的漢武帝其精力已經不允許他和這些集團做良性博弈,最簡單的辦法,殺人就成了第一選擇。於是,以江衝為鷹犬,以巫蠱為藉口的屠殺開始了,凡是可以威脅到皇權的人都被栽上巫蠱之罪誅殺滅門。

    巫蠱之禍由此拉開序幕。

    最初,漢武帝並不打算殺掉自己的繼承人劉據,但為了自身的安全打壓和削弱劉據身後的外戚集團也是必須要做的。他先將與劉據同產的三個妹妹諸邑公主、石邑公主、陽石公主當眾處死,接著又把劉據的姨父時任丞相公孫賀下獄論罪。

    太子的羽翼被剪除大半,以衛氏為代表的外戚集團損失慘重。如果到此為止,劉據或許還有自保的希望。偏偏另一股外戚勢力抓住了機會,在劉據和衛氏外戚集團身上狠狠的踹了一腳,順勢將巫蠱之禍推上高潮。

    貳師將軍李廣利和繼任丞相劉屈氂密謀幹掉太子,然後扶李夫人的兒子昌邑王劉髆坐上太子之位。事態終於失控,身在甘泉宮的漢武帝萬萬沒料到,一向仁孝懦弱的劉據居然在長安舉兵造反了,因為江衝在皇后和太子的寢宮裡都挖出了巫蠱,一切都無法挽回。

    漢武帝得知培養了幾十年的兒子背叛自己,其內心中的憤怒和恐懼可想而知,此時再也沒有什麼父子,劉據只能去死,衛氏集團只剩誅族滅門一條路。但他同樣沒有放過陰謀於暗室的李廣利和劉屈氂以及他們所代表的外戚集團。至此,徵和年間乃至武帝一朝最大的兩個外戚集團被連根拔起,皇帝以極其慘烈的代價在權力鬥爭中獲得勝利。

    巫蠱之禍對西漢王朝的影響極其深遠,造成了數十年的政權動盪,以霍光為首的權臣集團兩度廢立皇帝,劉氏皇權的威信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損害,為西漢王朝埋下了覆亡的種子。

    安史之亂

    在分析唐玄宗李隆基父子關係之前,先看一看此前一百多年唐朝宮廷內的政治傳統,那就是多到令人髮指的宮廷政變。李世民殺兄奪位;太子李承乾勾結武將謀反;宰相張柬之等五人發動神龍政變擁立李顯逼武則天退位;韋皇后毒死李顯意圖篡位;李隆基勾結太平公主發動唐隆政變擁立其父李旦;李隆基發動先天政變逼迫李旦退位取而代之。

    李隆基年紀輕輕就已經是兩次政變的指揮者,先後幹掉了嬸嬸,姑姑,推翻了父親,深知兒子既是最親近的人,也是最大的敵人。身處這種環境下,怎麼可能不猜忌?不猜忌恐怕就要死無葬身之地了。所以,當武惠妃誣告太子謀反時,他毫不猶豫的殺掉了太子李瑛還誅連了與李瑛關係親近的另外兩個兒子,父子親情早就蕩然無存。

    第二任太子李亨有鑑於兄長的悲慘遭遇,一直在父親的陰影下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生怕哪一天自己也步了李瑛的後塵。

    然而,即便李亨再恭順再低調,李隆基仍舊不放心,猜忌深重,時不時就會對他敲打修理一番,生怕太子羽翼豐滿讓自己步了那窩囊父親李旦的後塵。為了剪除李亨本就很稀疏的羽翼,李隆基先後兩次打擊依附於李亨身邊的外戚集團,涉事官員下獄流放,太子妃藉故被廢。

    可惜李隆基的猜忌似乎用錯了地方,無所不用其極的防備親兒子,卻忽略了北方邊軍中一個姓安的胖子。天寶十四年,叛軍鐵騎摧枯拉朽一樣擊垮了大唐盛世,兩京陷落,倉皇出逃,馬嵬之變,落魄退位,再回到長安時已然物是人非。然而還有更大的不同,當年夾尾巴狗一樣的李亨成了收復兩京的皇帝,集威望權力於一身,李隆基厚顏恭維這個曾經防備到骨子裡的兒子。

    “吾為天子五十年,未為貴;今為天子父,乃貴耳”

    李亨也不客氣,先貶斥了李隆基身邊的老臣,又將只剩光桿的太上皇趕出住慣的興慶宮,囚禁在潮溼陰暗的太極宮中,任奴婢宮人恣意折辱,切斷他與外界的一切聯絡,直到晏駕崩逝。

    李隆基父子的遭遇究竟天道往復,報應好還,還是人倫盡喪,人間悲劇?究其竟仍舊離不開“權力”這個始作俑者,無端的猜忌,任用奸佞,人倫沉喪,早早的斷送了大唐盛世。

    現在拓展一下,分析一個國君不猜忌的例子。

    沙丘宮變

    趙武靈王趙雍的一生僅從諡號就可見一斑,克定禍亂曰武,亂而不損曰靈,美諡與惡諡一前一後,正代表了他的先明後暗。趙雍在位掌權時,趙國是戰國七雄中最有希望與秦國一較短長的國家。胡服騎射,開疆拓土都是他身上最顯眼的標籤,然而到了後期卻盛年退位,昏招迭出……說到根子上,還要回到此文的主題“權力”二字。

    與前兩位君主猜忌重重相迥異的,是他不猜忌。

    父子關係靠不猜忌就能善終了嗎?趙雍給後人上了生動一堂課,足以影響後世兩千年的所有帝王。

    趙何顯然將心中的天平倒向了趙王,父親兩個字的砝碼太輕了,作為趙王他有一百個理由殺掉已經成為“國之禍患”的趙雍。這是人的可悲,也是權力冷酷無情的表現。

    縱觀歷朝歷代,雄主也好,明君也罷,幾無不猜忌者,為何?想必看官們都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

  • 3 # 踏雪擒龍

    猜忌,是作為一個皇帝的基本修養。如果不會猜忌,就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就意味著駕馭不了朝臣,治理不了天下。而凡事總有個度,若是不分青紅皂白地瞎猜瞎忌,對於國家的穩定安全而言,無疑是一個極大的威脅。我舉幾個典型的例子:

    1.韓信之死。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任何人都逃脫不了這個真香定律。韓信助劉邦滅項羽,立下了赫赫戰功。這樣的人若是選擇急流勇退,或者能得個善終,而韓信卻偏偏選擇鋒芒畢露,恃功自傲。遭到劉邦猜忌,於是劉邦就與老婆呂后合謀,呂后先斬後奏,夷其三族。“五不死”的“三齊王”終究是死於婦人之手。韓信死後,國家雖然沒有出現大的亂子,但呂后卻漸漸樹立了威信,執掌了大權。為以後女主稱制、諸呂亂政奠定了基礎。

    2.巫蠱之禍。

    漢武帝的文治武功,彪載千秋,不必多說。論猜忌,也是數一數二的。武帝晚年追求長生不老,任用酷吏,聽信讒言,大興巫蠱之獄。猜忌衛青、公孫賀等朝臣自不必多說,武帝連老婆孩子也一併猜忌了。因為江充、蘇文等奸臣捏造證據,蠱惑聖聽,加上皇帝老年多疑。

    武帝認為老婆衛子夫和太子劉據會謀害自己,就無憑無據的貿然發動了震驚古今的“巫蠱之禍”,太子無奈起兵,父子相殘,長安大亂。後事被平,皇后衛子夫、太子劉據等死於非命。前後牽連約數十萬人。這場災難雖然過去,但遺患無窮,被認為是漢朝由盛轉衰的生動寫照。

    3.胡藍之獄。

    朱元璋的猜忌心之重,在歷代皇帝之中當屬榜首,基本上沒有誰可以比得上他的。因為小時候家境貧寒,老受到人家欺負,朱元璋非常多疑,沒有安全感。老覺得旁邊的人要對自己圖謀不軌。

    “天下已定,我固當烹!”,建立大明之後,朱元璋的猜忌心更重了。為了給太子繼位鋪路,朱元璋選擇了成為儈子手。晚年大興屠戮之事,搞得朝堂上人人自危。洪武十三年(1360年)後,他更是一手炮製了一起重大政治事件——胡藍之獄,將胡惟庸、藍玉、李善長、唐勝宗、徐達等一番開國功臣殘忍殺死。

    這一系列殘忍手段一定程度上確實穩固了大明江山,確保了皇位不至於落入他人之手。可是卻沒有解決掉皇家內部的威脅,以至於後來朱允文繼位時,無將可用,被叔叔奪取了皇帝之位。朱元璋這是“坑孫”呀。

    類似的事件還有很多,數不勝數。我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皇帝們透過陰謀陽謀奪取了政權,理應作出一些舉措來穩固成果,確保子承父業,使之不落於外人之手。其中,猜忌之心便應運而生,人之常情。但對於那些一起打江山的人來說又未免有些太過殘忍了,既然只能“同生死”,不能“共富貴”,那也不至於要了他們的命。中國歷史上不乏仁德寬厚,猜忌心相對較輕的皇帝,他們往往能加以籠絡、善待功臣。比如說唐太宗李世民(“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光武帝劉秀(“雲臺閣二十八功臣”)等,而這些人也無一例外都是為人稱道的仁義皇帝。

    同為御臣之術,卻又有高明低劣之分。高明的者以寬廣仁德籠絡功臣,使之心悅誠服的忠於自己;低劣者則是以刑法手段,加以震懾,使之被迫的忠於自己。這兩種效果和持久力都是不一樣的,大臣都不希望每天上朝都心驚膽戰,提著腦袋過日子的吧?

    歷史證明,仁義而又不失威嚴的領導者是時代所必需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矮牽牛7月播種當年能開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