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段秀峰靈性養育

    比如:孩子多大了,男孩女孩,家裡還有沒有其他兄弟姐妹?爸爸媽媽帶還是爺爺奶奶帶又或者是保姆照看。

    資訊越多可能越容易知道從“哪裡”幫孩子。

    沒有那個孩子天生“打人”,打人的行為他一定“看過”有可能還“感受”過。(被打)

    舉個例子1:

    一個爸爸很惱火家裡6歲的哥哥打3歲的弟弟。

    一天週末,爸爸休息在家,哥哥和弟弟在客廳玩玩具,玩著玩著就聽到兩兒子因為搶玩具嚷起來,聲兒還越來越大,沒等爸爸出去,弟弟已經哇哇的大哭起來。

    爸爸瞬間火冒三丈,把哥哥拉過來照著屁股上就是兩巴掌,瞪著眼睛怒氣衝衝的說:“跟你說過多少次,不要打弟弟,不要打弟弟,你怎麼每次都不聽。叫你跟弟弟好好說,你怎麼就記不住。”

    如果這個畫面可以定格:

    一個怒氣衝衝的爸爸自己打著6歲的兒子,同時教訓著6歲的孩子不要用“武力”解決問題。

    6歲的哥哥在“感受”3歲的弟弟在“看到”什麼是“打人”。

    如果真要問“為什麼”打人?

    應該問問那個大人。

    如果真要幫助孩子改掉“打人”習慣。

    需要有人讓他看到,打人的人在“改變”!

    簡單八個字:“身教言傳”!

  • 2 # 汐文

    如何應對孩子的有意打人行為?

    第一、重新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讓孩子學會善意交往

    著名心理學家科胡特說:“在教育中沒有敵意的堅決和不含誘惑的深情。”沒有敵意的堅決,就是家長要給孩子合理的否定,而不要對孩子所有事情都否定。

    1. 家長對孩子合理否定

    在家長對孩子行為進行否定前,首先要聽一聽孩子背後的需要是什麼,並對孩子的語言、情緒進行合理地分析,然後理性對待。其次,對孩子合理的否定也要建立在對自己認識的基礎上,建立在家長對孩子正確的情緒理解上,以及他們的需求和滿足的基礎上。

    2. 家長要對孩子合理肯定

    當家長想要改變一種孩子的行為習慣時,一定要預留足夠時間和耐心,去幫助他。上面心理學家科胡特提到的“不含誘惑的深情”就是要對孩子學會合理的肯定,對孩子的行為學會包容,也不放縱孩子的為所欲為,以免給自己和世界造成很多不合理的認知。

    這兩句話告訴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就是合理的否定+合理的肯定。

    當家長對孩子的愛是安全的,是足夠的,是高質量的,那麼孩子就不用帶情緒的去面對所有問題,更多會選擇聆聽感受。所以說,良好的親子關係對孩子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

    第二、瞭解孩子內在憤怒和攻擊性發洩方式

    首先,要肯定地告訴孩子可以有情緒,可以大哭大鬧,但原則是:當孩子表達憤怒時,不許傷害自己,不許傷害別人,不許傷害物品。

    其次,當孩子剛開始進入到有意攻擊的狀態中時,會表現出的憤怒、不公平、委屈等感受。家長要及時跟孩子去分享這些感受背後的需要,告訴他除了使用合理的發洩方式,還要消化掉這些不好的感受。

    最重要的一種處理方式就是不去壓抑孩子的表達,家長一定要適當鼓勵孩子把情緒說出來,可以透過身體上的擁抱給他安慰,告訴他:媽媽理解你的感受。

    第三、重新建立大腦的認知模式

    首先,家長要告訴孩子打人的行為是可以透過練習改變的,其他方式也可以證明自己的價值感,讓自己被關注被肯定。

    其次,不要過於敏感別人的想法,把內在感受擴大化,以免導致自己做出衝動的行為。如果想要知道別人的想法,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問他。

    另外,當孩子面對具有挑戰的情景、挑釁的情形,或者是讓他感覺極不舒服想要動手的情景時,家長可以教他這樣做:扭過頭,深呼吸,舌頭頂住上顎。

  • 3 # 美媽學樂匯

    寶寶為什麼“愛打人”?

    小美的認知老師告訴我,3歲前的寶寶的語言表達還不成熟,當他們想要表達卻無法很好表達自己時,他們第一反應就是使用他們更熟悉的方式,就是身體,於是就會出現我們大人眼中所謂的“暴力行為”-比如打人、踢、咬等等。所以,從孩子心智發展的過程中出現打人行為是非常正常的,關鍵在於作為家長的我們該如何引導。

    防患於未然-教會寶寶如何表達友好

    1歲以後每個寶寶需要一個娃娃。平時在玩的時候,父母需要有意識地教寶寶如何正確地表達友好。比如,我經常會教小D去抱抱娃娃,教她去親娃娃,她要摸娃娃時,我會邊示範給她看,邊說,“輕輕的,溫柔的”。平時見到朋友來我家玩,我會教小D揮手說,嗨,來打招呼。這些示範其實就是在教寶寶,當她們語言還不完善,但他們想表達的時候,怎樣的動作才是正確的。

    冷靜處理-教會寶寶明白這個行為對他人的影響

    當寶寶出現了打人,不管是打家庭成員還是其他寶寶。首先,最關鍵的是,父母需要及時干預,千萬不要一笑了之。父母的干預行為本身就是在告訴寶寶,這種行為是不對的,不被允許的。如果我們不及時干預,其實就是在默許寶寶這樣的行為。但如何幹預也是需要講究技巧的,畢竟這只是孩子的一種表達方式。

    1明確地表達自己的立場

    很多寶寶打了家庭成員,有時候父母或者長輩會順勢和孩子繼續打鬧,“呀,你敢打媽媽,小壞蛋!”通常都是帶著開玩笑的語氣,這是很不正確的。因為我們這樣的表現,會讓孩子錯誤地以為自己“打人”的行為原來是可以得到關注,讓父母和我進行互動的方式。那以後,她出門,看到自己喜歡的孩子,想要得到關注就會用同樣的方式。

    另一種家長會是另外一種極端,一看到孩子打人,就覺得特別氣憤,於是也會打他,或者教訓他,希望透過這樣的懲罰讓孩子記住不可以打人。但對於3歲之前的孩子,這樣的行為有點高估了他們的理解能力。對於他們來說,他們還不能明白“懲罰”的意思,相反,我們父母的行為本身在給他們進行一個錯誤的示範,讓孩子學會了“原來就是可以打人的,因為爸爸媽媽也是這麼做的。”

    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馬上把寶寶移到一旁,用平靜並且堅定的語言,看著孩子的眼睛和他說,“不打人,打人會讓他人受傷”,來進行制止。這裡最關鍵的是要讓寶寶可以停止正在進行的活動,這樣才能認真聽我們說話。

    2幫助孩子進行情緒梳理

    制止後,我們需要根據孩子的情況進行處理。如果寶寶已經很生氣,這時,父母可以抓住寶寶的手,繼續和孩子說,“不打人,不打人!”。先讓孩子平靜下來,然後我們可以幫助孩子說出感受(如果是大點的孩子可以詢問她的感受),“你很生氣對嗎?非常生氣,這麼大的生氣!”,邊說可以邊比劃個西瓜樣子,對於小寶Bora說,生氣程度用大小來表示更加直觀。這個行為其實是在幫助孩子認清自己的情緒,讓他們慢慢明白自己行為背後的情緒是什麼。只有先明白了情緒,才能再學會如何控制情緒。

    如果寶寶沒有生氣,只是在表達友好卻下手過重的話,我們可以和孩子說,“你是希望Susie和你一起玩對嗎?你可以這樣告訴她。”然後示範給寶寶看,比如我家是邊揮手邊說嗨。這個行為是在認可寶寶所謂的“打人”其實是在表達,只是我們需要告訴他們如何用正確的語言或者動作表達。

    如果進行了情緒梳理後,孩子還繼續有打人的意向,那就可以說,“如果你繼續打人,我只能讓你去其他地方玩了。”這是很清晰地和孩子表達了,對於不被鼓勵的行為,他是需要負責後果的。

    3重視道歉的過程

    這是很多父母,包括我自己都會容易忽略的。面對孩子打人,我最關注的是弄清楚誰的錯和教育孩子,卻忘記了道歉。其實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這是讓孩子學會,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同時也讓他們明白,做錯不怕,但需要學會道歉。

    我通常等小D平靜下來後,我就會對她說,你看,Brian被你打痛了,我們可以去說對不起嘛?這是陳述事實,然後我會把焦點轉移到她的行為對對方形成的後果-“你看Brian,他很難過,因為你打他了。我們該怎麼做讓他開心起來呢?”然後,我會和小D一起去和那個孩子握手或者擁抱,然後我幫助小D說,對不起。這個過程本身就是在強化如何表達友好。

    父母永遠要起表率作用

    永遠不要小看榜樣的力量,孩子最容易模仿的就是自己的父母。如果我們平時遇到情況,也是出現情緒失控,會大叫,會動手,那這其實就是在告訴孩子,過激反應其實是可以接受的。永遠記住教育孩子如何控制情緒,第一步其實是我們自己要學會控制情緒。

    “打人”是很多孩子發展的必經之路,如果我們父母引導得當,孩子的行為會控制,而且還會教會孩子如何和人友好,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其實,處理這個情況本身也是父母的情緒修煉,不是嗎?

  • 4 # 開卷有益book
    圖片來自網路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喜歡打人的小孩”——無論是還沒上幼兒園的寶寶,還是在幼兒園、中小學甚至隔壁鄰居家的“小霸王”,總之有這種表現的孩子總讓人感覺討厭。事實上,這類孩子的父母也苦惱得很。

    記得之前看過《養育有道》一書,裡面曾提到“小孩亂打人”的問題,或許專家的意見能夠幫助到苦惱的家長,從而儘量扭轉孩子“喜歡動手”的不良習慣。

    書裡指出,每個孩子都不會“無端”打人。家長一定要正確引導。孩子愛打人,首先要看孩子的年齡。1歲左右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未完全發育,打人多是因為語言無法很好地表達自己的需求。

    此時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很重要。父母應該明確告訴孩子“打人是不對的”,然後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才是對的。例如,1至2歲的幼兒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忽然打人一下,家長可以拿著孩子的手對孩子說:“你打我是不對的,你可以拍拍我或者摸摸我”。

    家長這樣反覆引導幾次,孩子就知道下次怎樣引起別人的注意了。大一點的孩子打人,也有一定的原因。例如孩子之前經常打家長,家長卻溺愛孩子沒有糾正,孩子打家長的習慣就延伸到了打他人身上。

    還有的孩子身強力壯,當和別人發生衝突或爭搶東西時,“打人”可以幫他獲得直接利益。長此以往,孩子也會養成打人的習慣。對於這種孩子,家長在教育時要“狠心”。

    絕對不能讓他享受打人得到的利益,比如透過打人拿到的玩具,絕對不能讓他玩。這樣,孩子就會意識到“打人拿到的玩具不能玩”。

    此時,我們可以告訴孩子要用什麼方式拿到玩具,比如可以用商量或者交換的方式等等。將這種教育方式持之以恆,孩子就能用一種正確的方式和其他人交往了。

    另外,如果必要的話,也可以對孩子實行“溫柔的控制”。在孩子打人時抓住他的手,不讓他得逞,並且告訴他“你要什麼可以和我說,不要亂打人”。幾次之後孩子就會知道,打人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也會慢慢減少打人的次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工智慧生產應用,會不會造成工作崗位大量減少,部分勞動者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