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電影愛剪輯

    最初看到《何以為家》的宣傳海報,小編還以為是一個關於親情的電影。但事實告訴你不是,看完電影之後,小編的內心倍感壓抑和無奈,影片當中讓人心寒的,除了關於親情,更讓人無奈的是貧困帶給人的痛苦,每一個身在貧困當中的人都在和生活作鬥爭,有很多人都勞而無獲,所以貧困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只不過是浪費生命的一場持久戰。

    電影當中的主人公是一個12歲的男孩,他叫贊恩,他從小就被貧困包圍,看到別人坐著校車,他會非常的羨慕,但是他的懂事,他的愛心讓人心疼,在卑微的生活裡面,他很少為自己著想,幫妹妹制定逃跑計劃,用自己柔弱的身子幫他擋子彈…影片裡有一段講述的是贊恩帶著弟弟妹妹幹活,他們的家裡甚至連一張床都沒有,幾個人晚上睡覺就擠在一塊木板上面,這算得上是家嗎?但越往後看,感覺故事背後並不是想講述沒有家這麼簡單,更多的是想要告訴身陷貧困的人要有希望,或者是要讓家更好的希望。

    當然影片當中的貧困不僅降臨在兒童身上,還有成年人。但只是一幕幕短短的片段,但是能夠看出張恩的家人曾經經歷的,正是他現在的這種生活,背井離鄉,早年嫁人,因為沒有接受過任何的教育,又沒有任何的身份,整日工作也掙不了多少錢。

    作為一個旁觀者,其實能夠想象到這樣一個身份的母親生出孩子之後,對孩子的生活會產生多大影響。而明明知道為什麼還要這麼做呢?這個答案永遠也沒人知道。

    很多家長會說,孩子就是自己活著的希望,那麼孩子的希望又在哪裡呢?對於在貧困的深淵裡無法掙脫的人。用什麼能讓孩子活下來,能讓自己的這個希望一直存在。對於這樣一個家庭貧困,就像是一團被揉亂的線團一樣,讓人根本就無從下手,也不知道該用什麼方法去解開它。如果你狠下心來從中剪上一刀,那麼這個家庭就會完全的破碎,最終也只有死路一條。

    這一部電影當中有最催淚的兩個場景,一個是把壞人送的東西扔入垃圾桶,這是一個年紀12歲的孩子,對於這個世上人好壞是非的判斷,他無論面對多大的困難,也在用自己的價值觀去判斷這個世界上的人,並且堅強的做出反抗,而另外一個就是回到家之後和那個男人旁邊的妹妹兩個人對視的眼神。妹妹很依賴贊恩,但是憑藉著自己的力量,沒有辦法掙脫那個壞男人。

    這一部影片無論是從鏡頭的表現還是思想的表達,都顯得非常的合理有序,小編覺得這一部電影非常的獨特,他並沒有像我們熟悉的那種題材,先設立一個讓人一看就能夠明白的對立,而是給我們呈現了一個並非黑白對立的世界。這個社會紛繁複雜,每一個人都被迫承擔著各種各樣的角色。當人類在面對命運的時候,顯得是多麼的渺小。

    當然在壓抑的鏡頭裡面我們也能夠找到人心的溫暖,在夫人出去工作的時候,小小的在恩手中抱著一個還不會說話的嬰兒。在看卡通片的時候發出非常搞笑奇怪的聲音,見到陌生人,男孩哭著要贊恩抱…讓人覺得在這樣一個不堪的現實社會當中,他們缺少很多溫暖,但是又在製造很多溫暖。

    在影片的最後這個叫贊恩的小男孩終於得到了和平,也能夠接受教育,他父母的生活也因此得到了改善。但是這些外來的幫助,沒有辦法去拯救世上所有陷於貧困當中的人,而對於孩子們最殘忍,但也最現實的一件事就是,他們以後可能會重新走父母走過的路,並且那個時候,可能再也得不到別人的同情和關心。

  • 2 # 惘若塵煙

    原生家庭的影響可以說貫穿一個人的一生,但要麼你懂得擺脫它的束縛,如何爭取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原生家庭對人有影響,但也不完全是,那些哭喊著受原生家庭影響很大的人 大多都是 沒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然後把所有的問題都歸結於此~我覺得是

  • 3 # 最美財經時代

    再看《何以為家》,依然感觸頗多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專注於不專業的電影解說小麥~

    一個年僅12歲的男孩因為持刀傷人被判入獄,在律師的支援下,他將自己的親生父母告上了法庭,原因是:因為他們生下了我。

    在崇尚“百善孝為先”的中國,也許這樣的行為聽起來是那樣“大逆不道”,但相信很多觀看過今天小麥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部電影的小夥伴,都會覺得這句臺詞毫無問題,那就是黎巴嫩電影——《何以為家》。

    《何以為家》海報

    小麥一直覺得好的電影終究不會被埋沒,這部《何以為家》就是如此,海報上那個笑著的小男孩,這是他全片唯一一個微笑的鏡頭。

    該片於2019年4月29日在中國內地上映,可以說頂著漫威《復仇者聯盟4》“一家獨大”的勢頭,當時少數觀眾觀看完以後國內豆瓣評分高達8.9分,隨著關注的人越來越多,評分不降反增,提升到了現在的9.0分,雖然與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和第71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失之交臂,但仍不影響它在影迷心目中的地位。

    《何以為家》劇照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主角的飾演者贊恩·阿爾·拉菲亞,本就是從敘利亞逃亡到黎巴嫩的難民小孩,被導演娜丁·拉巴基發掘的時候,12歲左右的他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而隨著《何以為家》譽滿全球,如今的贊恩一家受到了救濟,經濟條件得以改善,一家人遷往挪威生活。

    不僅如此,《何以為家》的製作時間長達5年之久,光是實際調查就進行了3年時間,為了讓觀眾意識到這個殘酷的現實以及影片的真實性,導演選擇了一批真實生活在難民區的人出演,要求演員必須親身經歷過這樣的生活,真實還原了黎巴嫩底層社會的狀況。

    《何以為家》劇照

    影片最開始的譯名並不是《何以為家》,而是《迦佰儂》,“迦佰儂”是聖經中的地名,耶穌開始傳教時遷居此地,有不少神蹟和重要的事情在這個地方發生。

    故事圍繞著一個12歲的小男孩扎因悲慘的生活展開,他們一家為了躲避敘利亞戰爭,非法生活在黎巴嫩的貧民窟中,一家人擠在一個空間狹小的房子裡。因為家庭貧窮,扎因不能像其他同齡人那樣讀書學習,只能為了家庭的生計四處工作、處理家事,小小年紀的他揹負著太過沉重的壓力,而這些壓力,本就不應該由他承擔。

    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一點沒錯。

    《何以為家》劇照

    片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橋段莫過於扎因幫助自己最在乎的妹妹薩哈處理突如其來的生理期,並將偷來的衛生巾交給妹妹,再三叮囑她千萬不要讓父母看到,不然她可能就要“被結婚了”。不幸的是,父母終究還是決定把這個12歲都不到的女兒嫁給房東,以此來抵扣房租,雖然扎因拼命反抗,試圖救回妹妹,但年幼弱小的他,還是隻能眼睜睜看著妹妹被帶走。

    這個世界上總是有一些無力撫養,卻又執著於生育的父母,在他們的眼中,生育成為了一種體現自身價值的工具,彷彿孩子成了唯一能夠見證他們的人生有意義的存在。於是他們不斷創造,不斷證明自己的人生有意義,卻從沒有想過自己有沒有能力撫養那些孩子,這正是可憐人的可悲之處。

    《何以為家》劇照

    在這樣的觀念下,男孩子成為了養家的工具,小小年紀便揹負著巨大的壓力,而女孩子則成為了生育的工具,年齡尚小便要出嫁、生子,以此來換取錢財和居所,從來沒有人想過這樣對於那些孩子來說公平不公平。也許你會覺得這樣的家庭觀念聽起來很荒誕,然而在中東地區,這樣的家庭的的確確存在,甚至不在少數。

    正是因為扎因親身經歷過這一切,經歷過自己作為一個孩子肩負著養家的重任,經歷過自己最在乎的親人被奪走,所以當他聽說母親再次懷孕的時候才會覺得這是個噩耗,才會決定將親生父母告上法庭,並在法庭上說出那句:我希望,無力撫養孩子的人,別再生了。

    《何以為家》劇照

    那麼影片中扎因的父母應該得到懲罰嗎?我們又該如何幫助這些家庭呢?

    關於第一個問題的答案自然是應該,這是毋庸置疑的。

    在法庭上,面對著律師的控訴,扎因的母親說出了這樣的話:你有什麼權利批評我,你有我這樣的處境嗎?我經歷的你經歷過嗎?是的,拋開孩子的因素,他們是可憐人,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窮苦人家,我們應該給予同情和幫助,然而對於他們的孩子來說,父母以可憐為藉口將他們帶到人世,又是何等的不公平。

    那些孩子本應和同齡人一樣上學讀書、擁有一個美好的童年和人生,最終卻淪為成年人利用的工具,他們沒有身份,沒有權利,連最基本的生活也得不到保障,世界之大,何以為家?

    《何以為家》劇照

    關於第二個問題,我想大多數人的回答應該都是“儘可能去幫助他們”吧。

    沒錯,近些年來在國內那些處在偏遠山區裡像扎因一樣上不起學的孩子備受關注,不少愛心人士紛紛獻上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但不可否認的是,也有很多別有用心的人打著“獻愛心”的旗號去賺取流量,滿足自己的私心和慾望。當他們大張旗鼓、肆無忌憚地舉著攝像機,將鏡頭對準那些毫無準備的孩子的時候,我看到的是錯愕,而不是驚喜。

    所以說,幫助不是打擾,獻愛心不是過度曝光,如果藉此滿足自己的私心和慾望,就更加令人髮指了。

    《何以為家》劇照

    孩子是花朵,是希望,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我都希望他們可以茁壯成長,沐浴在Sunny下,享受他們應有的生活。

  • 4 # 微風知秋

    妹妹還未成年就被母親計劃賣給小賣部的老闆,小男孩準備帶著妹妹離家出走,最終被母親發現,小男孩自己離家出走,主人公因年齡小無法謀生,偶然的機會碰見一個黑人女人帶著兒子去上班,也許是看他可憐,也許是為了有人照顧自己年幼的孩子,可以讓自己出去工作,她把小男孩收留回家,幫自己看護孩子,日子並未逐漸好轉,不久,黑人女人被移民局抓住準備遣返,而小男孩和年幼的孩子失去照顧,不得不自己出門謀生,無奈生活有時候就是這麼困難,主人公無奈把幼年的孩子賣給一個人販子,在為一個證明而回到家中,碰巧遇到妹妹的死去,小男孩傷心欲絕,拿起家中的刀去殺小賣部的老闆,最終被逮捕入獄。在獄中他透過好心人的幫助決心起訴自己的父母,也就是故事開始的一幕!

    在戰亂的國家,民眾生活毫無保障,這些難民逃到別的國家,卻是黑戶,平窮的生活顯露著貧民生活的無奈,日子週而復始,卻在不斷的考驗著人性。

    這是一部非常不錯的電影,有時候我們不能左右環境,但是我們追求美好,卻不能喪失人性,希望我們珍惜生活,善待他人。

  • 5 # 靁軍成

    如果生活象一坨狗屎,比鞋還髒,聽到最多的話是"滾開混蛋",每天就象在地獄一樣,這對於一個十二歲的孩子來說,實在太殘酷了。

    有一大學的招生辦曾對一求助的新生說,"生活實苦,但請足夠相信",相信什麼?相信人生自有真情,自有希望。電影裡表現的是一種生活的絕望,甚至不希望有新的生命。

    不過,儘管經歷最大的苦難,人類仍然生生不息,最大的原因是因為有愛。主角贊因愛自己的妹妹,愛幫助過自己的人,愛無辜的嬰孩,最終也受到大家的關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特殊工種為什麼國企才能申請而私企不能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