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華生的課堂

    我非常不贊成在公共場合父母大聲的訓斥孩子。在公共場合發現孩子的問題,家人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立即制止或者提醒,如果不是特別緊急狀態的問題,可以選擇在回家後或者僻靜的地方進行教育,教育的過程中應多聽聽孩子的真實想法態度,以友善以引導為主。給公共場合,父母應尊重孩子,儘量談論孩子們喜歡的話題,讓他們多講多說多表達,切記公共場合大聲訓斥孩子,因為這樣會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同時抱著自己孩子的缺點和短處。也要身體力行,從自身做起,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這就是所謂的言教不如身教。

  • 2 # 康英勇

    為什麼不要在公眾場合教訓孩子?

    你以為你是在教孩子如何做人處事,卻讓他在眾人看熱鬧的眼光裡抬不起頭來。

    知乎上有一個話題:毀掉一個孩子只需要七步,其中之一就是讓孩子當眾出醜。

    在人們的意識中,當父母在面對子女的時候,似乎就覺得,不管自己說什麼,都是對的,作為父母的,教育兒女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甚至說,有的父母,打罵兒女,都可以絲毫不顧及場合的。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

    兒童的尊嚴是人類心靈裡最敏感的角落,保護兒童的自尊心就是保護兒童的潛在力量。

    自尊心如果被碾碎,就會成為一道難愈的傷疤。

    孩子也要面子,孩子的面子需要父母去保護。

    就算孩子真的做錯了,關起自家門開始教育,沒人說你半句不是。但在大街上對孩子罵罵咧咧,誰都看不過去。

    懂得給孩子留面子的父母,才能養出自信、有出息的孩子。

    身為父母,我們給予孩子的認同與肯定,會讓他們將「希望得到別人尊重」的面子,轉化為「自愛、自尊、自重」的裡子,一路披荊斬棘,迎向未來。

  • 3 # 永施

    農村裡還有句老話叫“當面教子,背面教妻”

    這也是千百年來沿襲下來的家庭教育方法,這句話最早見明末清初朱用純所著的《朱子家訓》一書中記載,“堂前教子,枕邊教妻”,後逐漸演繹流傳成“當面教子,背後教妻”了。時至今日,已經發生了一些改變,下面就說說筆者對這句話的認識和理解。

    我們這裡就單說前半句要不要“當面教子”。

    “當面教子”首先是說當孩子犯錯了,作為一家之主的父親要及時當面指正。這樣可以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也是作為父母的一種責任。

    看到很多人關注的是要不要在眾人面前教訓孩子。首先大家可以先體會一下,這句話語境中的孩子一般是10歲以下,小學這個階段。如果這個階段就要害怕傷孩子自尊心而不是及時認識到自己錯誤的話,對於孩子將來的損失可就大了。 給大家再深挖一下,什麼是自尊心,自尊不就是說自己要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心裡嗎?

    如果是因為孩子的錯誤而給別人造成了麻煩甚至是損失,這個時候作為父母還為了孩子的自尊而不去及時糾正出孩子的錯誤,輕鬆敷衍過去,大家可以想像一下當事人是什麼感受?

    為什麼說現在的孩子抗壓,心裡承受能力弱,就是因為從小就沒怎麼“承受”過。將來在社會上如何承受更大的無自尊的情景吶。

    當然父母的當眾責教肯定也不是太不近人情的。

    一句話,當眾教子有必要!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4 # 東安遠培管理

    孩子也愛面子,有自尊心,公共場合教訓孩子,對自身的修養也須加強。如果孩子辦錯須立即指出的話,可用提醒的方法告知。

  • 5 # 老柚的甜粥

    。其實很簡單,如果有人在公眾場合教訓自己,我們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孩子不僅是我們的孩子,他還是一個獨立的人。他有人格,也有自尊的需要。懲戒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長記性,守規矩下次別犯錯。達到這種目的在家裡做就可以了。為什麼要在公眾場合?換位思考就夠了。在公眾場合教訓孩子會讓他失去一種公開和私下的邊界意識。現在有很多上層家庭傾向於把孩子送到英國接受教育,原因就在於他們施行的紳士教育。紳士一詞內涵豐富,最明顯的一點就是禮。這個禮和我們中國的文化是相通的。那為啥我們丟的有點多,是不是可以從我們的教養方式上去思考一下?常常在公開場合教訓孩子,孩子也許就接受了這樣一種不分場合的暗示。這樣的話,縱使我們叮囑八百遍要懂禮貌,會為人處世。那潛意識支配著他,他怎麼能做到呢?教育在細節間。怎麼辦呢?

    假設這樣一個場景。母子倆逛商場。這時,孩子看上一個玩具。可是因為家裡太多了,網上的比這實體店裡也要便宜好多,真的不想買。可是現在孩子哭的很兇,甚至都要就地打滾了。這時候家長該怎麼辦?

    這個就是我大學老師講的她跟她女兒的故事。

    她是這麼做的。

  • 6 # 嶄新66

    專職太太教導孩子比上班帶孩子的寶媽教導方面要好一些,要靠自己的耐心與孩子溝通細心觀察孩子的言行舉止慢慢摸索的。

  • 7 # 恬襖襖

    不要在公眾場合教訓孩子。

    首先,在公眾場合教訓孩子,容易傷孩子的自尊心。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個性,也是自己的自尊,若是在公眾場合教訓孩子,將很傷孩子的自尊,使孩子很傷心,會認為父母根本不愛他,很容易引出一些思想問題,一些心理脆弱的孩子,甚至會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舉動。其實,將心比心,若是有人在公眾場合批評你,你也掛不住臉面吧?我們也一定要儘量顧及孩子的自尊,不要以為孩子還小,哭一下就沒事了。

    其次,當眾批評教育孩子,容易讓孩子膽小自卑。因為當眾批評教育孩子,會讓孩子否定自己,特別是自己信任的師長、家長當眾批評自己。若被批評的次數多了,孩子便不再相信自己,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怕做錯事,什麼都不敢嘗試了。我有一個朋友,他比較強勢,對孩子的要求也比較高,不管什麼場合,只要孩子出錯,就直接批評教育,絕不留情面,每次在公眾場所看到他孩子,都感覺他心驚肉跳,他孩子現在比較抗拒跟他一起活動了,並且,他孩子也並沒有因為他的嚴格要求而變得優秀,反而膽怯自卑,每次到公眾場合,都低著頭,說話有點哆嗦,不敢正視別人。

    所以,我們儘量不要在公眾場合教訓孩子,若孩子調皮,不聽話,我們可以適應的引導,或者換一種方式去教育孩子,好玩是孩子天性,孩子偶爾頑皮,若不是原則性的問題,我們都不要用責罵的形式去教育,更不要公眾去教訓孩子。

    公眾場合教訓孩子,是最沒無效,又最傷孩子的教育方法。

  • 8 # 小小思維家

    在公共場合責罵甚至動手打孩子,肯定會引起路人的觀看,一會擾亂公共秩序,二則會打擊孩子的自尊心,給孩子帶來嚴重的心理創傷。

    孩子也是要面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所以,我們在公共場合被人責罵,肯定會覺得難堪吧。不要把孩子當做低父母一級的人,而是要平等對待,這樣我們就可以換位思考,和孩子溝通的方案就有了。

    孩子六歲前家長要給孩子立規矩,要讓孩子知道在公用場合不能大聲喧譁,不能亂跑,不要影響別人。這些規矩要在孩子出門前就要提前告訴孩子。這樣做可以讓孩子長大了更能適應社會規則,也能讓孩子換位思考從別人角度看問題。

    如果孩子還是吵鬧,家長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想辦法立即制止或友善提醒。如不是特別緊急重大的問題,可以選擇在回家後或者僻靜的地方進行教育。

    在公眾場合,如果要教育孩子,一定要兼顧孩子的自尊,以誘導和交談的方式去教育孩子。父母應尊重孩子,切忌在公眾場合指責孩子,揭露孩子的缺點和短處。

  • 9 # 育才家教1

    不要在公眾場合教師孩子有一定的道理,因為孩子總是有自尊心的,你如果在公眾場合教育孩子,孩子會覺得沒有面子,不僅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很可能適得其反,孩子說不定會和家長對著幹,甚至有的孩子會走極端,令人遺憾終生。

    1 現在部分孩子的心理與上一輩比較,有很大的不同,最大的特點是受不得一點委屈,不顧及別人的感受。當你教訓孩子時,有的孩子不管你教訓的對還是錯,反正我就感覺受了委屈,心裡不痛快,不痛快怎麼辦?要麼發洩出去要麼忍著。發洩出去的後果就是跟你對著幹,死不承認自己的錯誤,胡攪蠻纏;忍著的後果有兩點,一是忍無可忍暴發了,情況與對著幹一樣;二是想不開,他跟你生悶氣,不理你,哭哭啼啼等,後果更嚴重的是直接拿生命做賭注。前幾天,一個初中女生抽菸,被發現後,班主任要求說明情況,結果女生說要上廁所,其實去跳樓了。這樣的案例很多,不可不引起高度重視。

    2 教訓孩子要根據孩子的年齡、性格等因素採取適當的方法。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一般十歲以內),在公眾場合教訓並不會產生很嚴重的後果,有時候會有很好的教育作用,這一年齡階段的孩子膽子小,知道害怕,透過公眾場合這一外界環境因素的壓力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教育作用。

    例如,有些小孩子在超市要買玩具,不買就滿地打滾,這時候就沒有必要理他,不理也是一種教訓。讓他知道,再怎麼撒潑耍賴都不行,規矩就是規矩,幾次過後孩子就不會亂買東西了。

    而對於較大的孩子,則要注意方式和場合,照顧孩子的面子和自尊心。家長和孩子進行正面的溝通,講道理擺事實,相信你姿態放低了,和孩子心平氣和地溝通,孩子會理解的。當然有時候一次可能不能解決問題,那就多溝通幾次,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3教育孩子一定要維護孩子的自尊,如果孩子不要自尊了,那就是破罐子破摔,這時候再就很難了。

  • 10 # 百合媽媽讀心理

    因為當眾教訓孩子,孩子不會把我們教訓的話聽進去,也不會真正做到吸取教訓,當眾教訓孩子除了發洩大人的怒氣,或者維護大人的面子之外,於孩子沒有任何益處。

    當孩子在公眾場合出現不良行為的時候,許多父母往往會顧及周圍人的看法,擔心周圍人認為自己教子無方,而當著眾人的面教訓孩子。

    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尤其是稍大一點的孩子,他們會特別在意自己在外人面前,或者同伴面前的形象,如果父母在公共場合管教他們,會讓他們的自尊心受到傷害。

    這種情況之下,孩子的內心感受到的只有尷尬與羞辱,這種強烈的憤怒情緒,無法讓孩子冷靜下來關注父母的教導。

    父母管教的目的原本是為了消除孩子的不良行為,既然當眾管教適得其反,那麼,最好還是選擇私下管教為好,找一個沒有外人能夠看到或者聽到的私密空間,把我們想要表達的意思傳遞給孩子,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尊重,注意力也更容易集中,對於父母的教導往往能夠聽得進去。

    不要當眾教訓孩子,並不是說我們可以視而不見,任事情自由發酵,在孩子犯了錯誤的時候快速反應是對的,因為反饋越及時,越有利於孩子結合當下的情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更容易吸取到教訓。但是,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千萬不能盲目地在公眾場合大聲斥責,而是讓自己稍稍冷靜一下,離開現場再行處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內膜息肉有哪些危害?會影響懷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