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魔方歷史觀

    古代官員自然是有著“公車”的,但是古代官員的這個“公車”有著嚴格的規定,畢竟在古代,官員等級是很森嚴的,衣食住行都帶有等級色彩,“公車”方面自然也不例外。

    古代官員的“公車”並不是如現在的小汽車這樣,而是種類比較多一些,主要可分為兩種,一種是馬車,一種是轎子。但古代官員不管是馬車還是轎子,都要遵守一個鐵律,就是不能僭越。

    每個級別的官員有著那個級別相應的配置,就如明朝來說,官員馬車上的刻紋不能有龍鳳圖案,畢竟“龍鳳”是皇家專用的,其他人刻了就是僭越,就要掉腦袋。而明朝時期,當時的政府也出臺了一些政策,規定了每個品級的官員乘坐官車的配置,比如刻什麼紋,都有著規定。

    洪武元年令,凡車不得雕飾龍鳳文。職官一品至三品,用間金飾銀螭繡帶,青縵。四品五品,素獅頭繡帶,青縵。六品至九品,用素雲頭青帶,青縵,轎同車制……

    在清朝時期,在官員公車的配置上,又不同,因為清朝是滿族人建立的,所以在當時,滿漢官員的規定並不相同,就比如說坐轎,轎子是用人去抬的,而抬的人數有著規定,要是一個普通官員,坐著八抬大轎,那就違規了,就會被處理。

    滿洲官惟親王、郡王、大學士、尚書乘輿……漢官三品以上、京堂輿頂用銀,蓋幃用皂。在京輿夫四人,出京八人。四品以下文職,輿夫二人,輿頂用錫。

    所以說,古代官員是有公車的,只不過這個公車的規定較多一些,但對於古代官員來說,這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徵,畢竟品級高的官員“公車”標準上也是更高的。

    參考文獻:

    《明史·輿服志》《清史稿·輿服志》

  • 2 # 長治老好人

    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中就有各式各樣的公車。

    上古時期 蚩尤的坐騎叫做食鐵獸(大熊貓)黃帝的坐騎叫做應龍(神龍)

    讓我們先感謝造車鼻祖奚仲發明了馬車。

    周朝時期:車的規格就是帝王皇權的象徵。到了周天子時,已有“五格(路)”公車之制。此處的“路(格)”與“輅”的意思相近。“五格”為帝王所乘之五種專車:玉格、金格、象格、革格與木格。《周禮》記載,工匠製作車輿,取象於天地。“五格”與天地萬物有關,具體是金木水火土。王后的五種車:重翟,錫面朱緫;厭翟,勒面繢緫;安車,雕面,鷖緫皆有容蓋;翟車,貝面,組緫;有握;輦車,組挽,有翣,羽蓋。王的喪車有五種:木車,蒲蔽,犬猽,尾櫜疏飾,小服皆疏;素車,棼蔽,犬猽,素飾,小服皆素;藻車,藻蔽,鹿淺猽,革飾。駹車,萑蔽,然猽,髤飾。漆乘,藩蔽,犴猽,雀飾。執行公務的車有五種:孤乘夏篆,卿乘夏縵,大夫乘墨車,士乘棧車,庶人乘役車。《逸禮•王度記》記載:“天子駕六,諸侯駕五,卿駕四,大夫三,庶人一”。秦朝時期:

    秦漢時期崇尚馬車,重農輕商,所以,這個時代的商人是不允許乘坐馬車的,只能乘坐牛車。秦朝時期。官員每15人配1輛牛車和1個看牛人。

    秦始皇有七匹名馬 :一曰追風,二曰白兔,三曰躡景,四曰追電,五曰飛翩,六曰銅爵,七曰晨鳧

    西漢時期:

    西漢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5年)頒佈中國有記載的歷史最早、也最成型的官車使用規定。在漢朝,配車只是中高階官員的權力。

    一、不同官員駕車馬匹數量有差,馬匹越多官爵越高;

    二、公車的裝飾體現等級差別,一是,即車廂兩旁用以遮蔽塵土的屏障,官品六百石以上至千石的可以將左車漆成紅色,兩千石以上的可以將兩車都漆成紅色;

    一是車輛上避雨遮陽的車蓋。平民乘車只許用青布蓋,官吏兩百石以下用白布蓋,三百石以上用皂布蓋,千石以上方可用皂繒覆蓋。於是車蓋連同冠服合稱“冠蓋”,也成了仕宦的代稱。

    東漢時期:

    牛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擔當了公務車的角色。東漢光武帝劉秀認為,國家初建,百廢待興。因此在官車使用上也應該節儉,所以費用相對低廉的牛車開始在東漢盛行,直到經濟發展後牛車才被馬車取代。

    魏晉南北朝時期

     南北朝的制度基本上沿襲兩漢,《通典》卷六十五記,“後魏庶姓王侯及尚書令、僕射以下,列卿以上,並給軺車駕一馬”;南朝梁“二千石四品以上及列侯皆給軺車,駕牛”(《南朝梁會要》),都是高階官員統一配備專車的明文規定。

    很多君主和百姓非常推崇“魏晉風度”,用現在的話說,也就是追求個性化。

    西晉的晉武帝司馬炎就覺得:羊雖不如馬健壯,但是,其勝在性情溫順,羊車坐著舒適,分外喜歡。“羊車望辛”,說的就是晉武帝所坐的羊車。

    東晉時期,國都位於江南,而南方的馬又比較少,轎子開始流行,成為“公車”的重要形式。當時,上自天子、王公,下至官員、百姓,都可以乘馬,但轎子卻是給宰相、大臣等地位尊貴的人的特別恩賜。

    南北朝宋的右光祿大夫顏延之,經常選一些老牛和病牛拉著一些笨拙而奇形怪狀的車遊蕩於街市之間,以顯示自己的卓爾不群;

    南北朝宋的大將軍沈慶之,每逢趕上朝賀,經常乘坐一種叫“豬鼻無帷車”的怪車,這些都在當時被認為是瀟灑的表現。

    隋唐時期

    《隋書·禮儀志》記載:“天子至於下賤,通乘步輿,方四尺,上施隱膝,以及襻,舉之。無禁限。載輿亦如之,但不施腳,以其就席便也。

    到了隋唐時期, “步輦” 開始盛行,光皇家專用輦的規格多達7種,分別為大鳳輦、大芳輦、仙遊輦、小輕輦、芳亭輦、大玉輦、小玉輦。輦其實就是轎子的前生。

    而在隋朝,只要你是五品官階以上王侯以下,皆可獲得朝廷配車

    隋唐的百官乘行制度除陵廟巡幸、王公冊命等重大典禮應“盛服冠履, 乘彼格車”外,其餘場合一概騎馬。即使尊為宰相,乘行工具與民眾也無二致。

    北宋時期

    趙匡胤明確規定百官騎馬 ,

    轎子是給重臣老病者的特供。

    王安石常騎驢代步

    南宋時期

    百官普遍乘轎。此後歷朝歷代,轎子一直是“公車”的主要形式。

    不同等級的轎子,區別主要體現在轎伕的數量和轎子的顏色。文官比武官更有資格享受轎子。

    明朝時期

    朱元璋很擔心養尊處優的轎車代步會導致吏治腐敗,所以開國不久便規定只許婦女和年老有病者乘轎。

    三品以上文官特許乘坐四人抬的轎子,餘皆騎馬;

    勳戚和武官不問老少,皆不得乘轎;

    違例乘轎及擅用八人抬轎者,都要接受嚴厲處罰。

    明朝後期,作為內閣首輔兼皇帝老師,奉旨回鄉料理父喪,他有本錢搞起特權來,他此行的座駕,稱得上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公車。首輔的坐轎要三十二個轎伕扛抬。內分臥室和客室,還有小僮兩名在內伺候。

    清朝時期

    清朝伊始, 滿族京官不分文武一律乘馬,不許坐轎。

    但在特殊情況下,即同時符合“一品”“文官”和 “年老疾病不能乘馬”三個條件,經過特許才能坐轎。再如,漢族文官可以乘轎子,三品以上京官可以坐四抬大轎,出京則可以坐八抬大轎;四品以下可坐二抬轎子,出京可以坐四抬轎子。

     雍正和乾隆以後,統治者進行大膽改革,在不影響官員形象的情況下,鼓勵大家乘坐輕便價廉的代步工具,於是很多京官都改乘騾車了,比乘轎省得多。而那些要撐體面的官員,綠呢大轎可以保留著,放在宅第的轎廳裡,需要顯示一下派頭時,可以花錢去轎行僱轎伕來臨時抬轎。

    三品以上的官員可以乘坐綠呢大轎,侍從有杏黃傘一把、青扇兩把,旗槍六根,金黃棍兩根。

    四品以下官員,只能坐藍呢大轎,道府級別可用杏黃傘一把,青扇一把,以及“肅靜”“迴避”牌各兩面。

    到了州縣一級的官,出行時候只許用藍傘、青扇各一,不能打“肅靜”“迴避”牌。

  • 3 # 張育源909

    當然有了。並且根據禮制尊卑上下,各有等級。《後漢書·輿服》把車名列為玉輸,乘與,金根,安車,立車,綠車,法駕,垪車,大駕,小駕,經車等等,如:天子乘乖輿,太皇太后,皇太后乘法駕,長公主乘罰垪車,皇太子,皇子皆安車,皇孫則乘綠車。到了金初,按《五禮新儀》,又把車制定為11種,即象輅,革輅,木輅,耕根,皮軒,進賢,明遠,白鷺,羊車,革車,大輦,各有不同標誌。《明史·志》記載:洪武六年令,凡車轎禁丹漆,五品以上車止用青縵。景泰四年令,五府管事,內外鎮守,守備及公,侯等,不問老少,皆不得乖轎。嘉靖十五年,乃定四品以下不許乘轎亦毋得用肩輿。隆慶二年,諭兩京武職非奉特恩不許乘轎,文官四品以下亦不得用帷轎。萬曆三年,更奏定勳戚及武臣不許用帷轎,肩輿並交床上馬。

  • 4 # 八弓塬

    自古以來就有公車,公車對於官員來說,不僅是代步的工具,更是其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先秦時,諸侯公卿都以乘馬車為體現身份的一種標誌。孔子因得意門生顏回早亡而非常悲痛,但當顏回的父親提出要用他的車子改制成棺材安葬顏回時,他卻說:“不乘車,我怎麼同大夫交往呢?”可見,乘車要講身份、要講等級的觀念,在當時就已經深入人心了。

    東漢建國初期,百廢待興,因此官車就使用費用相對低廉的牛車,直到經濟發展後牛車才被馬車取代。

    在南北朝時期,君主和百姓都追求個性化,比如宋文帝喜歡乘坐用羊拉的官車;宋的右光祿大夫顏延之則喜歡坐著牛車遊蕩於街市之間;大將軍沈慶之經常乘坐一種叫“豬鼻無帷車”的怪車,這些都被認為是瀟灑的表現。

    到了隋唐,統治者認為南北朝在乘車規定上過於隨意,助長了浮誇糜爛的風氣,削弱了國家的戰鬥力。為了提高官員的辦事效率,增強活力,提倡官員騎乘健壯威猛的馬匹。

    南宋時期普及了轎子,但這個朝代積弱不振,很快就滅亡了。

    明朝建國初期,規定了三品以上的文官,准許乘坐四人抬的轎子,其餘都騎馬;武官不問老少,皆不得乘轎。這些規定在明朝初期執行得較好,但隨著明朝的日漸衰弱,那些貪戀享受的官員們又紛紛坐上了轎子。

    所以說,古代官員是有公車的,而官車的日益舒適化和奢侈化往往是一個朝代走向衰亡的前兆。

  • 5 # 泰山124453211

    歷朝歷代官員們都享受著高規格的待遇,車,轎子,馬,都是官員的代步工具。不過古代的制度非常嚴格,各級官員都有嚴格的使用標準,不能超越,否則就是大罪。所以在歷代的官員車轎的使用問題上,並設有出現過公車腐敗,值得我們學習借鑑其經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種路由器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