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經春秋史發天下

    自古燕趙多豪傑,可歌也可泣。那麼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燕趙是指什麼。燕趙,是河北省的別稱。古代的 “燕趙”之地,還包括現在的北京、天津北部四縣以及山西、河南北部、內蒙古南部的燕趙周邊部分地區。今天所要講的古代燕趙地區所發生的一些英雄豪傑。 唐代韓愈說過:“燕趙多感慨(慷慨)悲歌之士。”宋代蘇東坡也曾說過:“幽燕之地自古多豪傑,明於國使者往往而是。”到現代就變成了“自古燕趙多豪傑。”說到燕國、趙國和秦國,那麼這就要追溯到東周、春秋和戰國時期。在這段歷史期間,燕國趙國的確出現了很多英雄豪傑。趙有以城濮之戰和崤之戰而成名的軍事將領先軫、出謀劃策使晉文公重返晉國並且成為霸主的趙衰、戰功顯赫不願意逃跑而被殺趙莊子(趙朔)、有“趙氏孤兒”之稱的趙文子(趙武)(這就是震驚古今中外而馳名於世並經過多次改編的《趙氏孤兒》原歷史人物)、英勇就義而保全趙武的公孫杵臼、撫養趙武成人並設法恢復其爵位的最終守信赴死的程嬰、計謀銅勺平代國逆襲滅知氏和心胸狂廣赦豫讓的趙襄子(趙毋恤)、實施“胡服騎射”滅中山國使國家富強人民彪悍的趙武靈王、有東方六國八名將之一之稱的趙奢、有“戰國四大名將”之稱的廉頗李牧、完璧歸趙的藺相如等等。燕有合縱的蘇秦、連下齊國七十二城的樂毅、五行學說 “五德終始說”和“大九州說”的鄒衍夫子、音樂家高漸離、“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刺客荊軻、不畏生死的燕太子丹等等。他們有的大施改革使國家富強、軍民強悍,有的抗擊外敵、征戰四方、叱吒風雲、安邦定國使國家安寧、人民安樂,有的出謀劃策、指點江山將國事化險為夷,有的在國家危難之時挺身而出置個人生死之於度外刺殺強敵。每每讀之,無不為之動容,感慨萬千,嗆然而淚下;每每聽之,無不置身於其中,氣吞山河,殺豪強於千里之外。所以,自古至之燕趙之地不乏多豪傑。

    由於地理因素,趙國自建國起,西有霸氣秦國,南有狂妄的魏國,東有享樂的齊國和柔弱的燕國,北有善於騎射的林胡、樓煩、東胡等遊牧民族,內部還有如喉在梗的中山國。所以,趙國四周幾乎都是強敵,“內部”還有隱患,為了生存和發展,經過幾代君王的經營,國富民強,尤其是戰鬥力超強,出了很多名將,所以趙國軍事力量很強大,華人以勇猛著稱。 相對於趙國而言,燕國就弱小很多,不僅領土小地方偏,而且綜合國力也弱。燕國處於趙國的東北角,與趙國齊國接壤,與強秦中間間隔一個趙國。燕國自建國以後與中原各地來往甚少,文化較齊國、晉國等中原大國落後,在春秋初期的山戎入侵中差點亡國,憑藉齊國“尊王攘夷”的軍事幫助才得以保全,並進而在日後有了發展,成為戰國七雄之一。燕昭王時,隨著國力的強大,疆域也大為拓展。燕國燕山以南以農業為主,以北以牧業為主,由於商業、手工業的發展,城市也空前繁榮起來。所以燕國相對來說較弱,華人遠遠不如趙華人那麼彪悍。 歷史上有幾次趙國想攻打燕國的機會,結果都是因為謀士的遊說,最終考慮到與秦國的厲害關係而放棄。對於燕國來說,按照位置,燕國和秦國中間隔著趙國,趙國是燕國的天然屏障,秦國要打燕國必先滅掉趙國。有這樣一個保護自己的鄰居,燕國理應好好相處好好珍惜。但是,在趙國“長平之戰”兵力消耗比較嚴重的時候,燕國出重兵攻打趙國,結果趙國一氣之下,把燕國打回老家去了:趙國派大將廉頗和樂乘分別擊敗燕國的慄腹和卿秦,向北追擊500裡,包圍了燕國都城薊(北京)。最後以和談告終。這樣的軍事力量該是多麼的脆弱啊!這同時也說明燕國的國品有問題。趁火打劫本來就不對,而且被反攻的一敗塗地,幾乎是“秒殺”,你說這樣的燕國能與趙國相比嗎?

    所以,綜合考慮,燕國不如趙國和秦國,趙國與秦國相當,如果趙國與秦國硬打硬的打一仗,最終結局是兩敗俱傷,而燕國如果與秦國硬打硬的打一仗,最終會被滅國。

  • 2 # zhengsz

    原因如下:

    一、地緣政治環境不同

    趙國西有強秦,南有魏國,東有燕,齊,中山,北有樓煩,胡林等少數民族,所處地緣環境只比韓,魏稍強一點。在如此環境下,趙國不圖強,隨時都會有滅亡的危險。燕國處於今天北京及遼東一帶,西與趙,中山,南邊與齊接攘,北方則是東胡等少數民族。燕國有史記載的兩次亡國事件,一件是山戎入侵差點導致亡國外,另外一件是子之之亂後,齊國入侵導致亡國,但後一次入侵主要還是因為燕國內部不穩所致。大多數情況下燕國還是處於安全狀態之中,也許是因太過於安逸,燕國在春秋時存在感不強,直到戰國中後期六國聯手攻齊時才雄起過一次。而趙國在戰國中後期獨抗秦國,越挫越勇,不抵抗只能滅亡。兩下相比較,堅決抵抗的趙國與安逸已久的燕國相比自然高下立判。

    二、人口數量趙國多於燕國

    蘇秦說:燕地2000裡,兵甲數十萬,車600乘,騎6000匹,趙地2000餘里,甲數十萬,車千乘,騎萬匹。

    估計:燕面積大約20萬平方千米,人口150萬,都城薊,疆域在今天的河北北部、北京、天津、遼寧南部,內蒙部分地區,後來拓展到北韓半島。趙面積大約20多萬平方千米,人口350萬,都城邯鄲,疆域包括河北中南部、山西北部、東部、河南北部、山東西部等的部分地區。

    而古時候人口是最寶貴的,人口多意味著可動用軍隊數量就多,這樣算下來趙國軍力是強於燕國的。

    三、趙國軍事改革大幅提升了軍力

    趙國處於惡劣的地緣環境中,趙人尚武,特別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後,大舉攻滅中山國,國力大增,成為戰國後期能與秦國一較高下的強國。而燕國曆史上就沒有與此類似的軍事變革。

    四、趙國名將多於燕國

    趙國名將清單如下:趙奢、廉頗、李牧、扈輒、龐煖。趙國遇到大的戰事,總有名將坐鎮;而反觀燕國,除了樂毅外,拿的出手的武將很少。荊柯刺秦王失敗後,易水河秦軍一擊之下,燕國主力盡數被滅,燕王喜逃亡遼東。反觀趙國長平大敗之後,仍取得邯鄲之戰的勝利,其後秦王政時期大舉攻趙,李牧統趙軍拼命抵抗,秦國也無可奈何。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趙國自然強於燕國。

  • 3 # 經典守望者

    因為地理上燕國並不與秦國接壤,按照秦國遠交近攻的戰略,燕國應該是比較靠後要收復的國家。而且歷史上,秦國在滅韓亡魏之前確實沒有與東方的齊燕等國直接作戰對抗的例子。並不是燕國不敢與秦國交戰,而是早期沒有廝殺的戰場,等到秦國統一三晉之後,燕國的抵抗也就沒有意義了。只能派遣刺客進行暗殺活動,但是對方是已經威加天下的秦王嬴政,這場刺殺也可是說是壯士一去不復還的慷慨之舉。

    此外,燕國本身的麻煩也不少。燕國雖然地處偏遠,可是周圍的敵人也不少。燕國與趙國交戰8次,主要以燕國失敗而告終。與齊國之間的交戰更是數不勝數,互有勝負。最大的一次,是燕國以樂毅為將攻陷齊國七十餘城,齊國幾乎亡國,最終是憑藉著田單大擺火牛陣才收復失地,但這也是燕國曆史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所以,可以從中看出燕國的軍隊並非軟弱,只是缺乏良將進行指揮。再加上氣候寒冷,國家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受自然因素的限制較多,所以很難大規模擴充套件軍隊,所以給人以不善戰爭的印象。

    第三,燕國是戰國時期僅存的姬姓諸侯大國,在戰國七雄之中特立獨行也容易招人側目。所以,周邊各國基本上都在想著侵吞該國,甚至在後期的中山國也曾經在燕國國相子之之亂中侵奪了少許燕國土地。燕國的衰落也大致上是由於周邊強國環伺,北面又有山戎等蠻族騷擾,致使國力難以稱霸。但是,需要看到的是燕國是自周武王時期分封的諸侯,一直延續到了戰國末年,可以說是饗國長久,這大概也算是一種慰藉了。

  • 4 # 漩渦鳴人yy

    這件事情恐怕得從趙武靈王的身上找點文章,其實我們都知道當時整個天下跟遊牧民族關係比較近的,戰國七雄裡面,趙國,燕國,秦國這三個國家肯定是最近的,畢竟這三個國家都比較靠近遊牧民族,並且都修了長城,秦始皇的萬里長城就是依靠著這三個國家的基礎修建起來。

    在這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如何打理好本國內部少數民族和自己的關係,如果一個國家民族成分過於複雜,民族的矛盾太過於嚴重,勢必會引起內耗嚴重這樣一個問題,那這個國家的前程基本上就廢了。

    可是在這種情況之下,仍然還是會出現這些國家短時間之內的強盛,那這種強盛的前提和基礎是什麼呢?一個君王一個有為之君,一個能夠在短時間之內用強力手段鎮壓國內各種各樣不同聲音,將國內的多股民族勢力擰成一股繩子的開明之君,有這樣一個君王賽就能夠保證這個國家擰成一股。賤擰成一把繩子,活活累死對手。

    秦國奮六世之餘烈,也就是說他真六代君王全部都是有為之君,全部都可以為了國家獻出一切,全部都是那種有強力手腕的君王,正是因為這六位國軍的前仆後繼,秦國在吞下大大小小的諸侯國,拿到其他國家的土地,收並了其他國家的人民以後能夠不斷的強大,不斷的強盛起來,否則如果這六代君王裡面出現一個秦二世胡亥,秦國的基業就完蛋了,全國將會面臨秦始皇之後秦國消化不良的那種情況,秦國直接玩的沒有任何理由。

    至於說趙國趙國本身他有一個趙武靈王,趙武靈王的實力,我相信我不用多加贅述,正是因為這一為君王的不斷開拓,以及他的強力手段鎮壓了國內不同的聲音,趙國在逆境之中成長組建起了天下都聞之喪膽的趙國胡服騎射部隊,也正是這一支部隊開啟了趙國湖人和漢人。融合的先鋒,這兩股勢力融合成一股繩子,組建起了一支強大的騎步兵混編部隊,趙國縱橫天下,打下了一個諾大的江山,趙國也因此進入了強盛期。

    但是就算是那位開明的燕王也仍要吞併千里胡地,去拓展自己本國的實力,才能夠短時間之內聯合其他國家一起打下齊國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可以看到在燕國的成長之中,湖人的力量是永遠都需要利用起來的,也是無法避免的一個問題,沒有強大的手腕,沒有強悍的個人魅力去征服這些遊牧民族,那這個國家是不可能發展起來的,面臨其他國家的時候,這個國家本身也不會有太多的座位,與此同時,即便是在歷史上面留下過微民的燕太子丹,她對付秦國的辦法不是說靠軍的,而是靠刺客這種不入流的手法。

    而且在刺殺秦王嬴政的時候,還擔心荊軻拿錢走人,派了一個少年沒有見過任何世面的秦舞陽去給金科當一個保鏢,那是保鏢嗎?那是眼線做事情這麼拖拖拉拉,最終導致秦舞陽的表情徹底出賣了金科此行的目的,荊軻他的刺殺難度陡然激增,若非金科最後臨機應變,秦國王宮的大門都說不定不會吵他們開啟。

    但是此事也證明了整個燕王怡曼他們的性格和秉性,這個家族就不是成事的那種家族,這個家族遲早會因為自己的軟弱而滅亡,事實證明燕國最後的滅亡跟自己的軟弱有很大的關係,也正是自己的那份軟弱,最終葬送了燕國的大好江山。

  • 5 # 紅色的哈達

    首先燕華人口太少,沒有人口就沒有兵員,沒有生產力。其次是邦交落後,沒有與強國達成聯盟,還要時刻防備趙齊的侵擾。還有就是人才資源缺乏,燕國深居苦寒之地,中原的人才沒有去的少。

  • 6 # 王豔軍5867

    燕國周王室後裔,自持正宗!燕國君主和大臣有天然的優越感!和現在的富二代相似!有一種不思進取的優越感在作祟!再一個遠離中原競爭沒有那麼激烈!危機感不重!沒有競爭就沒有發展!和現在的國際形勢一樣!美國把中國當成競爭對手也就是對中國最大的激勵!成就你的往往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敵人!

  • 7 # 情感小時鐘

    趙國是東方強國,也是中原大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後實力大增曾令秦國膽寒。趙國有廉頗、趙奢、李牧等名將衛國,又有平原君、藺相如、毛遂、觸龍等文臣、名士出謀劃策,實力不弱。

    若不是趙王中了秦國反間計,有李牧在趙國修養生息、圖謀壯大,未必滅國。

    所以說,趙華人才輩出、國力鼎盛可以與秦國一站。可燕國就不一樣,在燕昭王之後,燕國實力大減。一來,燕國國小、民弱,一無名將,二無名士,三無明君,無力抵抗秦國。

    所以,趙國可以抗秦而燕國不行。

  • 8 # 我是玄武顏

    能不能硬碰硬,跟國力有關。有沒有豪傑之士,跟地方有關。趙國在列強之間自然練得一身強健身子骨,又佔據了宜陽這樣的戰略要地。自然可以跟秦國一較高下。燕國地方小,人口少,又總是與強國有緩衝地帶。所以沒有機會製造出更加強大的軍事力量。強大的軍事力量是在戰場上打出來的。是要有強大的經濟力量支撐的。農業時代強大的經濟力量來自於人口,來自於土地。這些燕國與趙國相比都是比較遜色的。可以說燕國是七國裡面最弱小的一個。雖然燕國在鼎盛時期,能夠差點滅亡齊國。但是那個是靠一時的運氣和列國對齊國的虎視眈眈。並不是燕國自己真的有那個實力去滅一個超級大國。趙國的強大也不能維持很久。燕國和趙國的強大,都只是一時的強大。從人口和版圖上都不具備長久強盛的根基。所以最終被秦國所滅,是必然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的製造業真的不如日本、德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