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賈小亮

    慈禧此人在歷史上可謂是臭名昭著,許多人把她當做清朝滅亡的罪魁禍首,尤其是在影視作品中,對慈禧的刻畫也是如此。

    一、負面評價

    1.手段殘忍

    1861年,咸豐皇帝駕崩於熱河避暑山莊後,甫成為皇太后的葉赫那拉氏,聯合恭親王奕等皇室近支,發動政變,從以皇室遠支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為首,實際以能臣肅順為核心的顧命八大臣集團手中奪得政權,並將其中三位處死。

    後為建立及維繫其獨裁權力,慈禧皇太后對於政敵之整肅絕少留情,即使對親生兒子同治皇帝,以及繼位皇帝光緒皇帝的操控及管制,亦相當高壓嚴峻。

    2.喪權辱國

    慈禧雖然政治上非常幹練,但其最高目的仍然是維繫滿清的對中國的統治。

    1885年在對法戰爭中贏得鎮南關大捷,併成功阻止法軍登陸臺灣的優勢局面下,卻以主動求和、簽訂令清帝國喪失安南宗主權的中法天津條約來結束戰爭。

    此外,令中國喪失重大利權的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1901年辛丑和約等之締結,肇因於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之戰敗,以及1900年庚子拳亂之大禍。

    二、正面評價

    慈禧當權時期,清廷的中央集權以及中國主權面臨來自內部及外國的種種威脅,她從捍衛清帝國權威及其本身權力的立場出發,所作之舉措收效雖不盡成功,但放在歷史脈絡下做持平之論,多數允稱合理。

    1.慈禧重用李鴻章、張之洞等漢族重臣,在地方上開辦洋務運動,是中國發展近代化工業的開始;

    2.在庚子年一場大禍之後,慈禧皇太后意識到時局已不容她堅持帝制傳統,所謂的“祖宗成法”,乃容許清廷推展多種新政措施,如官制改定、準備立憲、廢科舉制度、禁止婦女纏足、興辦女學、新學、建設教育事業等;

    3.“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慈禧最早說這句話,是在慶王奕框正在辛丑條約談判的過程中,而不是簽訂後釋出的罪己詔。

    “昨據奕劻等電呈各國和議十二條大綱,業已照允。仍電飭該全權大臣將詳細節目悉心酌核,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既有悔禍之機,宜頒自責之詔,朝廷一切委屈難言之苦衷,”

    意思是要求慶王奕框在在細節上爭取與之討價還價,看好自家的產業來討好外國,一定要根據自己中國財力物力的實際情況量入為出,不要為了討列強歡心而毫無底線。

    但由於文言文的微妙關係,這句話後來被康有為等人斷章取義用來汙衊慈禧。

  • 2 # 羊德升中國說

    這裡有一個無法考究的故事。

    十八世紀準噶爾汗國,它最後一位可汗阿睦爾撒納生下來時,滿身鮮血,民間堅信他是為復仇而來。據說,當十七世紀清王朝的前身後金汗國初崛起時,第一任皇帝努爾哈赤,征服同屬於女真民族的那拉部落,對那拉部落的屠殺極其殘酷。那拉部落的老酋長阿睦爾撒納臨死前悲痛地說,"我們縱使只剩下一個女子,也要復仇。"

    大清帝國的慈禧皇太后那拉氏正是這位老酋長的後裔,她在不知不覺中為她的那拉種族,報此三百年前的血海深仇,努爾哈赤的子孫,將被這樣一個那拉氏女子的復仇之手埋葬!

  • 3 # 吳知無

    如果用傳統封建社會的眼光去看待慈禧,你甚至會得出“她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的結論。因為慈禧擁有哪個時代所謂優秀政治家的一切必要能力,比如會玩手段,會應變,有權謀,還有涵養,簡直就是一代梟雄。

    然而,站在現代的角度,歷史地去看,慈禧當然不是一個優秀的政治家,特別是時代來到“中西對抗”,需要解決封建社會和農民矛盾的時候,慈禧簡直是毫無建樹,能力低下。

    慈禧的權謀、手段到底有多厲害?在辛酉政變中,慈禧殺伐果斷,兵不血刃地剷除了顧命八大臣,不可謂不厲害。再看看慈禧統治下的朝廷,你沒法不承認,她管理得確實挺好的。慈禧聽得進去意見,允許大臣們對時事發表真實的看法,哪怕這些看法是刺耳的。不要以為慈禧真是一個窮奢極欲的人,她甚至採納了大臣鍾佩賢的建議,提倡節儉!

    在太平天國起義爆發之後,當時的清政府已經無力再去平定這一場浩浩蕩蕩的農民起義了,慈禧作為帝國的掌舵人,她是怎麼做的?果斷把軍權下放,讓有能力的漢人重臣,也就是曾國藩去建立軍隊,平定叛亂。試問,有這樣魄力的統治者,真沒幾個吧?

    講道理,太平天國這種規模的起義,碰上腐朽不堪的清政府,應該是農民起義軍摧枯拉朽地把清政府給推翻了才對呀!正如同王莽被起義軍消滅,明朝被李自成推翻一樣。然而,清政府不但沒被太平天國達到,而且撐了近50年,甚至還出現了一次中興!這當然是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中興名臣的功勞,但慈禧作為統治者,功勞怎麼著也要佔一份吧?

    以封建時代的眼光評價慈禧,你會發現這個人真的不賴,看看她做的那些事情就知道了。慈禧讓清朝迴光返照,來了一次中興,支援李鴻章搞了洋務運動,一度擁有了亞洲最強大的海軍,平定了太平天國的叛亂,朝廷上下一心,都認這個老佛爺。這些功勞集中在一個人的身上,怎麼著也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了吧?怎麼慈禧的名聲就這麼臭呢?

    說來也算慈禧倒黴,遇上了西方崛起,遇上了工業革命這麼一個劇變的時代,這種時代形式,擱誰都沒轍。在這樣的時代下,強如李鴻章都一度被當成了賣國賊,慈禧的名聲臭,也不算冤枉了。

    除了時代環境的客觀因素,難道慈禧自己沒有作死嗎?當然有。慈禧作的死,最著名的恐怕就是向多個西方列強宣戰了,直接導致了八國聯軍的入侵,最後簽下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這個鍋慈禧無論如何也甩不掉的。

    在義和團運動爆發的時候,慈禧是真的相信當時的義和團,相信他們是刀槍不入的,所以才有的宣戰,真是大清真是被慈禧的無知給坑慘了啊!除了慈禧的無知之外,導致這一次災難的還有她的情緒化。因為當時有謠言,說西方列強要趕慈禧下臺,扶正光緒,慈禧信了。所以就情緒失控了,瘋狂地向多個國家宣戰,一副寧為玉碎的樣子。

    除了八國聯軍這一出外,慈禧在戊戌變法中的變現,也堪稱災難。拼了命地打壓維新派,把光緒給直接軟禁了起來,活脫脫地一個反派形象,還是又保守又頑固的那種。

    在細數慈禧的過失的時候,很多人把甲午海戰的失利怪罪到了慈禧頭上,因為她挪用海軍軍費來修建頤和園。這事兒還真是冤枉了慈禧,修建頤和園還真不是慈禧的主意,而是光緒的主意!沒想到吧?光緒為什麼這麼不懂事,國難當前還要把錢用在這種地方呢?其實原因非常明顯,頤和園修好了,把慈禧放到裡邊去養老,自己不就可以正式上位了嗎?

    經過八國聯軍的一番蹂躪,慈禧終於知道痛了,也做了一些補救的措施。比如把科舉制度給取締了,大力推行改革,讓地方自治,甚至還搞了一個內閣。講道理,慈禧的這個“庚子新政”,比戊戌變法要好,如果早個幾十年的話!以為一切都太晚了。

    說了這麼多,我們該如何客觀評價慈禧呢?慈禧作為一個封建時代的政治人物,當然有她時代的侷限性,但是她的本職工作其實已經做得足夠好了,至少在多數時候,她都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吧。慈禧最糟糕的表現,或者說最大的罪過,莫過於在戊戌變法、辛丑條約這兩件事情了。

    總之,慈禧絕不是多數人以為的那樣,是一個純粹的歷史罪人,大清能撐到20世紀,有她的一份功勞。至少,她打心眼裡希望大清能撐下去,只不過實在是能力有限,加上偶爾犯蠢,又遇到了劇變的時代,終於還是讓自己背上千古罵名。

  • 4 # 尕心疼濤濤1

    作為大清朝末年的實際統治者,在經歷歷史時代潮流大變革的大背景下,也是挺悲催的一個。首先,作為封建社會的最高統治者,很之前的任何一個統治者一樣,有一定的政治手段,也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大清的封建統治,同樣在民主上表現的較為同期的其他國家而言,更具專制型。

    其次,也順應了一定的歷史潮流,做出了一系列相應的改革,興辦洋務運動,在教育 民族工商業方面對近代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在政治改革上一直停滯不前,最終導致一系列內憂外患。

    我們對任何歷史人物都要有一定的辯證唯物主義去看待 認知,做出客觀的評價,不可一刀切

  • 5 # 大彬說影

    1861年8月22日咸豐皇帝病死於承德避暑山莊,彼時的大清,東南太平天國、西北捻軍亂成一團糟,中樞朝廷以肅順為首的顧命八大臣,步步緊逼,試圖以臣權凌駕於君權至上,徹底拋開兩宮太后,獨享同治皇帝。年輕的慈禧,本來是與權力無緣的,但她聰明地利用自己的身份(同治的生母),以孤兒寡母的可憐形象,取得了絕大部分對君權畏懼的朝臣們的支援,同時極其高明地聯合了被投閒置散的恭親王奕?,最終發動辛酉政變,成功“垂簾聽政”。

    自此之後,慈禧成為了大清接近50餘年的實際掌權人,開始了清末的“老佛爺”時代。很多人談及慈禧,都無不咬牙切齒,但大家其實都是站在中國近代史的立場上看待慈禧的統治,倘若換一個角度,站在晚清的立場上來看,慈禧太后的施政方針,其實沒有什麼大問題。為什麼這麼講呢?其實道理很簡單,大清是一個什麼政府?一個封建專制的帝制政府,如此這樣一個政府,你是沒有辦法迫其改頭換面的。因為任何政府都具有其獨特的政治風格,其施政理念經過長時間的施行,其政府形象在人民心中早已根深蒂固,突然改變,不說動搖統治基礎,就是廣大受苦群眾也不會相信呀。慈禧隨著執政經驗的不斷累積,其執政能力也開始提高,她支援同治到光緒接近30年的洋務運動,安撫各地督撫,使得大清帝國沒有提前走到四分五裂的地步,於當時日益衰落的清政府而言,確實取到了“續命”的效果。老太太是一箇舊時代的掌權人,她深知大清帝國立足的根本是什麼,民主、共和、平等,以及所謂的立憲,其實一直都是清政府最大的敵人。

    慈禧作為這群人的領頭羊,她的權力來源就是專制,若沒有了專制,她就是稀鬆平常老太太,穿個黃馬甲大概也沒人認出來。而清政府也是同理,失去了專制的王朝,還有什麼存在下去的可能?慈禧代表了以清政府為首的當時一群想要“專制”大部分人的利益集團,她深諳其中厲害關係,失去了這些專制老爺們的支援,大清亡就更快了…

  • 6 # 尹於華

    慈禧作為封建王朝的一介女流,透過手腕與權謀,在清末實際掌權近半個世紀,其對內採取血腥的鎮壓與誅殺以鞏固政權的牢固,對外採取屈辱的“量中華之物力”以討侵略者之歡心,成為了不折不扣的喪權辱國代表,永遠釘在了歷史的罪人行列!

  • 7 # 村野一布衣

    寧與友邦,不與家奴。這是慈禧的“名言”。

    大清末年,國敗社危。慈禧掌權執政,從根本上講,她處處考慮的是愛新覺羅的家天下。對外沒有眼界,國策隨心而出;對內不顧人民生死,盡力奢華。但她出於當時現狀,重用曾國藩等漢人,力換清庭朝政幾十年於不倒,對滿清和她個人經營能力來說,她是有功和成功的。對我中華民族來說,她殘暴敗國,是我中華民族的罪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外賣平臺哪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