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眼鏡視野
-
2 # XL科技說
嫦娥四號著陸器於 2019 年 1 月 3 日 22 時 22 分正式與巡視器(玉兔二號)順利分離,玉兔二號巡視器正式駛抵月球表面並傳回照片,從傳回的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玉兔二號在月球上行駛並留下了很深的車輪痕跡。
對於題主所提的問題,為什麼玉兔二號巡視器看起來不重,但卻能在月球上留下很深的車轍,我們來了解一下玉兔二號的引數,玉兔二號是“玉免號”的升級版,它的重量只有 135 公斤,相比“玉免號”140公斤的重量減少了5公斤,是人類史上最輕的月球車。
據科學探測瞭解,月球表面被岩石碎屑和塵埃組成的“月壤”所覆蓋,這些覆蓋在月球表面的月壤一般厚度為 5~10 m ,這些月壤主要是月球地質長年累月由無數隕石撞擊、宇宙射線和太陽風輻照、大幅度溫度變化等原因導致的月球岩石熱脹冷縮破碎等因素而形成的。
由於月球的質量小,產生不了足夠的引力,無法將氣體分子吸附在月球表面,所以月球沒有形成大氣層,因此在月球上的重力只有地球的1/6,在重力只有地球六分之一的月球上,玉兔二號按理說應該不會留下那麼深的車轍,但由於月球表面覆蓋了很深的“月壤”,就算玉兔二號的重量只有 135 公斤的一半,只要接觸到月球表面,就能在月球上留下痕跡。
當然如果玉兔二號只有一半的重量,或許在月球表面根本就無法停下來,因為月球引力很小,而且沒有空氣和大氣層,是處於太空中的真空環境,如果重量太輕可能就會飛起來,所以不管是上世紀蘇聯月球車或者美國的登月車,其重量都不會比玉兔二號輕。
-
3 # 科學黑洞
嫦娥四號探測器於1月3日10時26分安全著陸在月背,在當天的22時22分玉兔二號滑下斜梯落在月面上,在1月4日的11時玉兔二號走到計劃中的A點,嫦娥四號著陸器上的監視相機拍攝了玉兔二號的照片如下圖:從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玉兔二號的明顯的車輪痕跡,這些痕跡會在月面存留上萬年之久。
嫦娥四號是嫦娥三號的備份星,是完全相同的設計後有所改動,玉兔二號的重量為135kg比它的前輩玉兔號輕2kg會更加輕盈。這個重量並不算重,同時月球上的重力大約是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說玉兔二號在月球上也就相當於二十多公斤。那為什麼會有這麼深的輪子痕跡?這主要就是月球表面地質結構的原因,月面上覆蓋著一層月壤,全都是由直徑小於1mm的顆粒構成,薄的地方5~6釐米厚深的地方會達到幾米深度。月壤主要是月球上天體撞擊產生的塵埃最終落在月面上積累下來。
由於月壤顆粒細小月球上的重力又相對較小,所以月壤是很蓬鬆的。玉兔二號壓上去自然有很深的痕跡,這些細小的顆粒如果在地球上微風就會讓它們漫天飛揚,正是因為月球上沒大氣它們才會輕浮在月球表面。
-
4 #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玉兔二號巡視器看起來不重,但為何登上月球后,其身後留下了深深的車轍?
月面車轍深淺確實與巡視車的輕重有關,但事實上月面巡視車月兔二號的質量高達135千克,即使月球引力只有地球的1/6,它的相對重量仍然可達21KG,如此質量在月面產生的壓痕非常明顯!當然這不止是重量引起的,假如在水泥地面上肯定不會留下痕跡!但月塵的成分與其特性導致其形成痕跡會比地球上產生的更加明顯!月壤的主要成分是單斜輝石、橄欖石或碎片、斜長石等,由於月球沒有大氣層與水汽迴圈,因此並沒有經過風化作用,每一顆月壤顆粒都是稜角分明的存在,另外在太陽風中高能帶電粒子轟擊下,月塵都帶點而且會產生類似靜電植絨的效果,相互之間排斥處在極度蓬鬆狀態,當月球車壓過時即直接破壞了這個平衡,這種鬆散狀態的造成的壓痕尤為明顯! 另外帶電的月壤會導致一個很嚴重的困擾,因為靜電吸附的效果,月塵會吸附在裝置上,衣服的外套上,阿波羅計劃中的宇航員就深受其擾!尖銳的月塵會導致裝置的非正常磨損,玉兔月球車的故障也與此有關!這說明無論技術理論體系如何完善,沒有經過實際測試考驗的仍然還會有巨大的落差,甚至牽一髮而動全身,玉兔尤其如此! 這就是NASA都已經去過月球了,為什麼我們還要去的理由!因為沒有理由將花費了鉅額資金得到的經驗免費分享給你! 另外這個壓痕的效果另外的原因是視覺差引起的,與拍攝角度,成像色調甚至Sunny的角度都會有關係,並不能想當然的去考慮問題!
-
5 # 科學探秘頻道
玉兔二號確實不重,只有135kg,相對於嫦娥四號的3噸多重量,玉兔二號的重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玉兔二號也是目前世界上最輕的月球巡視器。
雖然玉兔二號很輕,但是仍然可以在鬆軟的月球土壤上留下深深的車印子,就像當年阿姆斯特朗踩在月球上面的第一個腳印一樣。玉兔二號登陸的馮卡門撞擊坑內是被一層厚厚的月球土壤覆蓋的。這層月球土壤十分鬆軟,就行是細沙一樣覆蓋在撞擊坑上面。只要有點重量的東西,都可以在上面留下印記。
隕石坑內之所以有如此鬆軟的月球土壤,主要是來自於隕石撞擊隕石坑後被沉底粉碎,這些粉碎為細小顆粒的物質逐漸沉降到隕石坑內形成的。而很多人好奇月球上面那麼多隕石坑,為何不見隕石,原因就在這裡。高速撞向月球的隕石在和月球相撞後,由於巨大沖擊力和擠壓力,隕石直接碎裂成了極小的碎塊,分散於四周。所以,月球最表面是很柔軟的,下層才是堅硬的月球真正表面。
現在由於太陽處於月球背面接近直射的位置,溫度較高,所以玉兔二號已經休眠。到了大約10號太陽照射不是很強烈了,玉兔二號就會從休眠中醒來進行工作,到時候我們就可以有更多的月球照片看了。各位期待嗎?
-
6 # 科學船塢
這是因為月壤很蓬鬆,擁有較高的孔隙比,什麼是孔隙比呢,就是表示的土壤可不可以容易的被壓縮,一般來說,孔隙比大於1時,就代表的是容易被壓縮的土壤,如果小於0.6,那就是低壓縮性土壤,難以被壓縮。而月球上的表面土壤的孔隙比大概介於0.8-1.1之間,所以月壤還是比較蓬鬆的。
月球車玉兔二號重135千克,由於月球重力很低,約為地球的1/6,那麼類比的話,就相當於20多公斤重的東西行走在地球上的蓬鬆土壤中一樣,顯然,這是肯定會壓出不深不淺的車轍印子的。
月球土壤是在沒有空氣、水與氧氣的情況下,並且是在太陽風、宇宙射線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獨特的月壤,研究月壤有助於以後的登月活動。月壤顆粒大多為稜角狀、長條狀等比較尖銳的形狀,這不利於著陸器的正常工作,加快磨損。此外,月壤顆粒極其的細小,平均的顆粒直徑都在30μm(微米)~1mm之間,肉眼都不容易分辨出來,如此細小,極易粘在宇航服與探測器上,造成一定的危害性。
-
7 # 火星一號
玉兔二號月球車的質量大約為140公斤,這相當於兩個成年人的體重,比當年身著宇航服的阿姆斯特朗(160公斤)稍微輕一些。既然當年阿姆斯特朗可以在月球上留下很深的腳印,那麼,玉兔二號在月球上行駛之後留下深深的車轍也就不足為奇了。
月球表面重力較弱,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玉兔二號在月球上對月面產生的壓力相當於地球上23公斤的物體對地面產生的壓力。由於月球表面的土壤比較鬆軟,所以玉兔二號和宇航員很容易在月球表面上留下較深的印子。那麼,為什麼月球土壤會比較鬆軟呢?
月球不像地球那樣覆蓋著濃厚的大氣層和強大的磁場,諸如彗星、小行星這樣的天體將會直接撞到月球表面上。從月球表面上可以看到,月球在過去被大量的天體撞擊過,尤其是月球背面。除此之外,太陽風攜帶的高能粒子也會不斷轟擊月表。
經過不斷的撞擊,月球表面的玄武岩和斜長巖逐漸破碎成顆粒。長時間的機械風化過程使這些顆粒被磨得越來越細,最終成為鬆軟的月球土壤。由於月球表面幾乎沒有水,所以乾燥的月壤顯得尤為鬆軟。
據估計,在一些古老的月球地貌上,月壤厚達20米。即便在形成時間較短的地貌上,月壤的厚度仍然達到了2米。因此,當玉兔二號在月球上行駛之時,它就會在月壤上留下很深的車轍。
-
8 # 愛較真的戴老師
玉兔二號月球車不算很重,重量僅為135千克,它從登陸器分離後,會在月球背面上執行巡查任務,從嫦娥四號拍攝的影像可以看到,玉兔二號在月球上留下了深深的車轍。這個和月球表面低重力環境以及鬆散的月壤性質有關。
首先,月球上並不是沒有重力,任何天體上都是有重力的,萬有引力是不可避免的。月球表面的重力約為地球表面的1/6,而火星表面中重力約為地球表面的2/5。
在月球的著陸器,巡視探測器都在低重力環境下工作,實驗也發現,低重力環境下,月球車的車輪對月壤的沉陷量改變不大,對於鬆散的月壤自然會留下深深的痕跡。
其次,月球表面的土壤稱為月壤,它是在隕石撞擊,太陽風以及宇宙射線的的轟擊下,還有晝夜大溫差下破碎形成的。特點就是鬆散的細小顆粒,登陸月球宇航員在月壤上留下的腳印就是人類對阿波羅登月最熟悉的記憶。
此外,月壤這些細小的顆粒,極易沾染到月球車,各種科考儀器,以及宇航服上,也給登月帶來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擾。
-
9 # 來看世界呀
嫦娥四號發回玉兔二號月球車全身照,從影象看來玉兔二號留下了看起來比較深、十分清晰的軌跡,這自然是和月壤的性質有關,月壤就像水泥一樣即乾燥又細膩。
玉兔二號看起來是不是很重,但只是看起來而已,玉兔二號高一米左右,寬一米左右,重量135公斤。透過軌跡也可以看出月球表面有些區域表面覆蓋著挺厚的月塵,月球遠古時代活動也比較劇烈,也有火山噴發,加上小行星撞擊衝擊出的粉塵顆粒、劇烈的晝夜溫差可以使岩石慘烈、太陽風的衝擊會使細小粉塵激起亂竄,使得月球表面遍佈月塵,塵土細膩並且成分複雜,由於引力小結合的比較蓬鬆,稍微壓一下就能形成清晰且較深的軌跡。
考慮到月球塵土比較厚且結合的蓬鬆,因此月球車的動力系統都是特製的,輪子為了避免被扎透和防止紫外線等影響,是金屬材質,為了增加摩擦,可以用鏤空的金屬結構,加上月球表面凹凸不平,輪子的活動方向更大,並且不同輪子可能還能獨立控制。並且這些粉塵由於質地比較堅硬,還可能影響月球車的執行,當年美國登月時,在從月球起飛前宇航員都需要將身上粘的月塵清理乾淨。
月球引力小,對月球車影響大,但對月塵影響也大,使其結合得比較鬆散,月塵由於有一些細小的纖維顆粒,在受壓狀態下,粉塵還會相互扦插,形成清晰的印跡。
嫦娥四號著陸器與巡視器於1月3日22時22分順利分離,玉兔二號巡視器駛抵月球表面。著陸器上監視相機拍攝的玉兔二號在月背留下第一道痕跡的影像圖,以及降落相機拍攝的降落過程均透過“鵲橋”中繼星順利傳回地面。
回覆列表
嫦娥四號降落在隕石坑裡,表層基本都是撞擊高溫融化的岩石粉末,類似於地球上的沙漠戈壁,玉兔二號本身都是金屬構建,四個輪子的壓強也是很大的,如果不是月球引力比地球小很多,估計玉兔二號的車轍印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