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伯陽君

    你好!給您分享一些建議!

    效率是單位時間內產生的有效成果或勞動效果與勞動量的比率。單位時間內,成果越多,效果越好,則效率越高;反之,效率越低。效率因內容、性質及表現形式不同分為時間效率、勞動效率、生產效率、工作效率、辦事效率、管理效率、學習效率等。

    沒有效率,浪費時間,空耗人力、物力、財力是一件既得不償失又很痛苦的事情。提高效率從注重方式和方法,有效利用時間中來。精彩人生也是高效人生。高效人生是有追求、有品味、有章法、有價值的人生;高效人生也是生命充滿活力、生活有滋有味的人生。

    1、去掉心中的“爛草莓”。

    有些煩惱就像“垃圾”一樣一直存放在心中,沒有及時清理;有些矛盾就像“陰影”一樣一直在心裡糾結,沒有及時化解;有些痛苦就像“幽靈”一樣一直折磨著自己,沒有及時釋放;有些事情就像“石頭”一樣一直壓在身上,沒有努力去完成;有些壓力就像“枷鎖”一樣束縛了自己的手腳,沒有很好去解決;有些心情就像“病毒”一樣一直在傳染,沒有及時去控制。該說的沒有大膽說出來,想做的沒有積極去行動。工作缺少目標,計劃荒於執行,問題疏於解決,錯誤不善反思,以致目標成為泡影,理想成為空想,夢想成為幻想。長期下去,心理壓力越來越大,心理負擔越來越重,心理包袱越來越多。這些都是心中的“爛草莓”,如不及時去掉這些“亂草莓”,就會汙染心境,影響心理情緒,降低學習和工作效率。

    要去掉心中的“爛草莓”,首先,需要不斷反省自己,保持積極、樂觀、Sunny的心態。其次,在做好人生“加法”的同時,要學會做“減法”,經常清掃心理垃圾,排解心理矛盾,清除心理障礙。再次,要學會取捨,做到拿得起,放得下。有舍有得、先舍後得、巧舍妙得。理清思路,消除顧慮,排除干擾,輕裝上陣。只有清除了心中的“爛草莓”,才能減輕思想包袱和壓力,心如明鏡、氣如長虹、勢如雷霆、力如奔牛,全力以赴做好每件事情。

    2、學會簡單。

    “大道至簡”,“簡單”就是真理,“簡捷”便是硬道理。將問題想得過於複雜,將事情做得過於繁瑣,會直接影響效率,甚至會導致不良後果。有一則笑話講的是:有一頭驢子身體兩邊各揹著一袋草行走,飢餓時一直在為先吃哪邊的一袋草而犯愁,最後直到餓死也沒有吃上一口草。《鄭人買履》的故事也家喻戶曉,這個買鞋的鄭華人跑了一整天也沒有買成自己想要的鞋子,是因為他寧可相信自己量好的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這頭驢子和這個鄭華人不僅思想機械,而且考慮問題複雜,不善變通,真是愚不可及,教訓深刻。

    3、學會時間管理。

    古人云:“此日不復,寸陰尺寶。”意思是說光陰逝去就不再回來,一寸光陰一尺璧(美玉),要懂得並做到珍惜時光,莫讓時間付流水。熟話說的好:“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時不待我,只爭朝夕”。時間對每個人來說是平等的,可有時又是極不公平的。同樣一天24小時,會管理時間的人一天大於等於24小時,不善管理時間的人卻小於24小時,時間是勤勞者的朋友,時間是懶惰者的敵人。

    做好時間管理,不僅要珍惜時間,還要利用好空間。常言道:“行善要趁早,求法要及時”。星雲大師也曾說“此日不復,寸陰尺寶。把握時間行善求法,利用空間自利利人”。貪愛愚痴的人,永遠不懂得利用時空,創造效率,甚至錯過了時空,只有懂得利他利眾的人,才能把握無限時空。

    4、制定可行目標計劃,嚴格遵照執行。

    心中有了目標,才有方向;心中有了計劃,才不會偏離目標和方向。措施得力,行動有力,才能保證目標任務的完成,才能使各項工作更有效率。

    目標計劃一定要具體明確,切合實際;計劃一定要周密,切實可行;行動一定要有力,持之以恆。

    5、分清事情輕重緩急。

    幹任何事情都要講究章法和節奏,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將要做的事情都列出來,並決定好先後順序,切忌眉毛鬍子一把抓,不分青紅皂白,主次輕重,否則雜亂無章,顧此失彼,主次顛倒,黑白不分,捨本逐末,得不償失。

    一般來說,依事情輕重程度與緩急狀況大體分為四種情況:一是重要且緊急的事情應立即行動,抓緊落實完成。二是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應該做好部署安排,在計劃的時間內完成。三是緊急不重要的事情,應當安排適當的人力、物力在規定時間前完成。四是不重要不緊急的事情,可以在合適的時間去完成。雖然事情不重要、不緊急,但也必須認真去做,不得敷衍馬虎,否則也會影響綜合效率。因為事物都是相互聯絡的,成功在於細節,切不可因小失大,因次要和枝節問題而影響主要和整體利益。

    6、注意勞逸結合。

    逸,是安樂、享受。在這裡是指勞動之後的休息和放鬆。列寧曾說“不會休息的人就不會工作”。機器也不能永遠不停地運轉,也需要休息和檢修,何況是人呢?不停地工作雖然時間上佔了優勢,但不一定有滿意的效率。過於疲勞不僅不會提高效率,反而還會出現問題,疲勞駕駛會導致車毀人亡,疲勞生產會出現質量事故,疲勞學習會影響學習效率,疲勞工作會誘發疾病,積勞成疾,甚至會猝死在工作崗位上。

    7、保持心情愉快。

    心情愉快也是心態的一個方面。心情愉快能使人的身心放鬆,並處在良好的精神狀態之中,心情愉快能有效地緩解痛苦、憂傷、壓力、煩惱對心理的負面影響,能讓人產生一種積極的情緒和良好的心理暗示。因此,在心情愉快的情況下工作和生活,必然會有較高的效率和美好的結果。

    8、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習慣。

    俗話說:“習慣成自然。”良好的習慣是養成的。“命好不如習慣好”就是指人生要有好習慣。性格決定命運,習慣影響人生。“習慣勢力”是指習慣形成後會有很大的慣性和依賴性。好的習慣就會使工作順利、生活美好、人生幸福。壞的習慣會帶來不良的後果,也直接影響到生活的品質和工作的效率。因此,我們要積極養成遵紀守法、遵章守時、熱愛學習、勤勞儉樸、腳踏實地、真抓實幹、助人為樂、堅持正義、堅韌不拔、行事果斷、講究衛生等良好的工作及生活習慣。

    9、集中精力,全神貫注。

    幹任何事情要全神貫注、一心一意,而不能淺嘗輒止、三心二意。要全身心地投入,而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最好是趁熱打鐵,一氣呵成。因此,要提高效率就必須集中精力,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情;要盡力排除一切干擾因素,不拖延、不退縮、不留尾巴,以絕後患。今日事今日畢,不將問題留給明天。

    10、做好資料的收集、整理、分類、歸檔及管理工作。

    在知識和資訊爆炸的今天,各種資訊滿天飛,這些資訊對我們工作和生活的決策和行動都有很大的影響。因此,要認真收集資料、及時整理資料,做好分類歸檔及管理工作,特別是要注重資料的真實性、時效性、關聯性及重要性,認真分析、尋找機會,讓各種真實的資訊、資料、資料及時成為決策的依據,從而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切忌盲目決策、主觀臆斷、草率行動、胡作非為,因為這些只能讓事情變得更為複雜和糟糕。

    11、學會借力。

    借力省力不費力。重視聯合,加強合作。善用外力,藉助外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學習別人的長處和成功經驗為我所用。注重團隊建設,形成整合力量和規模效應,不搞單打獨鬥,不設勢力範圍,不畫地為牢,不唯我獨尊、排除異己、夜郎自大。不搞惡性競爭,力求在競爭中做到合作、和諧和雙贏。善於借用外界的資源、力量,努力發展自己、增強自身實力,不斷提高工作效率。

    12、不必過分追求完美。

    “盡善盡美”出自《論語·八佾》:“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盡善盡美”是指極其完善和美好到找不出一點缺點來。將事情做到“盡善盡美”固然無可厚非,但是過分追求完美則會增加時間和成本投入,雖然工作質量提高了,但在一定的環境和條件下,卻不是最佳的選擇,更主要的是不利於提高效率和效益。就拿產品來說,每件產品都有“壽命週期”,不可能用一輩子都不損壞,加上科學技術的進步,更加速了產品的更新換代,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環境的變化,人們的生活方式、消費觀念和追求也在不斷髮生變化,試想想每個家庭的電器產品換了多少個(代);你一輩子會用多少部手機;要是每個人的鞋子,質量都好到穿不爛,無需或很久不用買新鞋子,這樣雖好,可以為你節省很多錢,可是你想想很多生產廠家和經銷商豈不都要關門“喝西北風”去。當然並不是說不講產品質量,而是說生產廠家在設計產品時也在設計著產品的壽命和質量,明白這一點你就會知道很多產品為何用到一定的年限就會出現故障,需要維修,需要更換。產品的壽命是一定的,你將大把的錢和過多的時間用在“追求完美”、延長壽命上,最終或許可能是你並不願意看到的結果。有些企業設計產品就是逐步開發,慢慢誘導消費者有更多的消費需求,不將所有的功能都一次設計完成,將產品的質量推向頂峰;雖然也注重產品質量,但追求的是一種市場和顧客認可及滿意的質量標準。

    在工作和生活中,每件事情都有質量標準,必須嚴格按照質量要求辦事。不過分追求完美,或許留有缺憾,但這也是社會發展和市場規律的要求。事物本身就在不斷髮展和完善的過程之中,沒有必要一開始就盡善盡美。

    完美是“足夠好”的敵人。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過分完美,只有足夠滿意。書畫留有空白,說話留有餘地,做事留有後勁,行動留有退路,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當然一些具有收藏和增值的特製工藝品、極品商品、文藝作品以及與生命科學有關的某些特殊產品在質量上也是非常講究的,甚至將追求完美作為產品的生命和宗旨。所以,非特殊情況下,過分追求完美往往費時費力,效率低下,效果不佳。

    當然,影響效率的因素和提高效率的途徑還有很多,比如,從管理角度而言,透過提高資源的有序配置,建設標準化流程、操作規程、分工協作等規範化體系等途徑,有利於實現系統的有效運作,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或許生活終歸平靜,但不能沒有波瀾;或許人生講求淡薄,但不能沒有精彩;或許生命總在忙碌之中,但不能沒有效率。人一輩子有追求、有奮鬥、有拼搏、有貢獻。沒有效率和效果,便會失去很多分量和色彩。提高效率是一件長期的事情,只有提高認識,找到方法和技巧就能解決效率低下的問題。做一個有效率的人,效率提高了,生活才更加精彩和美好,人生才更有價值和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臺灣牛肉麵好吃嗎?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