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糖豆豆媽媽帶娃兒
-
2 # 莞爾手工坊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抱怨孩子難帶了,不管是養他大還是教育方面,都顯的比以前繁瑣了。
首先我們不否認家長對於孩子負責的態度,想要他們好,但是細細琢磨一下,是不是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了。加上生活壓力太大,不可避免會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過多的摻雜個人情緒。
有時候並不一定期望高了就會有高回報,在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成長問題,應該保持一顆樂觀平常的心,這樣對孩子,對家長,以及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關係都會有很好的效果。
-
3 # 落英愛讀書
落英覺得,很多父母輔導孩子作業的方式,是既為難了孩子,又為難了自己。
我們換位思考一下,當你需要集中精力完成一項有難度的工作時,你希望你的老闆就坐你旁邊看著你幹活兒麼?如果他偏偏就在你旁邊,一眼不眨的盯著你的螢幕,隨時準備指出你的錯誤,還時不時批評兩句你的工作思路,你煩不煩燥?這活兒還能好好幹完麼?
反過來說,如果你有一個像孩子那樣的下屬,他的心智遠不如你成熟,那麼你是不是更願意在他完成報告後,一次性地給出意見?如果讓你看著他慢吞吞的敲下哪兒哪兒都不合你意的報告,你是不是會很著急,這時你還能控制住自己別多說話,別做一個惹人煩的上司麼?
綜上,落英覺得過於嚴密的輔導孩子作業,不僅不利於孩子培養獨立學習的能力,還有損雙方身心健康,實在是父母和孩子的互相傷害啊。所以,倒不如給孩子一方天地,讓孩子自己完成作業,之後家長再檢查一下就可以了。
-
4 # 怎麼肥四三二一
現在家長望子成龍的心太強烈了,網傳陪孩子寫作業,竟氣到心梗,五副支架在身,不少爸媽對他們的遭遇深感同情,有家長說"現在對家長的要求實在是太高了,不僅要上班時間努力工作,還要精通語數外物理化,可以說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了""整個樓裡都是我的咆哮聲"
有一次,我跟我一個當老師的朋友開玩笑,說"你講課時萬一有學生跑過來問你問題,你不會怎麼辦,豈不是很尷尬。"她說,以前覺得難的題,現在覺得非常簡單,就像生活常識一樣。我想,各位家長大可不必這樣,想想自己小時候,也不是門門課程都很厲害吧,現在這些課程對自己來說不還是非常簡單嗎?之所以孩子學不會,家長覺得是常識,這麼簡單的怎麼會不會呢,是因為人的身心發展是有順序性的,我們不能要求小孩子有大人的思維吧。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慮一下,想想自己小時候,孩子的學習成績也還可以吧。
再者,有人聰明早慧,有人大器晚成,何苦逼著孩子,逼著自己呢?
-
5 # 貝塔數學
家長給孩子輔導作業在低年級學生群體中比較普遍,尤其剛入學的小學一年級學生,家長在給孩子進行作業輔導時感到非常困難,恨不得腦袋掰開,把知識塞進去。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應當去了解孩子的心裡以及接受孩子邏輯思維與成人的差異性。
對於所有的知識孩子都是初學,並且在剛剛念小學時在學習自律性上孩子還很欠缺,我們應當:
1、有意識的鍛鍊孩子的自律性;
2、心理上接受這種循序漸進的過程;
3、多聽聽孩子是怎麼想的,瞭解孩子的邏輯思考過程,逐漸引導思考過程,而不是強硬的要孩子接受。
-
6 # 涵媽說育兒
上了小學的孩子,家長不應什麼事情都手把手教,要讓孩子知道,寫作業是自己的事情,給孩子規定時間,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獨立能力,也就是把獨立寫作業的權利還給孩子。孩子寫完作業後可以讓孩子自己檢查核對,不會的家長再進行輔導.同時家長也要做好情緒管理,掌握了這些之後你會發現,管理孩子沒那麼嚴重,孩子自己可以獨立做很多事情的。
-
7 # 光量教育8
這樣的父母當得太辛苦了!孩子最好讓他從小獨立完成作業,獨立學習,學校有老師嘛,有比他成績好的同學嘛,你培養他經常去問老師、同學的習慣不就完了!家長本來白天工作就累,晚上再輔導作業就容易疲倦,人累了、疲倦了就容易發脾氣。你敢隨便去找陌生人發脾氣嗎,不能!因為陌生人也會罵你!脾氣發在自己孩子的身上有什麼好處呢?
通常情況下,你把你的孩子當成工具發洩完了,他不會還手也不會還口,表面上看基本沒有什麼後果,因為你是他爹,你甚至可以隨時可以揍他!
真正的後果是什麼?
1、打罵不是愛,是恨,你的孩子認為父母是恨他的。好多父母會對孩子說:“我打你、罵你是因為我愛你”!可孩子會怎麼看呢,孩子只知道他的好朋友不會這樣對他,陌生人也不會這樣對他,父母連陌生人都不如!!!
2、經常打罵孩子的父母,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就是沒教養,沒教養的父母能教出好人嗎?還口口聲聲說棍棒出好人!棍棒能出好人嗎?少之又少!大多情況下你把你的情緒發洩在你孩子的身上,你的孩子要麼發洩在別人的身上,惹禍;要麼發洩在自己的身上,出現心理問題。
孩子有問題,百分之百是父母有問題!可憐的父母啊,趕緊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吧!除了多學習提升自身修養,還要多學習如何做父母,也就是如何教育子女。
別再去傷害可憐、無辜的孩子!
-
8 # 神奇麻麻木小暖
俗話說得好一些,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說起陪寫作業,每一個家長都有一部辛酸史。小朋友磨蹭寫作業走神兒,拿橡皮不停的蹭,每一個陪寫作業的家長估計都會抓狂的,但是,我們不能永遠陪孩子寫作業,還是要培養孩子自主寫作業的好習慣。
1、培養孩子的時間意識,和孩子約定好寫作業的時間,養成進屋就開始寫作業的習慣。
可以設定計時器或者番茄鍾等幫助孩子做時間管理。和孩子約定,在這一段時間內,集中注意力完成,完成之後可以適當休息5-10分鐘,再進行下一科目的作業。
在孩子的其他事情上也要幫助孩子學會管理時間,安排時間。而不是一窩蜂的包辦。
2、開始寫作業之前,先問清今天的課程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如果有,家長先幫孩子解決。知識點弄懂了,寫作業的速度自然也提升了。
3、教會孩子安排寫作業的順序,前期可以讓他告訴你今天都有哪些作業,然後按照難易程度,預計完成時間的長短排序,並以此完成。這樣孩子很快完成容易的作業時會有一定的成就感和滿足感。而且也會產生一種作業越來越少的愉悅感。慢慢地孩子就學會了如何安排寫作業,你自然也就不用操心了。
4、請把橡皮收起來。不給孩子橡皮,有助於孩子緩解強迫症的現象,也有助於孩子集中注意力。因為他必須寫對,否則沒有辦法改正。他的專注力就會不知不覺中被加強。
5、寫作業的時候不要不停打擾孩子,不停指錯,不停地抱怨孩子的字寫得不好。你做的這些都嚴重地破壞了孩子的注意力。
-
9 # 森業媽咪
現在的父母包辦孩子的一切,孩子作業不會把父母氣出心臟病,孩子的事情為什麼不讓自己做,只有自己做,哪怕做錯了,自己也能找出錯在哪裡,父母應該學會放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
10 # 積木育兒
最近越來越多的“家長輔導孩子做作業做至崩潰,甚至支起了心臟支架”的影片和吐槽紅遍網路,很多家長都紛紛表示說的就是自己。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多的現象呢?其實,在我看來是壓力過大,界限不清的問題。
壓力指的是爸爸媽媽的壓力,造成壓力的原因不僅僅是爸媽一顆望子成龍的心,還有上了一天班,身心俱疲的疲累感和催娃睡覺的壓力。而界限不清,是作業的執行人問題。老師留的作業是誰做?孩子,學習知識的學習者是誰?是孩子。那麼為什麼要爸爸媽媽跟著崩潰?這是因為,如果孩子做的不好就會受到老師批評,甚至還會發群裡去說,老師這樣的行為讓父母感受到的是對自己能力一種否定。
但是您要知道,作業是孩子的事情,我們可以在孩子需要幫助,需要輔導的時候提供適當的指導和幫助。但是作業完成的好壞,是要孩子自己承擔後果。只有孩子自己感受到了作業寫不好的後果,他才能在下一次努力讓自己做好,這樣的教育方式,也叫做挫折教育。
回覆列表
經常聽到家長們說:不做作業時母慈子孝,輔導作業時雞飛狗跳。家長輔導孩子作業,經常是家長氣孩子哭。其實家長把輔導作業這事強加在自己身上,反而弱化了孩子的自學能力。不愛動腦筋,不會就問。我認識的一位母親文化不高,她一直擔心孩子上學後怎麼辦,後來想了一個辦法。孩子第一次問她答題,她很認真的把答案全部告訴孩子。結果第二天放學回來,孩子就對她說:媽媽,你真笨,你告訴我的都是錯的,老師批評我了。以後再也不讓你幫我了。後來都是孩子自己寫作業,不會了就打電話問同學或自己想辦法。學習成績一直不錯。所以說孩子沒那麼弱,家長不輔導就學習不好。不要太高估家鄉的能力了。關鍵是家長要幫孩子養成學習的好習慣。你天天耍手機看電視,讓孩子在屋裡好好學習,這種可能性不大。家長輔導的是學習氛圍。孩子在學習,你要給他一個安靜的環境,你也可以看書,不想看書可以輕一點做做家務,或者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