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色星河

    對於一個兇殘猜疑、奸詐狡猾的屠夫來說,再多的優點都很渺小。

    曹操是官宦之家。其祖父曹騰是東漢大太監,身居中常侍,費亭侯,後升為大長秋,加位特進,位高權重。曹操的親生父親曹嵩,其家族為了巴結曹騰,就把曹嵩自小交給大太監曹騰做養子。曹嵩長大後,透過曹騰提攜、重金賄賂以及滿滿的算計,得以快速提升,最後官至東漢三公之首的太尉,權重顯赫一時。曹嵩擔任官職期間蠅營狗苟,大肆貪汙受賄行賄,大肆搜刮民脂民膏。

    曹操出身在這樣的家庭,從小就熟悉權謀鬥爭,陰險奸詐,精於算計,並且人脈資源廣泛,家中民脂民膏雄厚。他與四世三公家族的袁紹自小就非常要好,但袁紹家族是累世大族,底蘊深厚,不是靠一時權謀攀爬高位。因此袁紹性寬,為人敦厚,雖然也很優秀,但不如曹操精於算計。

    曹操是一個具有雙面性格的人物。一方面唯才是舉,重賢任能,甚至必要時對一些曾經背叛他的人既往不咎,如對待張繡、賈詡等人,但另一方面又妒賢嫉能、不斷地殺害人才。

    邊讓、陳宮、張邈、孔融、崔琰、楊修、荀彧、許攸等等當世名士都是直接或者間接死於曹操之手,毛玠差點被他殺掉,其中邊讓因為不願意出來給他做事,並且譏諷他。曹操就屠殺邊讓全族三百餘口;名滿天下的孔融,因提出“距京城千里之內不得封侯”的主張,妨礙了曹操稱公的計劃,其一家就被曹操捏造藉口殺害,連兩個小孩都不放過;一生盡心盡力輔佐曹操的荀彧,因反對其稱公,就被其逼迫自殺;堪稱道德模範的崔琰,也死於曹操之手;許攸的“夜襲烏巢”之謀是曹操官渡之戰能夠勝利的關鍵,但許攸最後也是死於曹操之手;曹操連治病救人的華佗也予以處死,最後導致兒子曹衝因病而死,這個時候他後悔殺害華佗;曹操終其一生沒有稱帝,利用漢獻帝聚集人才,號令天下,但另一方面,對漢獻帝飛揚跋扈,屠殺漢獻帝的貴妃皇后子女一波又一波。如此等等。

    曹操為了自己的宏圖霸業、為了自己快意人生,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殘暴奸詐、喜怒無常、翻臉無情、濫殺無辜。 曹操在其詩《蒿里行》中寫道:“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一副憐憫民眾、仁義寬厚的樣子,但是實際上,曹操經常大肆屠人家族,大規模屠城屠俘,慣用殘酷的屠殺方式來解決問題。史載其軍隊大的屠城屠俘行為至少有十一次之多,小的屠族行為不可勝數。其中徐州兩次大屠殺,不分男女老幼,雞犬無餘,泗水為之不流。累計上百萬民眾、俘虜被其屠滅。

    曹操在治國方面,將原來只在軍隊中實施的屯田,首次大規模社會化、制度化實施,嚴禁其他人破壞、干擾,使得曹魏實力迅速增強,但是其屯田制實際上是一種殘酷的掠奪。

    【《三國志》卷11《袁渙傳》言:是時,新募民,開屯田,民不樂,多逃亡。】

    【《晉書》卷109《慕容皝載記》言:以牧牛給貧家,田於苑中,公收其八,二分入私。有牛而無地者,亦田苑中,公收其七,三分入私。 】

    對比漢朝的漢高祖實行十五稅一,文帝時實行三十稅一,光武帝把田租恢復到三十稅一,比起同時期的袁紹、劉備等等只抽取少量佃租,則曹操抽取超高佃租而導致民怨 ,也就不足為奇了。

    【張悌在《辨亡論》中認為:『曹操雖功蓋中夏,威震四海;然崇詐杖術,征伐無已!民畏其威而不懷其德也。』】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南征北戰,一統北方,既有一連串勝利,也有赤壁之戰、漢中之戰的慘敗,雖沒能一統天下,但最終成為強大的曹魏帝國的奠基人。不過,曹魏帝國興起很快,滅亡也很快,並且是魏蜀吳當中實質上最先滅亡的政權,與曹操自身兇殘暴虐、奸詐狡猾的品行有很大關係。

    當然,曹操客觀上促進了中國北方的統一,但當時追求中國統一的不僅僅是曹操,還有袁紹、劉備、孫權等人。實際上當時中國北方已經統一在袁紹之下,曹操原本就是袁紹集團的一員,並曾經得到袁紹的多次巨大幫助,但他後來恩將仇報,與袁紹決裂,重新挑起北方戰火。曹操在官渡之戰擊敗袁紹時,大批民眾跟隨袁紹撤離。曹操則繼續大肆屠殺民眾,並把七萬俘虜全部坑殺。袁紹病死後,曹操一方面假惺惺地在墳前哭祭,另一方面對袁紹的子孫趕盡殺絕。

    曹操還留下了幾首慷慨悲涼,大氣磅礴的詩,這幾首詩充滿帝王思維,還滲透著人生無常的思想,是曹操藐視生命的意識在文學中的流露。而劉備留下的是“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諸葛亮留下的是“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袁紹、曹操、劉備、孫權這些人中,唯有曹操非常殘暴。而袁紹、劉備、諸葛亮則更具有人性的光輝。劉備雖然起點低微,但弘毅寬厚,重情重義,以人為本,最終三分天下有其一。劉備道:“今指與吾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反,事乃可成耳。”

    千百年來,曹操已經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負面形象,是所謂的“奸雄”和“漢賊”。但現在有一些人開始顛覆傳統,吹捧曹操,為這個屠夫歌功頌德,不知何故?

  • 2 # 鏡外人

    首先討論這個問題不要站在當今的價值觀裡去評判,這樣會有失公允。看到有些人站在道德制高點去批判也是可笑,試想戰爭年代去講禮義廉恥,去口遁對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可能嗎!自古征戰一將成名壘骨千里。曹操的惡是放大了戰爭的殘酷,屠殺無辜百姓,因為他怕,在古代人就是戰鬥力,黎民百姓奮起反抗就是一股不可忽視的武裝力量,被有能之士領導就是軍隊,與其冒險不如屠之,所以他是殘忍的;

    橫觀三國,同時代只有曹操有強烈的名族大一統思想,不管是軍事能力,文學造詣還是謀略膽識皆出類拔萃,常年領兵作戰,實戰與理論豐富,也有流傳千古的文學作品;更難得可貴的是,不管出於私慾還是雄才,他都為統一中華大地積極努力。對比其他兩位,這也是明顯的閃光點。

  • 3 # 花火說

    歷史上的曹操的優點還是很多的!

    很多人覺得曹操可恨是從《三國演義》一句話,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覺得曹操真是心狠手辣,自負至極!

    曹操雄才大略

    其實歷史上的曹操是有雄才大略的,而且極有政治抱負!魯迅先生也說過,曹操是了不起的人,是個英雄,是有平定天下的雄心的!

    曹操的血案

    曹操不算是真正的仁德親厚之人,比如殺了呂伯奢一家,比如殺奔徐州,屠城,刨人家的祖墳。殺呂伯奢一家後,說了那句話,是誤會人家磨刀霍霍,以為是要殺他呢,所以說這句話是不忍的,是淒涼的心境。

    歷史上曹操真的屠城了,因為陶謙把他父親一家全殺了,按照現代人的思維來說,也會失去理智的,要血債血償!

    曹操馬踏青苗,割發代首

    討伐張秀時期,老百姓滿地青苗,曹操說不許破壞青苗,一律嚴懲,後來曹操的馬踏青苗,割發代首!

    所以曹操不是《三國演義》中想象中的那種奸詐小人,不是處處算計,時時防備。

    曹操的真實歷史形象和胸襟用一首《短歌行》來體現,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說的就是要禮賢下士,天下歸心!

  • 4 # 讀史坊

    曹操是一個複雜的人物,《三國演義》因為作者“尊劉貶曹”的思想,對曹操進行了醜化,其實曹操的優點很多,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曹操年輕時是個正直的國家幹部。曹操在任洛陽公安局長時,致力於京城洛陽的治安問題。皇帝寵幸的宦官蹇碩的叔叔蹇圖違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地打死他。很多達官貴人對曹操當洛陽公安局長很忌諱,把他調到頓丘當縣令。這明顯是明升暗降。

    其次,也是最突出的表現,是曹操善用人才。下面幾個小故事可以說明。

    第一個跟劉備有關。當落魄的劉備帶著關羽、張飛投奔曹操時,曹操看出了劉備的與眾不同,很想殺了劉備,但又怕因為一個劉備而失去天下有識之士的心,得不償失,就沒有動手。

    第二件事發生在官渡之戰後。曹操得到了袁紹的書信往來。其中有很多是他手下的將領寫給袁紹的。有人提出,把寫信人一個一個找出來,然後一一進行懲罰。曹操沒有同意。而是一把火燒了,理由是,之前的袁紹很強勢,手下人想找他做靠山可以理解。一句話,一個做法,真的是宰相肚裡能撐船。

    第三件事發生在張繡身上。張繡叛亂中,曹操的大兒子曹昂戰死。這是他最喜歡的孩子,也是他培養的接班人。從這一點上來說,曹操和張繡有殺子之仇,但曹操沒有記仇。後來,面對再次歸來的張繡,曹操不但不提舊事,還跟他結下了兒女親家。這樣的事,也只有曹操能做出來。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正因為曹操對人才的籠絡,才使得他身邊聚集了很多謀士和將領,也使得他能夠統一北方,在三國中佔據老大的位置。

  • 5 # 大學生追夢者

    曹操的優點有以下幾種方面

    一、孝順

    公元174年,二十歲的曹操被舉為孝廉,擔任郎官。孝廉指的是東漢漢武帝時設立的察舉考試的一種科目,孝廉的意思是孝順父母、辦事廉正的意思。由此可以看出來曹操是一個孝順的人而且曹操推以“孝”治天下。而且有一個叫畢諶的人,因為張邈劫持了他的母親等家人,曹操就讓他回去解救母親,但是他對曹操說自己忠心事主,不肯離去。但是等到曹操不注意的時候就跑了。等到最後又捉畢諶的的時候大家以為他死定了,結果曹操說只有孝順的人才能不背叛,又讓他繼續做官了。

    二、紀律嚴明

    在曹操征討張繡發兵宛城時規定:“大小將校,凡過麥田,但有踐踏者,並皆斬首。”因此所有的將軍將士全部下馬步行。但是曹操的馬卻因受驚而踐踏了麥田。因此曹操讓荀彧將自己軍法處置,也就是將自己斬首,但是郭嘉勸導曹操:“古者《春秋》之義:法不加於尊。丞相總統大軍,豈可自戕?”操沉吟良久,乃曰:“既《春秋》有‘法不加於尊’之義,吾姑免死。”也就是古時候的春秋說,法律不加到比自己尊貴的人身上,今天丞相統帥大軍,怎麼能夠自殺呢。因此曹操說到既然我不能自殺那麼就削髮代首。震驚三軍,無人敢踐踏麥田。幫這方面可以看出來曹操紀律嚴明。

    三、節儉勤政

    裴松之在為《三國志》作注中引用《魏書》的一段:“雅性節儉,不好華麗,後宮衣不錦繡,侍御履不二採,幃帳屏風,壞則補納,茵蓐取溫,無有緣飾.攻城拔邑,得靡麗之物,則悉以賜有功,勳勞宜賞,不吝千金,無功望施,分毫不與.四方獻御,與群下共之”。而且根據史料記載曹操不身著華服,一般都是穿著粗布還有補丁的衣服。這是很難得要知道在後期劉備大興土木蓋豪華宮殿,孫權後期昏庸無比。

    而且曹操也頒佈過《內戒令》嚴令禁止奢侈浪費。

    以上就是曹操的優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諾克薩斯之手的技能加點和使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