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纏論炒股票
-
2 # 交易有道
商品期貨品種研究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宏觀經濟研究,二是品種基本面研究。
任何品種研究都是要自上而下的,即宏觀大背景下,是好是壞要有個大體的認識。再細分到品種自身的基本面上,分析出某品種價格趨勢如何變化。
宏觀經濟研究工作非常的繁雜,資料多但大都是公開資料,比較好收集整理。但解讀上非常的困難。很多專家學者,都不明白當前中國經濟到底如何演變。是持續變差,還是觸底反彈尚沒有定論。可以,在網上多看一看相關報告,讓自己有一個大體的認識。再從中收集資料和圖表,自己再進行二次的加工,得出相應的結論,再互相印證。研究宏觀經濟,在我們國家就要了解政策及政策導向。這將十分的重要,例如供給側改革一出,直接影響鋼鐵產業鏈的供給端,引發供不應求,推動價格上漲。這就是一個較為長期的政策扭曲基本面的個例,這在中國經常會出現。初期涉及基本面研究工作,看報告,整理資料是第一項工作。要構建資料庫,做好資料歸納整理。
品種研究資料相對較少,但比較難以收集,尤其是小品種。一般都是專門的研究機構或者是資訊公司,自己的資料。這方面資料尤其是價格資料,比較好收集,一般直接去專門的網站就可以查的到,收集整理不難。從產業鏈角度出發,上中下游個環節價格、庫存、運費、產量、消費資料。可以花錢買的,都不難。就怕花錢買都買不到的私人資料。當你把資料收集,整理好了之後,品種基本面的研究體系也就基本成型了。長期供需基本面分析解讀也就相對簡單了些。品種基本面研究的難點在於時間週期越短,越難以作出研判。為什麼這麼說,因為資料有滯後性和不全面性。比如讓你研究當天的品種價格走勢,如果不能掌握及時全面的資料,就不能很好的判斷當前的價格走勢。
除了可以收集整理的資料,還要參加調研。在關鍵的時間點,多去產地銷區實地調研。掌握實時的產地供應情況及下游消費情況,這將對基本面研究工作有相當大的幫助。
以上,這些就是我個人對於基本面研究工作的一些理解,希望可以對題主有幫助。
-
3 # 無言116636596
品種的研究包括兩方面,基本面和技術面。基本面又包含了國家的政策面和產品自身的供需情況。國家政策一般是是國家利率調整和對產業鏈方面的調整情況。加息或者降息,提高或者降低銀行存款準備金率都會對市場產生很大影響。產業鏈方面的政策有環保方面和去庫存方面,也是對商品價格的直接影響。技術面方面就是直接看圖說話,參考成交量,持倉量,k線和均線的排列形態,這些需要經驗。
-
4 # 執多悟空
商品的研究,市場上一般分為技術面和基本面。
我大致說一下,什麼叫做技術面和基本面。
我一個技術分析派絕不會去盲目地誇大基本面分析的威力,而且事實上我到現在也只有一次看到了這種威力的體現(野人在棉花上的戰役),但透過和基本面研究員的一些磨合,我大體可以斷定,我的關於“基本面派交易的是確定性的未來”這個觀點是不會錯的,只是為了更確切地表達,應該在前面加上“頂尖的”三個字。
只有頂尖的基本面派才有這種水平和能力,他們交易的就是一個確定性的未來。
先說一下技術分析派。談到這個領域,我是有一點發言權的。技術分析的基礎是“道氏理論”,核心是“跟隨市場趨勢”,無論是哪一種模式的交易——趨勢交易、波段交易、短線交易、日內交易(高頻交易我不懂,所以無法評介),如果是賺錢的模型,都有“趨勢跟隨”這個核心在裡面。
所謂的“趨勢跟隨”其實是立足於當下,和未來是沒有直接關係的,如果一定要扯上關係,那就是預測未來。不錯,技術分析就是根據現在預測未來——假設的前提是“趨勢是會繼續的,趨勢是不會隨便掉頭的,趨勢是需要力量來改變的”,所以,我們才能根據當下的趨勢結構預測未來的趨勢走向,我們根據這個預測來決定我們頭寸的方向。
但我們心裡又很清楚——“物極必反是會發生的,趨勢是不可能永遠延續的,趨勢是一定會發生改變的”,於是,我們在這樣兩個完全相反的邏輯思維基礎上,設計出了“依據當下的趨勢決定方向,跟隨趨勢方向進行交易,但如果預測發生錯誤則止損,趨勢方向發生改變則反向操作”這一類的操作模式。
無論哪一種操作風格的交易員,只要是依據技術分析,都逃不出這個模式。承認預測就等於承認了不確定,這也就決定了技術分析交易的未來永遠是不確定的。也正是因為不確定,所以我們需要“止損”。
接下來說基本面分析派。市場上大部分的專業研究員他們做的研究工作都差不多,國內中字頭企業的研究員我也接觸了不少,平衡表是他們的研究工具。
研究員透過平衡表或者別的什麼表,來推匯出未來價格執行的方向。我以前看不懂平衡表,現在能看懂一些了。
平衡表說到底也是根據資料來預測未來。我曾經在開研討會時和我們的研究員有這樣的對話,我問:“這個15/16年度的面積、單產資料怎麼來的?”,“這個資料是美國農業部預估的。”“預估的?那這個資料是有可能不準的?”“是有可能的,但他們會逐漸調整這個資料的。”“也就是說下一次看到這個平衡表的時候這個資料有可能比這個高也有可能比這個低?”“是的”…………看明白了嗎?平衡表裡最重要的也是我們最想知道的資料是……預估的……,如果依據這個邏輯,基本面分析其實也是在預測,前面說了“承認預測就等於承認了不確定性”,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我和基本面研究磨合的過程中一直找不到特別篤定的感覺。
我在瞭解了基本面分析的邏輯思維體系和研究框架結構之後,我斷定這樣的基本面研究其實和技術分析研究沒有什麼區別,都只是在預測未來而已,至於基本面和技術分析兩種研究工具對未來預測的準確率誰高誰低,我因為沒有經過統計回測,所以無法下定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既然都是預測未來,那就都存在不確定性,那就不能說依據哪一種方法得出的研究結論更牛X。
這也基本解釋了為什麼很多基本面研究的大佬也會看錯方向,那是因為這樣的基本面研究體系說到底也是預測未來而已,既然是預測,當然就會測錯。
在技術分析的體系裡面,操作的全過程所依據的交易系統,預測這個因子所佔的權重非常的小,所以技術分析派的預測錯誤是不會給交易帶來太大傷害的,預測對了也不會給交易帶來太大的好處,技術分析派最終能賺到錢的基礎不在於“預測的對錯”,而在於“處理的藝術”;
可是,基本面的交易體系裡面,方向預測這個因子所佔的權重非常大,我接觸的幾個基本面的大佬都明確地告訴我這一點,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基本面派的資金曲線會有很大的波動,也就是說基本面派的預測一旦發生錯誤,交易的結果會慘不忍睹,預測對了也會賺很多錢。從這樣的角度,我寧願選擇技術分析,理由很簡單:我可以接受出錯,但不能接受虧大錢。
有人告訴我:當基本面和技術面發生共振的時候再入場交易,那就是確定性的機會了唄。事實是這樣的嗎?那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個邏輯是否正確吧。
技術派會根據某一個形態,比如頭肩底形態預測出未來價格走勢將會出現上漲的可能性比較大,然而,頭肩底形態不是百分百成功的,也就是說有許多頭肩底失敗的技術形態,那麼這個預測上漲的的結論我們假設成功機率為70%;
恰在此時,基本面研究透過供需資料也預測出了一個方向,也是上漲,單獨從基本面分析的這個研究結論來說,也不能保證百分百是對的,也有錯誤的可能,我們假設成功機率為80%好了,這兩個加在一起成功的機率絕不會超過80%,相對於單獨使用技術分析,也不過就是提高了10%的成功率而已。
而且,進場出場的依據依然是根據技術訊號,那麼請問,基本面分析的結論在這個交易中起到了什麼作用呢?如果交易的結果落在了失敗的那20%區域,一樣完蛋。
所以,基本面和技術面共振這種說法也不過是安慰一下交易者的心理而已。
那麼,問題來了,我為什麼會說“頂尖的基本面派是在交易確定性的未來”呢?因為,野人說:“牛X的基本面分析根本不是大部分研究員的路數。”我們交易的期貨是遠期的合約,和市場真正接軌的價格只有一個——交割的那個價格。
而基本面分析其實是要承認市場是會犯錯的,而且錯的越離譜,糾正錯誤的過程就能讓發現這個錯誤的人賺的越多。
斯坦利克羅在他的《克羅談投資策略》一書中講過一個發生在他身上的真實故事:他發現白糖的價格跌到比裝白糖的麻袋價格還低的時候,進場做多白糖,然而,市場瘋狂到繼續下跌,讓他爆倉之後,白糖價格開始了瘋狂上漲。克羅講這個故事的目的是想說明:“只有圖表是真實的,不要聽任何關於基本面的訊息,價格在跌你就不能做多,哪怕那個價格是如此的不合理,市場相信的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其實,這就是技術分析派的核心思維:市場永遠是正確的!所以技術派才會做出跟隨市場的行動。
然而,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這件事——白糖的價格跌到比裝白糖的麻袋還要便宜,這個價格在現貨上顯然是不合理的價格,克羅當時其實是發現了市場已經犯錯了,之所以他會爆倉,那是因為他當時還沒明白“投機交易是在情緒的第三維和夢想的第四維上展開的”這個真理。我們設想一下,他當時不是做期貨,而是囤積白糖,結果如何呢?一定是賺大發了啊!因為事實上市場最終還是糾正了這個錯誤,白糖價格在未來的某一天開始了向合理價格的迴歸——一飛沖天。
野人在2011年的棉花之戰上,之所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恰恰是應證了他的這個理念“基本面派要賺大錢,就必須研究市場的錯誤”,只有當你發現市場出錯了之後,未來才是確定的,你問他“為什麼那麼堅定地持倉?為什麼回撤那麼大不平倉?為什麼敢浮盈不斷加倉?”他的回答一直都是“市場犯錯了,我相信市場一定會糾正這個錯誤”。
換言之,如果基本面研究僅僅是從供需關係角度去預測未來的方向,那麼這個預測的結論是不能帶給交易者絕對的信心的,只有從發現市場錯誤的角度去研究基本面,那麼結論就不是預測出來的,而是無比確定的。而如何不犯克羅在白糖上犯過的那個錯誤,就不屬於基本面研究的範疇了,那是屬於操作層面的事情,在距離克羅那個時代遙遠的今天,我們已經有能力把研究和操作當成兩件事來處理。
野人博文的結尾用了一段文字,出自《孫子兵法》——“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期市就是戰場,如何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如何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這是更高層面的比拼。
回覆列表
做成交量最大的幾個,螺紋,鄭醇,pta,焦炭,研究這幾個就行了,現貨、港口、倉單➕技術,最終還是迴歸技術,因為是資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