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識趣3865

    諸葛亮瞧不起魏延這一說法應該是受羅貫中《三國演義》的影響,諸葛亮說他腦後有反骨,日後必生異心,而且說是魏延在諸葛亮擺下七星陣準備續命時闖進營帳,走路帶風帶滅了蠟燭諸葛亮才一命嗚呼的。其實正史中魏延是個人才,而楊儀和馬岱在諸葛亮死後嫉妒他才引來殺身之禍的,根本不存在 諸葛亮瞧不起魏延這一說法 一方面是諸葛亮識人有問題!!另一方面是魏延這廝性格有缺陷!高傲自大,有野心!魏延是蜀漢後期中流砥柱,所以諸葛亮這個人不能太重用他!用易中天的話說蜀漢非能成事的國家,只能守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而魏延是堅決的攻魏者,故諸葛亮不用他 最早,老魏是在劉表手下工作的,身份麼,也就是一個基層小幹部。劉表死了,家裡財產分配不均,鬧事兒。為什麼鬧事兒,因為劉表娶過兩個老婆,兩個老婆都有兒子,肯定不是一條心麼。於是劉表前窩兒後窩兒的兩個兒子鬧著繼承遺產。打起來了,還打成了一鍋粥(這種事兒,當今社會也有。不新鮮)。劉備作為劉表的遠房同宗兄弟,大概也是窮瘋了,也想進來摻和摻和分點什麼遺產。可難度太大,你想想啊,這一家子都盯著劉表那點遺產呢,跟烏眼雞似的,外人能撈著什麼油水啊?劉備不死心啊,管他呢,有棗沒棗三杆子。走過路過,不能錯過。他還真摻和進來了。劉備假借奔喪,想進襄陽城,可人家的城門關著呢。魏延也沒有請示領導,就私自跑出來歡迎(這叫沒眼力架,領導沒說話呢,你急著歡迎個什麼勁啊?),這應該是魏延第一次露面。城裡的人可都明白劉備那點兒心思,亂箭射下來,劉備眼看著人家不歡迎自己,也沒大臉進城了,掉頭走了。魏延也進不了城了,也落荒跑了。他投奔長沙太守韓玄了(人有本事,到哪也成,魏延不是白給的)。我們猜測,魏延這第一次露臉的原因,大概就是想到劉備的企業裡來上班兒。 魏延第二次露面的時候,就趕上關老爺攻打長沙,黃忠也是長沙市的老幹部了,他跟關羽在戰場上相遇,本來應該刺刀見紅,可是黃忠出賣企業利益,做人情交換。原因是關羽放了黃忠一馬,黃忠就饒了關羽一箭。這算什麼啊。這跟現在的足球場上互相放水有什麼區別呢?有些書評家還跟著喊好,說黃忠是有情有義之人。這不是瞎起鬨嗎?兩軍陣前都殺紅了眼了,黃忠玩這套把戲,真是跟踢假球沒有區別了。那韓玄在城頭上看得清清楚楚,他能不急眼嗎?好啊,姓黃的,你吃裡扒外啊,我白給你開工資了,我白給你年終發獎金了。來人啊,把黃忠綁到刑場上去。給我殺嘍!形勢危急之下,魏延又面了。他是個能幹的人,也是個聰明人,他大概在韓玄的企業裡幹得不如意,一直也沒有提拔起來,也就是一個一般幹部,他早就想跳槽,到劉備的公司裡去幹活了。這下算是有了機會了。於是,老魏拎著大刀片兒,闖了法場,救了黃忠,殺了韓玄,開了城門,把劉備放了進來。至此,韓玄這家公司算是破產了。 這一通緊忙活,魏延先生肯定得累出一身臭汗,也算是有功了吧。沒有魏延,您劉老闆想攻下長沙,得增加成本,追加投資啊。劉備諸葛亮至少得跟我老魏說聲謝謝吧。至少也得擺一桌請我老魏一頓兒吧。 可是滿擰,天底下有時候就沒有道理可講。諸葛亮不幹。他硬說魏延腦袋上長著反骨。非要殺了他。讀書讀到這裡,真有點讓人替魏延寒心。舊話說,女怕上錯床,男怕入錯行。魏延可是也沒上錯床,也沒入錯行,他就是幫錯忙了。人家劉備打長沙,這裡邊其實沒你魏延什麼事兒。你急著插什麼手啊?你這叫破褲子亂伸腿麼。想立功受獎?你得看看人家待見你不,喜歡你不,現實生活中,像魏延這樣急於跳槽的事例並不乏見。華人常常講一個俗話兒:樹挪死,人挪活。是不是這樣?可得具體分析。你得挪好了,你要是挪不好,也得死。比如說,你真看中某一個單位或者企業了,左思右想,前後核計,總覺得這個單位十分合你的心意。你真的看中了這個單位的辦公條件,工資待遇,而且這個單位也同意你調入。但是,你可別天真地傻想,這下兒我可如願了,到了那裡如何如何大幹一場,建功立業,最大限度地實現個人價值。你一定得先了解一下這個單位的人事關係如何,是不是真的適合你。如果你調進去了,很可能你就是“掉”進去了,如果跟新單位的人事關係搞不到一起,你就算是栽了。如果再跟頂頭上司搞不到一起,你就更栽了。你就得跟魏延似的,忠心耿耿,一腔熱血,豪情壯志地來到了劉備的企業上班兒,可是人家的主要領導諸葛亮先生一見面就不喜歡他啊。還一定要殺了他。這可太彆扭了。 說到“戰長沙”這一段,其實挺沒勁的。如果我們不相信相書上的話,那麼諸葛亮剛剛跟魏延見面,就要殺魏延,就是有些找碴兒了。或者說,這兩人天生就不對眼。讀者別誤會,談歌這絕不是講迷信,現實生活的經驗中,這種事兒真是不少。無論你如何積極要求進步,領導就是看不上你,你也真沒有辦法。舉個例子,談歌有個朋友,是一個單位的領導,姓周。老周就對談歌講過,單位有幾個人,他就是死活看不上。其實人家也沒有什麼錯,可是他就是看著人家彆扭。用老百姓的話說,這叫犯相。跟他犯相的這幾個人當中,談歌還熟悉其中一個,姓李。老李也很頭疼地向談歌訴苦,說周領導不賞識他,無論他怎麼賣力氣幹活兒,怎麼為企業出謀劃策,周領導也不喜歡他。談歌勸老李:彆著急,慢慢的,時間長了就好了,周領導還不大瞭解你麼。老李苦惱地說:關鍵是周領導不願意瞭解我。還怎麼了解我啊?最後,老李得出了結論:我跟周領導犯相。 這實在是人性的弱點啊。生活中,人們常常被這種弱點傷害著。而這種事情常常說不清楚,講不明白,更擺不到桌面上。再往深裡想想,人們在生活中不是常常被這種“犯相”的現象困惑著麼,如果你跟某個領導犯了相,你說得對也是不對,你說得不對更是不對。總而言之,你怎麼著也不對。 魏延算是跟諸葛亮犯了相了。經驗告訴我們,跟領導犯相的人絕對不會有好果子吃。這可是自古以來,存在於人事關係中的一件特別尷尬的事兒啊,真是不容易解決。中國還有句話,叫做日久見人心。可是現在這話不大實用了。用不了“日久”,如果領導跟你犯相,過不了一個禮拜就得把你炒了魷魚,還見什麼人心啊。你見“傷心”吧。如果你去應聘,你遇到一個跟你犯相的考官,你肯定連面試這一關都過不了。就算你是懷揣著絕技,就算你揣著外國留學回來的學歷證明,就算你是MBA推薦來的,就算你揣著一疊子鈔票,想面試過後請人家撮一頓兒,可人家就是不用你。就是看著你彆扭,看著你不順眼。你還真沒轍。你還想請客麼?你就是請人家喝茅臺,喝XO,吃燕窩魚翅,人家也不稀罕去。古時候那位揣著和氏玉到處獻寶的先生,肯定遇到了一些犯相的人,不僅不認和氏玉這塊寶貝,還讓人家把手腳都跺了。更慘。這豈不是抱著豬頭,進不了廟門麼!你就叫撞天屈吧。 劉備還算是顧全面子,第一把手嘛,總要顧全大局。他勸住了諸葛亮,這才算是留下了魏延。是啊,真要這時候殺了魏先生,傳揚出去多不好聽啊。損害企業形象啊。人家誰還敢來投奔啊。咱這劉氏公司剛剛成立,正是招工的時候,可別弄出亂子來啊。行了行了,孔明先生啊,看在我老劉的面子上,先讓魏先生留下吧。先試用一個月嘛

    諸葛亮對待關羽,特別注意分寸,並努力維持一個客客氣氣的良好關係,因為關羽並不十分買軍師賬的。孔明的聯吳方針,他執行不力,就是一證。      雖然關羽遠在荊州,但這個人從來沒有把自己的地位擺正。      在劉備集團,其實諸葛亮和關羽是有根本矛盾和分歧的。大家都知道,劉備當初請諸葛亮出山的時候,諸葛亮在《隆中對》給劉備制定的策略就是“先取荊州,後取西川,南聯東吳,北抗曹操”。      可是關羽高傲自大,在駐守荊州之時,卻偏偏和東吳不睦,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諸葛亮的戰略構想,因此諸葛亮也就難免會對關羽不滿了。

  • 2 # 9紫氣東來

    諸葛亮討厭關羽,魏延這好解釋,因為關羽,魏延都有自己的主見,對諸葛亮的行事作風有相反的看法,也就是說意見不統一,諸葛亮為什麼六出祁山都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呢?軍事理論靠的是出奇兵,從意想不到地方打個措手不及,而諸葛亮的行軍路線,動機,目的都暴露給敵方,這仗無需打就己經輸了。

    而諸葛亮喜歡裝神弄鬼,將軍出陣不知目的,到時看錦囊再行事,山人自有妙計,從這一點關羽,魏延如何接受得了,話說回蜀漢像關羽,魏延這樣能攻能守的將軍還真不多。

    曾有文章評論是名人出高徒,還是名師出高徒,這裡含沙射影說的就是孔明,他雖說是名人,但不是名師,等接受姜維時己經晚了,劉備死後諸葛亮獨掌朝剛,一個國家丞相連年在外征戰,可見蜀漢人才凋零,而魏延在軍事上不看好諸葛亮,儘管他提出子午谷偷襲有缺陷,不能說這裡一個大膽設想,後來鄧艾渡陰平的斬首行動與魏延的設想本同出一轍,關羽更不用說了,他是漢獻帝所封的壽亭侯,是正宗的漢朝臣子,諸葛亮算什麼呀?亂臣而已,不可同日而語,關羽其實是蜀漢的二把手,他對諸葛僅是面子帳,所以關羽死後諸葛亮很平靜,這不難解釋。

  • 3 # 狼的影子716

    因為關羽從來沒有把諸葛亮放在眼裡,在劉備集團中,關羽的地位非常之高,他是劉備的創業夥伴,是集團的股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二老闆,除了劉備,在其他人面前關羽是有著“半君”的身份的,劉備稱王后,關羽獲得了“假節鉞,董督荊州”的特權,“假節鉞”的身份是可以上馬管軍,下馬治民,代天巡狩,自主征伐,相當於蜀漢政權的副皇帝一樣,加上關羽本人算得上是文武雙全的名將,所以他根本就看不上諸葛亮這個只會賣嘴的書呆子,劉備為了團結荊州士族,對於諸葛亮頗為禮遇,而關羽卻向來不鳥諸葛亮那一壺,對於諸葛亮挾荊州士族的勢力,在蜀漢政權中培植親信,發展個人勢力的做法,關羽是深惡痛絕,所以,諸葛亮對於關羽是背地裡恨的牙癢癢。

    魏延的情況也跟關羽有相似之處,正史中的魏延並不是什麼降將,他是劉備的部曲出身,屬於劉備父子的私兵將領,也就是私人親信,除了是蜀漢政權的將領以外,他跟劉備父子還有一種人身依附關係(這個關係有點類似於野史中的李衛跟雍正的關係,即是滿清的臣子又是雍正的家奴),他效忠的是劉備父子,雖然他是荊州人,但是他始終都沒有加入諸葛亮的荊州幫小圈子,而且經常對諸葛亮親信的幾個狗腿子諸如楊儀之流不假辭色,出言不遜,還動不動拿著刀子在他們脖子上比劃。而且在劉備的原從集團的大佬們相繼故去後,他已經是蜀漢首屈一指的名將,在劉備時代就已經是獨當一面的方面大將了,諸葛亮雖然權傾朝野,一手遮天,生殺予奪,但是魏延從心裡看不起諸葛亮,即不迷信他,也不巴結他,《三國志》日:延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不過是沒有公開跟諸葛亮唱反調而已。諸葛亮把持兵權以後,基本上每戰必敗,窮兵黷武,勞師糜餉卻寸功未立,自建興六年以後,蜀漢政權對曹魏的唯一一次勝利,是魏延於建興八年“西入羌中,,,大破淮等”,諸葛亮死後,魏延說“丞相雖亡,我今自在,府親官吏便可將喪還葬,我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而廢天下事邪?”。說明在魏延的心目中,諸葛亮算不上什麼,他的死活也不值得大家如喪考妣,死了就拉回去埋了,大家該幹嘛幹嘛。這樣一個人,諸葛亮怎麼可能喜歡他。他喜歡的是那些對他言聽計從,把他奉為神明的奴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清朝滅亡前幾年無徹底動搖根基的大規模戰亂,為何會在八國聯軍侵華十多年後迅速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