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聞樂飛揚

     在最近幾年火爆的清宮戲中,一些俗語漸被我們廣為熟知,例如,對於一些犯罪的大臣及其家屬,皇帝龍顏大怒後,往往會說:“傳送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永世不得入關。”

      

      那麼,“披甲人”是些什麼人呢?

      清朝實行的是旗人制度,旗人是最高等級的貴族。除此之外,清朝還分為阿哈、披甲人、和旗丁三種。其中阿哈是奴隸,披甲人是清朝建立時的降兵(多是漢人),而旗丁則是女真人。

      所以披甲人其實是比八旗軍低一級的存在,但是地位不是最低的一批。

      

      清王朝把罪犯流放到寧古塔,有兩種深意:第一種是懲戒犯人,讓犯了罪的人嚐盡背井離鄉的苦楚,,到關外去反思自己的罪行,接受惡劣環境的洗滌;第二種是為清皇族的統治更加穩定。

      

      清朝時,全國有非常多的偏遠落後的地區,清王朝把這些中原罪犯流放到這些地方改造,讓他們改變寧古塔。用意非常很明顯,寧古塔是滿族的發源地,是清皇族的老家。罪犯來到這裡不僅要開荒種地,修橋築路,改變清皇族老家的面貌,而且還要忍飢挨餓,為當地官員、滿人當牛做馬,淪為家奴,以顯示祖上的榮耀。

  • 2 # 歷史畫中人

    導語:在清朝,被髮配到寧古塔,的確是件挺恐怖的事情。但這個恐怖,不是寧古塔本身有多可怕,而是被流放寧古塔,比被判死刑,直接處死,還要更加的痛苦、可怕。

    寧古塔是什麼地方?

    寧古塔其實並不是一座塔,而是一個地名。位於今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一帶,範圍大概是圖們江以北,烏蘇里江東西兩岸地區。其地原為渤海故壤、上京龍泉府故址,距今縣城35千米(今寧安東京城)。1653年設昂邦章京鎮守,長期為清統治東北邊疆地區的重鎮。寧古塔轄界在順治年間十分廣大,哈爾濱以南、以東皆歸其統。

    清太宗皇太極建國號大清後,任命吳巴海為鎮守寧古塔副都統,前後共有73任。由於寧古塔處於邊塞要衝,光緒九年另設大臣一員,此員為吳大澄,是清末洋務派著名人物。

    寧古塔轄界在順治年間十分廣大,盛京以北、以東皆歸其統。隨著設廳,疆土逐漸減少。作為國防重鎮的寧古塔,是向朝廷提供八旗兵源和向戍邊部隊輸送物資的重要根據地,也是17世紀末到18世紀初,東北各族向朝廷進貢禮品的轉收點,因此寧古塔與盛京齊名。

    寧古塔為什麼被稱為人間地獄?

    寧古塔,這個魔性十足的地方,其恐懼之名,在清朝時期步入巔峰。

    從順治年間起,寧古塔成為流放犯人之地。從首都到此地大概60裡,犯人被一路押解,徒步到此地。天寒地凍,僅取暖和進食就是流放者們的首要難題。在他們中間,運氣好也許可以到達寧古塔撿野菜、拾馬糞、燒石灰、燒炭,若運氣不好,可能在路途中就因病死去。

    寧古塔在清代為塞外苦寒之地,幾乎未經開發,據《研堂見聞雜記》記載,當時的寧古塔幾乎不是人間的世界,流放者去了,往往半道上被虎狼惡獸吃掉,甚至被餓昏了的當地人分而食之。由此看見這樣的處罰是相當恐怖的。

    為什麼犯人都發配到那?

    1658年(順治十五年),清廷規定:挾仇誣告者流放寧古塔。寧安與海林就是當年“寧古塔”的所在地。因寧古塔在東北邊陲,常年冰封,人跡罕至,非常適合罪犯改造。同時它也是滿人發源的地方,罪犯在這裡不只要墾荒種地,修橋築路,改變清皇族故鄉的面孔。還要忍飢挨餓,為本地官員、滿人當牛做馬,淪為家奴,以表現祖上的光榮。

    清代,不少文人學子因文字獄或科場案被流放寧古塔。他們有:鄭成功之父鄭芝龍,大文豪金聖嘆的家屬,思想家呂留良的家屬,安徽方拱乾、方孝標家庭,浙江揚越、楊賓父子,著名詩人吳兆騫,佛學家函可,文人張縉彥等等。

    第一個方面,寧古塔偏遠再加上給披甲人為奴隸,罪臣會有心理恐懼,會誤導我們以為披甲人很可怕。

    寧古塔是清朝的邊疆地區,也是滿族的發源地,常年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條件如此艱苦,還要幹活。這對於一直養尊處優的罪臣來說,這簡直是要了他們的老命。

    披甲人在戰亂年代需要上戰場殺敵,到了和平年代主要是開墾荒地,也需要狩獵,生存能力非常強,這對於生活在溫室裡面的王公貴族來說,是想象不到的生活,所以這些罪臣,對披甲人以及他們的強大的生存能力,是心懷畏懼的。

    第三個方面,其實披甲人沒有那麼可怕,他們也會善待犯人。

    披甲人心裡也明白這些人不願意過來為奴婢,因此有人逃走他們也會睜隻眼閉隻眼放人家走。而且這些文弱的罪臣過來,體力也是遠遠不如他們的,留下來也不是個有效的勞動力。

    當時清朝流放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的多半是一些犯了重罪的達官貴人,因此到偏遠艱苦的地區,去給自己明顯打不過的身強力壯的披甲人做奴隸。這些罪臣是從榮華富貴掉入了社會最底層,因此會有恐懼牴觸。

    當今社會的寧古塔

    今天的寧古塔,是一個寧靜的小村子,房屋很整齊,品質看上去也都很不錯。村中有個院落,門前寫著寧古塔展覽,但不是正規的展覽館,僅僅是個農家院。事實上,寧古塔將軍的駐地有2個,前期是在這裡,後期挪到了距此35公里的寧安,那裡是渤海國龍泉府的故址。

  • 3 # 山海仁愛

    愛看宮廷劇的觀眾肯定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就是皇上在處罰一些犯罪的大臣及其家屬的時候往往會說:“傳送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永世不得入關。”

    那麼皇帝口中的寧古塔到底是什麼地方?這所說的“披甲人”又是些什麼人呢?

    這個寧古塔位於現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一帶,圖們江以北,烏蘇里江東西兩岸。努爾哈赤時期,便開始在此建立政權,常年駐軍,是滿清時期東北的政治、軍事和經濟中心。

    “寧古”兩字在滿語中代表數字六,“塔”的意思是個,所以“寧古塔”的漢語解釋就是六個。相傳早期有滿族兄弟6人,來到此地拓荒開墾,各佔一方,將寧古塔瓜分殆盡。後來的傳說逐漸演變成和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六個兒子聯絡起來,此處就成了滿清的龍興之地,發祥之所。清人稱寧古塔“南瞻長白,北繞龍江,允邊城之雄區,壯金湯之帝裡。”

    可見這樣的地方人跡罕至,那除了惡劣的氣候之外,寧古塔這個地方還是野獸的天堂。流放到此的犯人,經常和虎豹狼蟲不期而遇,稍不留意就會葬身獸腹。可以說這樣的環境是最適合流放犯人的。一來生存困難,有利於對犯人的改造;二來可以最大程度地開發滿清的發源地,讓“寧古塔”日趨繁盛,重現清太祖時期的輝煌。

    當然,在清朝統治期間,被流放到寧古塔的名人還是不計其數的。如鄭成功之父鄭芝龍、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學批評家金聖嘆、具有極端反清思想的呂留良的家屬、明代進士方拱乾一家、著名詩人吳兆騫、明代兵部尚書張縉彥等。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清朝八旗制度的核心就是“以旗統軍,以旗統民”。旗丁按照身份地位的不同,可分為“阿哈”“披甲人”和“旗丁”三類,“阿哈”就是奴隸,以漢人及北韓人居多;“旗丁”專指女真人。

    那“披甲人”,顧名思義,就是披著鎧甲之人。說白了,就是清朝時期的軍人。主要以旗人為主。但他們和嚴格意義上的軍人又有些區別。“披甲人”在戰時上陣殺敵,衝鋒陷陣,就是一群驍勇善戰的軍人。

    把犯人發給“披甲人”為奴,其實就是讓他們去服侍這些軍人。不過,滿清時期,守衛寧古塔的“披甲人”,還算善待罪犯。如有發配至此的犯人出逃,“披甲人”一般不會告官,任其逃逸;如果沒能成功脫逃而返回,“披甲人”還會作證是犯人主動自首以減輕責罰。

    在整個清朝時期,“披甲人”和流放而來的犯人一起,將中原文明的種子播撒在了寧古塔這個荒蠻落後的邊塞之地,教會當地人耕種、經商,從某種意義上說,其實極大地繁榮了寧古塔的經濟,促進了民族融合。

  • 4 # 瀟瀟談歷史

    要說把人傳送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不得不說清朝的這種處罰犯人的手段,最出名的我估計就是滿清十大酷刑了,像這種發配到寧古塔為奴還算是比較輕的了。

    寧古塔是清朝的邊疆重鎮,位於今天的黑龍江省海林市,長汀鎮舊古城村,曾經與盛京齊名,清朝在此地設有寧古塔將軍一職,寧古塔處於東北地區,我們可以想象的到在當時東北的氣候是比較惡劣的,生活條件也差,就成了流放犯人的目的地,因為多數的人還是生活在條件比較好的南方,更本體會不到那個寒冷,所以很多犯人能活著去到寧古塔也是非常之不易,人常說,一如寧古塔,半隻腳踏上了黃泉路,事實也確實如此,即使那些活著到達終點的仁兄們,也是會在哪裡受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體力活,乾的活重,吃的清湯寡水的,幾乎沒有人能夠善終。

    可能大家也會和我一樣好奇,什麼是披甲人呢,在我沒有了解歷史的情況下,生活在寒冷的地區,我一直以為披甲人是穿著厚厚的鎧甲,當然這也是從字面上理解的,而真正的披甲人是那些地位沒有軍人高,而又比奴隸身份高的一種人,他們主要組成部分是前期投降清朝的一些遊牧部落,為了穩定邊疆,防止發生禍患,清朝經常會將一些犯了重罪的人和家屬流放,送給披甲人為奴,這也是清政府為了穩定邊陲的一種手段,由於披甲人的地位本來就低,所以被髮配到邊疆犯人的下場大家可想而知。

    看完後大家有什麼感想呢,漲知識沒?

  • 5 # 千佛山車神

    披甲人是清朝初年,投降清軍的降兵

    “披甲人”原意就是士兵的意思,不過在清朝中前期,這是個單獨階層的名稱。

    滿清以八旗立國,而在八旗內部主要分為三個階層。

    第一是旗人,旗人是正經的八旗官兵,待遇是最高的,享受國家供養,職責就是世代打仗。

    作為一個政治團體,八旗當中不光是滿人。在清初的對外征戰中,為彌補八旗軍隊數量的不足,清廷在投降的蒙古人和漢人中,挑選體格健壯者編列成八旗蒙古和八旗漢軍,與八旗滿洲共同組成了八旗軍事力量。

    而那些沒被選上的人就編列為“披甲人”,在後方留守,是八旗體系的中的二等人。

    至於最後一等人,則叫“包衣阿哈”,簡稱“包衣”,漢語是奴隸的意思。這些人原本是伺候、服侍旗人的奴才。但是在入關之後,這些包衣也慢慢地融入了旗人的生活中。

    像是《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他們家就是隸屬於正白旗滿洲籍。但是,他在嚴格意義上不是旗人,而是正白旗的包衣奴才。

    只不過在多爾袞死後,正白旗被皇帝親自統領,他們家就變成了皇帝的奴才。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璽因此入宮當了侍衛,曾祖母給康熙皇帝當了奶孃,曹家就此得以發跡。

    但是說到底,他們家還是奴才。

    除了旗人,披甲人的地位要比包衣高,但是日子卻不一定過得好。

    由於披甲人留守關外,生活肯定沒有關內舒服。特別是清朝中前期正逢小冰河期,北半球冬季的氣溫都非常寒冷,這些披甲人的日子很難過,逃跑的人就越來越多。

    而因為生活條件差,八旗官兵也是不願前往,北邊就指望著這些披甲人看家護院呢。

    為此,清政府就將一些重刑犯及其家人發配至披甲人的駐地寧古塔,服侍這些披甲人。

    這些被髮配寧古塔的犯人,生活基本上都比較悲慘,地位非常低。但如果你要是很有學問的話,那待遇就不一樣了。

    在寧古塔那個地方,由於環境惡劣,根本沒個老師,孩子連個上學的地方都沒有。而對於念過書的犯人,當地上到八旗長官,下到披甲兵丁,都是十分敬重的。

    畢竟,在那個環境,那個時代,生活是很枯燥的。這些“文藝青中老年”不光能教孩子讀書,還會說個段子,講個故事。

    他們隨便講個《三國演義》,說個《西遊記》,人氣絕對不亞於郭德綱。

    所以說知識改變命運,此話不假。

  • 6 # 史憶小史官

    這個問題看起來好似有點繞,但是你只要把其中的幾個詞搞清楚意思,那麼你就知道它是什麼意思了。說的就是把犯了罪的人,流放到寧古塔地區,讓他們去做奴隸。其實這也是一個比較慘的故事,下面我們就來講解一下。

    什麼是寧古塔呢?

    這裡的寧古塔指的是清朝出了名的流放地區。寧古塔的範圍還是相當之大的,差不多在今天的牡丹江市一帶,烏蘇里江往東,然後圖們江往北。剛剛前面也說了,把人傳送到寧古塔,就是把那些犯了罪的人流放到寧古塔地區。

    披甲人是什麼身份?

    這個披甲人也很好地理解。指的就是在當時在打仗過程當中,投降過來的士兵。他們其中有漢族人,也有一部分少數民族人,然後被俘虜之後由於他們人數較多,為了更好的管理他們,就把他們就放到寧古塔地區去駐守邊境。披甲人平時就是種田、打獵、打魚為生,需要他們打仗的時候,他們就披甲騎馬上陣。他們屬於二等公民,在寧古塔地區相當於地區管理者的存在。

    為什麼要發放給披甲人做奴隸?

    我前面也說到了,他們是犯了罪而被貶低身份的人。與其把他們殺掉不如對他進行流放,流放到邊境區,去提供他們最後一點價值。一來讓他們知道他們犯的錯有多麼嚴重。二來讓他們去類似於寧古塔這種地方,給披甲人做奴隸給他們幫忙種地,幫忙下苦力。那麼可以更好的讓披甲人幫自己這邊,做好邊境區的管理。

  • 7 # 古今調查

    清代被流放寧古塔,是一件令人悲傷的事。“流放”之刑罰自古有之,已經上千年了,寧古塔只是流放地的名稱而已,沒有其他格外的意義。

    寧古塔是前清的軍事、政治和經濟中心,是滿清女真人的“老窩”。順治帝入主中原,定都北京之後,寧古塔則成為邊防重鎮,並接受流放的罪犯,成為“流放人員”的“改造基地”。

    那麼,披甲人到底是一種什麼人的身份呢?

    有的解釋“披甲人”為投降後披甲上陣為統領部族征戰討伐的人,其實不盡然,也有滿洲八旗的兵卒,只是這些兵卒的地位本身就比較低下。在滿族八旗“以旗統軍,以旗統民”,平時耕田打獵,戰時披甲上陣的制度約束下,“披甲人”就是固守邊防的兵士。

    “披甲人”意即披掛鎧甲的人,是清代特有的一詞,這些“披甲人”並不限於寧古塔所屬的東北地區所有,全國各處皆有。《平準葛爾方略·正編卷三十三》有載:“其所派兵丁,由八旗前鋒護軍披甲人內挑選年力強壯者。”所指“披甲人”,即這些兵士。

    駐守在寧古塔的“披甲人”平時打獵辦差,遇到打仗的時候就披甲上陣。在寧古塔,這些“披甲人”由滿清副都統統領,平時按差事又可分為“漁戶”、“獵戶”、“鷹戶”、“蜜戶”、“參戶”等,即打漁、狩獵、採蜜、採參等工作。

    由此可見,“披甲人”除卻有等級地位色彩之外,有點像生活於本地的“民兵團練”的組織形式。

    為什麼清朝還要給地位本來就比較低下的“披甲人”分配奴隸?

    這與後金女真族部落崛起的歷史有關。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的時候,時處於原始部落的階段,社會形態依靠嚴酷的階層等級制度來維繫,披甲人作為戰時的中堅力量,但是地位又偏低,故為了防止他們產生譁變,便給他們一點“甜桃子”,分配一些流放的罪犯給他們當奴隸,以此來穩定披甲人隊伍。

    3.寧古塔的“披甲人”禮數豪放生猛。寧古塔民風淳樸,路不拾遺,禮數豪放生猛。他們和漢族不一樣,相見的時候多握手而敘,婦女右手撫額點頭為拜,撫額點頭下跪是行大禮。他們因戰功受到賞賜的時候,長官讓他們學習禮儀,但是仍然有頭戴樹皮斗笠,背上揹著大口袋,還有光著腳丫子的,惹得朝廷官員竊笑不止。少數人立功到京任職,方圓之地送行者百千人,夫妻離別痛哭,親臉子的聲音“叭叭唧唧”作響,十分感人。

    如此來看,所謂“披甲人”也不過是一群受苦受難的普通百姓而已,只不過在努爾哈赤“八旗制度”之下,打上了階層低下的標籤,併成為清朝統治者利用的工具。他們善良、淳樸、英勇、豪放、感情豐富,是帝王專制制度下被欺凌利用的特殊群體。

  • 8 # 歷史守望者

    在八旗制度中旗丁分為三類:奴隸、披甲人、旗丁,其中奴隸主要是漢人和北韓人,旗丁是女真族人,而披甲人則是指降服於女真族的外族人。

    這裡所說的外族是不限民族的,理論上只要歸降於女真族的外族人就算是披甲人,漢人和北韓人應當不在披甲人的行列。

    披甲人的作用和地位

    清代披甲人的作用主要就是幫助清朝鎮守邊疆的,而且是世代居住在邊疆為清朝守疆,從這個角度來看披甲人的作用其實和守衛邊疆的軍人是很類似的,不過這兩者也是有本質區別的,披甲人畢竟是歸降之人,他門的地位是不如一般軍人的。

    題目中所說的寧古塔的披甲人就是指鎮守在寧古塔一帶的披甲人,清代的寧古塔在黑龍江境內,這片區域也是滿清發源的龍興之地,所以清朝對這片區域頗為重視。不過這片區域氣候環境惡劣,世代鎮守在此處的人已經適應了這種氣候環境,外地人是很難在此正常生活的,所以清代發配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實則是一種重刑,被髮配之人不僅要面對惡劣的氣候環境還要承受披甲人不良的脾氣。

  • 9 # 木劍溫不勝

    說到發配邊疆我們可能都很熟悉,而且現在的許多影視劇裡面都有這個發配寧古塔裡面,那麼他們到底做了什麼要被髮配到寧古塔裡面去呢?而且這個塔是不是在很遠的地方?來看小編一一解釋下吧。皇帝為了避免生靈塗炭和政權的更加穩定,因此不能夠隨意殺生,那這些犯人不能殺,只能罰他們去寧古塔了。

    寧古在滿語裡面是指六個的意思,因此寧古塔的意思就是六個塔。傳說中滿族裡面有六個兄弟,來到此地開拓市場,後來傳說的主人公逐漸變成了清太祖的六個兒子了。這個地方也成為了滿清朝的開始。祖宗之地不能忘記,因此就需要有人來守著這個蠻荒的地方,但是這個荒涼的地方,都不想來,因此只能夠讓犯人來了。

    而寧古塔又是有名的寸草不生之地,因此很大程度上來了這裡很可能就回不去了,而幹苦活可以幫助他們好好做人。後人也想把這裡變得很繁榮,所以皇帝就把犯了錯的人流放在這裡了,任由他們改造,並且自生自滅。那披甲人是什麼?披甲人是八旗裡面的人,滿語裡面的意思就是八旗中的將軍,也是披著鎧甲的人。

    而犯了錯的人會被髮配給他們當奴隸,奴隸很大程度是在踐踏人性,也是在摧殘個性,這也是為什麼成為奴隸後會情不自禁的有種奴性,這是長期的壓迫下的無奈和苦澀。而寧古塔位於現在的黑龍江。

    黑龍江從地理位置上就很偏,而且長年寒冷,大部分犯錯的人都是老年人,年齡高容易身體弱,因此他們在長時間的路途奔波之後就已經快奄奄一息了,根本就沒有多餘的精力去照顧自己,而到了黑龍江之後就可能會凍死。披甲人大部分都長年征戰,身體健康,可能會需要大量的奴隸來使用,這也就是為什麼奴隸需求量大,且供不應求。

    而他們披甲人也是維護邊境安全的一個重要力量,因為邊境是最容易受到敵人攻擊的,敵人的騷擾不斷,也會容易引發戰爭。翻閱書籍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許多戰爭都是由邊境的小矛盾發展的,這也就是為什麼他們對於一些戰如此敏感的原因之一,因此披甲人對於清朝統治起到了非常至關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寧古塔在黑龍江地區,天氣寒冷,發配到這裡的奴隸生還機會很小,而且那些犯了錯的人一般都是官員,年齡較大,容易撐不住。披甲人是八旗子弟,負責鎮守邊境地區。而他們之間的關係很簡單就是奴隸和奴隸主的關係,犯錯的官員就是奴隸,而八旗軍是使喚他們的奴隸主。

  • 10 # 今人說古

    寧古塔是中國清朝時期的流放之地,很具滿族統治者的特色,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寧古塔差不多位於中國大陸的最北端,天寒地凍的地方,滿族人發源此處。清代史料,寧古塔是一個如何都繞不開的地名,清朝無數大案的結尾是寧古塔,多少大案的結局是“流放寧古塔”。流放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這刑罰在清代算重嗎?寧古塔在哪?披甲人是誰?相信很多人有這樣的疑問。

    寧古塔是現如今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長汀鎮古城村,清代政府統治東北邊疆地域的重鎮,所謂的代寧古塔將軍治所和駐地,管轄著瀋陽以北的黑龍江和吉林,有著軍事、政治和經濟中心的重要地位。這地方是清朝人最怕去的地方,流放至此,等於腳踏進了半個地獄,九死一生,難有回頭路。

    流放,本該是低於殺,高於打的刑罰,不輕也不重,有些王朝的人還樂於接受流放這個結果。唯獨清朝,若是被判流放寧古塔,是比死還難受。為什麼呢?因為死很痛苦,就一會;這流放寧古塔,是一段漫長且十分難熬的事情,要是有勇氣,犯人定會半路自盡。

    這既然是“流放寧古塔”,自然不會是車送你去,你得用腳走。被判流放,夏酷暑冬嚴寒,你都得馬不停蹄地動身北上,沒人會管這是不是出遠門的好時節。流放東北的大多是中原人和江南人,一批一百幾十個或者幾十個,沾親帶故,有些不認識的人也被牽連治罪。

    規模浩大,穿上單薄的囚衣,戴上鐐銬,手、腳和頭都不放過,都需要加上限制。死在路途中的人數達到三分之二是正常比例,染病、豺狼虎豹、強盜賊寇、押送兵丁放肆等等,反正也沒人在乎他們,隨意安置。到達流放地,他們的命運早在啟程前被安排好。

    “賞給出力兵丁為奴”、“給披甲人為奴”等等,披甲人是八旗制度的產物,平時耕田打獵,戰時披甲上陣,受降後為滿清征戰的人。天下統一穩定後,披甲人專門幫助清王朝鎮守邊疆,所以說披甲人世代居住邊疆塞地。後來披甲人在清朝中後期逐漸變為的軍人,因為降人減少。

    朝廷大員犯重罪,禍及親族朋友,全被髮配邊疆給披甲人做奴隸,用以穩定軍心。既然是做奴隸,自然身心及子孫後代都是他人的。遠道而來的流放者,貌美女子就隨意糟蹋,怕丈夫礙手礙腳就殺了。有些也會被選出賣到娼寮換錢,一些男子賣去換馬。所有糟糕的選擇中有一個最好的:在官莊做苦力,沒有一點人生自由,種田,打圍、燒石灰、燒炭,但總比其他好。康熙時期的詩人丁介寫下“南國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遼陽。”。

    被“流放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的人大部分是曾經身份較為顯赫的江南和中原的漢人,有點學識有點文化的,尤其是在文字獄盛行的時候。有不少被流放者,心裡都在想,突然有一天,皇帝傳來聖旨稱自己等人無罪,可歸家了。這終歸是個夢想,幾百年時間,幾千上萬人,就發生過那麼一兩次。

    流放者們也對這地方進行了很好很完善的開發,帶來了文明富庶的氣息,帶來了先進生產力促進當地發展。毫無疑問,若不是朝廷律法,沒人願意來這鬼地方遭苦受累;來這地方,興許比死還難受,可人有時候就想不通。在這裡活下去,比簡單的死去難太多太多太多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手機功能強大,每天佔你多長時間,你主要都是用手機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