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德軍虎狼之師堪稱曉勇,蘇軍歷經坎坷,黨內清洗,侵芬添恥,想必不敵,傷敵一人,自損一雙,本為散兵遊勇,為何能勝?
8
回覆列表
  • 1 # 恆實說

    二戰時,德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戰敗。當時的德軍,裝備精良、士兵優秀。而蘇軍卻是士氣低迷。。可是戰局的發展讓軍史迷們大為不解?為什麼德軍會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戰敗呢?主要分十點來說明這個問題。

    一、蘇軍的寸土必爭的頑強抵抗。德第六集團軍被蘇軍牢牢地拴在了斯大林格勒。這為蘇方徵集兵源,反攻贏得了可貴的時間。

    二、斯大林臨危用將正確。朱可夫的”人海戰術“將德軍活生生地拖跨在了斯大林格勒。

    三、此時的德軍側翼過於薄弱。蘇軍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義大利等德軍僕從國的軍隊防線發動反攻。”人海戰術“連德軍都消受不起,更不要說德軍的僕從國能頂住蘇軍反攻浪潮了。

    四、希特勒的過度膨脹自信。過度干預前線指揮官。以至於前線指揮官指揮戰鬥縮手縮腳。

    五、正因為過度干預,希特勒不免喜歡順從的保盧斯元帥。沒有用如曼斯坦因等一大批有思想、有想法的德軍將領來指揮斯大林格勒戰役。

    六、放棄了德軍優勢:閃電戰。與蘇軍展開一樓一巷的爭奪戰。損耗了大量的精英兵源。

    七、固執已見。在蘇軍包圍保盧斯的意圖已很明顯時,希特勒並不是叫保盧斯突圍以儲存德軍實力。而是固執地認為德軍是無敵於天下的、日爾曼帝國是強大的,而命令保盧斯就地堅守。以至於30餘萬德軍喪失了最佳的突圍時機。

    八、格林的”假、大、空“支票欺騙了保盧斯。公正來講,希特勒在蘇軍尚未包圍保盧斯,正在猶豫是否命令保盧斯撤出陣地時。格林開了一張”空頭支票“。加強了希特勒的底氣,堅定了希特勒就地堅守的決心:”我保證,如果保盧期能夠就地堅守,我每天都會派400架次的空投補給。偉大的德軍在給養充足的條件下,是不可打敗的!“但是事實確是:保盧斯被蘇軍包圍後,前期的空投補給也只達到了100餘架次。到最後,打了個藉口停了空投補給。

    九、儘管前蘇聯的寒冬已經讓德華人領教了。但是由於斯大林格勒變成了一場巷戰。無端的拖長了時間。閃電戰打成了消耗戰。嚴冬又來得猛烈。補給的缺乏、冬衣的短缺,導致德力戰力迅速下降、士氣低迷起來。這也是德軍失敗的一個因素。

    十、戰線的拉長,也就意味著補給的困難。兵員的補充、軍需物資的短缺,蘇軍的頑強抵抗、反攻時的”人海戰術“讓德軍苦不堪言。

  • 2 # 戰略論

    先撇開蘇德雙方的軍隊戰鬥力,就斯大林格勒戰役的雙方戰略部署來看,德軍的戰略劣勢非常明顯,獲勝的希望非常小。德軍要不是其軍隊擁有的素質優勢,恐怕這一戰就直接決定了東線的結局,德軍將徹底崩潰。

    並不需要什麼高明的戰略眼光的人,都可以看到德軍在斯大林格勒方向上的B集團軍群的嚴峻形勢,其最為有戰鬥力的第6集團軍和第4集團軍全部集中去斯大林格勒城下,而其兩翼則是由脆弱的聯軍來防守,最關鍵的是北翼的防線太長了,讓那些戰鬥力低下的聯軍師據守寬達50公里以上的防線基本就等同於形同虛設,即使讓齊裝滿員的德國師來防禦也非常吃力。斯大林格勒地區的德軍部署簡單的形容就是他的最有殺傷力的拳頭已經深入敵人的後方,而其兩側的胳膊也毫無防禦而言,蘇軍可以輕易的用重兵切斷德軍的胳膊,合圍住德軍的拳頭。

    為何德軍要將如此規模的重兵集團頓於斯大林格勒城下呢?很簡單就是因為側翼的漫長和脆弱,希特勒也很明白讓聯軍部隊來防禦其側翼只是權宜之計,只有迅速的拿下斯大林格勒,將頓河和伏爾加河連為一體,最大化的利用有利地形來進行防禦,而且也可以解放出第6集團軍和第4裝甲集團軍的兵力。當然了也有另一個出路,那就德軍徹底放棄進攻斯大林格勒,將B集團軍群的部隊後撤到一個儘可能短的防線上,採取戰略防禦姿態,即單純的掩護南下高加索的A集團軍群的側翼。可是希特勒不會放棄在他看來已經垂手可得的斯大林格勒。

    即使德軍選擇了繼續強攻斯大林格勒也是可以的,因為斯大林格勒確實快要被佔領了,蘇軍已經被壓縮到一個很小的區域了。當然了德軍此時的困境也非常危險,那就是蘇軍不斷的集中大量的部隊在斯大林格勒的兩翼,而對於城裡的支援則非常有限,這表明蘇軍即將發起一場大規模的鉗形攻勢。德軍此時只有一個選擇,那就加強其兩翼的防禦實力,而此時最高統帥部手裡已經沒有預備隊了,所有的預備隊都投入了進攻斯大林格勒城區的戰鬥。只剩下一個選擇那就是暫停對高加索的攻勢,從A集團軍群大量的抽調部隊到B集團軍群去,當然兵力減少的A集團軍群也不可避免的要進行一定後撤以縮短防線,節省出兵力。

    可以希特勒不願意讓A集團軍群后撤,僅僅是抽調了該部的一些機動部隊和空軍,而B集團軍群此時最需要的是那些可以執行防禦任務的步兵師。所以當希特勒拒絕抽調A集團軍群的兵力增援斯大林格勒方向時,德軍在斯大林格勒的作戰就已經註定失敗了。事實上即使德軍經過死戰佔領了斯大林格勒,而蘇軍在該地區集結的力量已經非常強大,德軍的B集團軍群根本無力守住這麼長的防線,蘇軍還是會在德軍的某一點(尤其聯軍的防線)達成突破,那些行動遲緩的步兵部隊都難以逃脫蘇軍坦克部隊的合圍,唯一改變的結局就是可能德軍的第6集團軍不會全軍覆沒,而是遭到重創。

    無論是從戰略態勢還是從雙方投入的兵力而言,德軍在斯大林格勒地區都毫無勝利的可能!他們唯一可能的成功就是在一開始的夏季攻勢中不應該讓第4裝甲集團軍折回協助A集團軍群的向南進攻,而是讓其迅速的直插斯大林格勒,那時的斯大林格勒基本毫無防禦可言,德軍可以輕而易舉的佔領,然後據守頓河和伏爾加河天險,如此蘇軍再發起反擊就非常困難了。

  • 3 # 葦說定製化運營

    在二戰最慘烈的蘇德戰爭中,人總是習慣於將蘇軍的最終勝利,歸功於蘇軍對祖國的忠誠和他們的人海戰術。應該說這沒有錯,但這並不是最主要的,決定蘇德戰爭勝負最主要的是武器,一種連蘇聯人自己都沒有幾個人知道的秘密武器。

    1941年7月14日,在希特勒親手製定的“巴巴羅薩”作戰計劃實施後,550萬德軍分三路入侵蘇聯,德軍中兵力最強大的為中央集團軍群,其先頭部隊剛剛攻佔了蘇聯戰略重鎮——奧爾沙。

    此時的奧爾沙火車站一片繁忙,德軍正在利用繳獲的蘇聯寬軌列車,迅速將補給物資和準備進攻的兵力集結在這個靠近前線的火車站。下午2點30分,一陣突如其來的密集炮火,把車站及附近的德軍和物資列車全部炸上了天,在不到10秒鐘的時間之內,火車站已是被炸得面目全非,車站上已經沒有了一絲生命的跡象。

    這場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毀滅式打擊,令德軍前線指揮官們迷惑不解。究竟是什麼樣的火炮,能夠在毫無前兆的情況下,在這樣短的時間內,傾瀉了如此多的炮彈及造成如此毀滅性的打擊?

    於是關於蘇軍使用新式火炮的報告被迅速上報,而德軍最高統帥部同樣是一無所知,雖然戰前德軍的情報部門,曾收集到一些關於蘇軍殺傷力大的火炮資訊。直到在莫斯科打會戰期間,德軍首次繳獲了一門蘇軍火箭炮發射器後,德華人才瞭解到蘇軍的這種秘密武器,它就是蘇德戰場上的最大殺器:喀秋莎火箭炮。

    喀秋莎火箭炮是在二戰的蘇德戰爭中,對蘇軍火箭炮的流行稱呼。

    喀秋莎火箭炮由沃羅涅日州兵工廠研製,取共產國際俄文第一個字母K命名並印在炮車上,這也是沃羅涅日兵工廠武器出廠時的統一標記。由於當時火箭炮這種新型秘密武器受到嚴格的保密,就連蘇軍戰士也不知道它的正式名稱,所以就根據這個字母“K”,把該武器命名為蘇聯女性的愛稱“喀秋莎”,隨後“喀秋莎”的大名迅速在蘇軍裡傳播開來,德軍則稱之為“斯大林的管風琴”。

    喀秋莎火箭炮最早的型號是BM-13,這是一種多軌道的自行火箭炮。

    該炮共有8條發射滑軌,一次齊射可發射口徑為132毫米的火箭彈16發,最大射程8.5千米,既可單射,也可齊發,裝填一次齊射的彈藥約需5~10分鐘,一次齊射僅需7~10秒。喀秋莎火箭炮火力兇猛,殺傷範圍大,是一種大面積消滅敵人密集部隊、壓制敵火力配系和摧毀敵防禦工事的最佳武器。無論是德軍堅固的混凝土工事,還是擁有重型坦克的德軍裝甲部隊,在喀秋莎火箭炮的齊射打擊之下,都會土崩瓦解。

    早在1939年3月,沃羅涅日兵工廠就已將8導軌的БМ-13-16試製成功,它的發射架也是工字型的,在上下可分別掛1枚火箭彈。

    1940年初,БМ-13已經試生產了6門,1941年6月17日,БМ-13向國防人民委員鐵木辛哥元帥、總參謀長朱可夫大將以及軍械人民委員烏斯季諾夫進行了成功地發射表演。6月21日,蘇德戰爭爆發後,蘇聯最高統帥部迅速作出決定,全力生產БМ-13火箭炮及М-13火箭彈。就在7天之後的6月28日,蘇軍組建了第一個БМ-13喀秋莎火箭炮連。

    1941年10月初,德軍發起了進攻莫斯科的“颱風”戰役。

    10月7日夜,正在斯摩稜斯克附近的喀秋莎火箭炮連,不幸與德軍滲透的先頭部隊遭遇。炮兵連官兵沉著應戰,炮手們迅速架起火箭炮,其他人員則拼死擋住德軍的衝鋒,為給火箭炮的發射爭取時間。在打光了全部火箭彈後,為了不讓喀秋莎火箭炮的秘密落到德軍手裡,炮手們親手炸燬了這7門火箭炮。由於發射火箭彈和銷燬火箭炮耽誤了突圍的時間,至使炮兵連被德軍包圍,包括連長費列洛夫大尉在內的絕大部分蘇軍官兵壯烈犧牲,蘇軍的第一個喀秋莎火箭炮單位,就這樣悲壯的結束了戰鬥歷程。

    1943年2月,蘇軍獲得了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全殲德軍精銳保盧斯的第六集團軍。

    在這場被譽為第二次世界大戰轉折點的大會戰中,蘇軍的1531門喀秋莎火箭炮,在這場戰役中發揮了決定性作用。為了對付德軍的堅固火力點和裝甲部隊,蘇軍投入了剛剛研製成功的М-31-4火箭炮。這是一種架在地上發射的火箭炮,發射М-30 300毫米火箭彈,比203毫米榴彈炮的威力還大的多,它可以摧毀德軍任何的堅固火力點。БМ-30火箭炮隨後在庫爾斯克、布達配斯、布拉格、科尼斯堡和柏林等城市攻堅戰中,都發揮了震懾作用和毀滅性的威力。

    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總共生產了2400門БМ-8系列、6800門БМ-13系列和1800門БМ-30系列火箭炮,其中有3374門是裝在卡車上的。

    到二戰結束時,蘇軍已經擁有7個火箭炮師,11個火箭炮旅以及38個獨立火箭炮營,其中大部分都是БМ-13喀秋莎火箭炮。

    喀秋莎火箭炮是蘇軍戰勝德國的最大功臣,就連他們自己都說,他們之所以能夠打敗德華人,靠的是兩樣武器,一樣是酒,而另一樣就是喀秋莎火箭炮。也有人說是因為蘇軍人多,靠人海戰術擊敗了德國,但看看戰爭初期蘇軍那恐怖的傷亡數字,如果沒有喀秋莎火箭炮這樣的毀滅性武器,無論蘇聯有多少軍隊,德國國防軍也會照單全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辯證法是什麼意思?怎樣才能學懂會用?大家能否舉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