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鶴上人
-
2 # 桃寶1
時下,搭建獨立站,幾乎是所有做跨境出口外貿企業都將會選擇的銷售模式,透過獨立站來開展線上業務,銷售自己的產品。不過關於獨立站不少外貿人在吐槽說,獨立站是有錢人玩的,很燒錢,真正玩得起來的並不多,運營獨立站很雞肋。瞭解後發現,其實是有一些誤解的!我們今天就來聊聊對於想做獨立站或者已經在做獨立站的外貿人,一起來總結下獨立站的誤區!一、 網站用模板擔心雷同太多獨立站現在大部分成熟的建站工具,都會提供免費的網站模板主題,如果一個模板很多人用,是不是對你的網站有影響,其實有這個想法並沒錯,但是當你要去找到真正用跟你一樣的網站模板的網站,是非常困難的。首選是如果你在Google去搜,肯定是難,同樣的模板網站不可能都排名在一起,因為即使模板一樣的網站,網站的內容也不可能出現重複的,當然完全是COPY的資料一模一樣還有可能。其次模板只是一個佈局框架,需要你自行去編輯圖片、文字、導航等等資訊,即使你偶然發現有人跟你網站很像,其實也不用擔心,這並不會對你網站造成競爭,各走各的路,毫不相干。二、 網站找第三方擔心資料不安全不少外貿人說,找了建站公司建網站,網站資料都是放在他們的伺服器上,被捆綁了一樣,網站資料沒有自主權。其實這個想法比較偏激,就好像花錢租了房子,還總是擔心,房東哪天把你房間的東西偷偷搬走。想想在亞馬遜、在淘寶開店,同樣也是租別人的服務,給你提供銷售的平臺,難道阿里還會吃你的訂單啊。相反,建站服務商,是可以簽署合作協議的,其實也是在幫你承擔風險,他們會在網站安全上給你提供保駕護航,比你自己租一個網站伺服器上更有保障。Tips:當然有實力的企業,自己有建站團隊,自己租一臺伺服器,請專業技術管理,重要辦公室裝監控啥的,資料安全性自己公司可以隨時監控得到。三、 推廣獨立站是有錢人玩的經常在看到社交軟體上看到有人在討論獨立站推廣方面的話題,不少人(吃太飽)會在群裡曬出自己Facebook廣告後臺,今天投入每次成果的成本、花費金額等等,有的確實預算很高,看似花了不少錢,但是成效好像一般。看到這些資料,有人會覺得,做廣告需要花好多錢啊,而且效果不好,難免會覺得做獨立站好難,好花錢呀。其實千萬不要被這些資料給迷惑了,不管你看到的是別人效果不好,還是效果很好,那也是別人的,最多給你提供一些參考。效果不好的,有可能只是人家在測試產品;效果很好的,有可能人家前期已經花了很多預算測出了效果,選擇的這種轉化好廣告組。推廣獨立站你要制定好引流計劃,市場調查,你的受眾,你的產品人群數量覆蓋率。要敢於試錯,前期可以花少量的預算去嘗試,效果不好及時止損,效果好加大投入。四、 獨立站大勢所趨,盲目跟風聽說獨立站會爆發,這句話在耳邊已經停了好幾年,2020年還是一樣真的會爆發嗎?我們先來看看會做獨立站外貿人一般分為幾種:1、企業型,獨立站是公司的一個重點專案也是長遠的規劃,企業會比較重視建站公司的實力,基本上是會安排業務員去網上找第三方的建站公司,然後去對比,每家的建站系統的價格、功能、售後、企業資質,然後提交審批最終再做出選擇,後續做大自建團隊。2、個人soho型,他們或許會去先找網上搜索下看看有沒免費的建站系統,然後也會去搜索一些建站公司進行對比,往往預算比較有限,比較看重的是價效比,價格要在自己的預算範圍,然後才是關注售後服務方面。3、關注獨立站動態型,這類外貿人或者企業往往已經安排人員紮根在各大社交圈,能夠透過圈子的影響力,瞭解到當前什麼網站比較多人用,什麼系統比較好,從而為他們提供了有力的參考。比如當前流行的建站系統Shopify,Shopyy等等。4、傳統貿易,傳統貿易型企業由於訂單碎片化,走參展和B2B平臺為主,針對的是批發商和詢盤為主,產品可溢價,利潤空間比較小,依靠大單維繫。想嘗試做獨立站,往往沒什麼經驗,對建站工具也不瞭解,一般是透過介紹或者百度搜索,建站追求比較快,沒效果可能就不做了。那麼無論是哪種型別的,如果是真正向往獨立站方向去發展,千萬不能盲目,在網上聽到什麼系統用的多就用什麼系統,聽說什麼價格便宜月租的想試試,一定要合理的提前做好獨立站的相關準備,比如域名註冊、建站系統的選擇、支付方式賬戶申請、物流的方案、引流計劃等等
-
3 # 睿哲資訊
今年1至2月,廣東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同比增長33.4%,海南跨境電商業務量增長也達到了5.5倍。今年2月天貓國際進口商品消費額同比增長超52%,京東國際、考拉海購等進口跨境電商平臺的訂單也都大幅增長。而隨著這些利好訊息的傳來,我們也看到了跨境電商獨立建站趨勢的興起,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獨立建站的那些機遇與風險。
為什麼現在都流行獨立建站
在最近這幾年,我們看到一些具有超前意識的跨境電商玩家,透過一些選品技巧選擇和測試爆款,在獨立站上獲得了很好的銷售和利潤。當然我們也看到一些平臺賣家,盲目的想要掙脫大平臺的限制,沒有進行合理的定位和規劃,就貿然開始獨立建站,短期內讓遭遇重大損失的例子。可見,獨立建站確實是一個風險與機遇並存的事情。
那麼獨立建站到底有沒有必要?
當然有的,尤其是立志想要做長久發展的跨境電商,獨立建站可以說是企業能做大做強的關鍵。獨立建站可以積累自己的客戶,方便以後做重複營銷和交叉銷售,可以擴大自身品牌效益,實現資料自由與增值,可以更靈活的運營和營銷,掙脫大平臺的高額的流量分成、設計限制、營銷捆綁等,從種種長遠的好處來看,獨立建站是跨境電商玩家,尤其是中大型規模的玩家,最終必然的選擇。
如何快速的擁有自己的個站
對於想要獨立站的賣家來說,首先必然需要考慮的是網站的定位,是做打爆款的短期業務?還是長期的垂直品類站?其次是產品和品類的選擇,基於前面的定位不同,也有不同的產品選擇;在這之後就是要考慮營銷和流量的運營。當然這些只是大方向的一些考慮,何種支付方式,什麼樣的供應鏈,如何辦理平臺許可證……這些小的細節也是需要費心考量的。如果想要一勞永逸,現在市面上也有專業的跨境電商獨立建站的產品可以快速擁有自己的電商平臺,比如QStore(店庫)。
選擇店庫,更快的擁有自己的跨境電商平臺
回覆列表
跨境電商這麼多年的時間,獨立站也有很多前輩在不斷地完善和改進,相比獨立站在以往的賣家獲取流量的單一模式,先行者們在不斷的摸索,增添了很多不同的可參考方法,如何在獲取流量的同時提高轉化仍是重中之重。
三個數學關係解析獨立站關鍵因素
來自shopyy的負責人陳遠明巧妙地用數學關係,向賣家們分析了獨立站領域中影響銷售額的各個因素:“銷售額=新客交易額 + 復購交易額,簡而言之便是拉新復購,所有的銷售額來源便是建立在這兩個的基礎上;而同時銷售額= 訪客數*全店轉化率*客單價,從其中任何一個維度入手都能極大地提高銷售額。那麼影響轉化率的因素有那些呢?轉化率=交易次數 / 訪問數,要提高轉化率就必須兩手抓,提高流量的同時,促成交易。“
他表示,從流量方面,需要考慮到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是流量天花板。任何事情都需要掌握一個度,賣家要對流量天花板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避免做無用功。
第二是流量價格。根據產品特性,測算流量價格,計算每個渠道的獲客成本控制ROI。
第三是渠道。為產品找準相應的推廣渠道,比如服飾類便不適合在谷歌推廣,在Facebook或者利用網紅得到的收益就會大大提高;相反的,割草機之類的在Facebook上的轉化率不高,但是透過谷歌,就會有意外收穫。
第四是流量風險。賣家對於流量的持續性和穩定性要有所把控,並以此來調整在SEO中的投入。
第五是週期。不同的推廣方式週期不一樣,SEO可能長達三個月或者一年,而網紅營銷可短至幾天半個月,Facebook上的時間甚至只要一個晚上,瞭解這些流量週期的特點,方便提高推廣效率。
技術維度15個細節超全講解
瞭解了銷售的基本屬性,以及從流量維度去提高轉化率的方法之後,則需要從技術端去打好基礎,做好網頁的維護並提高買家的復購率。陳遠明提供了15項技術維度的講解,覆蓋獨立站的方方面面,從最顯而易見的域名,再到郵件跟蹤,幫助賣家提高整體轉化率。
1、域名
域名需要儘可能的短,最好是“.COM”為主的。如果域名太長,買家無法一下子記住,在第一時間就弱化了店鋪影響力,基本上喪失了客戶直接透過域名進來的可能性,在有限的條件下,六個英文是比較好的入口,對於做長期運營有品牌規劃必須重視。
2、頁面速度
最好能夠做到在200毫秒內就能開啟,利用頻寬提高下載速度,同時必須做好日誌檢測,確保網站無誤。
3、移動端的適應性
越來越多的流量開始基於移動端,所以網站必須適配智慧手機、針對移動端操作體驗功能完整性做突破,做到介面簡潔、突出重點。
4、可信度
避免瀏覽器顯示網站不安全,如果網站不安全,會直接影響轉化率。
5、頁面結構
頁面導航需結構清晰、分類劃分合理、不宜超過3級、不使用FLASH。也可請國外的朋友反饋情況,避免文化差異。
6、搜尋
當SKU有幾萬個之後,對於買家的搜尋是一大難題,所以在搜尋推薦、熱門搜尋、搜尋攔截等方面需做好最佳化。
7、購物體驗
如果可以的話為購物車提供雲購物服務,買家只要登入就可以顯示以前加入的購物車產品。最好可以社登入交平臺,縮短整個註冊的過程,令下單流程清晰簡單明瞭。
8、展示維度
9、像數整合
使用facebook、google畫素整合,方便營銷團隊進行最佳化。
10、本土化
針對不同地區,多貨幣,多種支付,多語言的本土化運營。
11、新使用者放棄
一個使用者註冊了購物車也有商品,卻遲遲下單。大部分賣家可能就此放棄,其實使用者是可以追回來的。他在30分鐘沒有下單就可以發一封郵件,根據購物車的總值去追單。
12、郵件通知
在交易的多個步驟,都透過郵件跟蹤,能夠提高網站的在買家眼裡的認知度。
13、活動模組
配合多種運營技巧,挑取不同時間段做各種各樣的活動,或利用折扣網分發優惠券。
14、社交媒體
網站最好支援支援網站與instagram、facebook、 youtube等內容的引入。
15、資料分析
對流量、銷售、營收等進行資料分析,從資料中瞭解使用者每天的訪問量,商品每天的銷量排名,並以此改進,做一些相應的促銷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