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廬山百龍霸1

    自由主義過度造成的。本身,自由是一個相對的概念,西方對自由主義沒有豎起籬笆牆,從而形成虛無主義,虛無主義對價值是虛無化的,對歷史是虛無化的,忽略了歷史繼承性質,忽略了充滿價值有意義的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而單純從自由出發,從而引起了傳統體系的崩塌,尼采認為激情(酒神和太陽神)能解決虛無主義,我認為,是片面的,從客觀分析,是經濟基礎決定的,是金融資本家的好逸惡勞所決定的,虛無主義的根本的問題就是金融資本家的哲學的失敗。

  • 2 # 二桃愛三士

    不才認為尼采的虛無主義類似於佛家的色即是空,類似於《心經》上說的一切如夢幻泡影,如霜矣如電。。。色,指的就是一切可以看見的物質,不是我們常說的色情。虛無主義就是把一切有形物質“虛化”,把“有”統歸於“無”。這與古希臘哲學有異曲同工之妙;也與近代狹義哲學不謀而合!“眼見為實”,在哲學、心學、佛學、神學、玄學、道學層面上講都是不成立的,或者說是錯誤的!我們肉眼所能看見的物質在科學上講都是“光譜”投射在物體上經過反射、折射在人體大腦中快速反映產生的“畸形”物質。人類肉眼所能接收的光譜頻率極其有限(包括顏色的色素光譜頻和聲音震動頻),故而我們看見的東西都不是“實物”的真相!虛無主義並不是否定一切,而只是否定具象物質。具象物質背後的能量(看不見的)才是真正的主宰與“真實”!宇宙中只有4%的具象物質,有96%的暗物質,今天的量子學研究的主體物件就是這些“虛無”的暗物質能量轉換,故而尼采的虛無主義也是非常有道理的。

  • 3 # 巫小飛

    說說個人看法。首先,覺得虛無主義不是屬於尼采的。虛無主義是一個大思潮。這個思潮是伴隨著科學的發展產生的。

    生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都要問,人在這世上艱難求生是為了什麼。科學對宇宙一知半解的時候,西方是很虔誠的。尼采說上帝已死。跟科學發展是有很大關係的。

    虛無的產生主要來自於死亡的拷問。如果人是必死的,我們在這世上,到底追求什麼?尤其是生活艱難的人,為什麼一定要活著?

    如果是有神論者,還是容易找到思想出口的。他們把人生意義託付給神明,過好一生,一切交給神明裁決。

    對一個喊出上帝已死的哲學家。他的思想肯定沒有這樣的出口。

    尼采孤獨一生,沒有後人。在面對死亡時,他看到的當然是虛無。

    有朋友提到佛教,一切如夢幻泡影。必死的人生意義何在。或許恰恰應該在這看起來虛無短暫的夢幻泡影裡尋找。

    一個必死的人,只有這些東西留下來。一個是自己的後人——生命的延續。自己的夢幻泡影——人生經歷。個人認為,思想者,創造者,發現者的人生,是較為珍貴的“夢幻泡影”。可以往這方面思考。

  • 4 # 卓姥姥侃文化

    我對哲學很喜歡,但談不上研究。春節時從女婿書架上拿了一本《西方哲學史》放在床頭,至今沒看完。我個人認為:尼采就是中國《道德經》作者老子最忠實的粉絲。他對老子哲學思想和《道德經》的崇拜,已經不是“頂禮膜拜”能夠表達的那種崇拜。從他稱讚“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你就可以窺見一斑。

    尼采稱自己是“歐洲最徹底的虛無主義者”,但是,從他留下來的《權力意志》 《悲劇的誕生》《不合時宜的考察》《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論道德的譜系》等大量著作中,我們不難發現:他的學說脈絡是沿著超脫虛無主義思想而來的,是他對前人一些哲學思想的批判與繼承,同時,又把他個人對“價值、觀念、真理”等思想領域內的思考,留給了這個世界。儘管,他對這個世界很失望,以至於,在1889年1月3日,他在義大利都靈市內的大街上,因精神失常,而被送到了德國著名的耶拿大學的精神病院去進行治療。

    正如尼采自己的著作名稱《悲劇的誕生》一樣:一個天才哲學家,德國著名的語言學家、詩人、作曲家、思想家、文化評論家尼采,在他的生命的最後時期,都是活在自己混亂的思維世界中。尼采幾乎是在耶拿大學的精神病院裡,度過了他人生中的最後十一年,於1900年8月25日,在魏瑪都病逝,年僅56歲。正如巴爾扎克曾經斷言的那樣“天才,就是人類的病態,它就如同珍珠是貝的病態一樣”。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德也曾說過“沒有一個天才不是帶有幾分瘋癲”。因此有人評價說:“一個天才,和一個神經不正常的人之間的距離是非常短的。”

    然而,瘋癲的尼采,他的“虛無主義”卻是建立在他理性思考的基礎之上的哲學思想。因為,真正的虛無主義是以否定一切為目的性的,然而尼采則認為柏拉圖描述的理想國、基督教所說的天國等,都只是人類的產物,並無終極的客觀性。這就是尼采的偉大之處。

    儘管,尼采以“上帝已死”作為“虛無主義來臨”的象徵,而且成為了後來許多“存在主義”哲學家的研究起點,比如海德格爾、薩特、加繆等人,他們的哲學研究幾乎都是從尼采這個“上帝已死”的意象中起步。但是,尼采的一生都在尋找著他的“精神之父”,尋找他的“上帝”。最終,他在世界的東方,一個距離德國很遙遠的地方:中國,他找到了自己的“上帝”——老子。

    所以,尼采所認為的虛無主義有“消極”和“積極”兩種,即病態的虛無主義和積極的虛無主義。他把柏拉圖哲學思想、基督教思想和叔本華的哲學思想歸為消極的虛無主義。而把中國早他2400多年的老子奉為他的“神”。他在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思想的影響下,總結出自己的哲學觀點,並把它歸結為——“將失去終極價值的危機,則是能夠創立新價值的契機”。而且,他認為自己是“積極的虛無主義”者。因為他相信:即使虛無主義來臨,人們也能借著“價值”來“重估重建新價值”,以此“獲得生存下去的理由”。這,就是尼采哲學思想的價值所在。他能夠以理性的觀點來看待這個世界。

    所以說,尼采的哲學觀點雖然被他自己稱為“歐洲最徹底的虛無主義者”,但是,他的哲學思想也是有“根”的。他的根就是我們中國的哲學鼻祖——老子【見上面他對老子和《道德經》的評價】。

    尼采之所以給他自己做了一枚“歐洲最徹底的虛無主義者”的標籤,是因為太熱愛中國的老子了!

    然而,他對我們中國文化的認識和解讀,還是受其語言和東西方文化差異的影響,無法真正的解讀《道德經》的原著,而受到了一些所謂的“道家思想”的影響,過多的偏重於對“道”之“虛無”的理解,而未能真正的繼承到中國老子的哲學精髓,也沒有中國老子的博大胸懷,更沒有中國老子對“宇宙大法則”的認知水平,因此,詩人尼采從中國老子的“道法自然”中汲取了營養,但他還是沒有真正地理解老子“道法自然”的真諦,而片面的理解了“道法自然”的博大精深的含義,僅僅吸收了老子哲學思想的點滴。故而,他稱自己是“歐洲最徹底的虛無主義者”。也正是他思想的侷限性,和他對《道德經》不全面的認知,才使他走進了“哲學的黑洞”中,無法真正的理解並解釋這個世界,最終,他的大腦因為承受不了自己“內心的矛盾鬥爭”,而產生了“錯覺和幻覺”,被人們當做一個“精神分裂症”患者,送進了精神病院。痛苦的走完了他的《不合時宜的考察》之一生。

    假如尼采能夠真正的理解《道德經》的內涵——懂得老子的“道”也是一種真實的“存在”,而不是“虛無主義”的飄渺。就如同今天夜晚,天空中因為有厚厚的雲,所以,你看不見“月亮”掛在天空,但是,你不能依此判斷:今晚的天空中,就沒有月亮的存在。懂得“道法自然”即是自得其然,其中“自然”是對“道”之狀態與“道”之作為的形容,而不是指在“道”之外還有一種實體的自然。比如,今天晚上,你看到了一個彎彎的月亮;過幾天,你又看到了一個又大又圓的月亮;於是,你就認為:天空中既有“彎的月亮”,也有“圓的月亮”。事實不是這樣的。所以,你應該懂得:天空中之所以會有“彎的月亮”和“圓的月亮”之狀態的呈現,並不是因為有兩個或多個月亮的存在,而是因為月亮在受到宇宙中“萬有引力”的影響,它在做著“不停的運動”這個作為,而在它不停的作為的時候,它與太陽和地球的運動形成了一個有規律性的時空存在,所以,就形成了你所見到的狀態。懂得“道”就是“自然規律”與“自然實體”之間辯證統一的產物。就像太空中一直有黑洞的存在,只是我們人類還沒有能力去真正的認識它,並揭開他的神秘面紗而已。懂得“道”雖然成就了萬物,但“道”並不是有意要成就萬物,它就是自然的本體和本質。就像我們人體的大腦器官,是與我們整個形體緊密聯絡在一起的,是我們還在形成胚胎之前,就已經存在於我們父母體內的物質。這就是“道”的神秘所在。他的存在,不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存在。懂得“道”成就了萬物,但他並不是為了達到什麼自己目的,而是一種完全的自然而然的形成與存在,是自然無為的核心,也是自然無為的外在表現——一切因其自然,一切順其自然,這就是“道”的本性。所以說,道之本性是自然無為,但正是這種無為,成就了有為;也正是因為無為,才成就了一切。就好比“太陽”給地球帶來了光和熱,成就了地球上生命的存在。

    ……,……

    對於中國老子這樣高深的哲學理論和哲學思想,尼采沒有搞明白。所以,尼采強調,人們若要成為“自由精神”的主宰者,就必要革除自己頭腦中,對於某種“確定的永恆的價值”的渴望。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如果你想追求你的“精神自由”,即“靈魂自由”,那麼,你就必須要斬斷你對物質生活的追求。這,儘管可以稱之為尼采哲學思想的閃光點,但是,它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它割裂了“存在”與“永恆”的價值觀念,過分地強調了精神永恆的存在,忽略了“物質的現實存在”是“精神永恆存在”的載體和前提條件。所以,他最終會走進自己的“精神黑洞中”而無力自拔,上演了一出“人間悲劇”。

    當然,對於尼采的“虛無主義”的理解,絕對不是怎麼一個問答題就能夠說得清楚的。如果你對哲學感興趣,那麼,你就去研究我們自家的《道德經》。只要你能把老子的“辯證思想”“美學觀念”“管理理念”等等都參透了,你也是哲學大家、思想大家、理論大家,你就能夠讀懂宇宙,讀懂天下文章。你也將會成為一個“永恆的存在”。

    祝所有讀完我這篇文章的“關君”們,下個月就能拿到“青雲計劃”獎。

    【關君:是卓姥姥對自己粉絲的尊稱。既然君子成人之美,百忙中關注了我,我也自然要以最為誠懇的態度關注他們。關心他們。關照他們。因為,我懂得老子關於“舍與得”的哲學理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NBA常規賽開打在即,你認為新賽季的總冠軍會是哪支球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