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金牌網紅經紀人
-
2 # 羅鍋上山
照片主要看的是構思和技巧,老一輩人拿著畫素不高的黑白相機還能拍出優秀作品呢,現在咱們手機畫素都比他們的高了,看你自己對攝影掌握程度了
-
3 # 呂桂明帶你看壺口
拍攝好的作品與相機好壞關係不大,關鍵看攝影人的思想和悟性,這就好比廚師炒菜,手藝與炒鍋大小沒關係一樣。我之前使用過尼康入門相機d60,三千多元,拍攝好多獲獎作品
-
4 # 閒逛的賢人
索尼新出的微單效能a7m3.a7r3已經非常強大,和單反沒啥區別,好多商業攝影師也用!糾正下微單不如單反的問題!以後微單取代單反這是流行趨勢!
至於能否拍出好作品,和器材關係不大,關鍵還是後面那個頭,二戰時代用膠片機人家也拍出了不少好作品,你現在給你個最新單反,你能拍出超過人家的作品嗎?
不可否認用好的器材確實能提高出片率,但是一味靠器材才能出片的就是弱雞,或者用來裝逼的那幫人,除了用大光圈拍拍美女糖水,還會幹啥?
-
5 # 閃電牧馬人
其實這個問題沒有什麼可議論的,攝影的宗旨是記錄美麗瞬間!但攝影又是藝術所以帶在主觀性與審美感,玩好攝影跟攝影者關係重大,相機只是工具,雖然必不可少,但也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相機後面那個腦袋!你問的微單能拍出好的攝影作品嗎?其實是在問自己能不能透過微單拍出好作品,當你的攝影技術達到一定程度時,用任何攝影工具都能拍出好作品,前提是這些攝影工具完好能用!
下面幾張是我用手機拍的!
-
6 # 蜀人好攝
看使用者的“頭”夠不夠用。自己的那個頭夠用,什麼相機都能拍出好片子,否則,就是給你再好的裝備,拍出來的也是一堆廢片。
-
7 # 覺知Vermehmen
【原創簡答】謝邀。自己喜歡就是好作品。什麼機器拍,無所謂。我現在怎麼看,怎麼喜歡原來用500w數碼隨手拍的東西,比我後來一千多w畫素,二千多畫素拍的好。人的心情不同,看事物角度不同,感受不同,拍出來的東西就不同。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攝影亦如此。
-
8 # 老馬檢視312
看到這樣的問題,我只能哈哈。
第一,步行也能到北京。
誰也知道飛機可能是個人乘坐交通工具中最快捷的,其他的還有高鐵動車,接下來還有大巴車私家車,然後還可以騎個摩托或者電動車,然後的工具就是腳踏車了,當然殘疾人士也可以用輪椅。無論上述哪種工具,都可以輔助人們到達北京。如果沒有這些交通工具,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我們徒步照樣能進京。
第二,微單也能拍出好作品。
莫說是微單,你就是手機一樣能拍出驚豔的作品。照相器材只是一個工具,儘管這個工具的價格從天上到地下差別甚大。但是他們照相的效果,在有些情況下差異並不十分明顯。因此微單拍出好片子,絕對可能。
-
9 # 樂美圖
這個問題,如果是在五年前問,還有爭論的必要性,那時候大家對微單的識別度還不是很高。
我自己就是從單反轉到微單的,深有體會。
現在可以明確的說,微單可以拍出好的攝影作品。
首先我們來了結一下微單和單反的區別,了結之後,就懂了。
單反全稱為:(可換)單鏡頭反光式取景照相機。
微單全稱為:微型(可換)單鏡頭無反光鏡電子取景相機。
這裡要強調一個知識點,“微單”是索尼註冊的商標,只有索尼家的無反相機可以叫微單,別人家的叫“單電”即“(可換)單鏡頭無反光鏡電子取景相機”。
但是,大家口頭稱呼中,微單就是泛指的所有“可換單鏡頭無反光鏡電子取景相機”。
所以呀,從名稱上來看,唯一的卻別就是單反有反光鏡,微單無反光鏡。取景方式不一樣而已。
那有人問,這點不一樣是否能決定攝影作品的差距。
那就講一下各自的取景方式和成像原理吧。
單反的反光方式:機身內一塊反光鏡將兩個光路分開:取景時反光鏡落下,將鏡頭的光線向上反射到與焦平面等距的成像屏,成像屏上的影象經過屋脊式五稜鏡的折射,透過取景窗進入攝影師的視野。
拍攝時反光鏡瞬間抬起,光線直接匯聚到快門後面的膠片或感光元件(早期的CCD或現在常用的CMOS)上。
所以拍攝的瞬間取景窗中是看不到被攝物體的。
微單反光方式:微單中沒有這一個五稜鏡,也就沒有反光板,光線透過鏡頭直接傳到電子感測器上,感測器透過電訊號直接展現在液晶屏或電子取景器上,實現取景。
一個是光學取景呈現,一個是電子取景呈現,僅此區別而已。
攝影的重點並不是取景方式所能影響的,就像現在單反也要可翻轉屏,為什麼,因為極端場景和姿勢下可以從翻轉屏中觀看取景,這一電子屏呈現的方式就與微單呈現方式一樣了呀。
決定照片成像的鏡頭焦距、光圈大小、成像畫素、感光元件等都是與單反無異的。
因此,微單並不會降低攝影層面的技術。
那有人說既然微單一點也不差,還輕便,現在發展這麼好,將來是不是要替代掉單反了。這個問題有點超出題目的問答,但既然提到了我就說一下吧。
單反的優點是光學取景,響應速度快,尤其是體育賽事上,需要極快的響應速度才能抓住精彩瞬間。
微單還要經過一個電訊號的轉化,響應速度上是不及單反的,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目前我們日常使用是不存在這方面的不足的,但從響應速度來講,微單最快速度依然遠遠不及單反的最快速度。
所以,二者可以各佔一席之地,但在各自的優勢中,是誰也無法替代誰的。
回到問題本身,瞭解了二者區別後,還會懷疑微單拍不出好作品嗎?
哦,還有旁軸相機和雙方相機,都沒有五稜鏡,也是採用不同的取景方式實現的。
所以,微單一樣能拍出好的攝影作品哦。我也很喜歡微單的輕便。
-
10 # 老頑童攝影師
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先了解下單反和微單的成像原理。從原理上來說,微單和單反成像的原理都是一樣的,鏡頭對外部的光線折射後投射到感光元件CMOS上,CMOS解析光線訊號轉化為數字訊號並加以儲存。顯示器再將數字訊號還原為光訊號最後展示成一張照片在觀眾眼前。說到這裡應該能夠明白了吧,排除人為因素,如果同一個人對同一個景別分別用微單和單反進行拍攝,那麼決定作品好壞的因素是CMOS和鏡頭。
現在微單市場的領軍者是索尼,索尼經過多年的沉澱後現在已經推出全畫幅微單,感光元件的素質與同級別單反的素質已經旗鼓相當了。此外,索尼微單的鏡頭群現在也非常豐富,鏡頭素質也是槓槓的,所以微單出一部好作品似乎並不是太大的問題。
但總有人拿著好相機拍不出好作品,這個和器材關係不大了。這個是人的問題,攝影並不是器材記錄風景的過程,而是作者怎樣解讀和記錄所見風景的過程,相機在其中充當的是一個工具的作用。而這個工具具有好壞之分,但創作的源泉是拍照的人,這就好比一個不會畫畫、沒有審美的人,你把達芬奇的畫筆給他他也畫不出蒙娜麗莎。
說到這裡,我們不妨聊下微單、單反的區別吧。拋開各個品牌相機成像風格不說,單說使用過程中的差異。同級別的單反和微單,我個人用下來的差異最大的就是續航能力。微單無論是透過LCD屏取景還是透過取景器取景,都需要消耗電能把光訊號轉換成數字訊號再轉換成光訊號在顯示屏上顯示,所以微單一塊電池大概只能拍攝300-400張照片。當恰恰相反,取景器內看到的景物是反光鏡和五稜鏡的折射反射後看到的景物,在取景這個環節上單反幾乎不耗電(幾乎不耗電,不是完全不耗電,隨著取景、構圖的細微變化,測光系統工作需要耗電),所以單反一塊電池的續航能力比微單強很多。
微單也有較單反強的一面,比如在拍攝夜景時,引數的調整可以在取景器上直觀地反映出來,單反的取景器就無法實現這個功能。當然了,單反可以切換到LCD螢幕上去檢視實時的變化情況。
說到這裡會衍生出另外一個問題,為什麼很多人都願意用單反。我個人的理解是存在這兩個方面的因素:
1-單反從膠片時代發展過來,技術更成熟,大部分人群受慣性思維影響,對單反的接受程度好於微單。就好比在很長一段時間,大部分華人只接受大眾車和奧迪車一樣的道理。
2-單反的鏡頭群比微單更豐富,每個品牌的相機都有自己對應的鏡頭群,單反發展這麼多年,本品牌積累下來的鏡頭群已經很豐富了,第三方鏡頭公司如適馬、騰龍這些鏡頭工廠也積累了豐富的鏡頭生產經驗。算上非原廠鏡頭,單反的鏡頭群真比微單豐富得多,同時因為第三方鏡頭公司也有較豐富的鏡頭群,後期購買鏡頭的成本也相應較低。
好啦,又有衍生問題了,不是有人說微單便攜、體積小、輕嗎?你怎麼不說這個優勢?我想說的是未必啊!
我因為興趣愛好的原因,有一臺A7M2還有一臺5D4兩臺全畫幅相機,單從機身的角度出發,微單無論體積、重量都比單反小,但掛上鏡頭就不一定了。索尼是微單領域的領頭羊,他們把相機做小了貌似是為了給鏡頭騰出空間。索尼微單的鏡頭並不輕,外出旅遊為了輕裝踐行,我經常會帶著24-240mm的鏡頭出行,掛上這個鏡頭微單也差不多3kg了,一點也不輕。另外看下索尼為A7系列開發的鏡頭,素質越高的鏡頭,重量越重,特別是G大師級的鏡頭,真不輕鬆。
至於微單和單反怎麼選,我覺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對於懶人來說,微單還是蠻不錯的,至少調節引數時可以實時得觀察照片的光線色彩。而好的器材只不過是幫助你完成一幅佳作的工具,真正的佳作源自作者的大腦。
回覆列表
我覺得可以,攝影跟繪畫一樣,相機就相當於繪畫的時手裡的那一隻筆,好的相機可以最大程度的發揮你的創作能力,但卻不是你創作成品的決定因素,決定你照片好壞的不是相機,而是你相機後面哪個腦子,膠片時代的大師們,拿著笨拙的機械相機還不是能拍出驚豔世人的照片,所以不要變成器材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