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羲月17694648

    1、選個自己舒服的姿勢,拿枕頭靠著之類的,注意不要捂著孩子鼻子;

    2、乳頭乳暈要全部給孩子含住,只含住乳頭的話,孩子吃力媽媽也會很痛;

    3、孩子隨餓隨吃,不要定時餵奶;

    4、不要等奶存多了,奶漲了再喂,奶越吃越有,越攢越少;

    5、左右換著吃,不要只吃一邊,否則時間長了胸部會一大一小,十分影響美觀;

    6、不要喝過於油膩的湯,否則母乳脂肪含量過高孩子會拉肚子;

    7、有時間就要做胸部按摩,疏通乳腺,否則容易堵奶發炎;

    8、乳腺堵塞有硬塊,此時不要再熱度,應冷敷,乳腺管非常細,熱敷腫脹堵塞情況只會更嚴重;

    9、一旦乳腺發炎(常伴發燒),不要著急,可繼續餵奶,直至堵塞疏通,哪怕高燒40℃也不怕,不要吃藥打針,堵塞奶水吸出後自會退燒(親歷,醫生指導),堵塞嚴重難以疏通儘快請靠譜通乳師,記住!不到最後關頭不要去醫院打針吃藥!!!常規乳腺炎通乳師可完美解決!!!

    大概只想到這麼多,我兒子前幾天剛過一歲半,母乳還在吃,這一年半,最大的煩惱就是乳腺炎,我母乳很多,大大小小發炎十多次,請過通乳師三次,總而言之,如果想要母乳,一定要堅持,百日內是最痛苦的,半歲後會好很多!

    再次強調,如果乳腺炎,一旦有硬塊發脹,立刻給孩子吃,直到孩子吃掉硬塊,如果孩子吃不掉,先請通乳師,通乳過程會痛,但跟生孩子比都不算啥,一旦打針吃藥,至少一週不能餵奶,而且這樣折騰一回,母乳就會大大的減少!

    說到通乳師,再多嘴幾句,謹防暴力通乳,好的通乳師處理乳腺腫塊的時候,是根據腫塊位置和乳腺管走向等因素來進行疏通的,過程雖痛卻不傷害乳腺,痛是因為裡面已經發炎腫脹,不碰也是痛的,疏通完了之後有一種通體舒暢之感,乳腺疼痛情況也會大大減少且兩三天後炎症會自行消退,泌乳更甚從前!

  • 2 # 聽覺有道周村驗配中心

    1、情緒變化過於強烈不能夠馬上哺乳。人在情緒劇烈變化時,身體裡代謝狀況和平時是有變化的,會對乳汁質量造成不良影響,這時餵奶不利於孩子健康。

    2、洗澡後不宜餵奶。是冬天大家都喜歡洗熱水澡,哺乳期的媽媽也不例外。熱水澡後馬上就餵奶是不適宜的。因為洗熱水澡會產生“熱乳”,這是對嬰兒有傷害。與其相反,冷水澡後,母親因為冷水的刺激,乳汁也會發生變化,這時餵奶會讓嬰兒產生不適。

    3、運動之後不宜餵奶。女性在哺乳期的時候,運動後的乳汁中會產生乳酸,並且運動量越大,乳酸產生越多。雖然乳酸不會損害孩子的健康,但是會使乳汁變酸,容易引起孩子厭食。

    以上介紹的注意事項,希望哺乳期的媽媽們能夠儘量避免。一般情況下,只要孩子的母親休息二十分鐘左右,就可以給寶寶餵奶了。

  • 3 # 子初母嬰生活研究院

    一、母乳餵養的方法

    1.提早開奶 正常分娩的健康母親於產後0.5~1小時內可嘗試餵哺自己正常的足月兒,雖然此時母親的初乳很少,但新生兒有力的吸吮是促使泌乳的最好方法,也促進母嬰的相互適應。

    2.按需哺乳 新生兒期只要母親感到奶脹或小兒飢餓哭吵即可餵乳,一般每日餵哺10~12次。當乳量增加後,嬰兒睡眠時間逐漸延長,自然進食規律出現,隨著年齡的增大,兩次哺乳間隔時間逐漸延長,生後2個月內晝夜7 ~ 8次,每2.5~3小時 喂一次;3 ~ 4個月大約 6 次,夜間可減少一次。餵哺時兩側乳房輪流,先從一側開始,這側乳房排空後, 再喂另一側,每次哺乳應儘量讓嬰兒吸奶到滿足為止,時間約為 15 ~ 20 分鐘為宜。

    3.正確的哺乳姿勢 母乳餵哺乳姿勢可各種各樣,但應母嬰均感到舒適,乳母將拇指和食指分別放在乳房的上下方托起乳房,將乳頭刺激嬰兒的上、唇,引起覓食反射,嬰兒應含乳暈的大部分,使嬰兒在吸吮時充分擠壓乳暈下的乳竇,使乳汁排出。同時有效地刺激乳頭上的神經末梢,促使泌乳和攝乳反射。餵哺完畢,將嬰兒抱直, 頭部靠在母親肩上, 輕拍背部促使胃內空氣排出, 然後保持右側臥位, 以防嘔吐。

    二、母乳餵養的注意事項

    1.母親在孕期就應該建立自己餵養孩子的信心,並作好具體準備,如孕晚期每日用溫開水擦洗乳頭,向外輕拉幾次,使乳頭面板堅實及防止乳頭內陷,以利小兒吸吮。

    2.乳母應注意營養、睡眠充足、心情愉快、生活有規律、不隨便服藥,每日應較平時增加能量700~1000kcal和水分1~1.5升。

    3.母親的乳頭應經常保持清潔,防止乳頭、乳房疾病的發生。

    4.母乳量不足時,常有哺乳前乳房不脹,哺乳時小兒吞嚥聲少,哺乳後小兒睡眠短而不安,常哭鬧,體重不增或增加緩慢。需找出原因加以糾正。

    5.不應讓嬰兒口含乳頭睡覺,不僅不衛生,且易引起窒息、嘔吐,同時還會影響嬰兒牙床的發育而致畸形。

    6.因為各種原因需暫停哺乳時,應定時將乳汁擠出,以免乳量減少。

  • 4 # 嘿呦喂哦

    給寶寶餵奶並不是把乳頭塞進寶寶嘴裡就夠了,姿勢不正確會不但會造成堵奶,還會影響產奶量。

    姿勢不對讓奶量減半

    國防大學中醫院做過調查,母乳不足的人群中有90%以上都是因為姿勢不正確造成的,如果及時調整,這些媽媽的奶量都可以提升。

    做個通俗的比喻,乳管好比是水管,有彎折了就會堵塞。寶寶吃不到奶會非常疲憊,所以很多寶媽說寶寶吃一會就睡著了。有奶排不出來,不但寶寶吃不飽,還極易引發乳腺炎。

    奶不排空,泌乳反應減少,幾天之內奶量就會銳減。

    其次,錯誤的餵奶方式容易使奶汁流到寶寶的鼻腔。

    寶寶的咽鼓管短而寬,而且又比較平,奶汁流到鼻咽腔後,很容易就會經咽鼓管進入鼓室,引發中耳炎症。

    寶寶得了中耳炎往往會因為耳朵痛而夜間裡哭鬧,有時還會伴有發燒和嘔吐的症狀。嚴重時會聽力減退,甚至有引發腦部感染的危險。

    寶媽餵奶時一定不能掉以輕心。

    首先掌握正確的銜乳姿勢。

    選自西爾斯育兒百科。如果寶寶的下嘴唇向內縮,可以輕按下唇,將嘴唇外翻,寶媽就不會感到疼痛了。

    下面再來看正確的哺乳姿勢。姿勢正確不僅可以讓乳汁順利地流到寶寶的口中,而且寶寶也不會拉扯乳頭或給新媽媽帶來其他的不適感。

    以下是一些經過充分驗證的母乳餵養的最佳姿勢,寶媽們快點學起來,按推薦程度遞增:

    橄欖球式

    1、將寶寶放在體側的胳膊下方,面朝自己,寶寶的鼻子大約與乳頭持平,寶寶雙腳伸在寶媽的背後;

    2、用手托起寶寶的肩、頸和頭部;

    3、另一隻手呈C形托住乳房,引導寶寶找到乳頭,媽媽這時身子應稍微前傾,讓寶寶靠近乳房。

    這種方式適合剖腹產的寶媽,因為這樣可以避免寶寶壓到你的腹部。

    另外,如果寶寶很小或含奶頭比較困難,這種姿勢也可以幫他找到乳頭。

    月嫂來了提示:對於乳房較大、乳頭扁平或生雙胞胎的寶媽來說,這種姿勢也很適合。

    半躺式

    1、把寶寶橫倚在自己的腹部,臉朝向寶媽乳房,寶寶後面可以墊一個枕頭;

    2、寶媽的背後用枕頭墊高上身,斜靠躺臥;

    3、用手臂托起寶寶的背部,手靠在寶寶後面的枕頭上,以便寶寶的嘴巴可以銜住媽媽的乳頭。

    這種方式適合於分娩後頭幾天,這時媽媽坐起來仍有困難,用半躺式最適合。

    側躺式

    1、寶媽在床上側臥,背後用枕頭墊高上身,斜靠躺臥;

    2、寶寶橫倚著寶媽的腹部,讓寶寶的臉朝向寶媽,寶媽身體下側的胳膊枕在自己頭下,另一隻手抱著寶寶;

    3、使寶寶的嘴和寶媽乳頭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

    如果寶媽在剖腹產或分娩時出現過難產、坐著不舒服、白天晚上都在床上餵奶,可以嘗試躺著喂。但不建議經常用,寶媽和寶寶都容易睡著,曾有寶寶被媽媽的乳房壓到因此窒息的案例。而且這種姿勢也缺乏和寶寶的交流。

    搖籃式——最佳姿勢

    1、寶寶的頭部枕著寶媽的手臂,腹部向內;

    2、用手手託著寶寶的臀部,這樣方便身體接觸。可以用軟墊或扶手支撐手臂,這樣比較輕鬆。

    搖籃式是最經典的哺乳姿勢,寶媽和寶寶可以充分交流,媽媽也可以輕輕撫觸寶寶,增進情感。手臂自然放鬆,幫寶寶的頭在臂窩裡找到一個最舒服的位置,奶管也會非常通暢。

    其他注意事項

    1.哺乳前寶媽要洗手,但無需清潔乳房與乳頭。因為乳房上的微量細菌,對於寶寶的胃腸來說,是一種相當好的益生菌。

    2.餵奶過程中要注意整個乳頭和大部分乳暈是否還在嬰兒嘴裡,要及時調整嘴型。

    3.為了防止孩子吃奶時睡著從而養成奶睡的不良習慣,可以輕觸寶寶手心,腳底,將他叫醒。

    4.應讓寶寶吃盡一側乳房再吃另一側。若僅吃一側的奶寶寶已經吃飽、就應該將另一側的奶吸出,這樣做的才能預防脹奶。

    未來寶寶的漢字學習不要忽視哦~分享一個幼兒識字APP“貓小帥學漢字”。很多小寶寶都會對電子產品感興趣,我們剛好可以利用這個來教他識字。這個軟體的課程豐富,還有生動形象的圖畫和聲音,更能激起寶寶對學習漢字的興趣。

  • 5 # 樹袋寶寶孕嬰坊

    新生兒吃奶有哪些注意事項?

    (1)新生兒吃奶要按時

    一般新生兒從出生開始,三個小時喂一次奶比較合適,這樣寶寶能吃飽,媽媽下奶也快,不要不看時間頻繁給新生兒餵奶,那樣的話可能會對新生兒的胃部造成負擔。

    (2)餵奶時媽媽要注意抱嬰兒的姿勢

    抱嬰兒的姿勢要正確,不然嬰兒被抱的不舒服,也不利於寶寶吮吸,因此在新生兒吃奶的過程中,媽媽一定要注意抱寶寶的姿勢是否妥當。不要隨隨便便把寶寶抱在手上就開始一頓喂,寶寶不舒服的情況下會拒絕吃奶,甚至會哭鬧,這樣的後果想必每一位媽媽都不願意看到。

    (3)喂完奶要拍背,讓寶寶打出嗝

    新出生的寶寶自己吞嚥能力還沒有,所以每次喂完奶,媽媽都要堅起寶寶,在寶寶的背上拍打幾下,讓寶寶打出嗝,確認寶寶已經把奶嚥下去了。但是在拍背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力度輕柔,不要太大力把寶寶拍痛了,總而言之在新生兒餵奶方面,注意事項是非常多的。

  • 6 # 範本娜

    不能吃涼的,我孩子小時吃了甘蔗,使孩子拉了二個多月的肚子,當時他也不哭不鬧,就是吃完奶就拉。

    再就是別碰著乳房,會結成塊,非常的痛。

    我當時還找了一個農村老太太看的,用簪子畫的,還唸咒語,到了家就好了,還真管用。

    多喝魚湯,骨頭湯,豬蹄子就會奶水多。

    我覺得最好是不要吃涼,孩子會受不了,拉肚子會帶來很大的麻煩。

  • 7 # AAA福祿壽喜財AAA

    必須要保證母親身體健康,學習母乳餵養知識,掌握正確的餵養方式。

    餵奶時間與次數:

    提倡母嬰同室,按需哺乳。出生後半個小時就可以給孩子餵奶了,及時讓寶寶與母親肌膚密切接觸,儘早開奶,半個小時內讓寶寶吸吮第一口母乳,既可預防新生兒低血糖的發生,又可促進母乳分泌。

    按需哺乳有利於寶寶生長髮育和營養補給。對未滿月的寶寶,每隔2小時左右喂1次,滿月後的寶寶可以每隔3小時喂1次奶,夜間可以減少1次餵奶時間,慢慢地養成按時吃奶的習慣。每個嬰兒各不相同,因為每一個嬰兒都有自己的需要和食量。

    餵奶的姿勢:

    餵奶的姿勢有坐位和臥位兩種,一般採用坐位,可避免寶寶被奶嗆著,夜間可採用臥位餵奶。母親用手指夾住乳房的前部,將乳頭連同乳暈大部分放入寶寶的口中,使寶寶的嘴裡塞得滿滿的,有利於寶寶靠牙床對乳頭擠壓而吸吮到乳汁,光靠叼住乳頭吸吮是不可能吸到乳汁的。吸吮完一側再換另一側乳房,儘可能把兩側乳房都吸完。若未吸完,應用吸奶器把剩餘乳汁吸乾淨,防止乳汁在乳房內積存而引起急性乳腺炎。寶寶吃完奶後,把寶寶抱直,上身靠在媽媽的肩部,輕拍背部,讓寶寶打嗝,把吞入胃內的空氣排出來,這樣可以減少吐奶。如果選擇坐位,一定要確保姿勢舒服,可以用墊子或者枕頭支撐著胳膊和背部;躺在床上臥位餵奶也很好,尤其適用於最初的幾周和夜間。側身躺著,輕輕地將寶寶的頭和身體摟在身邊,托起上身和頭部,讓寶寶夠得著乳頭。

    學會抱寶寶:

    將寶寶摟抱在臂彎中,讓他的頭躺在手臂的彎曲處,手托住他的背部和臀部。絕不要彎腰或者用力向前探身以將乳頭送入寶寶的口中,如果夠不著可以墊個枕頭,然後再將寶寶和枕頭一起放到膝上。

    最初的接觸:

    寶寶一出生就讓他開始接觸乳頭,這對母親和嬰兒都有好處。如果產婦住在醫院裡,可以在分娩室裡就要求把孩子放到自己的胸前,這樣做有兩個重要的原因:第一,吸吮會自然引起催產素分泌,這種激素可使子宮收縮,促進分娩後儘快將胎盤娩出;第二,吸吮還會在產後立刻使母子間建立起一種親密的關係。順便說一下,媽媽不必擔心寶寶會嗆著。寶寶天生的吸吮反射很強,而且一出生就會吞嚥。

    覓食反射:

    開始餵奶時,應將寶寶抱在臂彎裡,輕輕地拍打寶寶靠近乳房的一側臉頰,以引起覓食反射。讓寶寶學會尋找媽媽的乳頭並會立刻轉動頭部,張開嘴巴,然後快樂地用嘴唇嘬住乳暈部位,開始吸吮。許多寶寶先舔舔乳頭,然後才將乳頭放進嘴裡,這樣會有助於刺激乳房,促進乳汁分泌。

    乳汁釋放反射:

    寶寶吸吮乳頭的時候,腦垂體會受到刺激而分泌催乳素和催產素。催乳素能刺激乳腺分泌乳汁;催產素則將乳汁輸送到乳暈後面的乳汁儲存處。這一過程在幾秒之內就能完成,俗稱“下奶”,也就是乳汁釋放反射。乳汁足夠的媽媽能強烈地感受到這種反射,只要看到寶寶或聽到他的聲音,這種反射就會發生了。

  • 8 # 孕產問答

    初為人母,在母乳餵養的道路上確實是有許多的注意事項,如果有些注意事項不提前瞭解的話,確實是對媽媽和寶寶都是一種傷害,在母乳餵養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這幾大事項。

    第一:餵奶次數和時間

    從寶寶剛生下來的時候就要及時的給寶寶餵奶,刺激泌乳素的分泌,後續大多數媽媽都是每個2到3個小時餵奶一次,可以根據寶寶的情況判斷是否餵飽,也不要過多的擔心奶水不夠,寶寶的成長所需要的奶水其實和媽媽的供給是平衡的。

    第二:餵奶姿勢

    這裡說到的姿勢,主要是指媽媽要讓寶寶含著乳房把乳暈也含在寶寶的嘴裡,這裡一方面媽媽乳房不會因為寶寶用力過大而破損,另一方面寶寶也不會因為含乳方式不對,情緒煩躁而吃不到太多的奶。如果一邊乳房的奶水夠寶寶吃了,那麼另一邊的奶水一定要及時的擠出來,防止乳房堵塞。

    第三:注意乳房衛生

    每次餵奶前最好把乳房清潔下,以免乳頭有細菌或者其他浮塵物容易吸到寶寶嘴裡,造成一定的感染,這樣寶寶就會比較受罪。

    第四:注意存奶方式

    如果是乳汁吸出來的媽媽,一定要及時的把乳汁放進冰箱,並且在儲奶袋上標記清楚具體的日期和時間,這樣便於後期給寶寶餵奶時對於時間的辨認。

    雖然是初為人母,但是母愛的天性,相信媽媽們一定可以做的很好,母乳餵養的過程中也要保持愉悅的心情,同樣是非常重要的。

  • 9 # 希媽育兒

    1.注意餵奶姿勢。

    新媽媽可能都不太會抱剛出生的寶寶,特別是餵奶時,如果餵奶姿勢不正確,一方面是寶寶不舒服,不太容易吸吮到奶水,另一方面,媽媽的姿勢僵硬,不一會也會腰痠背痛。

    正確的餵奶姿勢,一定是“三貼”:胸貼胸、腹貼腹、下顎貼乳房,寶寶吃奶時小嘴巴剛好包裹與乳暈的邊緣對齊。

    一般來說,餵奶姿勢有側躺式、橄欖球式、搖籃式,媽媽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合適的哺乳姿勢。

    2.注意防止乳腺炎。

    乳腺炎是因為產後乳汁淤積,造成乳腺不通,從而引發乳腺炎症,導致產婦發熱、寒戰的現象。

    我在寶寶10來天的時候就得過乳腺炎,因為奶水太多,寶寶食量小沒有吃完,所以每次喂完奶都要擠奶。但因為是剖腹產,產後體虛,夜裡弄完寶寶之後身體實在太累了,有幾次我就偷懶沒有擠奶。

    到後來就漲奶了,寶寶也吸不出,用了熱敷、按摩等方法都沒有太大用處,最後出現了發燒症狀。所以不得不到醫院掛水,掛了3天才好。

    所以新手媽媽一定要買個好點的吸奶器,多餘的奶水寶寶吃不完,一定要及時擠掉,不然漲奶,寶寶沒奶吃,媽媽也受罪。

  • 10 # 幽宣蘭香

    不用太擔心,你第一次做人媽媽,他第一次孩子,你們倆一起成長一起摸索。哺乳是天性,剛開始不協調幾次下來就摸索出經驗了。不必強求,只要你和寶寶姿勢舒服就行。

    別的我不囉嗦,只做為過來人提3個小建議:

    1如果下乳快,乳量大。餵乳時用中指和食指夾住乳暈處,控制下乳量,以防新生兒吞噬慢而嗆住孩子,初生兒因生理結構不適合躺著哺乳,易從鼻腔和口中反溢位來。

    2如果你屬於乳房豐滿型別,不大建議在睏倦時給孩子採取躺著哺乳的體位,因大人睏倦後打瞌睡時乳房壓住新生兒鼻腔而引起窒息的事時有發生,務必小心。

    3如果發生乳腺炎可去中藥店買些蒲公英泡水喝,不會影響哺乳,兩三天就不疼了,對孩子也沒有影響,可持繼哺乳。

  • 11 # 一一呀呀小美媽媽

    孩子比較小,儘量抱著喂,孩子頭部高,然後寶寶的身體向內側傾斜,調好角度,這樣不易嗆奶。如果吃的比較多,喂完孩子記得豎抱孩子,用手輕拍孩子背部,拍奶嗝,我剛開始不知道,寶寶兩個月才會拍奶嗝。手一定要空心排。由下到上排,這樣會把孩子吃奶時吸進的空氣拍出來。

  • 12 # 媽寶成長

    謝邀!第一次做媽媽,年齡不會大,而且沒有長輩在身邊,你絕對會有時很惘然!而且現代女孩追求瘦身骨感,追求形體美,乳房的供乳量也很不足!母乳餵養寶寶你必須要保障供乳量,還要保障奶水的質量!因為年輕媽媽都不懂戒口,什麼食物都去吃!奶水的性質是媽媽每天吸收食物的營養而定,比如媽媽每天都在進補,吃油炸煎炒或補湯等等!奶水就會比較上火!又或者媽媽吃多了性寒涼的食物,奶水也會性寒,寶寶吃了身體也不好!生完寶寶的媽媽一定要均衡飲食,調節身體!讓奶水性質溫和充滿養分,還要保障充足!現代寶媽如果奶水不足就多煲幾個催乳湯,呆萌還記得幾個,就給大家分享一下!草魚尾木瓜湯或帶魚木瓜湯,甜醋豬腳湯,瑤柱花生湯或粥,蟲草雞肉湯等等都能催乳,也能補身體!生薑煎蛋也是寶媽最合適的食材!姜驅寒,多吃生薑也能保障寶媽和寶寶身體防寒!天麻燉豬腦驅風,防止產後風有療效!哺乳體位並沒什麼講究,但也要讓寶媽和寶寶感到舒適才能更好吸收,建議寶寶平躺或平抱著吃奶,寶媽體位最好是坐著,不支援寶寶和寶媽都躺在床上哺乳!因為做了媽媽後,乳房都會變大,而且下垂,躺在床上乳頭往下,寶寶很難吸出!乳房往下壓,奶水不能自出,寶寶吸力不足就會吃不飽,所以不支援平躺哺乳!好了,以上是呆萌淺見,希望別見怪!謝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嬰兒快五個月,十七斤要不要吃輔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