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寶劍三次郎

    北洋水師是李鴻章的私人艦隊,是李鴻章維持手中權力的重要籌碼,要挾朝廷,打壓同僚的工具,朝廷早就想削弱李鴻章的勢力,和李鴻章不對付的朝中大臣和地方督撫個個都厭惡李鴻章把持權柄,南洋水師由兩江總督劉坤一掌握,福建水師在中法戰爭期間李鴻章一心儲存自己實力,見死不救,遭到覆滅性打擊,甲午戰爭沒有恢復元氣。

    廣東水師本來實力不強,畢竟英國強佔的香港身邊,容不下一支較為強大的艦隊,甲午戰爭期間廣東水師也派了廣乙,廣丙兩艘軍艦參戰,在威海衛被日軍俘虜,廣東水師還寫信給日軍聯合艦隊司令,要求釋放廣乙,廣丙號,理由是這場戰爭是李鴻章的北洋水師跟日軍打的,不管他們廣東水師的事,他們北上只不過是敷衍朝廷。

  • 2 # 什麼使用者名稱都是浮雲

    不只其他水師沒有支援,連對岸的威海衛炮臺也被日軍奪瞭然後反過來炮轟北洋水師,問題是威海衛的陸軍炮臺被攻擊之時,北洋水師的軍艦在圍觀嗎?

  • 3 # 文史墨客

    甲午海戰,提起這一場戰役,我們每一名華人都會莫名的悲痛,因為那是一種屈辱,是一種永遠無法抹去的痛苦記憶。時隔百年,滄海桑田,歷史鉅變,讓我們用現在的眼光去看待和分析當時擁有四大艦隊的清王朝是如何輸掉那場舉世矚目的大海戰!

    一、實力對比——領先

    自從1840年鴉片戰爭失敗以後,清王朝的統治者和許許多多的王公大臣都認識到了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在達成共識以後,清朝放下了天朝上國的架子,開始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洋務運動,並湧現出了像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一批有名的洋務運動積極份子。在他們的提議和推動下,透過數十年的努力,直到甲午海戰爆發之前,清王朝一共擁有四大艦隊,北洋水師、南洋水師、福建水師和廣東水師。其中北洋水師是四支水師中實力最強的,當時的亞洲第一,南洋水師和福建水師僅次於北洋水師,實力也不容小覷,廣東水師排第四,實力不如其他三支,但是在亞洲範圍內也是實力強勁。總之,以當時四大艦隊的實力和日本海軍相比,無論是規模、噸位還是戰鬥力都是領先的。

    二、戰敗原因——內鬥

    擁有四支艦隊的清朝水師,實際參加甲午海戰的卻只有北洋艦隊一支,那麼其他三支在幹什麼呢?這就不得不說清朝的派系鬥爭了。眾所周知,北洋艦隊的幕後老闆是李鴻章,李鴻章作為洋務運動的倡導者和積極推動者,幾十年來採取的一些政策和自己的所作所為,觸動了很多人的利益,得罪的人不少,其中不乏王公大臣,達官貴人,有人說北洋艦隊簡直就是他的私人武裝,有不少人對他是恨之入骨,巴不得他出醜或者是倒臺。再者,據說曾經南洋艦隊和日本艦隊作戰失利尋求北洋艦隊支援時,北洋艦隊遲遲不肯出動,最終導致南洋艦隊損失慘重。因此,當北洋艦隊遇到危機,其他三支都不願施以援手,甚至有的人幸災樂禍等著看笑話。這是原因之一,還有第二個原因就是李鴻章戰略指揮失誤,當時有人提出,日本海軍舉全國之力與北洋水師作戰,主力盡出,後方空虛,當以其他三支艦隊偷襲日本本土必能取勝。但是,李鴻章不知為何拒絕了這一提議,最終導致了甲午海戰的失敗,使當時的清政府割地賠款,人民飽受屈辱。

  • 4 # 星輝650

    一是平時關係處的不太好,

    二是艦船落後,理念打法落後,戰鬥力難堪大用,海戰艦船航速,艦炮射程射速很較勁,航速慢,射程近,射速慢,那就是白給,當時說是戰艦,其實鐵甲艦沒幾條,銀子建北洋都不夠,

    這裡要糾正一個錯誤,慈禧貪軍費,

    慈禧貪軍費不假,但軍費是什麼?

    慈禧貪金銀珠寶,這些東西看似很值錢,都是民脂民膏民間血汗但是說到造艦,這些東西有用嗎?

    這是個金融價值問題,

    這些珠寶,看似價值連城,耗費人工,

    但基本沒用,

    清朝康熙養玉雕工匠,是給失去土地的農民一份養家餬口的工作,

    是重金梳玉,開墾農田,

    這些珠寶沒有經濟迴圈貨幣的價值支付功能,

    珠寶收稅收上來,沒有流通價值,不能二次推動生產迴圈,實現製造業工資支付,推動製造業勞動力的生產力再生。

    而且這些珠寶也不能順利支付大清需要的鐵礦石,機器,彈藥,這就尷尬了,

    慈禧手裡收稅收來的珠寶在國際貿易裡不被認可,難以變現

    這些東西打起仗來貶值嚴重

    窮人吃不起飯要珠寶何用?

    這裡面有些事一言難盡,

    西方珠寶是光學科技的培養基,

    珠寶光學直接推動著航海導航科技,

    而東方珠寶直接促進農業土地開墾,

    在這個層面慈禧對珠寶不得要領,

    這也使大清國的珠寶金融誤入歧途。

    或許比較合理的途徑是農民把寶石挖出來賣了補充農資,

    官家把珠寶封賞給下級做生活費用,下層官吏用來買米買肉,支援生產,底層生產者再用來抵稅。

    但其實,慈禧對於珠寶玩不轉。

  • 5 # 不沉的經遠

    首先要說一下問題中有個小錯誤,在甲午戰爭中北洋水師並非孤軍奮戰,廣東水師也派軍艦參戰了。而南洋水師和福建船政水師不派船北上,則原因各不相同。

    因為鴉片戰爭以後列強多次從海上入侵,迫使晚清開始重視海防,有了籌辦近代海軍的想法。按照清政府的海防規劃,將籌辦北洋水師和南洋水師兩支近代水師,分別由北洋大臣和南洋大臣負責。

    除了這兩支水師外,福建利用船政局建造而沒有被其他各省呼叫的軍艦,自己組建了福建船政水師。廣東因為近海海防需要,也購買了一些近代軍艦籌辦了廣東水師。這兩支水師屬於地方性質,論規模和實力無法和北洋、南洋水師相比,不過也具備一定的戰鬥力。

    船政水師的“伏波”號炮艦

    在甲午戰爭前,廣東水師派出了“廣甲”、“廣乙”、“廣丙”三艘巡洋艦北上和北洋水師會操。此後因為北方局勢日益緊張,這三艘軍艦就留在了北洋水師,並參加了後來的甲午戰爭。

    考慮到廣東水師除了這三艘巡洋艦外,其他的都只是一些小型炮艦,因此也可以算是主力盡出了。而北洋水師也不算是孤軍奮戰。

    “廣甲”號巡洋艦

    至於南洋水師和福建船政水師為什麼沒有派出軍艦參戰,他們的原因各不相同。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福建船政水師。福建船政水師其實是四個水師裡成軍最早的一個。不過其軍艦主要來源是福建船政局自造的軍艦,其中不乏早年摸索階段的試驗性產物,大多隻是些老式炮船,因此總體實力較差。

    更糟糕的是在中法戰爭中,福建船政水師在馬江之戰中損失慘重,差不多是全軍覆沒。因為財力所限,此後福建船政水師一直沒有補充什麼新船,完全失去了出海作戰能力。

    直到甲午戰爭前不久,原本廣東水師訂購的一艘“廣乙”級魚雷巡洋艦因經費問題沒有調撥給廣東,福建船政水師將其改名為“福靖”號留用,這才有了一艘可以出海作戰的軍艦。

    不過甲午戰爭時,“福靖”號應該還處於測試階段,沒有形成戰鬥力,加上也就這麼一個獨苗,杯水車薪,因此清政府並未考慮抽調它北上參戰,而是考慮調南洋水師北上。

    和“福靖”同級的“廣乙”號巡洋艦

    但是在太平軍起義爆發以後,清政府因為財政緊張,為了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不得不放權給地方督撫,允許他們自己籌備軍餉編練團練和太平軍作戰。此後地方勢力大張,兵為將有的情況也非常嚴重,清政府要調動軍隊並不是那麼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得到地方督撫的同意才行。

    而南洋水師由南洋大臣管轄,因此調動南洋水師就必須南洋大臣點頭。

    然而在甲午戰爭前,清政府打算調南洋水師北上協同北洋水師時,兩江總督、南洋大臣劉坤一就以南洋水師船少,用於長江防務尚且不足,不能北上拒絕。黃海海戰後,清政府第二次想調南洋水師北上時,署理兩江總督、南洋大臣的張之洞又以缺乏水兵為由,要求北洋水師派人南下接管南洋水師各艦然後再北上,拒絕北上。

    南洋水師因為經費所限,實力確實不如北洋水師,士兵數量也有所短缺。劉坤一、張之洞的推脫之辭並非全無根據。但是此時日本沒有攻擊長江流域的打算,南洋水師也不至於連開船北上的人都沒有,因此他們這麼做更重要的原因是地方主義思想作祟。

    當時地方大員首要負責的是地方防務。甲午戰爭主要作戰地區都是北洋大臣所管轄區。對於劉坤一、張之洞來說,只要自己的防地沒有出事,那麼甲午戰爭勝敗其實對他們影響不大,自然不願意冒著南洋海防空虛的風險去給李鴻章做嫁衣了。

    事實上在中法戰爭時,這種事情就發生過。在中法之間關係日益緊張時,清政府打算調南北洋水師南下加強福建、廣東沿海防務。當時當時北洋大臣李鴻章、南洋大臣曾國荃一開始也是採取了推脫的態度。最後還是清政府再三下令,才不得不派出軍艦南下。

    此後清政府為了解決各地水師互不統屬,難以排程的問題,成立了海軍衙門,統一管理北洋水師和南洋水師。但是最後因為經費不足和主事的奕譞、奕劻能力有限,實際上海軍衙門並未真正完成這一工作,北洋水師和南洋水師還是各行其是。

    所以甲午戰爭時再次上演中法戰爭的悲劇也就不奇怪了。

  • 6 # 和俊哥一起聊歷史

    在甲午海戰之前,四大水師之間的關係並不和睦,甚至算得上老死不相往來的地步。但在甲午海戰中,廣東水師還是派出了一些艦船前去作戰的。

    南洋水師不出戰,是派系問題

    南洋水師和北洋水師是死對頭。當年清朝海軍初建,南洋水師受盡了委屈,經費經常被北洋水師的李鴻章剋扣,軍艦也被截留,所以他們不願意幫李鴻章出頭。

    而且,雖然在當時南洋水師排名第二,但其整體規模遠不如北洋水師;即使出戰,也未必能取得多大成果。

    福建水師不出戰,是名存實亡

    福建水師在馬江海戰對法艦隊作戰時,幾乎全軍覆沒;從此一蹶不振,直到戰後,也未能發展起來。

    廣東水師出戰了,但有心無力

    廣東水師的總體實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總噸位只有1.1萬噸。但即使如此,卻依然派出了三艘艦船,協助北洋水師作戰,只不過這實在是杯水車薪。

  • 7 # 行者

    從某種程度來說,北洋水師已成為朝廷權利鬥爭的犧牲品。

    作為洋務運動的主導者,李鴻章被朝廷上其他權臣妒忌,北洋水師是李鴻章手裡的王牌,不少人恨不得除之而後快。光緒的老師翁同龢更是多次掣肘。不搗亂就不錯了,還能指望他們幫忙?

    最可恨的就是置國家裡於不顧,互相傾軋的翁同龢之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適合學生戴的手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