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董狐筆
-
2 # 執斧談史說事
祖逖如果晚死幾年也不可能北伐成功的,因為有四大原因導致其必然失敗。一是東晉統治者無心北伐還想要摘取勝利果實;二是內部不能團結經常發生叛變;三是北方地主豪強大多自私自利只想自保;四是後趙石勒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和祖逖抗衡。
一、不思進取的東晉政權
東晉的統治者只想著偏安南方根本就不想去解救淪陷區受苦的同胞,所以當以聞雞起舞聞名的祖逖南下投靠司馬睿並提出北伐時,處於北伐興晉的大義司馬睿不敢拒絕,可是隻給了千人的糧草讓他自己去招兵買馬。即使這樣祖逖依然不氣餒帶領自己的部曲中流擊楫矢志不移的進行北伐,後來隊伍不斷髮展壯大並收復了黃河以南的大片失地。可是這時候東晉統治者卻派了一個無能的頂頭上司過來處處制約祖逖的行動,使得祖逖憂憤異常最終含恨而終。偏安一方的晉元帝
二、內部成分複雜經常叛亂
許多投靠祖逖的人並不是處於名族大義要幫助他北伐,他們中有的人是被擊敗收編的,有的是為了混口飯吃的,還有的是投機分子有奶便是娘,所以祖逖的部隊有許多都投靠了後趙的石勒。因此祖逖要保持內部團結統一都有點勉為其難,如果不是其過人的軍事才華和崇高的威望部隊早就解體了。而他死後他的弟弟祖約不能服眾部隊也就四分五裂了,而祖逖北伐的成果也化為烏有。矢志不移北伐的祖逖
三、北方豪強只想自保
祖逖北伐後北方的一些塢堡主是祖逖來了歸順祖逖,羯族的石勒來了歸順石勒。總之就是想誰也不得罪,這種自私自利不顧民族大義的行為給北伐造成嚴重的困擾。如果這時候北方地主豪強可以團結起來,來聯合前涼和鮮卑段部以及劉琨等勢力光復中原還是大有希望的。
聞雞起舞的劉琨和祖逖
四、石勒的實力強大
實際上當祖逖收復黃河以南後單靠自己的實力就已經打不動了,所以這時候祖逖只要在鞏固北伐的成果。這樣在雙方都對另一方無可奈何的情況下,石勒修繕了祖逖母親的墓地並寫信祖逖要求互市,而祖逖也默認了雙方進行貿易往來。
-
3 # 而知而行的歷史
291年,八王之亂爆發。西晉在北方的精銳部隊損失大半,農業生產荒廢,國力大損,由此給了夷狄可乘之機。
307年,司馬越當朝,北方亂象已現。司馬越派遣司馬睿到揚州當都督,司馬睿由此開始在南方經營勢力。
311年,洛陽淪陷,西晉朝廷遷往長安。
祖逖是河北保定人,此時已經45歲。他少年成名,在北方頗負盛名。他帶著家鄉部曲數百家,過黃河,來到南方,被司馬睿任命當官。
313年,西晉朝廷吃緊,號召各地勤王。此時的司馬睿正在江東拓展勢力,徵召幕僚,不願北上。祖逖請纓北上,司馬睿不願給支援,就給了一千人口糧,三千匹布,讓祖逖自己想辦法。(中流擊水)
祖逖渡江後,打造器械,招兵買馬,到321年時,已經佔有黃河以南的大片土地。
因為祖逖勢力強大,引起朝廷不安,因此派了戴淵監視祖逖。祖逖憂憤成疾,又聽聞朝廷內鬥不已,深感北伐無望,鬱鬱而終。祖逖死後,後趙進攻河南,祖逖北伐8年所得土地,都丟掉了。
祖逖如果多活幾年,也不能成功。
其一,祖逖北伐時,晉朝已經形成了兩個政治中心,祖逖心向正統,司馬睿因此並不支援他北伐,吝嗇到沒給一個人。
其二,祖逖勢大時,曾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與後趙有過合約,引起東晉朝廷不安。東晉朝廷名為支援,實為監視,安排大軍在祖逖身後。如果祖逖再活幾年,可能東晉內部就會會發生火拼。祖逖死後一年後的322年,王敦就發動了兵變。(大權旁落的司馬睿)
其三,祖逖實力不足以撼動後趙朝廷。當時後趙雖然殘暴,但是勢力正強,祖逖雖然在戰場屢有斬獲,但是後趙勢力強勁,祖逖未能動搖其根本。祖逖的軍隊數量一直不多,很多部隊都是掛靠性質,聽調不聽宣,只是祖逖曉以大義,才起兵反抗後趙的。祖逖在北伐晚期已經放棄了攻勢,準備修城固守了。在祖逖死後不過數年間,後趙軍來奪河南,各地紛紛淪陷,祖逖北伐成果毀於一旦。
其四,東晉朝廷皇權不張,世族大家互相制衡,不能形成全國一盤棋的北伐態勢,只有祖逖一支軍隊活躍在北伐戰場,其他孤懸北方的勢力都被後趙吞併了。(掛靠性質的軍隊)
祖逖北伐時,正是朝廷初創,勢力弱小,祖逖以非凡的人格魅力和勇氣北伐,給了永嘉之亂的中原漢人一個光復中原的希望。然而,由於漢族勢力的弱小,胡族勢力正強,這種希望僅僅持續了8年,就歸於沉寂了。
北方,還需要經過200多年,才能迎來隋唐盛世時的漢家衣冠。
-
4 # 秦野雁
祖逖北伐在歷史上還是很出名的,因為史上有很多次的北伐,但是很少有做的成功的。雖然也沒有成功,相比較而言,祖逖做的算是很好的了。祖逖,字士雅,生於公元266年,范陽遒縣人,士族出身。他親身經歷了胡族的殘暴統治,所以對胡人十分痛恨。洛陽淪陷後,避難南方,他主動要求北伐,但當時的司馬睿忙於建新的東晉政權,卻根本無意於此。
所以他北伐的條件十分艱難,他雖被任命為奮威將軍和豫州刺史,卻無異於光桿司令。所有的人、馬、兵器都要靠自己籌辦。最終組織了一支兩千人的隊伍,渡江後開始了北伐,這樣的正義之舉得到了百姓的支援,很快收復了淮河流域的大片土地。
正當祖逖施展抱負,繼續引兵向北推進時,晉元帝司馬睿害怕他功高難治,便任命士族戴淵為徵西將軍,節制祖逖。祖逖感到北伐成功無望,憂憤成疾,於公元321年病死。
祖逖即使不死,他的北伐也難成功。首先,因為自洛陽淪陷後,士族們到南方建立了新的政權,衣食無憂之際,樂於現狀,無意北伐。其次,東晉內部不團結,內部叛亂迭起。最後,司馬睿及其士族們害怕有人利用北伐擴大勢力,從而打破既有的平衡規則。這些一代名相王猛都看的比較透徹,這也是祖逖北伐不能夠獲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
5 # 川說歷史
祖逖是西晉末,東晉初的名將,他一生以北伐中原為已任,可惜晉元帝始終沒有給祖逖最基本的支援,一代名將最終只留下了一段“出師未捷身先死”的千古遺恨那麼祖逖如果不死能北伐成功嗎?今天這篇文章告訴你答案。
在打退了石勒的多次進攻後,祖逖開始在自己的轄區內鼓勵百姓從事農業生產,河南地區也出現了恢復的跡象。石勒不敢再和祖逖在戰場上交鋒,而專門派人修整了祖逖父母在後趙境內的墳墓,還寫信給祖逖要求雙方互市貿易。
祖逖為了積蓄足夠的力量,就答應了石勒的要求,用南方的絲綢,茶葉和糧食去換取後趙的戰馬和武器,河南地區的老百姓也跟著過了一段安穩的日子。正當祖逖厲兵秣馬,準備消滅後趙,收復洛陽的時候,讓人氣憤的事情發生了。
東晉太興四年(321),東晉朝廷任命戴淵為徵西將軍,都督司,兗,豫,並,幽,翼六州軍事。祖逖心想自己這麼多年,為朝廷嘔心瀝血,好不容易開創了一番局面,朝廷又要派人來監視自己,實在令人齒寒。
同時,南方又傳來王敦和晉元帝鬧矛盾,東晉內部可能要發生戰爭的訊息,心力交瘁的祖逖再也堅持不住,染上重病。就在河南的百姓都在為祖逖祈福的時候,祖逖病情加重,很快就病死在了雍丘(今河南杞縣),終年56歲。
祖逖雖然沒實現自己收復中原的夢想,但他是東晉少有的以收復國土為願望的將領。祖逖之後,桓溫,劉裕等人雖然也多次北伐中原,可那卻是為了個人的權勢和威望,再也沒有祖逖的那份忠誠的豪壯。
參考文獻:《晉書》
-
6 # 文體知道分子
我以為祖逖即便不死北伐也不能成功。先拋開當時晉朝的具體情況不說,把這次北伐放到歷史長河中分析,古代中國多次北伐的失敗來分析。
不可否認,中國古代的北伐大多是以失敗告終,而統一則多數是由北向南橫掃天下,比如隋朝,比如宋朝等。主要是以下幾個因素決定的。 第一,地理環境,氣候決定。我們知道中國南方地區多水網,多丘陵,基本無險可守,所以北方軍隊只要過了長江天險後就基本沒啥大麻煩了。但北方地區卻多數是大平原,高原以及大山脈,都出都是例如潼關,函谷關等關口,可以處處設阻擋,因而進攻一方損失比較大。再加上北方氣候冷,南方人很難適應嚴寒,因此只能在夏天打幾個月,冬天就得回去,戰鬥具有不可持續性,南方軍隊舟車勞頓,北方軍隊卻已經適應寒冷,可以以逸待勞,比如北方軍隊雪夜偷襲蔡州的典故等。 第二,兵員身體素質。在冷兵器時代,身體素質很重要,因為戰鬥基本都是近戰,北方人普遍比南方人身材高大魁梧,因而在古代的冷兵器戰鬥中有極大優勢。再加上北方人在兵器上也善於時用長兵器,比如關隴地區軍隊有長矛方陣,士兵手持7米長的長矛,而南方人兵器大多以靈巧的刀劍為主,比如越王劍,楚王劍等,在單兵作戰時尚且可以靈巧發揮,但兵團大戰中,則很是劣勢,所謂一寸長一寸強。 第三,兵種構成,南方軍隊主要是水軍和步軍,水軍在北方高原平原地區完全沒了用,只有步軍戰鬥,但是北方人卻又步軍和更強大更靈活的騎兵軍團,古代中國的優良牧場都在北方,諸如河套草原,河西草原,蒙古草原等,這些軍馬場孕育了大批優良戰馬,所以在北方平原以及高原地區作戰,北方騎兵在長途奔襲,追殺,等方面很有優勢,即便是戰場對壘,北方的重甲騎兵團就相當於那時的“坦克”。 第四人口因素,大家一定不要拿今天的人口分佈去看古代,古代的時候北方黃河流域是主要人口數,一般來講人口大多聚集在北方,因此北方人口充足,兵員充足,即便是經過西晉五胡亂華後人口南遷哥,以及兩宋時期人口南遷,北方在人口上也不落下風。 第五,戰鬥經驗。大家知道,古代戰鬥主要在陸地上,外敵入侵也主要透過陸上,所以南方沿海地區基本很少有戰事,但北方地區經常經過戰鬥,北方軍隊卻經過大量戰爭洗禮,戰鬥經驗豐富,因此有優勢。 綜合以上,南方軍隊相比北方軍隊有諸多劣勢,因此冷兵器時代的北伐大多失敗也就不足為奇了。而祖逖當時的戰爭環境還比較糟糕。後方分裂,朝廷內鬥不團結,各種支援不夠,因此即便他不死,估計北伐也不會成功!
回覆列表
祖逖之死,幾乎是必然的,除非他不是祖逖,可以學蕭平旌一樣退隱江湖。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後勤補給,孤軍深入,諸葛亮或是韓信再世也不可能成功。何況祖逖僅僅收復河南之地,就被東晉君臣忌憚,不僅不給後勤保障,還派出戴淵抄他的後路,這樣的北伐絕不可能成功。東晉王朝不思進取,偏安一隅,苟且偷安已經成為基本國策,任何挑戰這一國策的人,下場都不好。南宋的岳飛,面臨的是祖逖一樣的境遇,我們可以想見,即使沒有秦檜,岳飛踏破賀蘭山缺,直搗黃龍這種事,可能發生嗎?恐怕剛剛度過黃河,南面的後路就會被自己人包抄,這是由宋朝重文防武的國策決定的,誰碰誰死。可憐像祖逖,岳飛這樣的孤臣,空懷一腔熱血,或憂憤而死,或被殺頭,令古今忠義之士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