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朝居士
-
2 # 聃柟
冉閔的那種不甘心被外民族統治、外人能當皇帝,華夏子孫更能當皇帝、那種不屈的抗爭精神、那種霸氣、那種不把外族放在眼裡、那種總是敢於以少勝多的氣概,即使一個人也要反抗到底,既是死了也讓敵人不敢小看,這些性格正是中華民族骨子裡的品質。冉閔是漢民族在任人宰割的時候的一聲驚雷,驚醒了民族的抗爭精神,喚醒了中華民族骨子裡的那份不屈的精神。冉閔讓天下人知道,你把我當牲口吃,你不把我當人,我就要讓你滅族,讓你根本做不了人!冉閔的舉動,驚天地泣鬼神!!。
-
3 # 大獅
實則在歷史上有關冉閔的記載很少,而且並是不正面的, 更不存在他“殺胡保漢”的事蹟,因此他根本就不什“漢族功臣”。對於這個人物形象高大上的描寫,不過是出自那些無聊的網路小說罷了。只有那些無腦和盲從的大漢主義者才迷戀和崇拜此人。
在當時的時代,“武悼天王”冉閔不過是眾多小軍閥中的其中一個而已,其人物一生可以用“殘暴無能”來形容,雖然他建立了冉魏小王朝,卻在歷史中只存活了三年而已,在整個十六國時代短的不能再短了。這恰恰說明冉閔以及他的冉魏小王朝是不得民心的。
冉閔原本叫做石閔,是羯族後趙石家的養子,後來發生的故事,如果讀過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因為後趙勢力逐漸衰退,冉閔為了擁有權力而不顧念後趙石家對他的養育之恩,直接選擇與石家斷絕了關係。當然,在歷史上,後趙石家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單是一個後趙武帝石虎的所作所為就罄竹難書。你想這種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能好到哪裡去。冉閔出走之後,立即起兵,並且毫不留情的殺害養祖父家人及其家眷。也正是在這段時間他下了一道“滅胡令”(也稱殺胡令),才使得無數漢粉對這個人膜拜有加,將其視為漢人的千古一帝大救星。
但你若看了冉閔後來乾的那些事兒,你就知道這個人豈止是狼子野心這麼簡單。冉閔起兵反趙之後,將後趙的宮女宰殺精光而且還將其當做軍糧吃掉,要知道這些女子多是漢人家中的貧苦女子,被強擄至後宮被婢。五胡亂華之時,胡人有食人的習慣,而冉閔作為一個漢人,也有這種喜好,因此惡毒這種事情是不看出身和民族的。
而後,冉閔在首都鄴城開始大殺戮,不分是胡人還是漢人一概殺之,在其他地方殺的人更是不計其數。冉閔毫不憐憫百姓之苦,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任由士卒造孽而不聞不顧。單拿北地漢人舉家逃亡慕容氏管轄區域就能明白冉閔都幹了些什麼缺德事兒。假若冉閔真的是為了漢人而屠戮胡人,那麼為什麼漢人沒人支援他,反倒逃亡到同樣是胡人的慕容氏的領地。
另外那個著名的“殺胡令”根本就不是為漢人張目,而是個唬人的噱頭而已。冉閔封自己兒子為大單于,直接給了兒子幾千胡人降卒作為衛隊。大臣韋謏勸其不可信任胡人,但冉閔卻不聽勸阻,而是以挑撥離間為由殺掉了韋謏及其家人。既然口口聲聲“殺胡”卻又信任胡人,冉閔的所作所為讓人不解。最終,韋謏的告誡成真,胡人真的反了他。說什麼“殺胡”,其實不過是為自己的帝業服務而已。
冉閔這個人半生殺戮,性格殘暴且治國無能,最終慕容氏所滅,冉閔也被慕容氏砍了頭。這種反覆無常、恩將仇報、為了權力不擇手段,又起兵禍害北方百姓的小人兼屠夫,是不值得被尊敬和推崇的。 -
4 # 山濤007
冉閔到底是有功還是有過?????看過好幾個冉閔故事,有說好的有說壞的!!!真是不懂了!誰可以推介一本權威文獻???
-
5 # 嶽小道
因為他沒有成功,就算他是超級英雄,也會被下個朝代貶低摸黑,這符合歷史,就像李世民改歷史,乾隆改康熙事蹟一樣
-
6 # 靈石蘊
胡羯殘暴,後趙境內漢家子弟已民不聊生,不得不戰。和平無望,那就戰,死戰!
349年,冉閔從鄴城起兵,各系人馬緊密團結,只為推翻暴胡。經過兩年多征戰,滅了後趙襄國政權,打的後趙分崩離析,平了胡羯一族
打仗,是要死人的,尤其是國運之戰,更要死很多人。聖人云,兵者乃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戰過了也就過去了,仇恨無需繼續宣揚,活人還要繼續
死者死矣,英雄也會勞累,哪怕是英靈,不要去打擾
時代在變,人亦在變,我族英雄輩出
後來的事情自有後來人去做,漢家底蘊未到亡國滅種時,輕易不去動,傷人亦傷己
當然,我們不宣揚,並不意味著允許玷汙,今年,國家已為英雄烈士立法!
-
7 # 歷史風暴
因為冉閔這個人的身份非常尷尬。
首先來講冉閔在當時不屬於被漢族視為正統的東晉王朝的人;其次,他生長在北方遊牧民族羯趙王朝,並且是朝中的重要官員。
冉閔之所以能夠在那個時候嶄露頭角,最關鍵的一個原因就是羯趙這個國家發生了內亂,在政治鬥爭中,由於他手握兵權成了被爭取的物件。然後,不自覺地捲入到了權力鬥爭的漩渦中。
在這時才開始舉起了保護北方漢人的大旗。
所以,他的初心並不是為了成為一個保護漢族的民族英雄,而是一個正在爭權奪勢的野心家。這和其他的民族英雄相比在格局上就差了很多,甚至有公報私仇的嫌疑。
看看那些被我們推崇的民族英雄是多麼大公無私。先以著名的民族英雄霍去病為例:霍去病為漢朝擊敗匈奴人立下了赫赫戰功,漢武帝給他建了一所豪宅來獎勵他的貢獻。這個時候霍去病說出瞭如下這句話:
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表達了他天下為公的高尚品格。
所以霍去病是一個公認的民族英雄,雖然在去年的時候他曾經差一點被移出歷史教科書,但是他所做出的貢獻是任何人不能否定的,他的高尚品格更是指引著後世無數英雄人物向他學習。
南宋初年的民族英雄辛棄疾,就是以霍去病為自己的偶像,意圖收復北方故土。可惜,南宋的政治環境不允許他這樣做,空有一身抱負和才能只能鬱鬱而終。
再看,南宋初年的民族英雄岳飛:岳飛精忠報國,為抗擊北方金國的入侵作出了巨大貢獻,經過十年的努力,岳飛率領的岳家軍北方金國,收復了大片被金國佔領的國土,打敗了鐵浮屠、柺子馬等金軍精銳,讓金華人喊出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無奈之語。
岳飛的拳拳報國之心同樣激勵者後人,抗戰時期著名的抗日將領薛嶽,就是以岳飛為自己的偶像,報效祖國,抗擊侵略者。
在三次長沙會戰中,薛嶽率領中國軍隊殲滅日軍十幾萬,成為殲滅日軍數量最多的中國將領。可以說,岳飛作為民族英雄,帶給薛嶽的榜樣力量是無窮的。
(薛嶽)
最後,看冉閔冉閔雖然客觀上挽救了漢族,打擊了五胡勢力,但是在主觀上卻是有私心的。所以,他的榜樣性就變得非常寡淡了,也就難以成為被後世紀念的民族英雄。
另外,冉閔在整個反抗五胡的戰爭中,意志也不夠堅定。他雖然一開始接受李農等人的建議,領導北方漢人反抗壓迫,使數十年來北方終於有了統一的反侵略行為。但是,冉閔在此後又將投降的胡人編成軍隊,讓自己的兒子任這支軍隊的首領,還殺掉了反抗胡人最堅決的李農,讓北方漢人寒心,使整個抵抗事業進入低谷,最終失敗。
所以,與其將冉閔視為民族英雄,不如把李農視為民族英雄。
你們說呢?
-
8 # 三七的歷史書屋
冉閔是誰?有人說他是千古一帝,也有人說他是殺人狂魔。為什麼歷史上對他的記載寥寥無幾,後人對他的傳說也知之甚少呢?要想解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冉閔。
冉閔出生在漢民最黑暗的五胡亂華時期。雖然被稱為五胡亂華,但當時在中國大地上給華夏民族留下了傷痛記憶的遠遠不止這五個民族。只不過這五個胡人部落是作亂最大,危害最深的。這五個胡人部落是:羯、氐、鮮卑、匈奴和羌族。這些胡人部族趁西晉王朝八王之亂,中原局勢動亂之時,無作非為,紛紛南下中原造反作亂,了。他們肆意燒殺淫掠,無惡不作,甚至把漢人當做食物來吃,一時之間,十室九空,餓殍遍野。全百姓們顛沛流離,家破人亡。當時胡人的行徑之惡劣,人性之低劣,令人髮指。
這種局面一直持續到冉閔建立魏國以後。他頒佈了殺胡令,這一命令將中原漢人從幾乎滅族的境地中解救出來。透過殺胡令,冉閔極大的震懾了胡人部落,他們不敢再下中原造次,輕視漢人,漢人的地位也有了極大的提升。當時的漢人視冉閔為救世主。
有著如此大功勞的冉閔在歷史上的存在感卻是極低的。究其原因,主要有於以下幾點:
一 冉閔雖然解救了無數的漢人,但他卻不是漢人。冉閔最初是被司馬騰買了當做奴隸的,這支奴隸隊伍就是乞活軍的前身。在後老的對戰中,石勒認識了奴隸冉閔,看他機靈聰敏,十分喜愛,於是把冉閔交給侄子石虎作做養子。後來冉閔成為了石虎後趙中的一員大將。所以,在修編纂史書的文人看來,冉閔後來建立了魏國,不符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綱常,這屬於背叛,是不為正史所容的。而皇帝們,也往往並不喜歡這樣反叛的大將,因為宣傳像冉閔這樣的人,對他們王朝的統治是不利的。
二 冉閔所創立的魏國,時間太短,只持續了兩年。在五胡十六國、魏晉南北朝以及後來的五代十國期間,像冉閔所創立的魏國這樣一世而亡,曇花一現的政權很多這樣的政權,往往沒有太大的影響力,所以後人通常是不會專門為他們修史的。就算提起,也不會太多。
三 冉閔是漢人的大英雄,但是對於胡人來說,卻是他們的仇人。冉閔在建立了魏國的過程中,對胡羯不論貴賤,男女,老少一律誅殺,共殺死了二十餘萬人。而五胡亂華之後的隋朝,唐朝等,對於當時冉閔的所做作為,是不承認的。到了宋朝一統南方。由於宋是文人的天下,所以他們對武人是極度抑制的,冉閔就再度被遺忘了。崖山之後,元朝取代了宋朝,漢民族全面淪陷,作為漢族的民族英冉閔雄就更沒人提及了。
四 五胡亂華期間,王朝更迭,天下風雲變幻莫測,往往是你方唱罷,我方登場,各個王朝尚且朝不保夕,哪裡還會有條件去編纂記記載歷史。加之冉閔的魏國滅亡後,中國仍持續了近百年的戰亂,如此長時間的戰亂,即使存有史料也是很難儲存。所以歷史上關於冉閔的記載較少,也不足為奇。
回覆列表
你就百度百科看一下他的生平,不要看那種網文,你就知道他毫無節操了,網文那種東西,就是譁眾取寵。
不要覺得百度百科隨便一個人都可以寫,就覺得他不權威,他基本上是翻譯史書傳記的東西,跟你看文言文一樣的。
那些炒作他是民族英雄,是功臣,是挽救漢族被滅族命運的人,不是傻就是壞。
他殺的漢人比殺的胡人多得多得多,多次發動入侵東晉的戰爭,也是民族英雄?一個詔書“胡人敢攜帶武器者殺之”,就誇成“屠胡令”,還杜撰一篇漏洞百出的文言網文,說是他的聖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