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子曰愛人

    是兩晉和南北朝

    具體的說,三國之後的西晉是一個短暫的統一王朝。

    西晉爆發“八王之亂”,北方少數民族趁機南下,消滅了西晉,晉的殘餘勢力退居南方,建立了東晉,北方則陸續出現了大量各民族的割據政權,史稱“十六國”。

    之後劉裕取代東晉建立了劉宋,鮮卑族建立的北魏統一了北方。之後的時期叫“南北朝”。南方依次有劉宋、蕭齊、蕭梁、南陳四個朝代。統稱“南朝”,北方北魏分裂成東魏、西魏,後來北齊取代東魏,北周取代了西魏。

    北周滅北齊統一北方,隋取代了北周,然後又滅了南朝的陳,中國再次統一。

  • 2 # 四九城文爺

    魏晉南北朝,魏國先滅了蜀國,再滅了吳國,然後自己被司馬家篡了,建立了西晉,然後八王之亂,國庫空虛,民不聊生,五胡趁機亂華,什麼羌族,羯族,司馬家跑南方建立了東晉,北方出了一個叫苻堅的,很牛逼,和東晉打了一戰,結果輸了老本,他建立的後秦也分崩離析。接下來,北方就是什麼北魏,然後分裂為東魏,西魏,再下來是北齊,北周,南方是宋,齊,梁,陳。北周上柱國楊堅篡奪皇位,建立了隋朝,南下又滅了陳,天下一統。

  • 3 # 路遙lgy

    謝謝邀請!三國歸晉,南北朝後面便是隋。 三國後期,司馬世家掌權魏國朝政,歷經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公元265年,司馬炎建立晉朝,史稱西晉。 西晉後期,由於八王之亂是國力不支,少數民族勢力侵入,形成了五胡亂華的局面,西晉滅亡。公元317年,有司馬睿建立東晉。東晉由於世族掌權,兵權外重,導致恆溫霸權和王敦等人作亂,後來劉裕崛起,平定的諸亂。公元420年,劉裕建立宋,史稱南宋。東晉滅亡。後來先後有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出現,經歷了大約一百六十年。史稱南朝。 公元386年拓跋圭建立北魏政權,到公元六世紀,又分為東魏和西魏。後東魏被北齊取代,西魏被北周取代。歷史稱為北朝。 公元577年,周滅齊,,北周被宇文氏統治。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楊堅廢北周靜帝自立。建立了隋朝,最終,隋滅南陳統一中國,是中國歷史上又一次的民族統一,帶來了以後的社會穩定。

  • 4 # 風語竹音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往復迴圈更迭不斷,此乃自然法則。

    三國紛亂,擾擾嚷嚷成王敗寇,經歷了一百餘年,最後被晉朝統一,司馬炎稱帝。

    晉朝分西晉和東晉。

    西晉(公元266年~公元316年)只傳承了四帝:司馬炎、司馬衷、司馬熾、司馬鄴,因為“八王之亂”後元氣大傷,國力日趨衰弱,內遷的少數民族乘機舉兵,造成“五胡亂華”的局面,很快西晉就滅亡了。

    公元317年,司馬睿在建康稱帝,史稱東晉。

    東晉(公元317年~420年)是門閥士族政治,當時與北方的五胡十六國並存,史稱“東晉十六國”。東晉時期也曾多次試圖北伐,但因內部不團結,戰果甚微。

    公元420年,宋公劉裕廢除晉恭帝,建立劉宋,東晉滅亡,中國歷史進入南北朝時期。

    南北朝是南朝和北朝的統稱。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包括劉宋、南齊、南梁、南陳四朝;北朝(公元386年~公元581年)則包括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五朝。南北兩方雖各有朝代更迭,但長期維持對峙形勢,故稱為南北朝。

    南北朝又是個天下紛亂諸侯割據時代,所謂亂世出英雄,北周的楊堅便是此時的風雲人物。

    楊堅四方征戰,率兵滅了北齊之後,於公元581年代周建隋,成立了隋朝,史稱“隋文帝”;於公元589年派楊廣南下平陳,終於一統南北,中國歷史來到了大隋唐時代!

  • 5 # 種地的秀才

    公元265年司馬炎代魏建晉朝,280年平吳後便結束了三分的局面,全國復歸一統。歷史上把這個統一的晉朝稱作西晉。

    司馬炎大封王族子弟為諸侯王,之後各諸侯王相互爭奪政權,具體表現為八王之亂,他們互相爭奪和廝殺的結局不只是人民遭殃,並摧毀了晉朝的薄弱基礎。其他各族人民開始和漢族人民一起去反抗地主階級的鬥爭,展開了各部族混戰的局面,形成五胡十六國的混亂局面。

    公元316年司馬熾被劉曜俘虜,意味著西晉統治的垮臺。司馬睿317年在建康稱帝建東晉。

    西晉垮臺後,匈奴和羯族、鮮卑、氐、羌各部落相互繼起,依樣組織政權稱皇稱帝。如劉聰、劉曜、石勒的漢、前趙、後趙,慕容衝的西燕,慕容垂的後燕,苻堅的前秦,乞伏國仁的西秦,姚氏的後秦,赫連氏的夏,呂光的後涼,禿髮烏孤的南涼,沮渠蒙遜的北涼,馮跋的北燕,冉閔的魏國,張軌的前涼,李暠的西涼。

    各部族混戰的結果前趙328年被後趙滅,後趙350年為漢族人民的鬥爭所滅。冉閔的魏國352念為前燕慕容俊所滅。370年前燕被前秦苻堅所滅,公元383年前秦經淝水之戰後其統治基本瓦解了,殘餘統治394年被乞伏乾歸所滅。後燕407年被漢人馮跋與高麗人高雲推翻,南燕410年被劉裕所滅,北燕436年被北魏所滅。後秦417年被劉裕所滅。前涼376年被前秦苻堅併吞,後涼401年被後秦併吞。南涼414年被西秦所滅。西涼421年被北涼所滅。西秦431年被夏所滅。夏、北涼431年、439年先後被北魏所滅,至此結束了所謂十六國混戰的局面,歸為北魏的統治。

    398年拓跋珪在平城自稱皇帝,建元天興就開始了北魏的統治,至把其他各國滅亡,便形成鮮卑族的北朝統治。402年劉裕代晉做了皇帝,把晉改成宋,從此開始了南北朝的對立。

    450年北魏大舉南下,由於北魏的殘暴燒殺,激起人民的反抗建立起人山人海的防線,宋政府才把魏軍擊退。自此宋政府便開始把自己的防線步步南撤,北魏則步步緊迫,宋的地主階級紛紛獻城投降,而劉氏家族卻還在互相爭奪權利,在內憂外患的波浪中,大權集中到了中領軍蕭道成手中,他也像劉裕一樣,於479年自己登上皇位,改國號為齊。最後由於皇族、官僚間相互不斷的殘殺,而演出了雍州刺史蕭衍盡殺皇族的惡劇。502年蕭衍自為皇帝,改國號梁。梁政府為了阻止魏軍南下,不惜水淹壽陽,自此北魏因人民起義也沒有餘力南侵。梁皇帝雖幾經易主,但名存實亡,最後陳霸先557年自己登上皇位改國號陳。

    534年北魏權臣高歡所立的皇帝元修不願做傀儡,逃往關中投奔宇文泰,次年宇文泰殺元修,立元寶炬為帝,史稱西魏。557年魏恭帝被迫禪讓於宇文覺,改國號周,西魏滅。

    而高歡擁立元善見為帝,東魏開始。550年元善見禪位於高歡之子高洋,改國號齊,東魏滅亡。577年周滅齊統一北方。

    581年楊堅代周稱帝,改國號隋。588年派楊廣、賀若弼、楊素、韓擒虎等領八十總管,兵50萬,分八路進兵發陳。589年1月隋兵入石頭,俘叔寶,陳亡。至此中國再次統一。

  • 6 # 天香雲外飄

    為了方便人們記憶,有人把古代中國朝代的更替,編成了一句話:“夏商周秦西東漢,三國兩晉南北朝,下接隋唐宋元明清!”

    那麼,在這句話當中大家就不難看得出來,在三國到隋朝之間還存在過:“兩晉(西晉和東晉”以及“南北朝(南朝和北朝)”。然後,

    一,關於西晉和東晉的建立。

    (1)265年,司馬炎建立了晉朝,定都洛陽,歷史上稱為”西晉”。司馬炎就是晉武帝了。280年,西晉滅掉了吳國(東吳),完成了全國的統一。

    (2)317年,匈奴人劉淵滅亡了西晉。西晉的皇族擁立司馬睿稱帝,定都建康(今南京),歷史上稱為“東晉”。

    二,關於南北朝的興起和更替。“南北朝”實際上是“南朝”和“北朝”的合稱。

    (1)南朝(420~589年):420年,東晉大將劉裕廢掉了東晉的最後一個皇帝,建立了“宋朝”,史稱“劉宋”或者“南朝宋”。然後南朝依次歷經了宋齊梁陳四個朝代(政權),因為都城都是在建康,所以合稱為“南朝”。

    (2)約公元386年,鮮卑族拓拔部在黃河流域地區興起並且建立了“北魏”,定都洛陽。約439年,北魏重新統一了黃河流域地區。後來,北魏又被權臣高歡和高洋所取代了,北魏被分裂為西魏和東魏(具體時間不詳);緊接著宇文泰和宇文覺又把西魏東魏變成了“北齊”和“北周”(具體的時間也不詳)!因為北魏,西魏和東魏,北齊和北周這五個朝代(政權)主要都是位於黃河流域地區,而且都城都是設在洛陽或者長安,歷史上就把它們合稱為“北朝”了。

    此外,在這個時期(兩晉南北朝時期),北方黃河流域地區還出現過北燕、南燕和北趙等十六個朝代(政權),統稱為“十六國”時期。那真的是一個大混亂的時期了!

    三,隋朝的建立和南北統一。581年,北周的外戚楊堅奪取了政權,建立了隋朝,定都長安,楊堅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朝滅掉了南朝最後一個朝代陳朝,重新完成了全國南北的統一。

  • 7 # 哈密瓜談歷史

    三國後期,曹魏的政權被司馬氏所篡,並於公元266年改國號為晉,史稱“西晉”!

    公元280年,孫吳為晉所滅,中國再次統一。

    至公元公元316年,經歷了“八王之亂”的晉帝為匈奴人所殺,是為西晉滅亡。

    公元317年,難逃的西晉門閥貴族和士大夫,在江南地區擁立宗室為帝,重建了晉朝,是為東晉。

    北方的五胡(匈奴、鮮卑、羯、氐、羌)陸續入侵中原,開啟了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次的異族入主中原記錄。當時北方漢人被肆意荼毒,生活的連豬狗都不如,大量逃亡長江以南地區,是為北方歷史上僅次於清的黑暗時代。史稱“五胡亂華”。

    公元376年,氐人符堅的前秦帝國消滅了所有北方其它割據勢力,統一了北方,與東晉形成南北對峙之局。

    公元383年,淝水之戰失利後,前秦迅速敗亡,短暫統一的北方重新陷入內亂。

    這一段時期,這些異族陸續建立了十數個割據政權,史稱“五胡十六國”。

    中國開始了長達近三百年的南北對峙時期,史稱“南北朝時期”。

    南方地區先後經歷了司馬氏的東晉、劉氏的宋、蕭氏的齊、蕭氏的梁、陳氏的陳。

    北方地區,則由鮮卑拓跋氏的太武帝於公元439年再次統一,國號為魏,是為北魏(公元386~534年)。

    北魏末年,北方再次陷入軍閥混戰,公元534年,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

    東魏和西魏又在公元550年和公元557年,分別為北齊和北周所篡。

    公元577年,北周消滅北齊,統一北方。

    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楊堅篡位,改國號為隋。

    公元589年,楊廣率兵渡過長江攻佔建康(今南京),陳朝滅亡,經歷了近三百年分裂的中國再一次統一。

    魏晉南北朝歷史沿革表,見下圖(手機橫起來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駕遊和跟旅遊團出遊你更喜歡哪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