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江南俗士1972

    德國哲學家,不論是康德還是海德格爾,能夠看完他們著作中譯本,就算半神了。如果能真正“看懂”,那就可以“封神”啦!

    康德的三大批判,二十五年前我就買了。至今還在書櫥裡,嶄新如初。因此,此問題無法無力回答。認輸!

    跑題說幾句。中國先秦諸子百家也不好懂,不過主要是語言障礙,很多專用名詞、人名、地名需要查詞典。其內容挺簡單的,沒什麼邏輯思辨。德國佬的著作每個字都認識,中譯本嘛,但太邏輯了,傷腦子。

    不如看看美女圖片!

  • 2 # Leon1978

    逐字逐句讀,做筆記。

    做好摘抄,每節給段落編號,每個段落都理清處理什麼問題。——即便看不懂也要弄清楚什麼地方不懂。

    哲學尤其是德國哲學對於概念很是注重,專門弄出幾頁處理概念,把集中講述某個概念的字句摘抄出來揣摩,如康德的先天先驗等等。

    現在有新譯本,因為好久沒看康德而且最近幾年也不大可能重讀,所以就沒太注意,也沒買。不過,幾個版本應該都不差,肯定比藍公武的譯本好太多,而且鄧曉芒好像有出一本純粹理性批判的句讀,應當會好理解一些。順帶,Norman kemp smith的英譯本是經典,讀起來很流暢,對於閱讀純批,那點英文生字相對閱讀難度幾可忽略不計。

  • 3 # 一老沈一

    (康德)

    如何能讀懂康德?

    請恕冒昧,需要先反問一句——幹嘛非要讀懂康德?如果是學業或工作需要,就多請教授業老師,多下苦工夫,別人恐怕幫不上忙;如果僅僅是喜歡,而且攔也攔不住,那就提以下僅供參考的建議——

    第一,透過別人的解讀來讀懂。

    首先是黑格爾,算是康德的學生,他的哲學大廈是建立在康德哲學基石之上的。黑格爾在《哲學史講演錄》裡,用很大篇幅解構了康德,闡述全面,分析深刻。問題只在於,他的語言可能比康德更“晦澀”,邏輯更深奧。

    透過這幾位的腦和筆,大可對康德有了基本參照,讀懂他的書,難度會劇降。

    第二,透過還原歷史來讀懂。

    黑格爾有一句名言:什麼是哲學,哲學就是哲學史。 這話很精闢,所有哲學都是哲學歷史的產物,毫不例外;任何哲學,都處於特定的歷史鏈條中,環環相扣。康德哲學就是這樣。 西方近代哲學,是從笛卡爾發端的,他是祖師爺。後來的兩大哲學流派——經驗主義和唯理主義,也皆由他開創。包括笛卡爾在內的西方近代哲學家們,探討的核心問題是人的思維和知識問題——思維能力的邊界在哪裡?知識何以可靠?

    但是到了休謨,形勢急轉直下。羅素說,休謨智商太高。他對“歸納方法”的詰難,把經驗主義推入了死衚衕;其實,唯理主義也遇到了瓶頸——不解決方法問題,以前的討論似乎都站不住腳了——因為休謨說,你們不告訴我所提出的問題如何解決,我只能得出不可知的結論——一切知識都不可靠。

    黑格爾對這種局面高呼——其中既有無奈又有興奮——18世紀哲學發展成這樣,該輪到德國哲學登場了! 羅素和梯利也贊成黑格爾的觀點——康德哲學的出現是歷史的必然。

    從這種歷史的觀點看康德,應該比較容易讀懂了。

    第三,靠“不陷進去而是跳出來”讀懂。

    1770年前後,康德讀到了休謨的《人類理解研究》,驚呼把他從“獨斷的噩夢”中喚醒了,於是“赤膊上陣”,大展拳腳。

    康德哲學裡一大堆艱深的概念,一大套繞來繞去的邏輯,讀康德,如果不是學業和專業所迫,千萬別陷進去,反而要跳出來,提綱攜領,緊把脈絡。

    1,康德被休謨“喚醒”後面臨的問題。

    梯利形容休謨之後的局面時說:“理智破壞性地批判了自己的能力,意志要求承認它的道德和宗教的價值,對此,現在哲學被迫作出回答”——局面確實尷尬的很。 梯利說:此時,“康德承擔了這個任務,力求公平地對待他那時代的各種思潮,諸如啟蒙運動、經驗主義,懷疑論和神秘主義。”

    康德所面臨的哲學難題是——需要“一方面限制休謨的懷疑論,另一方面限制獨斷論;反駁和摧毀宿命論、無神論以及唯情論和迷信。”

    2,康德哲學必須另尋出發點和基石。

    康德雖然敬佩休謨,但他不贊同也無法贊同休謨的觀點——不然就還得呆在“死衚衕”裡——他只能也必須另外尋找出發點和立足的基石。 康德哲學,出自沃爾夫的唯理主義學派,但對英國經驗主義和盧梭又很感興趣。他自己說,休謨把他“從獨斷的睡夢中喚醒”後,感到迫切需要考察或批判人類理性,好象是審問理性,以便保障理性的正當要求,擯除無稽的要求;換句話說,就是迫切地需要一種認識論——這種認識論要研究普遍和必然的知識的可能或不可能、來源、範圍和界限。他認為,一直到現在為止,哲學是獨斷的——它往前進行而沒有預先批判它自己的能力。現在必須批判,或開始不偏不倚地考察理性一般的能力。 基於這樣的出發點同時也是目的,康德寫了他的三大“批判”——《純粹理性批判》(1786),以考察理論的理性或科學;《實踐理性批判》(1788),以考察實踐的理性或道德;《判斷力批判》(1790),以考察美學和目的論的判斷,或藝術和自然中的目的。 3,康德哲學的理論邏輯。

    康德三大批判的理論依據或前提,是把真正的知識規定為普遍和必然的知識。

    他同意唯理主義者的觀點,認為在物理和數學中有這樣的知識。他又同意經驗主義者的觀點,認為這樣的知識是屬於觀念性質的知識;它不是關於事物本來狀態的知識,而是關於現象的知識,即關於感官所感受的事物的知識。因此,他把唯理主義的形而上學(宇宙論、神學和心理學)排除在外了。 他還同意經驗主義者的觀點,認為我們只能認識我們所經驗者,感覺是知識的材料;同意唯理主義的觀點,認為普遍和必然的真理不能得自經驗。感覺提供知識的材料,心靈按照由它的本性所形成的必然的方式予以整理。因此,我們有關於觀念的秩序的普遍和必然的知識(唯理主義),這不是關於自在之物的知識(懷疑論)。知識的內容來自經驗(經驗主義)。但是,心靈思維它的經驗,按照它先驗或固有的、即唯理的方式來思考這些經驗(唯理主義)。 自在之物是存在的,我們能夠思維自在之物,只是不能象認識經驗世界的事實那樣認識自在之物。如果不是因為有道德意識或實踐的理性,就不能回答、甚至無從討論這樣的問題,諸如和有因果關係的時空秩序不同的一個世界的存在、上帝的存在、自由和不死。 4,康德哲學的“命門”是他的“核心概念”。

    康德面臨的基本問題,也是知識問題——什麼是知識?獲得知識如何可能?什麼是人類理性的界限?他認為,這是科學之所以成為科學必須要回答的基本問題。康德的辦法,是“塑造”了他哲學的“核心概念”——先天綜合判斷,這是他哲學的“命門”。

    康德認為,知識總是表現為判斷的形式。但是,不是每一個判斷都是知識——判斷往往是綜合的,但並非所有的綜合判斷都給人以知識——比如說,所有樹木都是植物——這是一個綜合判斷,可是沒有給人以新的知識。這是因為,有些綜合判斷來自經驗。他說,這種判斷缺乏必然性——理性不象迫使人承認數學命題那樣,迫使人承認這種判斷。這種判斷又缺乏普遍性——不能因為某些物體具有某種特性, 而說一切物體都有。缺乏普遍性和必然性的判斷或後驗的判斷,是不科學的。 他說,一個綜合判斷要成為知識必須有必然性,即同它相反的命題是不可思議的,它還必須有普遍性,即不容有例外。普遍性和必然性不是導源於感覺或知覺,而是在理性、在知性中有其淵源,不靠經驗(並在這個意義上先於經驗)——一個三角形的三內角之和等於二直角,而且永遠如此。因此,一個判斷要給人以知識,它必須是先驗的。

    他說,知識存在於先驗的綜合判斷裡面。分析判斷總是先驗的。後驗的綜合判斷給人增加知識,但是不牢靠;它們所提供的知識模糊、不確實和可疑。在科學中要求必然的確實性,只有在先驗的綜合測斷中,這種確定性才是可能的。 康德說,沒有綜合的心靈,就不能有綜合的判斯;沒有知覺空間的心靈,就沒有關於空間的判斷;沒有根據因果來思維的心靈,就沒有關於因果的判斷。據此,他認為知識當然有可能性和確實性。他說,休謨否定知識的可能性,那不過是一種“憤慨”。 康德的哲學體系由此展開。 那麼,唯理主義和經驗主義自己打成的“死結”解開了嗎?休謨造成的“僵局”破解了嗎?康德當然認為一切OK了。不過,連他的徒弟——沒行過拜師禮的徒弟——黑格爾也認為並不像康德想的那麼理想——這就需要讀懂康德之後再去讀懂黑格爾了。

  • 4 # 經濟相對論580

    讀懂康德,首先得做基礎準備:熟悉歐幾里德幾何學和牛頓經典力學。

    可以說,歐幾里德幾何學、牛頓經典力學和康德哲學是三位一體的。

    康德哲學體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是仿照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體系的。在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中,先驗的本體論證明就是歐幾里德幾何,歐幾里德幾何所確定的空間結構就是獨立於物質與感性的先驗存在;康德在此基礎上又分析研究了時間,對時間的四條定義與牛頓的時間觀念基本一致。由此,康德得出的結論是,一切數學判斷都是綜合判斷,也就是先驗判斷;而人的理性判斷都是分析判斷,也就是後天的經驗判斷;人的理性不是無限的,是受先驗限制的,因此人的認知能力是有限的。

    此外,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中,比較系統地提出了二律背反的邏輯理論,並構造了一些範疇。所謂二律背反,就是經驗世界的事物都是矛盾的,人在認知世界的過程中遇到的不是確定的概念而是矛盾的範疇,所以世界在本質上是不可知的。

    在康德哲學中,除了先驗的主觀經驗外,還存在著自在之物。所謂自在之物,是人的經驗物件與思維物件。這明顯帶有唯物論色彩。所以康德哲學被稱為懷疑論的二元論哲學。

    黑格爾擯棄了康德哲學的主觀經驗論,以客觀經驗論的絕對理念取而代之。黑格爾認為康德的二律背反是邏輯發展中的一個巨大進步,但認為康德是不徹底的。黑格爾指出,理念的範疇不僅是對立的也是統一的,這看起來很矛盾,但矛盾的本質就是運動。黑格爾正是在康德二律背反的基礎上,提出了對立統一的辯證法規律,作為他的邏輯學的一條規律。

    讀康德哲學如同登一座高峰,需要勇氣和堅韌不拔的毅力。祝有志者成功!

  • 5 # 得亮1

    偽學者講的話都不可能聽懂的,科學是很實在,哲學也很實在,講明瞭一聽就明白。偽學者的真實目的賣別人看不懂的"深奧"學問,顯自己與眾不同,這種讓人看不懂的文章,我寫的比他們更讓人不痴迷,最深奧的道理,我總是化作最普通的白話來表達,這些最普通的表達深藏著多少深奧的道理在裡面,讀者有感覺嗎?我讀過黑格爾哲學,蘭格爾是唯物主義哲學家但很缺辯證法⋯其餘的幾乎全是唯心主義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德國為什麼要參與七年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