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開水

    難道不是嗎?馬謖穿越了麼?孔明斬馬謖歷史上有明文記載,唯一不同的是歷史上取街亭的是張郃,沒有司馬懿什麼事兒!

  • 2 # SeaArm

    28年諸葛亮出祁山,獨排眾議不用宿將魏延、吳懿,反而提拔參軍馬謖為主帥。其後馬謖在街亭佈陣時違背諸葛亮交代,且不聽副將王平諫言,自認居高臨下可勢如破竹,便舍水上山佈陣。魏軍大將張郃進軍街亭,偵察到馬謖舍水上山,心中大喜,立即揮兵切斷水源,掐斷糧道,將馬謖部隊圍困于山上,縱火燒山。蜀軍飢渴難忍,軍心渙散,不戰自亂。張郃命令軍隊乘勢進攻,蜀軍大敗。蜀軍進退無據,不得已放棄隴右三郡,退守漢中。《三國志‧向朗傳》則提到馬謖棄軍而逃,並未主動向諸葛亮請罪.向朗向來與馬謖友好,知情不報。事發後,馬謖被捕入監。諸葛亮以自失律而敗喪其師,遂上表自貶三級、斬馬謖以及將軍張休、李盛以謝眾人,剝奪將軍黃襲等兵權,《三國志》作者陳壽父親為馬謖參軍,遭到髡刑處罰。同時諸葛亮憎恨向朗包庇馬謖之行為,免向朗官職還歸成都。(《馬良傳附馬謖》則記載馬謖下獄後病故。)

    據《三國志‧馬謖傳》中注《襄陽記》載,馬謖臨死前寫信給諸葛亮道:“您視馬謖如同自己的孩子,馬謖亦視您為父親。希望您能仿效堯誅鯀而用禹之義,也不枉我們平日的交情,馬謖雖死也無恨於黃泉。”

  • 3 # 鬧市俠影

    一般認為是被諸葛亮斬殺了。要不然怎麼會有揮淚斬馬謖一說呢?但是還有些不同的記載。

    謖違亮節度,舉動失宜,大為張邰所破。亮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戮謖以謝眾。——《三國志.諸葛亮傳》

    諸葛亮本傳裡寫的是因為馬謖在街亭被張郃去敗,失了街亭,被諸葛亮處死,戮可以解釋為砍頭。

    但在馬謖哥哥馬良傳裡,說的是馬謖丟了街亭後,被諸葛亮投進了監獄,最後死在了監獄裡。

    謖與魏將張邰戰於街亭,為邰所破,士卒離散。亮進無所據,退軍還漢中。謖下獄物故,亮為之流涕。謖年三十九。——《三國志.馬良傳》

    最離奇的是在《三國志.向朗傳》裡的記載,說馬謖和向朗的關係很好,馬謖在丟了街亭後逃亡了,最後被抓還來處死,而向朗因為知情不報,被諸葛亮免官。但這種說法過於荒謬了。

    五年,隨亮漢中。朗素與馬謖善,謖逃亡,朗知情不舉,亮恨之,免官還成都。——《三國志.向朗傳》

    馬謖才器縱橫,深受諸葛亮看重,雖然劉備死之前告誡諸葛亮,馬謖言不其實,不能重用,但諸葛亮不以為然。馬謖其實是趙括一樣的人物,善於紙上談兵,他在諸葛亮南征孟獲時提出: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這使諸葛亮確立了對付孟獲的方針,即所謂的“七擒孟獲”。馬謖在軍事上的見解,可能遠在趙括之上,但在實際軍事作戰中確是和趙括一樣,不懂得變通,只會紙上談兵,終於釀成街亭之禍。北伐之業夭折,諸葛亮為了重用馬謖,放著沙場名將魏延,吳懿不用,偏偏用馬謖。馬謖自己又不爭氣,丟了街亭,諸葛亮不殺馬謖也不能服眾。據說馬謖被殺時,有十萬人為之流淚,諸葛亮也老淚縱橫,但軍法無情,諸葛亮也上書自貶三等,承擔了自己的責任。

  • 4 # 跨越時空—散發弄舟

    這個事還真另有版本。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的記載:“亮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戮謖以謝眾”。闡明諸葛亮下令處斬了馬謖。

    《三國志·蜀書·向朗傳》的記載:“謖逃亡,朗知情不舉,亮恨之,免官還成都”

    同一本《三國志》,同一作者,卻寫出兩種說法,也是讓後人醉了。

    向朗,蜀漢之臣,原是劉表手下,後歸附劉備,官至丞相長史,素與馬謖交好。按其傳記,應該是馬謖畏罪,試圖躲避過,向朗知道卻沒有上報,惹惱了諸葛亮,罷了他的官。

    唯能解釋的是,馬謖兵敗後,自知罪大,想過逃亡,也確實逃亡過。但最終被諸葛亮查出,判了斬刑。

    馬謖亡後,,諸葛亮親自前往弔喪,為他痛哭流涕,安撫恩待他的子女,這點上確是史實。

    回過頭來說說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羅氏把諸葛亮寫的多智而近妖(魯迅語),種種神機妙謀,筆筆美化用兵之絕。

    但在失街亭一節上,羅貫中還是尊從了正史之說,沒去迴避沒敢迴避。其實看古書要看書的背後,此次關鍵一戰,諸葛亮用人失察,用人不當,也說明諸葛亮終還是人,是人就有不足之處。換句話說,從街亭之敗,喜好三國的友友們,不要看小說演義表面,諸葛亮被羅貫子描寫的多麼神乎其神,他諸葛亮終究還是一個人,一個也會有錯有平凡之處的一人。

    但諸葛亮鞠躬盡瘁、最終輔佐劉備稱王,確實亮色多多,值得肯定與敬佩。但那也是理政安邦理念出眾,並非軍事謀略之才能多麼蓋世。

  • 5 # 生活問道

    大家好,我是無謂風流。

    無論是《三國演義》小說裡面,還是街頭巷尾口口相傳,失街亭後孔明都是揮淚斬了馬謖,也為自己的過失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那麼,歷史上的揮淚斬馬謖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無法回到當時的古戰場去憑弔古人,那就到歷史書中去看看歷史和演義有什麼不同?

    先看看《三國演義》:

    這一幕發生在第九十六回“孔明揮淚斬馬謖,周魴斷髮賺曹休”中的記載

    “……“汝自幼飽讀兵書,熟諳戰法。吾累次叮嚀告誡:街亭是根本。汝以全家之命,領此重任。汝若要聽王平之言,豈有此禍?今敗軍折將,失地陷城,皆汝之過也!若不明正軍律,何以服眾?汝今犯法,休的怨吾。汝死之後,汝之家小,吾按月給予祿糧,汝不必掛心。”叱左右推出斬之……”

    書中寫的能看出幾點:

    1,馬謖的確是被諸葛亮殺了;

    2,馬謖立的軍令狀是一人犯法,全家株連;

    3,諸葛亮過分信任馬謖,並沒有將當年劉備忠言放進心裡;

    按照古代法律,犯了這麼嚴重的錯誤,被斬殺是理所當然的,因此,很多人都認可《三國演義》中的描述。

    我們在來看看《三國志》中的這一段描述:

    “建興六年,亮出軍向祁山。時有宿將魏延、吳懿等,論者皆言以為宜令為先鋒,而亮違眾拔謖,統大眾在前,與魏將張郃戰於街亭,為郃所破,士卒離散。亮進無所據,退軍還漢中。謖下獄物故,亮為之流涕。……謖年三十九。”

    我們再來對比一下:

    《三國演義》中寫的是馬謖自告奮勇去守街亭,《三國志》中寫的是有魏延,吳懿要去執行守街亭任務,但被諸葛亮拒絕而選的馬謖。4事實上,諸葛亮是將馬謖作為自己的接班人來培養的,因此,馬謖之敗,實際上是諸葛亮之敗,這才是他最痛心的。

    無論是《三國演義》書中還是《三國志》中,馬謖都死於建興六年,時年三十九歲。一個是被軍前斬殺,一個是獄中病故。

    按照諸葛亮的性格和對馬謖的喜愛來分析,還是《三國志》中更權威一些!

  • 6 # 漢中廣汽豐田陳鵬

    諸葛亮是真的殺了馬謖!我想諸葛亮殺他應該是不得已,也怪馬謖自己作死!馬謖大家都知道,屬於趙括一類,很有才華不可否認,可是從來沒有帶兵打仗。自己為書本上學到的東西很多。嘴皮子也溜。可是他不知道戰場情況瞬息萬變,一個細節出錯導致全盤結束!

    當時在先主走後,益州情況異常嚴峻,內憂外患。諸葛亮採取了以攻為守的戰略部署,開始了瘋狂北伐。讓別人認為自己國力強盛,不敢輕易來騷擾益州。可是當時將才比與先主時期確實匱乏。就讓馬謖去守一個咽喉之地_街亭。馬謖拍著心口子給他師父諸葛亮保證,你用我使用對了,沒問題,守不住街亭提頭開見,,好忙,諸葛亮也覺得應該沒事畢竟平時自己親手調教,也知道馬謖確實是個人才。馬謖也認為自己很牛逼,於是開啟了他裝B模式,前腳剛走,後腳就不聽指揮。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在馬謖身上表現的淋漓盡致。於是乎大家都知道結果了,被張郃打的潰不成軍。

    最後諸葛亮追責知道馬謖不聽安排,揮淚斬馬謖,是因為馬謖自己立了軍令狀,不殺不足以定軍心,還有就是他自己不聽戰略部署作死。所以小陳認為馬謖還是死了!

    關注小陳,小陳和您一起聊聊歷史

  • 7 # 上將噯福斯

    這個問題有點複雜。因為同一本《三國志》,對於這個問題,確有三個不同的記載。

    按照諸葛亮傳的說法,馬謖確實是諸葛亮所殺。謖違亮節度,舉動失宜,大為郃所破。亮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戮謖以謝眾。

    戮,就是殺。戮謖以謝眾,就是殺了馬謖向眾軍謝罪。

    馬謖傳記載略有不同。謖下獄物故,亮為之流涕。良死時年三十六,謖年三十九。

    馬謖被抓到監獄以後,“物故”了。

    物故,就是亡故。下獄物故,就是下獄死。馬謖自己病死的或者被殺死,都是死,都能叫做物故。

    可能是陳壽在馬謖的傳記裡寫的比較客氣,給馬謖留了一點面子,沒有直接寫他被斬殺。這符合陳壽的一貫作風,對於傳記主,都是寫勝不寫敗。失敗的情況一般都不寫或者寫的很簡略。

    按照向朗傳的記載,馬謖還曾經逃亡。五年,隨亮漢中。朗素與馬謖善,謖逃亡,朗知情不舉,亮恨之,免官還成都。

    向朗也是荊州人,與馬謖一項親善。馬謖逃亡,向朗知情不報,被免官。

    這個事情應該是真的,因為向朗的職位很高,他當過巴西太守,第一次北伐時是丞相長史。是諸葛亮最信任的人。這樣重要的人物,一定是犯了極大的錯誤才會被免官。從當時的情況看,只有馬謖這一件大事。

    所以,馬謖在街亭兵敗以後,自知難逃一死。決定趁亂逃亡,但最後還是被抓住了。

    根據以上三種不同的說法,有人推測,街亭之戰以後,馬謖的命運是這樣的:

    馬謖趁亂逃跑,向朗知情不報。馬謖逃跑失敗,被帶到了漢中。諸葛亮決心斬馬謖,還沒殺,馬謖自己在監獄死掉了。

    這個推論有點道理。但是並不準確。馬謖並不是自己病死的,他就是被諸葛亮殺的。

    對於馬謖之死,襄陽記有一段記載:

    蔣琬後詣漢中,謂亮曰:“昔楚殺得臣,然後文公喜可知也。天下未定而戮智計之士,豈不惜乎!”亮流涕曰:“孫武所以能制勝於天下者,用法明也。是以楊幹亂法,魏絳戮其僕。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復廢法,何用討賊邪?”

    馬謖被抓以後,蔣琬到漢中向諸葛亮求情。主要的意思是,馬謖是傑出的人才,殺了太可惜。正中敵人的下懷。

    諸葛亮痛哭流涕,說到,孫武制勝天下,靠的就是用法嚴明。現在四海分裂,嚴酷的戰爭剛剛開始,如果法紀廢弛,那什麼討賊呢?

    這一段記載,說明諸葛亮已經下定決心,要殺馬謖以正法紀。諸葛亮這樣嚴謹的人,肯定說到做到。

    襄陽記還記載。馬謖被殺之時,十萬之眾為之垂淚。那肯定是在大庭廣眾之前被殺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化危機》獵殺者VS舔食者誰厲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