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華來士1969
-
2 # 莫愛河往生
一共有四點:
——原有的配套關係進一步被破壞
由於歷史關係,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航空工業錯綜交織。面對烏克蘭做出的“停止與俄羅斯的軍事合作”的決定,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俄羅斯有能力在兩年半之內擺脫對烏克蘭軍工產品的依賴,而烏克蘭軍工企業中斷與俄羅斯同行合作對烏方來說將產生災難性後果,因為俄武裝力量是烏軍工產品唯一消費者。
——市場進一步被壓縮
對烏克蘭航空工業來說,俄羅斯是重要的出口市場之一。從克里米亞衝突升級開始,俄、烏關係降至冰點。市場對一個產業至關重要。2010年時任烏克蘭總理的阿扎羅夫明確地說,離開與俄羅斯的合作,烏克蘭將無法振興本國航空工業,創造效益。他說,“顯然,我們無法獨立自主地振興航空工業,我們沒有這個市場,甚至我們都無法制造出像樣的飛機。”
——俄、烏雙方合作將愈發困難
由於歷史原因,很多飛機計劃過去是兩國共同完成的,今後繼續合作則困難重重。同樣,安-124的前景也令人擔心。儘管市場需求十分迫切,兩國早在2004年就達成協議將重開安-124生產線,在2006~2020年期間聯合再製造80架改進後的安-124-100M,但是到了10年後的2013年,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還在與烏克蘭副總理博伊科討論建立合資企業恢復生產安-124的事。隨著衝突升級,今後可能不是合作,而是就智慧財產權等問題對簿公堂。
安東諾夫集團Quattroporte科秋巴日前稱,安東諾夫集團作為“安”型飛機的研發單位有權禁止俄羅斯在國際飛行中使用該系列飛機。另外,烏克蘭將禁止俄羅斯使用安-124飛行,這種飛機具有軍民兩用目的。對此,俄羅斯《訊息報》發文稱,烏克蘭沒有這樣的權利,這種飛機的智慧財產權並不屬於烏克蘭,它是蘇聯時期研發的。
——人才嚴重流失
烏克蘭獨立後,航空工業由於缺乏技術和資金的保障,缺乏產品市場,人才流失情況十分嚴重。當時,獨聯體各國動盪不安、人心惶惶,工廠、機構大量倒閉,軍工領域許多專家、教授失業,收入銳減。特別是一些尖端行業,大量一流的工程師陷入赤貧,外國科研機構紛紛派出專家前往烏克蘭,以優厚條件招攬人才。隨著克里米亞脫烏入俄、雙方衝突加劇,烏克蘭經濟狀況進一步惡化,航空工業高階人才流失的情況還會更加加劇。
-
3 # 前進的蝸牛18
安東偌夫設計局是前蘇聯組建的航天研究地,前蘇聯解體後,被分化為俄羅斯和烏克蘭。安東偌夫設計局就處在烏克蘭中,所以就歸烏克蘭所有。
前蘇聯的時候,烏克蘭是最重要的武裝生產基地,有大量的武器裝備和重要的設施以都在這裡。
可惜烏克蘭不懂得珍惜,政府腐敗無能,很多時候靠出賣前蘇聯遺留的科技技術來維持,自然安東偌夫設計局以是其中之一。
傳安東偌夫設計局的設計師已經來到中國,並且被中國所聘用,未來將會給中國提供大量的航空航天經驗和技術。
安東偌夫設計局的衰落以和蘇聯解體有必然的聯絡,之前烏克蘭和俄羅斯是一個整體,不管是經濟還是技術,不管是人力還是資源都不是一個小小的烏克蘭可比擬的。
在2018年前,為了共同的利益,烏克蘭和俄羅斯還是有所聯絡的,就包括安東偌夫設計局,當然,烏克蘭和中國的關係以比較不錯的,在這個航天發動機最緊缺的時候,烏克蘭給予了很大的幫助。
在2018年後,烏克蘭和俄羅斯徹底形成了陌路,這就是在經濟狀況不好的傷口上在撒了把鹽。
綜合幾方面,安東偌夫設計局走向衰落是必然的。
-
4 # 閒看秋風999
蘇聯解體,各個加盟共和國(除了俄羅斯以外),都巴不得迅速脫離“苦海”,不受集權領導的制約,早日走向真正的獨立;
為了從蘇聯獨立出來,烏克蘭就和俄羅斯鬧了個臉紅脖子粗;時任烏克蘭末代最高蘇維埃主席的克拉夫丘克於葉利欽兩人彼此之間唇槍舌劍:
一個說: “我們不給你發動機!” 另外一個馬上回懟:“那我們不給你天然氣和石油!” ;“那我們就再不給你糧食!” 這場爭論一直延續至今。
安東諾夫設計局,那可是大名鼎鼎,所有“安”字頭的飛機都是這個局設計,而飛機的核心部件發動機更是安東諾夫設計局的硬核;
安東諾夫的主要客戶是俄羅斯,它可不願意看到烏克蘭政府跟買主切斷聯絡;設計局的領導們和烏克蘭政府對著幹,其結果當然是“連鍋端”;
從此,連年虧損,效益幾乎等於零,人心浮動,技術骨幹當然也不得不另謀高就,或者去了俄羅斯,或者改行當起了個體戶;
世界最大運輸機安225的總工程師科瓦斯基,81歲高齡的老爺子為了混口飯吃,竟然參與外匯黑市交易;被帶到警察局以後,警察在他隨身攜帶的公文包裡發現了飛機設計圖之後肅然起敬;
蘇聯解體其實就是一次“政治自殺”,無論是烏克蘭,還是在俄羅斯,人們最懷念的都是那個時期;那一段他們曾經引以為豪的歷史。
-
5 # 畫人物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不過烏克蘭真是“瘦死”
烏克蘭安東諾夫設計局是前蘇聯最為強大的設計局之一,其作為蘇軍航空科研院所,包括附帶的生產航空廠,曾經作為蘇聯空軍強大的象徵,特別是安東諾夫設計局號稱蘇軍60%的飛機都是由它設計而來,當然這個說法較為誇張,但是烏克蘭安東諾夫設計局還是設計了一堆經典機型,包括了安-225、安-124超級大型運輸機,特別是安系列的運輸機,佔到了蘇軍半壁江山,將蘇軍運輸機都承包了。
但隨著蘇軍滅亡,原有龐大的蘇軍軍工體系也不復存在,特別是已經獨立的烏克蘭,安東諾夫設計局無法再獲得像蘇軍當年一樣的支援和訂單,甚至沒有售後支援和訂單,烏克蘭安東諾夫設計局失去了往日的光輝,蘇軍所有的運輸機設計生產和製造都被拋之腦後,烏克蘭安東諾夫設計局陷入了極大的困窘。
在這種情況下烏克蘭也試圖極力尋求幫助,比如在烏克蘭和俄羅斯關係好的時候,烏克蘭就聯合俄羅斯搞了安-70渦槳運輸機,試圖與歐洲搞的A-400M運輸機相互抗衡,但隨著俄羅斯和烏克蘭“翻臉”,安-70運輸機專案徹底黃了,甚至沒有了技術支援和俄羅斯方面零件,本來是復興的安-70運輸機也完蛋了,俄羅斯和烏克蘭相互“翻臉”也帶來了俄羅斯另一個大專案,安-178專案的滅亡:由於生產不出來俄羅斯製造的零件,安-178運輸機生產和研製精度緩慢,甚至出現了沙特投資安-178運輸機後,撤資了!
這對於烏克蘭安東諾夫設計局又是一個重大打擊,同時和伊朗聯合開發的安-140運輸機,由於在美國的壓力下,烏克蘭主動放棄了,並且首批生產的8架,由於各種技術故障,伊朗墜毀了3架,伊朗方面無法忍受烏克蘭製造質量這麼差勁。
烏克蘭安東諾夫設計局竟然還向力推安-225運輸機專案,這個本來在蘇軍體系下就生產1架的機型,烏克蘭現在水平還想繼續生產,顯然現在的烏克蘭安東諾夫設計局根本不是為了發展,而是為了最後的利益。
-
6 # 海事先鋒
安225、安124,安70,安178,他們是安東諾夫設計局的精品,也是絕品,今後世界再無大安東,這是時代的悲劇,也是一個警醒我們的例子,安東諾夫的失落告訴人們一個事實:國家分裂帶來的痛苦是永遠不能彌補的。
安東諾夫設計局研發了世界上最大的運輸機安225,他可以揹負一架太空梭直接滑跑起飛,總載重量可達250噸,貨倉載重最大可達200噸,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運20這樣的大型運輸機的起飛重量,他是世界上最大的運輸機,美國的C-5都不能與之媲美,美國最大的C5銀河運輸機最大載重也不過129噸,都不如安東諾夫排名第二的安124的150噸最大載重。
安東諾夫設計局不但研發安225這樣的專用超級運輸機,還研發了安124這種可以大量生產的大型戰略運輸機,最大載重150噸讓他可以搭載兩輛全副武裝和人員配備的T90主戰坦克起飛,或者一次投送數百人及其物資裝備到達第一線,投送能力強大,而且他的生產難度相對較低,相比於安225更具有實用性,也成為了如今俄羅斯空天軍最為倚重的運輸機。
安東諾夫設計局為何衰落了?因為蘇聯解體了,大型運輸機的研發需要的是什麼?是配套工業體系的支撐,從輪胎的技術,到機體的材質,從加工的模具到測試的場地,從大型的應力測試到小型的風洞試驗,從發動機的研發製造到配套電子系統的開發,一架大型運輸機背後站著的是一個超級大國的全部工業門類,一個都不能少,就連噴塗和橡膠、塑膠、玻璃這樣的基礎工業都能算進去,缺一不可。
可是烏克蘭畢竟還是獨立出蘇聯了,安東諾夫背後成套的上游企業全部消失,只剩下了安東諾夫的組裝廠和設計局,他們什麼都生產不出來。過去,烏克蘭還能憑藉和俄羅斯的友好關係獲得一些工業支援,安東諾夫還能繼續製造安70這種半大不大的中型高速運輸機,但是現在不行了,連安70都造不出來了,安東諾夫只能關門。
現在,安東諾夫的專家大量來到了中國重新就業,尋找機會,中國也獲取了安東諾夫大量的技術資料,甚至安東諾夫打算舉家搬到中國,就差烏克蘭允許,這都證明了一個道理: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也許以後,中國生產的安124就會面世,到時候請不要驚訝。
-
7 # 麥田軍事觀察
安東諾夫設計局的衰落沒有什麼意外,主要原因就在於原蘇聯的解體,安東諾夫設計局的存在基礎是整個原蘇聯的工業體系支援,可是解體之後,原有的工業體系被撕裂了,僅靠烏克蘭自身的工業實力來說,根本不可能支援這個大型航空製造企業的發展,既沒有足夠的需求,也沒有足夠的財力及物力來支援它的發展,可以說原蘇聯的解體直接宣佈這一家超大型企業的歷史終結。
更不要說烏克蘭在獨立之後也沒有重視發展工業等等,僅靠安東諾夫設計局自身的發展,那麼根本不可能把這麼樣一個超大型企業支撐起來,能力下降也是個正常的,但是為直線下降,不是下降的一定水平即可。在後來的發展當中,烏克蘭也採取了許多行為。可惜沒有強力的支援,讓企業無法發展,與俄羅斯搞了一些專案等,都沒有取得成功。
俄羅斯根本不想與烏方好好的搞專案,連自己的企業都養不活,怎麼可能管安東諾夫設計局呢?
烏克蘭面臨的就是一個難以為繼的處境,沒有發展的好條件了。
回覆列表
蘇聯解體了,烏克蘭不需要什麼運輸機了。國有體制計劃經濟下的大廠,經營不善運轉不靈。外銷市場冷落。124和225兩個大傢伙,有些國家需要。但安東諾夫的廠已經無力生產了。中國想救他,美國又做梗,說是收購,其實是騙局,肯定不見錢,空口說白話,要結果他的性命,對中國而言,既然廠子搬不來。那就趕緊挖點人,留下安局的種子,別斷了香火,中國應該是安東道夫唯一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