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多米諾燉排骨

    本詩是唐朝崔護的《題都城南莊》。在正史中關於崔護的記錄很少,只有晚唐孟棨在《本事詩》中記錄了有關“崔護謁漿”的故事,這個故事講的就是寫這首詩的故事。崔護在《全唐詩》中存詩六首,本首是其最為著名的一首,使其名垂青史。崔護(772年—846年),字殷功,24歲進士及第,57歲任京兆尹,同年任御史大夫,後被下放到嶺南任嶺南節度使。

    題都城南莊

    唐•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釋義:去年路過長安郊外南莊的時候,你從門中出來接待我,站在桃花叢中,美麗的臉龐和桃花相互映襯,顯得緋紅妖嬈。一年過去了,我再來此地尋你,但我沒有見到你,只有那豔麗桃花在春風中盛開。

    賞析:本詩包含兩個相同場景,前後互相映照。第一個場景是“踏春遇豔”,後一個場景是“重尋不遇”。其中詩人抓住了邂逅的最美一幕“人面桃花相映紅”,用桃花襯出了少女光彩照人的面影。詩人含情脈脈的看著少女,欲言又止,其實她早已佔據了詩人的心扉。這樣的場景留給了我們很多想象的空間。

    正是兩種場景的映照,描繪了回憶中的美好事物,那些美妙的回憶在“人面桃花相映紅”傳神描繪下,彌足珍貴。回不了的美好過去,讓人更加無限追憶,所以更感到失落和悵惘。因而詩人發出了“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無限感慨。

    關於本詩的來歷,在唐朝孟啟(唐 孟棨)在其小說《本事詩•情感》中有記載。

    原文如下:博陵崔護,姿質甚美,而孤潔寡合。舉進士下第。清明日,獨遊都城南,得居人莊,一畝之宮,而花木叢萃,寂若無人。扣門久之,有女子自門隙窺之,問曰:“誰耶?”以姓字對,曰:“尋春獨行,酒渴求飲。”女入,以杯水至,開門設床命坐,獨倚小桃斜柯佇立,而意屬殊厚,妖姿媚態,綽有餘妍,崔以言挑之,不對,目注者久之。崔辭去,送至門,如不勝情而入。崔亦眷盼而歸,嗣後絕不復至。及來歲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徑往尋之。門牆如故,而已鎖扃之。因題詩於左扉曰:“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只今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後數日,偶至都城南,復往尋之,聞其中有哭聲,扣門問之,有老父出曰:“君非崔護耶?”曰:“是也。”又哭曰:“君殺吾女。”護驚起,莫知所答。老父曰:“吾女笄年知書,未適人,自去年以來,常恍惚若有所失。比日與之出,及歸,見左扉有字,讀之,入門而病,遂絕食數日而死。吾老矣,此女所以不嫁者,將求君子以託吾身,今不幸而殞,得非君殺之耶?”又特大哭。崔亦感慟,請入哭之。尚儼然在床。崔舉其首,枕其股,哭而祝曰:“某在斯,某在斯。”須臾開目,半日復活矣。父大喜,遂以女歸之。

    故事很簡單:講崔護進京趕考,結果落榜了,心情有些鬱悶。清明節,一個人獨自到長安南郊散心。看到一戶人家,外面花草繁茂,好像沒人,就上前敲門。敲了一會兒,一位小姐姐開門,從門縫向外邊邊看邊問。問道:“是誰在敲門呀?”崔護回道:“小姐姐,你好!我叫崔護。我獨自來這裡玩兒,喝了點小酒,感覺有些口渴,看可不可以討碗水喝?”於是,小姐姐進屋給崔護倒了一碗水,開門擺好椅子讓崔護坐下。自己卻獨自靠著小桃樹斜枝站著,脈脈含情,體態嬌美。崔護上下打量小姐姐,沒忍住,用言語挑逗小姐姐,小姐姐沒有回答他。兩人對視良久,崔護可能感覺沒啥意思了,就走了。小姐姐把崔護送到家門口,感覺小姐姐似很難承受崔護剛才的情義,沒看一眼崔護就進了門。崔護依依不捨的回頭看了看小姐姐就走了,以後再也沒來過了。但到了第二年清明,崔護突然想起去年邂逅的小姐姐,情不自禁的又跑到南郊去尋找她。景色依舊,但小姐姐不知道去哪裡了。崔護感覺有些失落,於是在小姐姐家左門上寫了我們熟悉的這首詩,就回去了。幾天以後,他又來尋找小姐姐。此時聽到門內傳來陣陣哭聲,於是便敲門詢問。出來一位老頭兒,老頭兒道:“你娃是不是崔護?”答:“正是在下。”老頭兒哭道:“就是你丫的,是你害死了我女兒。”崔護惶恐,不知道怎麼回答。老頭說:“我女兒知書達禮,本已成年,還沒找男票。從去年開始,一天天的精神恍惚,像丟了魂兒一樣。前幾天,和她出門看完左門上的詩,進門就病了,最近幾天沒吃一點東西,就這樣去了。我都這把老骨頭了,她又不嫁人,本來想找個好人家嫁了,我爺倆才有活路。就是看了你娃寫的詩,就死了,不是你害死的是哪個害的?”說完有抱著崔護又是一頓大哭,這時,崔護感到心痛不已。衝進房間內,看到小姐姐靜靜的躺在床上,抱著小姐姐的頭放到自己的腿上,大聲哭喊:“我來了,你倒是睜開眼看下我呀!”或許是感動了老天爺,小姐姐竟然睜開了眼睛,過了半天竟然奇蹟般活了,老頭兒高興得不行了,就把小姐姐嫁給了崔護。

    儘管《本事詩》帶有傳奇色彩的故事把我們引向高潮,還略帶有戲劇元素,它的抒情色彩把我們帶向另一個境界,這或許正是助漲它流傳千年的原因。它的境界並非撰寫了一個故事,而是一種人生的體驗:在某個美妙的時刻遇到註定一生難忘的事情,當我們再要刻意去追尋它的美妙時,它卻在像一縷清風從我們指尖溜走。或許這就是這首詩留給我們的魅力吧!

  • 2 # 史遇春之塵境心影錄

    我寫過一篇《也說“人面桃花相映紅”》,僅作參考而已,全文如下:

    碗碗腔(流行於陝西東部的地方劇種)裡有一齣戲,名字叫做《借水》。在我還懵懂不知事、在我還處於看戲看情節的那個年齡的時候,我就看過這出。因為不是本戲,只是摺子,所以,這要看出情節來,實在不容易。

    雖然《借水》這折戲對我而言,似乎沒有什麼情節,但是,它卻深深印在我的記憶中。

    那是一個春花爛漫的時節,生一人外出郊遊。這大好的青春、大好的春光,自然是的大好興致。生一直從都城近郊遊到了都城遠郊。一路上聽著鶯歌燕語,一路上賞著柳綠花紅,眼前的一切正合了生讀書人的雅興。走過山一程,經過水一程,不經意間,就過了大半天的事件,這時,生有些累,也有些渴。

    但見不遠處,一片桃林,那清婉的桃花開得正酣。遠看,似飄在天邊的一片雲,但少了雲的光鮮亮澤,而多了花的溫潤含蓄。陣陣春風起,使人不禁想起陶靖節桃花源裡的“落英繽紛”。近看,正和那臘梅如姊妹,但少了雪中寒梅的冷傲,而多了春日群芳的嬌柔。那桃的美,不僅僅限於花:深褐而泛油光的軀幹,剛剛露出頭的綠芽,配上那粉紅的花、深色的蕊,一株桃樹一美人,一片桃林群仙圖。

    生沉醉於桃花的美,免不了一番抒情。這一刻,他已經沒有疲倦,忘了飢渴。誰知這桃林之中,又偏偏隱了一戶人家。既然人生有如此的安排,何不上前討他一杯水喝?這般想,生便上前叩門。

    當日,這戶人家只有一女子(即旦)在家,聞得人聲,隔門答問。

    所以不啟戶者,避嫌也。以我臆測,唐人之風習,或不至此,所以有此一幕者,蓋此劇或創作於明或明以後,故染綱常倫理之氣。

    生旦一番交涉之後,旦將杯水從門檻底下遞出,生飲後而歸。水至此借完。

    明年,生再來此處賞花。叩門求水而人去屋空,遂題詩一首於莊前牆上,詩云: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出風。

    至此方悟,原來,這齣戲是從唐人崔護的《題都城南莊》演繹出來的。

    此詩在兒時以好記性逞強的時候,就已經倒背如流了。

    有時候,對於詩詞的記誦,倒不是刻意的,只是喜歡,每次見到,直如再逢故人,無意中就有幾分親切,見得多了,自然成誦。晉·陶潛《五柳先生傳》說:“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欣然忘食。”真是傳我心神。

    對於詩詞,那些讀到讓人手舞足蹈的詞、句、篇章,真是“欣然忘食”。但是,你要問我,好在哪裡,我答不出來;甚而有時候問我在講什麼,我也答不出來。

    梁任公說:“義山的《錦瑟》、《碧城》、《聖女祠》等詩,講的什麼事,我理會不著……但我覺得它美,讀起來令我精神上新鮮的愉快。”(《中國韻文裡所表現的情感》)

    當時對於這首詩,我的情況大概如此。梁先生的“理會不著”,是因為義山的有些詩實在難懂。此不獨梁任公,元好問早就有“獨恨無人作鄭箋”可作明證。而我之好詩,不甚解,大約多是因為我的淺薄吧!

    對於這首詩,那時候之所以喜歡,就是因為“人面桃花相映紅”一句。個人覺得很美。記得在很小的年紀,懵懵懂懂,尚不知情為何物時,對班裡的一個小女孩很有好感。看著人家紅撲撲的臉蛋,就想起“人面桃花相映紅”的句子。還暗暗給人家起了一個外號,叫做“人面桃”!還有,那小女孩有一次在哭,她就在我的後排坐著,我回過頭去忘了一眼,淚珠正掛在那姣美的面龐上,我忽然心中一動,有些為她難過;同時,我也看到了她的美,知道了什麼叫做“梨花一枝春帶雨”。兒時的一切就如同那“人面桃花相映紅”的詩句,在記憶中燦爛著。二十多年過去了,“梨花一枝春帶雨”在我的人生中,似乎已經成了絕響。

    前兒個,坐火車,和一位醫生聊天,他很喜歡古典文學,兩人相談甚歡!不知因為什麼,就談到了這首詩。他說:

    他讀完了,很有感觸。想到自己的家鄉,自己的家人。

    除了這,他還想到了一首詩: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出風。

    不限於愛情,你就可以用此詩抒發自己的情感!去年今日此門中,是如何熱鬧的一番景象:妻賢子孝,含飴弄孫,一家人和和美美,享不盡的天倫之樂。

    那時的桃花,與人面相映成趣,不光是桃花色、美人面可以交織成景。這桃花和童子少年花容、長者鶴髮童顏也相映生輝。

    少了人,一切的存在便失色不少。悵惘若失的不只是戀人的分離,所有的往昔團聚、今朝天各一方都讓人惆悵。

    門前的桃花依然能夠映出如畫美景,門前的桃花依然能肆意綻放。

    春風起了,片片桃花輕輕起舞,桃花春風相戲,哪裡知道人間的情愫。

    這,能不讓人情感波動麼?

    其實,這詩完全可以不僅僅侷限於男女之情。明人為了附會,還演繹了一出纏綿的愛情故事。讀崔護僅存的六首詩,寫情、或者細膩如女性口吻的有五首之多,可見此詩或亦一時興起之作。

    然而,詩的魅力,或許就在說出說不出之間;詩的魅力,或許就在你說你解、我言我會吧!

    好一個“人面桃花相映紅”啊!

    https://www.toutiao.com/c/user/6134662558/#mid=6134493673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可以屏下指紋解鎖的手機有哪些好的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