迓鼓 迓鼓流行於陽泉、平定、盂縣、昔陽、和順等市縣。其表演形式有兩種:集說白、歌唱、舞蹈、伴奏於一體的稱文迓鼓;由成套鑼鼓樂配合多人舞蹈、演陣的稱武迓鼓。 文迓鼓據說始於宋朝,但原貌不詳。清代時,平定縣三泉村的文迓鼓只有3人表演:主要說唱者稱“傻毛兒”,頭梳朝天辮,兩頰畫大紅圓圈,眼窩塗白點,身著白襖藍褲,翻穿羊皮坎肩,斜挎一串鈴檔,打小堂鑼;主要舞蹈者系男扮“大姑娘”,以黑紗包頭垂長辮,戴花,穿紅色大襟襖,胸前繡大花,腰繫黑圍裙,綠色中式褲,紅圓口鞋,右手持紅摺扇左手拿綢帕;主要伴奏者為男扮“挎鼓老婆”,黑紗包頭,在腦後換成辮角,兩耳戴棉花球耳環,穿黑色大襟襖,天藍色褲,黑布鞋,系紅腰帶,右肩斜挎扁鼓(46×24釐米),在鼓環中插短棒,上置一片直徑13釐米的小鑔,右手持單棰敲鼓,左手握一片小鑔與鼓旁的另一片相拍擊。3人又說又唱又扭,即興表演,風趣歡快。民國初,表演者為8人:“傻毛兒”不敲小堂鑼,專事說唱表演;“大姑娘”增為2人,並加1名穿西服、皮鞋、紗領帶、披大氅、戴禮帽、手拄文明棍的“洋人”;“挎鼓老婆”改為雙棰擊鼓,鼓的體積縮小為 33釐米×17釐米。另增加3人: l人拍小鑔, 2人敲小堂鑼,均穿天藍色鑲黑邊的對襟衣、中式褲、黑圓口鞋,載小氈帽。表演中增加了“剪子股”、“套單八寶”等掏場形式。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去掉了“挎鼓醜婆”、“傻毛兒”、“洋人”之類的扮相,改由男女青年表演。新中國建立以後,陽泉市曾組織過由46人表演的大型舞臺迓鼓,但民間流行的文迓鼓奶由8至12人表演。其藝術特色是:使用合轍押韻的地方語言,句子可長可短,音節鏗鏘有力,結束句常用壓縮型3字句,並將最後一字的尾音輕輕挑起,以增強說白的音樂感和幽默感,謂之“打包袱”;舞臺多用“小臺步”,以掏場為主,演員相互交換場位時迅速扭身閃過,有藝訣謂:“臺步均勻穩、碎、輕,身體閃是‘S’形,手臂胸前劃‘∞’字,掏場碰面即背身”。 武迓鼓相傳系由宋代軍中的演武活動演變而來。明代平定的迓鼓已經盛行,成為元宵節的主要娛樂形式。它由21人表演,扮作梁山英雄人物(姓名略有出入),穿戲曲服裝,勾臉譜,除朱仝外,每人後背都插一面長約40釐米的三角形杏黃旗,兩邊有白色齒形,中間有“梁山”二字。演員各持一種打擊樂器,計有:音鼓9面,其中一面為上音鼓,其餘為下音鼓;雲鑼4面;銀鑼2面;鐃、鈸、小鑔各2副。其舞蹈步法有丁字步、扭步、馬步、弓箭步、墊步等,動作有“朝天轉”、“順風旗”、“老鷹抓雞”、“海蚌展貝”、“蛟龍出水”等。各人在擊打樂器的同時做出適當動作,並演練各種陣法,如:“裹襲陣”、“蝸牛陣”、“殺四門”、“四人陣”、“六連環”(六郎回頭)、“八寶陣”(燒紙陣)、“八人陣”、“九龍鎮”、“葫蘆陣”等。它的鑼鼓點結構嚴謹,並與所演練的陣圖緊密聯絡,曲牌有〔狗相咬〕、〔殺四門〕、〔大磨面〕、〔大過街〕等。曲牌間的銜接與陣圖的轉換過程相一致。整個舞蹈在敲“音鼓”的朱仝指揮下進行,隨著鏗鏘有力的鑼鼓點,擺成雄壯整齊的陣圖,頗有古時戰鬥的氣氛
迓鼓 迓鼓流行於陽泉、平定、盂縣、昔陽、和順等市縣。其表演形式有兩種:集說白、歌唱、舞蹈、伴奏於一體的稱文迓鼓;由成套鑼鼓樂配合多人舞蹈、演陣的稱武迓鼓。 文迓鼓據說始於宋朝,但原貌不詳。清代時,平定縣三泉村的文迓鼓只有3人表演:主要說唱者稱“傻毛兒”,頭梳朝天辮,兩頰畫大紅圓圈,眼窩塗白點,身著白襖藍褲,翻穿羊皮坎肩,斜挎一串鈴檔,打小堂鑼;主要舞蹈者系男扮“大姑娘”,以黑紗包頭垂長辮,戴花,穿紅色大襟襖,胸前繡大花,腰繫黑圍裙,綠色中式褲,紅圓口鞋,右手持紅摺扇左手拿綢帕;主要伴奏者為男扮“挎鼓老婆”,黑紗包頭,在腦後換成辮角,兩耳戴棉花球耳環,穿黑色大襟襖,天藍色褲,黑布鞋,系紅腰帶,右肩斜挎扁鼓(46×24釐米),在鼓環中插短棒,上置一片直徑13釐米的小鑔,右手持單棰敲鼓,左手握一片小鑔與鼓旁的另一片相拍擊。3人又說又唱又扭,即興表演,風趣歡快。民國初,表演者為8人:“傻毛兒”不敲小堂鑼,專事說唱表演;“大姑娘”增為2人,並加1名穿西服、皮鞋、紗領帶、披大氅、戴禮帽、手拄文明棍的“洋人”;“挎鼓老婆”改為雙棰擊鼓,鼓的體積縮小為 33釐米×17釐米。另增加3人: l人拍小鑔, 2人敲小堂鑼,均穿天藍色鑲黑邊的對襟衣、中式褲、黑圓口鞋,載小氈帽。表演中增加了“剪子股”、“套單八寶”等掏場形式。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去掉了“挎鼓醜婆”、“傻毛兒”、“洋人”之類的扮相,改由男女青年表演。新中國建立以後,陽泉市曾組織過由46人表演的大型舞臺迓鼓,但民間流行的文迓鼓奶由8至12人表演。其藝術特色是:使用合轍押韻的地方語言,句子可長可短,音節鏗鏘有力,結束句常用壓縮型3字句,並將最後一字的尾音輕輕挑起,以增強說白的音樂感和幽默感,謂之“打包袱”;舞臺多用“小臺步”,以掏場為主,演員相互交換場位時迅速扭身閃過,有藝訣謂:“臺步均勻穩、碎、輕,身體閃是‘S’形,手臂胸前劃‘∞’字,掏場碰面即背身”。 武迓鼓相傳系由宋代軍中的演武活動演變而來。明代平定的迓鼓已經盛行,成為元宵節的主要娛樂形式。它由21人表演,扮作梁山英雄人物(姓名略有出入),穿戲曲服裝,勾臉譜,除朱仝外,每人後背都插一面長約40釐米的三角形杏黃旗,兩邊有白色齒形,中間有“梁山”二字。演員各持一種打擊樂器,計有:音鼓9面,其中一面為上音鼓,其餘為下音鼓;雲鑼4面;銀鑼2面;鐃、鈸、小鑔各2副。其舞蹈步法有丁字步、扭步、馬步、弓箭步、墊步等,動作有“朝天轉”、“順風旗”、“老鷹抓雞”、“海蚌展貝”、“蛟龍出水”等。各人在擊打樂器的同時做出適當動作,並演練各種陣法,如:“裹襲陣”、“蝸牛陣”、“殺四門”、“四人陣”、“六連環”(六郎回頭)、“八寶陣”(燒紙陣)、“八人陣”、“九龍鎮”、“葫蘆陣”等。它的鑼鼓點結構嚴謹,並與所演練的陣圖緊密聯絡,曲牌有〔狗相咬〕、〔殺四門〕、〔大磨面〕、〔大過街〕等。曲牌間的銜接與陣圖的轉換過程相一致。整個舞蹈在敲“音鼓”的朱仝指揮下進行,隨著鏗鏘有力的鑼鼓點,擺成雄壯整齊的陣圖,頗有古時戰鬥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