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負此生小包總
-
2 # 使用者60345931722
有保險意識,還不錯,但你覺得只有重疾險心裡就踏實嗎?重大疾病保險是先行賠付型,一旦出險,保費變保額,比如賠30萬,這裡麵包括治療費用,康復費用以及患重大疾病由於很長時間會喪失勞動能力,期間的收入損失,很多人還要還車貸,房貸,而且需要家屬照顧,所以說重大疾病保險要不斷加保,買到拒保為止。
住院醫療是報銷型,大病小病住院就能用上,但需個人先行墊付,出院前除了社保報銷外,住院醫療可以100%報銷,有些大公司產品還有津貼,100至300元每天,比如太平的醫無憂,關鍵是住院醫療買一個能100%報銷,無免賠有津貼,住院都能報銷是最重要的!住院醫療買一份就行,因為最多100%報銷,多了浪費!!
最後還要補充個綜合意外險,貓抓狗咬,磕著碰著大小意外都管便宜實惠,保險要買全,就不會出現小病住院花錢也不少,重大疾病不理賠的現象了,買個電視不能當冰箱用!!
-
3 # 凡凡的世界都是愛
其實我們並不是買了重疾保障就沒有了後顧之憂。
第一,以目前來講醫療消費在逐年上漲,現在購買的保障金額,也就是未來一旦真的生病所賠償的資金未必足夠使用!就好比以前感冒花幾十塊錢能治好,現在需要花大幾百上千元一樣,目前購買了認為足夠的保額,未來不一定夠用!
第二,疾病型別越來越多樣化,目前購買的重疾保障在未來來講保障面將比較狹窄,就好比20年前的重疾保障只保十類疾病,目前能保障到110類,未來疾病保障隨著疾病的演變可能會保到更多類內容!也可以說,未來發生的疾病目前的保險如果沒有保障到,一旦生病還是需要自己承擔醫療費用!
第三,目前市面上很多的重疾保障已一次性賠付為限,且一旦理賠將不允許再購買重疾保險,但是很多疾病帶有複發性,也就是說一旦生病,意味著後期再次發病將仍然是自己承擔醫療費!
第四,目前很多疾病並不歸屬重大疾病但是醫療消費也不低,所以並不能簡單的認為購買了重疾保障就沒有後顧之憂了!
綜上來講建議我們在購買了重疾保障的同時將輕症保障和可以保障生病以後仍然可以續保的報銷型醫療保險(例如百萬醫療)也一同購買,另外每隔幾年就要找專業的保險工作人員幫您把保障做一次整理規劃!保額不足補充保額,保障面不足補充保障內容!
-
4 # 保險理財師陳琳
沒有後顧之憂,你想的太簡單了。除非你已經實現了財務自由。單單針對健康方面來講,重疾險基本上就是收入補償和康復費用,真正的醫療費用還沒有算進去。希望你能懂,一旦罹患重疾,社保報銷的費用加上自費專案再加上至少五年的康復健康費用以及喪失的收入損失,單單一個健康險遠遠不夠。起碼為自己購置一個高保障的醫療險
-
5 # 又見東方茉莉
我理解你的意思是我們買了重疾險是不是就不用買其他的保險了對吧?我的答案是不夠的。
首先,重疾險它的保障範圍有限,它只保合同列明的重疾種類。沒有列明的它不管。
其次,重疾險保額比較低,相對來說保費也高,我們能買多少保額呢?三十萬?五十萬?還是一百萬?現在重疾的治癒率越來越高,但是費用也是驚人。一個癌症病人首期都需要十幾萬,以後呢?
第三,重疾險只理賠一次,然後終結。你都沒有機會再買第二次。
第四,我們生活中的風險不只是大病,還有些小病,說是小病弄不好也是要人命的,花費也是不可估量的。比如2018年初的流感,多少人住進了icu病房,花費至少六七十萬。這個重疾險是不管的。
第五,重疾險是不管小的意外的,只管身故或全殘,而且保額不高。還得分險種,有的管意外有的還不管。
最後,還是建議保險要買全,意外補充一個一年短期的,有意外醫療的磕磕碰碰都管。還有百萬醫療一定要買,它一年幾百或者一千多,年齡不同保費不同。它的保額高達三百萬,而且只要險種發售,他可以續保。當然,每個公司的產品不一樣。可以諮詢我也可以去其他途徑瞭解。
多多瞭解保險知識,為自己為家人選擇更好的。
-
6 # 保險經紀泡泡媽
題主要知道保險之所以分這麼多險種,那是因為不同險種解決的問題不一樣,就猶如我們買的衣服是穿在身上,帽子戴在頭上一樣,要相對應才能搭配,那麼保險也是如此。
不知道題主是擔憂重疾導致的高昂醫療費呢?
還是重疾需要長時間修養期間收入缺失,導致家庭經濟吃緊?
還是意外導致的傷殘失能的收入損失等?
還是家庭經濟支柱的缺位導致好好的一個家無法繼續好好的生活下去?
因為這些都關係到家庭的日常開支:小孩教育費用、父母贍養費、房貸車貸等家庭日常性支出,就算有什麼意外、重疾,家庭其它成員還能繼續好好生活,不用擔心人不在了房貸、車貸沒法還被收回,小孩、老人等家人還能繼續有質量的生活。
保障型險種的功能如下圖:
僅僅是買重疾險是解決不了所有擔憂的,因為重疾都是有要求的,有少部分病可能沒達到重疾但是花費也很高,比如《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一文中就不屬於重疾,但花費就很多··
建議題主根據家庭的經濟結構、收入支出情況、房貸車貸、身體狀況、小孩教育老人贍養費用、年齡、職業等綜合制定家庭保障方案,覆蓋好風險缺口,
-
7 # 智選免勉
購買了重疾險,有了一定的保障是好事情,但是說沒有後顧之憂還達不到,具體有以下幾點考慮:
1、重疾險保障的額度是不是夠,現在夠,以後10年20年,把通脹和貶值因素算進去還夠不夠;
2、在發生重疾的情況,收入損失補償夠不夠維持家庭開支;
3、發生意外了重疾險是不理賠或部分理賠的,所以必須配置意外險,而且意外險費用比較低,一年100~300左右;
4、還要配置醫療險,因為重疾險只對合同約定的疾病賠付,合同範圍之外的是不賠付的,配置醫療險更安心;
5、在以上基礎上,如果再安心一些的話,再有條件的話,就考慮養老險和壽險。
-
8 # 多保魚講財經保險
你好
沒有後顧之憂的意思是?是不是說一單可以保所有之類的問題呢?
目前還不存在一單保所有,終身無憂的事情
健康險的種類有:醫療險、重疾險、意外險、壽險
之所以會有這麼多種,是因為各個險種的作用功能都是不同的
重疾險比較側重的是重大疾病,醫療險側重的是平時醫藥、醫療手段等費用報銷
意外險針對意外導致的傷殘、身故等方面的賠付
壽險分定壽和終身壽險,定壽常用於年輕人房貸壓力大,對於上有老下有小的責任,終身壽險常用於資產傳承等作用
所以只靠一個保險單子是做不到全面保障的
好的保障是根據自己的需求對保險進行合理的配置
-
9 # 保保駕到
從題主的問題來看,我的理解是健康險方面只需要購買重疾險不購買醫療險就可以了?類似的問題還有:
重疾險和醫療險那個更好?重疾險能代替醫療險嗎?
那麼我的答案是:健康險方面,只買重疾險是不夠的或者說重疾險和醫療險是相互補充的,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原因如下:
1、重疾險:本質上是彌補因重病所導致的家庭收入損失,這個損失包括治療費用、康復費用、誤工費用、營養費用等。它採用的是給付型,確診合同約定疾病後(有的疾病得達到一定期限才能賠付),保險公司給付保額,不限制用途,你就是不治病拿著錢去炒股保險公司也不會管。
醫療險呢,它的本質是搞定因疾病所產生的醫療費用,屬於報銷型,和我們平時出差到月底拿著發票找財務報銷一個道理。
那麼也就是說,醫療險是保證我們有錢救命治病,那麼重疾險,是彌補家庭損失,兩者相互輔助,家庭經濟才不會垮掉。
2、重疾險,通俗的解析就是隻針對重大疾病才可以賠付的,例如惡性腫瘤、雙目失明、多個肢體缺失等等,但是醫療險針對的範圍更加廣泛,大病小病都能報銷,好的醫療險不限制用藥範圍、100%報銷、甚至還有住院津貼,這算是很優秀的,一旦得重大疾病,醫療險負責救命治病,重大疾病一次性拿下一大筆錢,無需擔心治病夠不夠錢了。
3、現在很多疾病沒有到達重疾的程度,但是治療費用也是幾萬十幾萬,對於家庭經濟也會造成一定的衝突,有了醫療險,這些沒有達到重疾程度的疾病就可以用醫療險來進行報銷了。而且醫療險的費用很便宜,一年三四百就可了,年紀越大就會稍貴一些。
針對以上這三點,就說明了,重大疾病和醫療險針對的範圍不一樣,費用也不一樣,兩者相輔相成,不能相互代替。
-
10 # 大海說保
大病有四級防護。
一、早期預防。規律健康的生活方式、堅持養生
二重防護。早診斷早治療
三重防護,專業治療和干預
四重防護,足額的重疾險保障,財務上的支援
回覆列表
只能說有保障了,但是不夠全面。
首先重疾險,顧名思義是保障重大疾病的是有病種限制的。萬一得的大病很特殊,不在保障範圍是無法獲得理賠的。再者,若沒有附加住院費用補償,小病小災也是無法獲得賠付的。重疾險還有保額限制,比如您保障的是30萬,那也就是賠付30萬,可是有些大病50萬可能都不夠用!
所以,加保一些醫療險還是很有必要的!我們公司現在的醫療險,30歲男保障205萬,只需298元,不分病種,完全報銷。這樣,一旦不幸患病,不花錢看好病,還可以額外獲得幾十萬的生活補貼。
現在的保險可不僅僅是保障功能,它還可以彌補家庭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