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託羅密歐·克里斯多佛利(Bartolomeo Christofori)[1] 在其位於佛羅倫薩的烏菲齊(Uffizien)的車間內對鋼琴進行改造創新,透過敲擊鍵盤的力度改變聲音的強度。為此,他採用了包有皮革的小槌,透過擊弦機敲擊琴絃。新構造的鋼琴最初命名為“Gravecembalo col piano e forte” (意為:帶有音強變化的古鍵琴),後來簡略為“Piano forte”(意為:強和弱)。那時,克里斯托弗裡擊弦機已經是驚人地完美。 克里斯托弗裡在費迪南多王子與美第奇家族(Medici family)的幫助下,在佛羅倫薩成立鋼琴廠“Christofori Piano Studio”。
1717
1717年左右,克里斯托弗·高特立博·施羅特(Christoph Gottlieb Schröter)發明了一種新型鋼琴,並在德累斯頓的家裡向公眾展示。這架鋼琴上的槌式擊弦機要比巴託羅密歐·克里斯多佛利鋼琴(Bartolomeo Christofori)的簡單。
1742年,約翰·邵荷(Johann Socher)在(德國)桑託芬(Sonthofen)建造了一架今迄今所知的最古老的方形鋼琴,其尺寸與當時很受歡迎的翼琴相同。 十年後,弗裡德里奇(Christian Ernst Friederici)在(德國)格拉(Gera)開始了方形鋼琴的批次生產,他將其命名為“fortbien”。 1745年,弗裡德里奇(Fridrici)製造出垂直三角鋼琴,並將其命名為“金字塔”。
1770
鋼琴製作師約翰·安德雷亞斯·施泰因(Johann Andreas Stein)(德國奧格斯堡)在1770年前後發展了新的擊弦機,將弦槌置於琴鍵槓桿上。這種簡單的構造形式也被稱為“維也納式擊弦機鋼琴”,對於維也納古典音樂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具有這種型別擊弦機的鋼琴製作方法一直持續到十九世紀。
1782
音樂家約翰·安德里亞斯·施特萊歇(Johann Andreas Streicher)(德國斯圖加特)陪伴著他的朋友以及詩人弗雷德里希·席勒(Friedrich Schiller)從斯圖加特流亡到了曼海姆。施特萊歇首先在(德國)曼海姆和(德國)慕尼黑教授鋼琴課程。1794年,他與約翰·安德雷亞斯·施泰因(Johann Andreas Stein)(德國奧格斯堡)的女兒,鋼琴家以及鋼琴製造者阿奈特·施泰因(Nannette Stein)結為伉儷。[1]
鋼琴首次出現於1709年,在當時是一種既複雜又昂貴的樂器,只有皇室和貴族才有機會接觸到。一開始,Johann Sebastian Bach(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等一些非常有聲望的音樂家們並不欣賞鋼琴的音色。但僅僅過了半個世紀,鋼琴就變得越來越受歡迎。當Mozart(莫扎特)、Brahms(勃拉姆斯)和Liszt(李斯特)這些極具創造力的音樂家投入鋼琴的懷抱之後,熱情便瞬時被引爆。在當時那個年代,這些新銳鋼琴家就如同“搖滾巨星”一般,他們所帶來的巨大影響力可謂給音樂創作錦上添花,為鋼琴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力量。皇室和貴族紛紛把鋼琴這一樂器納入他們的樂隊中,民眾可以圍坐在鋼琴四周,聆聽最新創作的優美旋律。工業時代的興起衍生出一個新的社會階層——中產階級,鋼琴在這一群體中大為流行。其中三角鋼琴是社會地位的象徵,通常用在與正式的獨奏演出或與樂團的協奏裡,而立式鋼琴則更受家庭的歡迎。
建議從以下幾點看
1鋼琴從外觀看有平臺式與立式兩種,琴的型號多以弦長度命名。琴絃越長,共鳴就越豐富,音的延續時間也就越長。臺式的琴絃比立式長,音樂會演奏常採用平臺式的。一般家庭購琴多選立式鋼琴,佔地面積小,價格較低。立式型號一般在117—130左右,有
條件的家庭,學琴建議購130cm以上的鋼琴。
2。黑白鍵的運動越靈敏越好。試驗的方法是:左右手各用食指連續快速地在同一個鍵上敲擊,如果每秒能達到 8次以上,即是立式琴的的標準,並要求88個鍵都是一樣的。平臺琴的標準則是同一音連續復奏每秒12次以上。踩下左邊的弱音踏板,仔細看88個黑白鍵是否有高低現象。如果高低明顯,說明工藝不夠精細。這一點相當重要,影響演奏時的力度。
3。聽音,高音區的擊弦發音必須清脆明亮,並且越明亮越好,沒有機械雜聲或者帶擊木頭的聲音。這樣高音區在與低音區一同演奏時,就具有穿透力。在高中低 3個音區同時彈奏時,低音區的發音不生硬,有柔和和厚實感則佳。至於中音區,在感覺上有清晰、剛柔兼備的音色。除了檢驗高中低 3個音區外,購琴時還應開啟擊弦機上頂端的向天木蓋板以及上門,看看銅纏弦與裸鋼弦的交界處,當上下鄰近五六個音鍵連續彈奏時,有無明顯音色上的痕跡,有則差,無則好。
4。 檢查3個踏板,在運動中是否有雜音,靈敏度如何,效能好不好,即踩下右邊踏板時,演奏的音就延長;放開腳,所有的音均迅速停止。右邊踏板用的最多,宜仔細檢查。左邊的踏板是弱音,如果踩下去時音量明顯減弱,則是好的,反之要調整。中間踏板是軟音輕聲踏板。
5。檢查琴絃,開啟上下門。第一要看裸鋼弦在色澤上是否有明顯的差別,鋼弦以同一個廠家同一色澤為佳。第二是觀察纏鋼弦,近30條纏弦的紫銅絲色澤是否統一,離上方弦枕的裸鋼弦尺寸是否均稱。再下門觀察,所有纏弦離弦橋最上面的第一個“馬釘”,其尺寸是否均勻。有長短或不均勻說明制纏弦操作時工藝上有毛病。
6。看音板:即共鳴板,這是決定音色及共鳴的主要部件。音板的木紋(年輪)均勻,在2-2.5mm範圍,最多不超過3mm,並且又細又直、無節無裂,此外,拼合的縫隙應細且直,膠水不露在音板平面上。一般音板上只刷一層簿簿的酒精與蟲膠溶成的“酒漆”,漆厚了反而影響共鳴。
7。檢查擊弦機,開啟上門,仔細觀察,每一鍵的機械部件排列是否均勻。即看攀帶鐵絲是否前後左右勻稱;氈槌間空隙怎樣
擴充套件連線,鋼琴
鋼琴(義大利語:pianoforte)是西洋古典音樂中的一種鍵盤樂器,有“樂器之王”的美稱。由88個琴鍵(52個白鍵,36個黑鍵)和金屬絃音板組成。義大利人巴託羅密歐·克里斯多佛利(Bartolomeo Christofori)[1],1655-1731)在1709年發明了鋼琴。
鋼琴音域範圍從A0(27.5Hz)至 C8(4186Hz),幾乎囊括了樂音體系中的全部樂音,是除了管風琴以外音域最廣的樂器。鋼琴普遍用於獨奏、重奏、伴奏等演出。
中文名
鋼琴
外文名
piano(英,法) Klavier(德) pianoforte(意)
發明者
巴託羅密歐·克里斯多佛利
發明時間
18世紀
適用領域
獨奏、重奏、伴奏
演奏評級
1-10級、演奏級、專業級等。
代表人物
肖邦、貝多芬、莫扎特等音樂家
應用學科
音樂學、音樂表演等
分類
三角鋼琴、立式鋼琴
特代表作品
《悲愴》、《平均律鋼琴曲集》等
音色
豐富多樣、具有較強表達能力
歷史沿革
起源
十八世紀
18世紀義大利人巴託羅密歐·克里斯多佛利(Bartolomeo Christofori)[1] 的天才發明“Pianoforte”是鋼琴發展史上的里程碑,成為了槌擊式鋼琴製造業向前發展的基石。
1700
巴託羅密歐·克里斯多佛利(Bartolomeo Christofori)[1] 在其位於佛羅倫薩的烏菲齊(Uffizien)的車間內對鋼琴進行改造創新,透過敲擊鍵盤的力度改變聲音的強度。為此,他採用了包有皮革的小槌,透過擊弦機敲擊琴絃。新構造的鋼琴最初命名為“Gravecembalo col piano e forte” (意為:帶有音強變化的古鍵琴),後來簡略為“Piano forte”(意為:強和弱)。那時,克里斯托弗裡擊弦機已經是驚人地完美。 克里斯托弗裡在費迪南多王子與美第奇家族(Medici family)的幫助下,在佛羅倫薩成立鋼琴廠“Christofori Piano Studio”。
1717
1717年左右,克里斯托弗·高特立博·施羅特(Christoph Gottlieb Schröter)發明了一種新型鋼琴,並在德累斯頓的家裡向公眾展示。這架鋼琴上的槌式擊弦機要比巴託羅密歐·克里斯多佛利鋼琴(Bartolomeo Christofori)的簡單。
1725
家住(德國)弗萊貝格的戈特弗裡德·西爾伯曼(Gottfried Silbermann)是十八世紀最著名的管風琴製造師。他製造出了德國的第一架槌擊式鋼琴。
1742年,約翰·邵荷(Johann Socher)在(德國)桑託芬(Sonthofen)建造了一架今迄今所知的最古老的方形鋼琴,其尺寸與當時很受歡迎的翼琴相同。 十年後,弗裡德里奇(Christian Ernst Friederici)在(德國)格拉(Gera)開始了方形鋼琴的批次生產,他將其命名為“fortbien”。 1745年,弗裡德里奇(Fridrici)製造出垂直三角鋼琴,並將其命名為“金字塔”。
1770
鋼琴製作師約翰·安德雷亞斯·施泰因(Johann Andreas Stein)(德國奧格斯堡)在1770年前後發展了新的擊弦機,將弦槌置於琴鍵槓桿上。這種簡單的構造形式也被稱為“維也納式擊弦機鋼琴”,對於維也納古典音樂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具有這種型別擊弦機的鋼琴製作方法一直持續到十九世紀。
1782
音樂家約翰·安德里亞斯·施特萊歇(Johann Andreas Streicher)(德國斯圖加特)陪伴著他的朋友以及詩人弗雷德里希·席勒(Friedrich Schiller)從斯圖加特流亡到了曼海姆。施特萊歇首先在(德國)曼海姆和(德國)慕尼黑教授鋼琴課程。1794年,他與約翰·安德雷亞斯·施泰因(Johann Andreas Stein)(德國奧格斯堡)的女兒,鋼琴家以及鋼琴製造者阿奈特·施泰因(Nannette Stein)結為伉儷。[1]
鋼琴是一種鍵盤樂器,用鍵拉動琴槌以敲打琴絃。從十八世紀末以來,在歐洲及美國,鋼琴一直是最主要的家庭鍵盤樂器。鋼琴發源於歐洲,十八世紀初,義大利人克里斯托弗裡(Bartolommeo Christofori)發明的一種類似現代鋼琴的鍵盤式樂器,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2]
鋼琴
從鍵盤樂器發展的歷史來說,現代鋼琴是由鋼琴的前身——以撥絃發音的大鍵琴與以撞弦發音的小鍵琴演進而成的。從十六世紀末開始,大鍵琴和古鋼琴這兩種鍵盤樂器逐漸盛行起來,直到十八世紀末,才被鋼琴取而代之。[3]
鋼琴首次出現於1709年,在當時是一種既複雜又昂貴的樂器,只有皇室和貴族才有機會接觸到。一開始,Johann Sebastian Bach(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等一些非常有聲望的音樂家們並不欣賞鋼琴的音色。但僅僅過了半個世紀,鋼琴就變得越來越受歡迎。當Mozart(莫扎特)、Brahms(勃拉姆斯)和Liszt(李斯特)這些極具創造力的音樂家投入鋼琴的懷抱之後,熱情便瞬時被引爆。在當時那個年代,這些新銳鋼琴家就如同“搖滾巨星”一般,他們所帶來的巨大影響力可謂給音樂創作錦上添花,為鋼琴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力量。皇室和貴族紛紛把鋼琴這一樂器納入他們的樂隊中,民眾可以圍坐在鋼琴四周,聆聽最新創作的優美旋律。工業時代的興起衍生出一個新的社會階層——中產階級,鋼琴在這一群體中大為流行。其中三角鋼琴是社會地位的象徵,通常用在與正式的獨奏演出或與樂團的協奏裡,而立式鋼琴則更受家庭的歡迎。
撥絃古鋼琴
撥絃古鋼琴——哈普西科德(Harpsichord)在音源與演奏形式這兩大特徵上,都與擊弦古鋼琴有著完全相同的特徵。就是外型上也基本一致,乃至如今我們僅從外型上難以分辨它們是哪一種琴。兩種古鋼琴在外型、音源、演奏特徵上是一致的,但它們演奏所發出的聲音效果則完全不同。這是由於激發琴絃方式的不同使然。撥絃古鋼琴是在鍵盤的尾端裝有撥絃的裝置,其撥絃的撥子是以金屬薄片包裹皮革製成,也有使用禽鳥的羽翎作為撥片,故也稱這種琴為羽管鍵琴。按動音鍵而撥絃,十指可同時並用,彈奏出各聲、復調音樂。這種激發音弦的方式有其不可克服的缺點。
首先,撥絃的方式使其音量、音色難以變化,且不可克服在撥動弦時產生撥動噪音。又由於撥片在琴絃上停留的時間不可能如擊弦弦槌在琴絃停留的時音那樣短促(0.3秒),所以琴絃不能充分振動,聲音較弱而短促。這些缺點決定了它音樂表現力的不足。但其纖細而韻味十足的音色自有其獨特之處,在古代的宮廷室內樂為代表的音樂形式盛行時,這種獨具特色的音質有著無可替代的功能,其能在音樂歷史舞臺中風光300來年就證明了這一點。[2]
擊弦古鋼琴
擊弦古鋼琴稱為科拉維科德(Clavichord),它無論從音源、演奏形式、激發琴絃的方式都更接近現代鋼琴。但是由於它的結構過於簡單,一沒有三級槓桿的傳動方式;二沒有擊弦後立即脫離琴絃的裝置;三不能快速連續彈奏;四沒有現代鋼琴所具有“軟中硬”的弦槌。以上4個方面正是現代鋼琴擊弦機鍵盤的主要特徵。由於上述原因,擊弦古鋼琴的音量小而纖細,具有一種恬淡的金屬音色,有些像敲擊鋼片琴的聲音特色,聽起來也有其迷人之處。在小範圍的室內樂作品中有著其它樂器所難以替代的聲音效果,乃至在1709年現代鋼琴問世後仍在歐洲樂壇上活躍了1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