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漢字見大歷史

    這個問題其實是中醫學史上非常有名的一個案例,甚至跟西醫的諾貝爾醫學獎、化學獎都有關聯。

    1、十二郎的軟腳病:腳氣病(維生素B1缺乏病)與腳氣(足癬)

    韓愈《祭十二郎文》談到十二郎(韓愈侄子)死因是「江南人常有」的「軟腳病」,韓愈認為這種病根本不會危及生命:

    原文:譯文:

    所以,從《祭十二郎文》文中的描述來看,「軟腳病」是足部疾病,是「江南人」常患的一種小病,嚴重也可以置人於死地,這就非常符合「腳氣病」的症狀:

    「肌肉無力、全身酸弱」是「腳氣病」典型症狀之一,嚴重的「腳氣病」能導致心力衰竭而死。

    但是,請讀者注意「腳氣病」不是「腳氣」。「腳氣」是真菌感染,腳趾叉很癢的「香港腳」,也即「足癬」。

    作為一位中國摳腳大漢,我也曾經得過腳氣,癢起來鑽心的癢,一摳腳就不能停,越摳越舒服,但絕對無法置人於死地:

    而「腳氣病」就是現代醫學所說的「維生素B1缺乏症」:

    維生素B1(硫胺素)缺乏病又稱腳氣病,是常見的營養素缺乏病之一。若以神經系統表現為主稱乾性腳氣病,以心力衰竭表現為主則稱溼性腳氣病。前者表現為上升性對稱性周圍神經炎,感覺和運動障礙,肌力下降,部分病例發生足垂症及趾垂症,行走時呈跨閾步態等。後者表現為軟弱、疲勞、心悸、氣急等。 ——引自百度百科詞條——腳氣病

    「維生素B1缺乏症(腳氣病)」的臨床分類:

    引自:天山醫學院——維生素B1缺乏症的病因、症狀及治療 地址:https://www.tsu.tw/edu/4551.html

    「腳氣病」的外觀跟「腳氣」很像:

    現代醫認為長期食用過度精製的大米,這種精製大米將麩皮去除得很乾淨,雖然口味更好,但缺乏維生素 B1, 從而導致腳氣病。另外酗酒、勞累過度也會導致維生素 B1吸收障礙,導致腳氣病。

    我沒用經過醫學訓練,無法更深入的談論,因此,我推薦去看更專業的資料進一步瞭解。推薦CNKI的醫學知識庫:http://pmmp.cnki.net/Disease/Details.aspx?id=4490

    吃缺乏維生素B1的食物21星期後,就會出現腳氣病的症狀。

    見:侯祥川. (1957). 營養缺乏病綱要及圖譜.2、「Beriberi——肌肉無力」:腳氣病和維生素的發現

    「腳氣病」的英文「Beriberi」來自是錫蘭語,意思是「衰弱無力」或「肌肉無力」。日本人發現中醫古書描述的「腳氣病」跟「beriberi」的症狀完全相似,就遂把「beriberi」翻譯成「腳氣病」。

    那為什麼是日本人用中醫詞彙翻譯錫蘭語呢?

    十七世紀荷蘭及其東印度公司的殖民地遍佈東南亞, 荷蘭殖民者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叫做「beriberi」的一種怪病,這種病在南亞、東南亞地區流行,「beriberi」是荷蘭殖民地斯里蘭卡的錫蘭語。

    荷蘭軍醫艾克曼對這種叫「beriberi」怪病進行研究,他用家禽做實驗,發現這種病吃精米相關,他猜想糙米中有一種叫做「抗神經炎因素」的東西,這個猜想啟發後來的科學家發現了維生素B1,艾克曼因此也獲得諾貝爾醫學獎。

    引自:朱迺欣. (2010). 腳氣病的三國演義. 臺灣醫界, 53(10), 47-51.

    日本人有著蜜汁一樣「大米情節」,看過電影《七武士》就知道,日本農民自己吃稗子,用米飯來僱傭武士。大米在古代日本是高檔食材,甚至用大米充當貨幣的角色,窮人一般是吃不到的。

    在日俄戰爭中,曾經吃糙米的貧苦日本陸軍士兵開始吃精米,死於腳氣病的人甚至比戰死的人還多,但日本士兵太喜歡吃精米了,寧可吃死都不改變飲食習慣,日本政府也不強制,因為「當兵吃糧」,給日本士兵吃糙米,怕影響日本士兵的戰鬥力,甚至譁變。

    所以,日本醫學家就開始研製藥物治療腳氣病,日本化學家鈴木梅太郎,1910年從米糠中成功提取了維生素b1,實際上比波蘭化學家早一年,但是他最早的論文日文發表,沒有引起學術界的注意:

    朱迺欣. (2010). 腳氣病的三國演義. 臺灣醫界, 53(10), 47-51.

    荷蘭軍醫研究「軟腳病」,發現了和食用精米的高度相關,提出了一個「抗神經炎因素」猜想,啟發日本和波蘭的科學家發現了維生素b1,在現代醫學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港臺地區將「維生素(vitamin)」譯作「維他命」)。

    3、江南之疾:「古典腳氣」流行史綜述

    你會納悶,「腳氣」還有「古典」?這真不是我瞎編,這是研究醫學史的學者發明的一個詞彙。還有很多專門研究「腳氣史」的論文。

    從歷史文獻的記載來看,「腳氣病」在歷史上廣泛流行於包括中國、日本在內的稻作農業、以大米為主食的國家。而現代醫學也認為食用精米和腳氣病有因果關係。

    但是,學者廖育群認為,古人所說的腳氣病多數情況下並非維生素缺乏導致,可能也是晉唐時代餌食丹砂、制煉水銀中毒導致的多發性神經炎。

    (見:廖育群. (2000). 關於中國古代的腳氣病及其歷史的研究. 自然科學史研究,19(3), 206-221.)

    那麼,古代中醫典籍所記載的「腳氣」,致病原因可能並非單一因素、或者多種疾病的合稱,大致有四種觀點:

    引自:李浩. (2014). 晉唐“腳氣”考. 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 35(12), 44-49.

    所以,研究醫學史的學者發明「古典腳氣」一詞,與今天的「維生素B1缺乏症:腳氣病」區別開來。

    其實,世界就是有這麼複雜不確定,歷史,就是這麼立體多面。

    學者陳邦懷認為先秦成書中醫典籍《黃帝內經》稱「腳氣」為「厥」和「痿蹵」:

    引自:陳邦賢. (2014). 中國腳氣病流行史. “醫史研究會”百年紀念文集.

    但臺灣醫生廖溫仁所著《支那中世醫學史》(科學書院,1981年)認為周漢醫書所記載的「厥和痿蹵」並不是腳氣(頁386~388):

    古無此病。周漢古籍所言腳之種種疾病,如厥、痿厥、緩風、溼痺、尰……流腫、痿躄等等,僅是腳之麻痺、腫痛、軟弱或風溼性關節炎。

    「腳氣」之名,最早見於晉·葛洪《肘後備急方·卷三·治風毒腳 弱弊滿上氣方第二十一》:

    腳氣之病,先起嶺南,稍來江東,得之無漸,或微覺痛痺,或兩脛小滿,或行起忽弱,或小腹不仁,或時冷時熱,皆其侯也,不即治,轉上入腹,便發氣,則殺人。治之多用湯酒摩膏,種數既多,不但一劑,今只取單效,用兼灸法。

    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腳氣病諸候》:

    其狀,自膝至腳有不仁,或苦痺,或淫淫如蟲所緣,或腳指及膝脛灑灑爾,或腳屈弱不能行,或微腫,或酷冷,或痛疼,或緩縱不隨,或攣急,……。若治之緩,便上入腹,入腹或腫或不腫,胸脅滿,氣上便殺人,急者不全日,緩者或一、二、三月。

    《太平御覽》卷七二四《方 術部五·醫四》引唐·孫思邈《千金方序》:

    因晉朝南移,衣纓士族不襲水土,皆患軟腳之疾。

    「古典腳氣」是晉代永嘉南渡之後,最先在嶺南地區出現,並逐漸向江東蔓延,之後歷經六朝隋唐向全國輻射。

    南朝梁武帝的書法墨跡《數朝帖》稱「數朝腳氣,轉動不得」,侯景之亂的時候也有大規模的腳氣病發作,死傷不計其數。

    宋代蔡襄的《腳氣帖》:僕自四月以來 輒得腳氣發腫。

    日本學者山下政三所著《腳氣的歷史》中歸納了中國古代腳氣病的「流行簡史」:

    引自:廖育群. (2000). 關於中國古代的腳氣病及其歷史的研究. 自然科學史研究,19(3), 206-221.

    中國古代治療腳氣的專著醫書有:

    引自:陳邦賢. (2014). 中國腳氣病流行史. “醫史研究會”百年紀念文集.

    中國歷史上腳氣病多流行在戰爭、饑荒年代的中國南方,我們只能猜測與營養不良、維生素B1攝入低有關。古籍上江南貴族患腳氣病記載較多,可能與貴族精製的飲食習慣有關。

    但隋朝統一後,從未涉足江南的北方貴族,也有人患腳氣病。侯祥川先生猜測認為:

    京杭大運河將南米輸送到北方,改變北方貴族的飲食結構。

    南方貴族的飲食習慣影響了北方貴族。見:侯祥川. 中國古書論腳氣病 [ J]. 中華醫史雜誌 , 1954, ( 1): 16.

    -------------------------

    綜上所述:

    「腳氣病」和「腳氣(足癬)」外觀看起來很像,但致病原因不一樣,前者維生素B1缺乏,後者是真菌感染。

    腳氣病主要累及人體三大系統:消化、迴圈、神經,最典型症狀之一就是:運動障礙,肌力下降、軟弱疲勞、心悸氣急。「腳氣病」的其英文「Beriberi」來自錫蘭語,就是「衰弱無力」的意思。

    中國典籍中記載「腳氣病」流行上千年,時間上以晉、唐時期最盛,地點上以江南最盛,根據古代醫書典籍的記載,當時善治腳氣大多為嶺南醫生和僧人。

    所以,韓愈在《祭十二郎文》中說「軟腳病」,顧名思義就是說的腳氣病的典型症狀:腿部肌肉無力。「腳氣病」古代也叫做「江南之疾」,所以韓愈說「軟腳病」:「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未始以為憂也」。韓愈以為十二郎患的是足疾小恙,但十二郎地處北方(韓愈老家在河南),善於治療的「軟腳病」醫生應該不多,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可能導致十二郎迴圈系統衰竭,不幸早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區別真實和虛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