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八字影片

    時來天地皆同力,遠去英雄不自由”出自唐代羅隱《籌筆驛》。這句話的意思是:時運來時,連天地都鼎力相助你,時運沒有了,即使是再多智的英雄也會壯志難籌。

  • 2 # 拈花一笑1507

    此觀點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合理性在於:看到了運氣對人的影響。運勢確實重要,一個人的好運是有限量的,用完就沒了,不用也溜走了!

    不合理在於:說話人不知“命由自造,福自我求”!一個人生在什麼時代,什麼國家地區,從事什麼職業,是自己修行的結果,包括前世和今生的修行!

    上天永遠是公平的,君子不怨!

  • 3 # 擤鼻涕的衛生紙

    我認為這句話與《孟子·公孫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有異曲同工之妙,在這篇文章中,就很深刻的解釋了問題中的這句話。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從而也讓我們明白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但是一個成功之人必要集天時地利人和於一身方可成就大事。

  • 4 # 詩書君

    題目中兩句詩來出自羅隱的籌筆驛,題目中的天下應為天地。全詩如下:

    拋擲南陽為主憂,北征東討盡良籌。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千里山河輕孺子,兩朝冠劍恨譙周。唯餘巖下多情水,猶解年年傍驛流。

    籌筆驛是一個地名,在今四川省廣元縣北。

    相傳三國時蜀漢諸葛亮出兵伐魏,曾駐此籌畫軍事。因此很多詩人留下了以籌筆驛為題材的懷念諸葛亮的作品。

    公元855年李商隱罷梓州幕隨柳仲郢回長安,途經此驛,也曾寫下了同名的詩:

    猿鳥猶疑畏簡書,風雲常為護儲胥。徒令上將揮神筆,終見降王走傳車。管樂有才原不忝,關張無命欲何如?他年錦裡經祠廟,梁父吟成恨有餘。

    李商隱的詩中是對諸葛亮的才幹進行了讚頌,對他未能完成統一大業而感到遺憾。這沉痛的歷史慨嘆,和晚唐政局相關。沉鬱悲壯,韻唱深至。在感慨諸葛亮的同時,也在感慨自己的懷才不遇,讓人想到了溫庭筠的過陳琳墓:

    曾於青史見遺文,今日飄蓬過此墳。詞客有靈應識我,霸才無主獨憐君。石麟埋沒藏春草,銅雀荒涼對暮雲。莫怪臨風倍惆悵,欲將書劍學從軍。

    後頭看羅隱的這首詩。

    這是一首懷古詩,有可能是作者落第後遊覽籌筆驛時想到諸葛亮天縱英才,最終功敗垂成,而自己卻一事無成。

    首聯:諸葛亮因劉備三顧茅廬,他拋棄了在南陽的隱居生活,為主公劉備分憂,出來輔佐劉備建功立業。北征東討的運籌帷幄,他的計謀都是好的。

    頷聯:這也正是題目所問。時來句當戰赤壁之戰,當時孫權、劉備兩家的兵力,聯合起來也不能與曹操大軍相比。只是倚靠了長江之險和東風,用火攻戰勝了不習水戰的曹操軍隊。大運一去即使英雄也難以指揮自由,是指後來諸葛亮舉國伐魏,卻沒有寸土之功。

    頸聯:諸葛亮死後,魏軍攻破綿竹,譙周勸後主劉禪投降,蜀國千里山河,就輕輕地斷送了。所以才說:千里山河被小子輕易斷送,諸葛亮知道後一定會怪罪兩朝老臣譙周。

    尾聯歸結到籌筆驛:如今只剩下驛亭巖下多情的江水,彷彿懷念往事不停地繞驛奔流。

    雖然描寫的是諸葛亮,實際上羅隱也在感慨當時當時的境況。

    到了晚清,有一個叫龔自珍的人寫了一首詩和羅隱的主題雖然不同,卻也同樣表達了感慨:

    沉沉心事北南東,一睨人材海內空。壯歲始參周史席,髫年惜墮晉賢風。功高拜將成仙外,才盡迴腸蕩氣中。萬一禪關砉然破,美人如玉劍如虹。

  • 5 # 使用者60397079085

    時來天下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自古凡人多勢利,利眸渺渺看風頭。

    ——七絕 利令智昏

    20190414

  • 6 # 談者無語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這句話是羅隱寫的,也可以說是他以詩名志的代表作。

    羅隱是何人?

    羅隱(公元833—910年1月26日),字昭諫,杭州新城(今浙江杭州市富陽區新登鎮)人,唐代著名詩人。代表作有:《西施》、《贈妓雲英》、《雪》以及這首《籌筆驛》。

    黃巢起義後,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鏐,歷任錢塘令、司勳郎中、給事中等職。後梁開平三年十二月十三日(910年1月26日)去世。

    後梁建立後,進拜錢鏐為吳越王,並徵召羅隱為諫議大夫。羅隱拒不應召,並勸說錢鏐起兵伐梁,道:“大王乃是唐朝之臣,理應進兵北伐,縱然不能成功,也可退保兩浙,自立為帝。絕不能向賊梁稱臣,遺羞千古。”錢鏐雖沒有采納羅隱之言,但卻對他更加敬重。

    民間傳說中,羅隱是八仙呂洞賓調戲白牡丹後所生,來歷不凡,號稱“真龍天子”託生。玉皇大帝怕他當了皇帝,會搗亂乾坤,就派天兵天將換了羅隱的仙骨。當時羅隱的媽媽白牡丹讓羅隱咬住馬桶蓋,一身仙骨唯有這口牙沒換得去,雖做不成皇帝,卻留下了一張“金口玉言”的嘴。說來也怪,羅隱說什麼就靈驗什麼,但羅隱看不慣百姓疾苦,經常諷刺朝政,往往他嘴裡講出來的都沒有好話,在民間傳說中留下了許多羅隱利用“金口玉言”智鬥貪官汙吏的故事。

    羅隱的詩非常“喪”

    或者是因為半世坎坷,累試不第,羅隱的詩歌中常常充滿了譏誚、懷才不遇、憤世嫉俗的色彩,而他最喪的一首詩歌,則是《贈妓雲英》,堪稱唐朝最喪之詩。

    《唐才子傳》中有一段故事,原文如下:(羅)隱初貧來赴舉,過鍾陵,見營妓雲英有才思。後一紀,下第過之。英曰:“羅秀才尚未脫白”隱贈詩云:“鍾陵醉別十餘春,重見雲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羅隱才高,雲英色藝兼美,如何是不如人呢?只是社會沒有給他們機會吧?

    白話翻譯:羅隱年少時貧困,因為參加進士的考試路過鍾陵,正好結識了當地的頗有才的官妓雲英。後來又過了十二年,羅隱還是沒考中進士,落榜後又路過鍾陵,再一次碰到了雲英。雲英說:“羅秀才你還是沒考中啊(脫白意味著脫去白身,入朝為官)”,羅隱就因此贈詩一首給雲英,“鍾陵醉別十餘春,重見雲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兩句話,道盡了兩人的心酸,雲英無人可以寄託終身,羅隱一身才能不能見用,“可能俱是不如人”,一邊是自嘲,一邊又是深深的無奈,還有隱約的憤懣。

    說回來“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這首《籌筆驛》的全文如下:

    拋擲南陽為主憂,北征東討盡良籌。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千里山河輕孺子,兩朝冠劍恨譙周。唯餘巖下多情水,猶解年年傍驛流。

    羅隱詩中寫的是諸葛亮,從離開南陽為劉備獻三分天下之計開始,一路北征東討為了光復漢業嘔心瀝血,但是“時機來臨的時候彷彿天地都齊心協力要完成壯舉,但是一旦運勢不在了哪怕諸葛亮這樣的絕世良臣和英雄都無法改變蜀漢衰落滅亡的命運”,千里山河被劉禪孺子輕易拋棄,蜀漢兩朝的文武大臣在地下也因為譙周獻策投降而憤恨難平。最後兩句,數百年過去後,只剩下驛亭巖下多情的江水,彷彿懷念往事不停地繞驛奔流。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這兩句話為什麼受到人們千百年的喜愛,正是因為羅隱以自身的經歷與古人的經歷交相呼感,用這兩句詩,代替千千萬萬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英雄豪傑甚至是普通人說出了心中最深刻的感想。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這是華人幾千年來的經驗教訓,人力能左右的是一部分,而冥冥中人力所不能左右的,人只能將之歸結為“時機”和“運氣”,雷軍說“站在風口上,豬都可以飛起來”,實際上也是表達的同樣觀點,時機=風口,通訊技術、網際網路技術、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狂潮突進,讓站在風口浪尖上的企業家們獲得了天賜的良機,也湧現出來了BAT等一批頭部企業。

    我們回過頭再看,如果不是這樣的千載難逢的時機,不是“時來天地皆同力”,馬化騰、馬雲人能成就這樣巨大的功業嗎?恐怕也很難了。

    就像從獄中被放出來的國美黃光裕,現在面臨的恐怕就是“運去英雄不自由”了吧。

  • 7 # 小哲筆記

    這句詩詞是羅隱以詩明志的代表作。詩名為《籌筆驛》。

    全詩為:

    拋擲南陽為主憂,北征東討盡良籌。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千里山河輕孺子,兩朝冠劍恨譙周。唯餘巖下多情水,猶解年年傍驛流。

    首先,這首詩提到南陽,肯定會聯想到諸葛亮,這首詩寫他出山,用兵北伐皆用良策。

    把戰爭的勝敗歸於時運,這樣的看法,和李商隱的《籌筆驛》對於北伐失敗的看法都歸於命運。

    我想到溫庭鈞的《經五丈原》對於諸葛亮北伐失敗的原因的看法,勝過了這兩篇《籌筆驛》許多。

    “時來天下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這句話和詩句所表達的意思相似。

    我認為這句話的前提是做好自己該做的,盡力而無遺憾。

    就如我的文章《當一切已成定局,就是重新開始的最佳時機》中所寫。

    雖然沒考上公務員,但是我在有限的時間內去努力奮鬥了,失敗但無遺憾。

    歷史上祖逖北伐成功,收復豫州,雖然看上去是以小博大,有著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的想法,我個人感覺這並不是把一切賭注下在了運氣上。

    開戰之間,肯定是熟悉瞭解豫州的局勢,知己知彼,用局勢來逼迫石虎不趟這攤渾水。

    據《晉書·祖逖傳》中所說,祖逖北伐成功的原因不是在於打了多少勝仗,而是在於其的管理能力。

    在這一方面,祖逖的表現絕對是一個好領導,有功必賞,明察秋毫。史書記載,“其有微功,賞不逾日”

    這句話的意思是不管是什麼樣的獎勵哪怕是一點點很小的功勞,都當天發放,絕不放到第二天。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在,做到這一點的寥寥無幾,這更顯出了祖逖的出色的管理能力。更突出了有一個好領導,總能利用現有的有限條件,打造出一支非同尋常的隊伍。

    現在的成功典例,也有很多,騰訊的馬老闆,支付寶的馬老闆,這兩位也是經過努力才從眾人之中脫穎而出雖然被割韭菜和996的光芒掩蓋住了。

    愛情公寓裡張偉有一段話,機會像雨點般向我打來,但我都一一閃過了,這更說明了,打鐵還需自身硬。

    雖然人們都清楚幾斤幾兩,但是很容易有自我滿足的心態,滿足於現狀。

    所以學習最大的敵人就是自我滿足,要學習一點東西,必須從不滿足開始,不能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

    唯有學習才能在芸芸眾生中脫穎而出,摘下屬於自己的勝利果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鬥魚腐團COS明月心出意外,因抬腿姿勢惹怒超管,水友卻沸騰了,如何評價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