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拾憶zzte

    身為一位有地位、有文化的高知女性,班昭卻心甘情願被男人踩在腳下,並呼籲全天下女性要做到她一樣的謙卑和恭順,這實在令人匪夷所思,很多人因此詬病班昭、唾罵班昭,認為她自卑自賤,毫無尊嚴。

    從卓文君,到蔡文姬,再到謝道韞,縱觀中國古代的諸多才女,班昭或許不是最著名的,但一定是對後世影響最大的。

    李清照雖有“千古第一才女”美譽,但她的詞作縱然再絕妙,陶冶的也只是世人的情操,而班昭影響的卻是世人的思想,這是因為她的兩項壯舉——續《漢書》和著《女誡》。

    班昭是東漢時期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她出身於書香門第,官宦世家,父親班彪和哥哥班固都是享譽天下的著名史學家,班昭天資聰穎,加上自幼在父兄身邊耳濡目染,長大後也出落成一代曠世才女,在史學和文學上均有卓越成就。

    “二十四史”中,《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為為“前四史”,年代最久遠,史學價值最高,而其中的《漢書》正是班昭與哥哥班固的合著。

    班固嘔心瀝血二十多年著《漢書》,怎奈大業未成而卻因受到竇憲一案牽連慘死獄中。班固死後,之前就一直參與編修《漢書》的班昭,便接過了續寫大任。又是若干年後,《漢書》驚豔出世,班昭功不可沒。

    班昭續《漢書》功在千古,流芳百世,也反映出她的學識之廣,文采之美。但是,班昭的另一部著作《女誡》在影響深遠的同時,卻也爭議頗多。

    班昭十四歲即嫁同郡曹世叔為妻,但不幸的是,曹世叔早亡,班昭年輕守寡,她孀居後謹守婦道,未曾有逾,終身不改嫁。班昭晚年,突發奇想著《女誡》,其初衷本來只是教育家中女子恪守婦道,不辱沒門風,但由於她出身高、成就大,名滿天下,無人不知,所以此書一經問世便迅速風行,影響後世兩千年,至今仍有餘熱。在整個封建王朝時期,《女誡》一直是名門閨秀的必讀書籍。

    《女誡》一書,分為《卑弱》、《夫婦》、《敬慎》、《婦行》、《專心》、《曲從》和《叔妹》七章,是一本專門教育女性做人道理的“奇書”,其中心思想就是“男尊女卑”,強調女性應該無條件順從男性,並要求女性守貞守節。“夫有再娶之義,婦無二適之文”這種認可男子再娶,卻唾棄女子改嫁的言論,就是出自《女誡》中的《專心》篇。

    在班昭生活的兩漢時期,對於女子壓迫遠沒有宋明理學後那麼嚴重,比如,漢武帝的生母王娡,她在嫁給漢景帝前已經結婚生女,但這不影響她成為皇后。皇帝娶妻尚且如此,民間就更加開明瞭。但是,班昭的《女誡》問世後,由於得到了統治階層和士大夫階層的推崇,進而在民間和後世影響極大,從此以後,中國女性的思想自由徹底被禁錮,人性也被徹底地壓制和摧毀。

    身為一位有地位、有文化的高知女性,班昭卻心甘情願被男人踩在腳下,並呼籲全天下女性要做到她一樣的謙卑和恭順,這實在令人匪夷所思,很多人因此詬病班昭、唾罵班昭,認為她自卑自賤,毫無尊嚴。

    作為後人,我們不該以今人眼光評說古人是非,畢竟,班昭生活在距今將近兩千年前的東漢時期,特定的歷史背景滋生特定的思想,養育特定的人格,班昭的《女誡》之所以能形成如此大的影響,絕非她一人之因,更非她一人之過。

    一方面,《女誡》的誕生,成了統治階級的利用工具,故而被大力推崇,甚至被過分解讀,目的就是透過對女性的徹底壓制,實現徹底的男權至上。

    另一方面,民間之所以那麼容易接受《女誡》中的腐朽思想,也絕不可能是一本書一朝一夕影響所致。在人們心中,特別在男人心中,是非常渴望並認同“男尊女卑”思想的,只不過,班昭作為名人,把大眾的心聲寫了出來,得到了共鳴。這就好像如今的某些情感大號透過煽動公眾情緒成為行業公知,並非他/她的言論多新穎,只是迎合了大眾心理。

  • 2 # 憤怒的尼采

    我略微的看了下女誡,在裡面強調女子應該和男子相反,相得益彰,男子勇猛,女子溫順。而在當今時代的“女漢子”則是《女誡》裡面的反派,裡面最讓人牴觸的應該有“卑弱、專心、”。

    卑弱篇裡面寫道女子睡在床下,以表明她的卑弱,地位低下。給她瓦磚,以表明女子應當親自勞作不辭辛苦,齋告先祖,以表明她要準備酒食幫夫君祭祀。強調女子要謙順、做人低調、勤勞,如果做到了這三點就會有好名聲,但是事實上從現代生活看這種人往往是受氣包吧。或許在古代封建社會,這樣的女子會得到長輩的表揚,但是在現代是行不通的,現代社會女人如果過分勤勞,那置於老公太閒,老公就會惰性,沒有責任心,我覺得還是男耕女織比較和諧。

    而婦行篇裡面講述:男子有再娶的道理,女子沒有二夫的道理。所以說,丈夫是妻子的天。天是無法逃離的,所以丈夫也是不能離開的。出門不能打扮得很妖豔,在家不能穿得太隨便。尼采覺得這樣的活法是不是太壓抑了呢?然後男子是天這一條,我覺得還得看情況而定,現在女子收入比男子高的家庭不在少數,好多工作原因,男的變成了家庭煮夫,所以天地之說法表達的太誇張,應當是男子是女子的屋簷,可以遮風避雨。

    有人會說曲從篇和叔妹篇也似乎有點過分,尼采覺得班昭表達的是稍許誇張,但道理是有的。在曲從篇裡強調不要和公婆辯論,我個人覺得有時候理還是要說明白,但是是說理,並不是忤逆和辱罵,中華傳統的尊老愛幼,此尊需辨別來看,有涉及孔子“中庸”之理,媳婦終歸是外面娶來的人,到底還是有縫隙的,所以丈夫在磨合當中,應將妻子對的理論規勸自己的父母。不能不講道理的偏袒任何一方,這裡就強調了丈夫需明辨是非,公正合理。

    叔妹篇裡面強調了小叔子和小姑子的重要性,失去他們的“心”就會家庭失和,小叔子和小姑子在公婆面前都是一個重要角色,這點我深有體會,在我家有一個小姑子,我和她關係還是可以的,甚至有時候我覺得小姑子比婆婆還親,這樣以來婆婆就算有意刁難,也總歸家裡多個人為你撐腰。

    班昭的《女誡》我覺得更多的是對嫁為人婦的我們的勸誡,而不是說是戒律一定要遵守。因此“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你覺得對的可以引以為戒,你覺得不合理可以視而不見。畢竟這世上沒有一句話是得到所有人的認同,班昭在古代女子中應該算佼佼者,不僅有《漢書》還深刻的影響了後來的人們,作為女子的老師,我覺得她夠資格。

  • 3 # 禪悟淨慧

    班昭(約45年-117年),別名;班姬·班蕙班,東漢文學家,史學家,主要成就;完成了(漢書)都編撰,代表作品;(漢書)(東正賦)(女誡),(今陝西咸陽東北人),班彪之女,班固之妹,嫁同郡曹壽,早寡。

    班昭博學多才,猶善文詞,文筆青秀,一代大才女子。她的(女誡)千百年來備受爭議,褒貶不一。(女誡)大至分為七個章節來敘述她的觀點的,這些觀點的分述題目如下。

    一。卑弱第一。二。夫婦第二。三。敬順第三。四。婦行第四。五。專心第五。六。曲從第六。七。和叔妹第七。

    從她章節的題目來看,無非是三從四德,男尊女卑的思想。主張女子卑弱順從,禮儀至孝。宣傳封建主義思想的代言人,其實我覺得不是這樣子的,班昭有她內涵的理想主義。東漢時期的人傑大家,不是什麼條條框框就能束縛的,理由如下。

    一。班昭的卑弱,夫婦,敬順,婦行,這四項主張的目的是,做人的準則,並不是一味的屈服順從,光耀大男子主義。班昭在哥哥被害後,勇敢的承擔起(漢書)的編撰重任。一個柔弱的女子表現出了大無畏的氣概,能說她逆來順受,卑微屈膝嗎!

    二。班昭在(女誡)的第二篇中,說了這樣一個道理,如果一個男人不賢德,他就沒有資格駕馭女人。有才有德的男人才能受到女子的尊重,男人應該尊重女子,珍惜女子。懂得感恩,願意為別人去付出,只有這樣和諧才是人生的樂事。

    三。班昭的在(女誡)的主要思想就是,做一個有思想有修養有道德的女子。男女之間應當互相禮譽,互相尊重是最大的前提。

    由此可見班昭的內涵思想是超前的,和今天的男女平等口號大致相同。作為一個東漢時期的文學家,史學家,智慧意識是高瞻遠矚的。班昭的(女誡)也應該是今天人們多讀多看的好文章,去汲取古人的文明和養料。

  • 4 # 尋道底呢

    女誡害了千年婦女!那這千年婦女!一代代衍生,且個個身強體壯!你不認為女誡幫了忙了吧!別沒懂裝懂!你讀過女誡嗎?女誡是為當時順勢而為的女人的規範!做男人也要有誡!誡殺,盜,淫!女人就不能有誡嗎?你真乃小兒科!!!

  • 5 # 悅學越樂

    班昭要是知道自己禁錮了幾千的女性思想,估計會跳出來辯解幾句的吧,她本意也許並不是這樣呢……

    班昭,這個名字或許大家不是很熟悉,但是提到班固、班超還有《女戒》大家就不會陌生了。班昭是班固、班超的妹妹,所以班昭算出身儒學世家,父輩和兩位兄長都是遠近聞名的學者。《女戒》則是班昭晚年所著之書。

    班固著寫《漢書》,八表和《天文志》未完成就謝世了,漢和帝就下詔讓班昭把《漢書》續寫完。漢和帝也多次召班昭入宮,讓皇后和貴人們視班昭為老師。如此一來,班昭便經常出現在大家的視野裡。

    班超是個能言善辯的軍事家、外交家。他跟隨軍隊出使西域,戍守邊疆30年,也是班昭上奏章請求皇上讓班超歸國,告老還鄉。漢和帝看了奏章感動之餘,召回了班超。

    從這幾處都可以看出,班昭不同於古時候的女子,她既有才識又有膽略。就是這樣的一個女性,怎麼會寫《女戒》來禁錮女性思想和行為呢?

    她的出身我們知道了,可是古時候的女子免不了世俗的生活流程,都還是要嫁人生子的。14歲,班昭就嫁給了曹世叔,不幸的是丈夫早年去世,留下班昭和他們的兒子。班昭活到了70歲,這幾十年的人生,她都是清守婦規,舉止合乎禮節,氣質品行都非常好。她的兒子也因為班昭的種種功勞破格做了關內侯,官至齊國的國相。

    年老的班昭也有擔心的事情,《女戒》就是這樣誕生的。

    班昭晚年,身患疾病,家中女子們又正當出嫁的年齡,班昭擔心她們不懂婦女禮儀,令未來的夫家失面子,辱沒了宗族,於閒暇時作《女誡》七章,以做勉勵。

    估計當時班昭只是想讓家裡的女眷,能夠知書達理,承擔著家裡的勞作,操持家務,侍奉丈夫等。這樣一來她自己管家會比較輕鬆,不至於小輩整天鬧出事情來,需要她操心。所以乾脆出個“家規”《女戒》,讓她們好好讀。

    或許也正是因為丈夫早年去世,給班昭無形中的壓力,讓她覺得“聽從丈夫”和有“治內之才”的重要性。不論班昭多麼有才學,終究還是要掌管一個家族,讓家族延續下去。老年了,才會更有這種體會吧。

    誰知道,她的這個書讓統治者看見了,覺得是個“禁錮思想”,從根上統治“刁民”的好工具,所以大家一起讀吧!於是就成了整個社會的風氣,全部女子都要學習《女戒》,從此“三從四德”成了女性的“噩夢”……

    如今再來看《女戒》就要用辯證的態度對待,取精華去糟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史彌遠和楊皇后合謀殺死韓侂冑後,為什麼將韓侂冑的頭割下送往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