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才地傑

    天啟皇帝繼位時只有十六歲,一個風雨飄搖的國家,交給一個十幾歲的少年,這是多麼不靠譜。朝廷裡如果有得力的大臣輔佐,如萬曆年間的張居正,或許可以幫著小皇帝度過難關。但是天啟皇帝沒有張居正,朝堂上的一幫大臣在黨爭,在內鬥。

    天啟皇帝是被東林黨扶上去的,因此上太因此登基之後大力提拔東林黨人,但是東林黨人得勢之後,只知道抓權,不幹實事。皇帝又啟用宦官來制衡東林黨。

    天啟朝大名鼎鼎的宦官魏忠賢,權傾朝野,被稱為九千歲。魏忠賢手段厲害,把東林黨收拾得很慘。天啟皇帝讓閹黨和官僚集團互鬥,互相牽制,卻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東林黨,還是閹黨,都在禍害著國家,兩派相爭,把整個朝廷,甚至整個國家,搞得烏煙瘴氣。

    天啟年間,小冰河期開始,天災不斷,災民無法活不下去了,開始起義。

    除了內憂好有外患,關外的後金勢力不斷侵襲著明朝,戰爭不斷。

    天啟皇帝是個天才木匠,一個傑出的木器手工的木質建築藝術家,手藝十分精湛,做出來的東西讓太監私下拿到市場上賣,居然十分搶手。更厲害的是,這個技藝皇宮裡沒有老師教他,他是自學成才的。

    當皇帝的話,天啟真的不是很優秀,年紀輕輕就去世了,留給弟弟的,是一個無法收拾的爛攤子。

    明斷自天啟,李白的這句詩,預言了幾百年後的歷史,真是一種巧合。

    把明朝國事的敗壞推給天啟,其實是讀書人的基本套路,因為天啟重用宦官,而崇禎時期則是"眾正盈朝". 但是"閹宦柄政"的天啟時期,其實明朝內政的問題還不大;但"眾正盈朝"的崇禎,到後來被流寇滅亡,你說哪邊的問題大? 別忘了,崇禎可是整整在位十七年,所有的流寇都是從崇禎在位之後才開始的,把髒水潑給天啟,是很荒謬的.明朝的滅亡,主要是流寇與滿清兩者併發造成.如果沒有流寇的問題,滿清雖強,但頂多造成宋遼對峙的局面,未必有能力滅亡明朝. 而明朝流寇的問題,導火線是天災,但問題重點還是在於士大夫與皇親這兩個特權階級欺負老百姓到了毫無忌憚的程度,而崇禎本身在這件事情上,完全是站在人民的對立面.在他的十七年任內,朝廷始終苦於財政問題,但他除了自己節儉之外,完全沒有裁抑這兩個特權階級的想法與作為,甚至把原本就享受免稅特權的東南仕紳更加抬起.明朝的衰落,不完全是崇禎的責任;但明朝的滅亡,則完全是他自己的問題.

    東林黨是一個社會毒瘤。個人覺得,東林黨和唐朝時期的世家門閥類似,都是國家的“壟斷”組織,對國家的健康發展都起到了最大的阻礙。東林黨是一個龐大的社會上層利益集團代表,他們掌握著國家的大部分社會財富,因為明代士大夫的獨特地位,他們在擁有社會財富的同時,反而不用納稅,為國家財政交一點錢,國家財政收入主要依靠剝削農民取得,這樣就加劇了社會矛盾的激化,碰上天災人禍,活不下去的農民就會鋌而走險,明朝末期農民起義層出不窮就是因為如此。

    明朝末期,論綜合實力遠遠強於滿清,現在來看,不可能被滅亡,清朝皇太極以前從來沒有妄想統治中國,甚至在入關之間也是經過不斷試探就可以看出。農民起義,對於明朝的滅亡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全國的農民起義,牽制了明朝軍隊的大部分力量,大大削弱了明朝整體的國防實力,這樣就使北方防線大幅度削弱,為滿清的入關創造了條件。

    明朝完善的科舉制度,雖然為下層人進階士大夫階層提供了一個機會,但是,這個機會對於貧窮的人們來說也是十分渺茫了,大部分還是被原士大夫階層霸佔,因為他們擁有良好的條件。能讀的起書,在那時就是一個奢侈,培養一個知識分子的代價不是每個家庭可以承擔的。由於這種宗族關係,當他們取得士大夫地位時,就形成了龐大的政治勢力。閹黨的組成大多是出身於底層,很小就進宮,沒有子嗣宗族的勢力,他們的地位只會存在一時,而不會像東林黨那樣勢力累加。還有一種,就是閹黨的權力絕對來自於皇帝,沒換一個皇帝,閹黨的領袖就會換一個和皇帝關係近的人。雖然,閹黨可以得勢於一時,而東林黨士大夫集團可以得勢於一世。

    閹黨,武將,文官是明朝獨創的三個政治平衡點。由於,土木堡之變,明朝武將系統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使得朝廷的政治勢力僅剩了文官和閹黨,這樣政治平衡勢力就被打破,也大大加深了閹黨和文官的鬥爭程度,明末東林黨就因此而生。明朝末年,東林黨勢力太大,這樣皇帝不得不賦予閹黨很大的權利來維持政治平衡,史書上說閹黨對東林黨人的大肆迫害,也是皇帝樂意看到的結果。可惜,崇禎皇帝,一下子把閹黨連根拔除,這樣東林黨就失去了掣肘,這樣就造成了朝廷一家獨大,使皇權的使用範圍大大縮小,也造成了這些東林黨人對皇命的陽奉陰違,使崇禎皇帝有力無處使。

    東林黨人集團對軍事的干預。明朝的科舉制度,尤其是八股文,使得士大夫在社會的地位抬得過高,就形成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這樣,所謂的文人對於手工藝者,商人態度尤為鄙視,他們在享有這些下等人勞動成果同時,又鄙視這些人,大大就阻礙了社會的發展,使得明朝逐漸與外國的科技文化拉開距離,走的越來越遠,中國落後源於明朝,一點也不為過。明朝末年文官與武將的地位和宋朝時期極為類似,武將地位極低,在同品階,在同品階,文官地位絕對高於武官,這樣武官所能發揮的作用大大的收到限制。文不知兵,反而對武官的權利加以限制,這樣就導致了明朝整體軍事實力的下降。

    東林黨人,只會滿口文章,脫離實際,這就是“文人誤國”。長期的上層生活,使得東林黨人嚴重的與支援整個農民階層脫節,不知道民間的疾苦。講起大道理有一套,真的實際行動沒有,對整個國家的挽救政策一個都沒有,可笑的是,他們掌握著整個國家的權利,這樣明朝滅亡也是符合歷史潮流的。

    明朝末期,不知東林黨一家“勢力”。文官專注於內鬥,這是中國獨特的文化。明朝末期,朝廷文官勢力還有楚黨,浙黨等政治派別,朋黨之起,就是亡國之始,內鬥內行,外鬥外行。東林黨與其他什麼黨的鬥爭一直延續到明朝徹底滅亡。

    在封建社會,整個國家沒有明確的民族觀念。在這些東林黨眼中,只有自己,沒有國家。朝廷亡了,在換一家做,他們還是官,還掌握著整個國家的統治權力。這不是新鮮事,這種思想一直貫穿於整個封建社會時期。你看,那些投降清朝的人,大多都是東林黨人,閹黨一個都沒有。面對侵略者的刀槍,那些禮義廉恥都忘記了,氣節還不如一個普通的百姓,反而洋洋自得,唉,可恥啊!

    明末的東林黨,可以說是整個國家的精英分子,可是就是這些人,罔顧民族大義,享有各種特權,反而成為整個國家的“蛀蟲”,明朝亡於東林黨也無可厚非。

    天啟年間為什麼能國泰民安呢?為什麼不會爆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呢?為什麼對後金能連連大勝呢?我想這主要是魏忠賢鐵血手腕治國。有人說魏忠賢是閹黨專權誤國家?但事實上是如此嗎?魏忠賢對內能讓百姓安居樂業,對外大敗後金這就是魏忠賢的過人之處。也有人指責魏忠賢太殘忍了,屠殺東林黨人。黨派之爭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手段殘忍很正常。魏忠賢殺東林黨人,東林黨人殺魏忠賢的黨羽很多人並鞭屍魏忠賢。權術之爭本來就沒有什麼正義可言,權術之爭最高境界的趙高為了達到排除異己,他連“指鹿為馬”的伎倆都想得出。判斷一個人的執政能力在於他能保證百姓的安居樂業,不殘害百姓,有能力抵禦外侮。魏忠賢專制期間國泰民安、人民安居樂業,侵害百姓的證據歷史沒有記載,即使善於以莫須有加罪他人東林黨人彈劾魏忠賢的“二十四條”罪狀也沒有提及過。從這裡可以看出魏忠賢並沒有幹“禍國殃民”的壞事,只不過為人過於高調。看看清朝的咸豐帝和慈禧太后,他們不是割地就是賠款,特別是雍正帝禍害百姓手段異常殘忍,大興文字獄。清朝有人因寫了“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遭到滿門抄斬。清朝的“愚民”政策禁錮了百姓的思想,義和團“刀槍不入”愚昧至極思想讓人扼腕嘆息。魏忠賢不禍害百姓,不淫亂宮女,對後金戰爭非常給力,在用人方面也沒有因為不是自己親信而打壓。這大概是魏忠賢的魄力所在。崇禎帝上臺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剷除魏忠賢,崇禎帝賜死魏忠賢,魏忠賢沒有做任何反抗,可見魏忠賢非常忠於皇帝。讓我們看看東林黨人吧。東林黨人是一幫以“道德”自居偽君子,那些人整日就是拉幫結夥。這些人雖滿口仁義道德卻不懂任何治國才能。魏忠賢死後,明朝就爆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很多人說這也許是巧合。於此,我告訴你這是必然的結果。東林黨人一措施讓明朝萬劫不復,那措施就是廢除工商業稅收。由於工商業廢除,為了維持財政開始卻加重了農業稅。本來掙扎在溫飽的邊緣最後被逼的起義,這“功勞”歸於東林黨人。廢除工商業稅收導致明朝政府的財政緊張,軍隊連響銀都欠缺,可東林黨人卻是指責前線的將士無能。再看看以道德自居的東林黨人的嘴臉。李自成兵力城下,國庫空虛,崇禎帝一把鼻涕、一把眼淚要求大臣捐款,可富得流油的大臣卻一毛不拔。明朝滅亡之際,東林黨人卻是袖手旁觀。明朝滅亡前一天上朝,竟然沒有一個大臣上朝。那些以“道德”自居的東林黨人不是逃跑就是想投奔新主李自成。錢謙益是東林黨人典型的代表,此人經常出入青樓並娶了青樓女子柳如是。錢謙益象大多數東林黨人一樣是地地道道的偽君子。明朝滅亡,錢謙益一直高調對外宣稱效仿屈原,投湖殉國。可真是要跳湖的時候,錢謙益磨磨蹭蹭不敢跳湖,最後因為“水太涼”藉口始終沒有勇氣跳湖。倒是錢謙益妾柳如是縱身跳入湖中,雖然柳如是被人救起,但其勇氣卻為世人稱道。錢謙益因“水太涼”而遺臭萬年,東林黨人氣節竟然比不過一個妓女?東林黨人不過是口頭上的正人君子,他們只知道拉幫結夥。

    天啟年間,明朝還是安居樂業的,崇禎帝上臺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剷除魏忠賢,魏忠賢死後,那些東林黨人更加肆無忌憚,廢除工商業稅收。導致明朝政府的財政緊張,崇禎帝最後也死於煤山,只能說崇禎帝目光短㳀,東林黨人空談誤國。機會是有,都讓他們浪費了。

  • 2 # 融住

    天啟皇帝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做木工活,俗話說不會做木工的皇帝不是個好皇帝,事實證明他雖然木工做得好但是真的不適合做皇帝,對朝政不管不顧,用人不名、讓魏忠賢把持朝政、對內沒有做到休養生息,對外又連年作戰、黨鬥之風盛行,黑白顛倒國家貪腐嚴重,內閣權力還不如司禮監秉筆太監,性格決定命運,如果他是木匠是個好木匠,但是他身為皇帝沒有做到休養生息,國富民強、懲治腐敗、掌控群臣

  • 3 # 活著就要搬磚

    俗話說 明實亡於萬曆,跟天啟年間沒有什麼太大關係,萬曆三大徵,耗空了張居正改革的成果,天啟繼位時國庫空虛,外不能徵四海,內不能安天下,再加上政治上朝堂一群嘴炮執政,皇權被基本架空,依靠宦官還能維持一點僅有的皇權,經濟上因為小冰河時代的開始,傳統農作物欠收,雖然商業活動發達,但是國家收不到商稅,軍事上衛所制度名存實亡,最終農民起義時發現無兵可用,無錢發餉,整天拆東牆補西牆,寅吃卯糧,怎麼能不滅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區別工業汝瓷和正品汝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