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金陵城中最明亮的少年
-
2 # 念塑
總結有三點原因
一:金川地區地形、氣候因素的制約
大小金川所在的川西地區,高山林立、山高路險、雜草眾生、河流湍急,大小金川所處的地形和其到處林立的碉堡一樣,對於清軍的打擊取得了絕對性優勢。以致戰爭初期,清軍損失慘重。而且大小金川所在的川西地區一年四季中,不是雨就是雪,要不就是雨雪交加,瘴氣濃密。如此惡劣的天氣影響下,清軍的進攻肯定會受到很大影響和損失。
二:清軍統帥的主觀失誤
乾隆皇帝對於小金川實力的錯誤估計和對其所處地區險峻地形的錯誤認識乃至對大金川態度的錯誤估計,導致清軍在艱難進攻小金川的同時,大金川非但沒有袖手旁觀,反而主動進攻清軍,和小金川同仇敵愾、兩面夾擊清廷軍隊,致使清軍損失慘重,不得已重新調整作戰方略。
三:清軍將領的失誤
除了在第一次金川之戰中差點引起內訌的張廣泗和訥親,在作戰指揮中各為一己之私,將黨派之爭帶到戰場,致使清軍數次慘敗以外。第二次金川之戰中,時任清軍統帥的四川總督阿爾泰和後來補任的四川總督溫福也犯下極為重要的錯誤。當時的清軍統帥阿爾泰並未認真貫徹落實乾隆皇帝揮師進攻小金川的主要思想,而是想盡辦法推諉延遲進攻時間讓清軍的前期進攻中,受到了不小的損失。後換溫福上任,溫福在歷時一年,取得了小金川地區的勝利後。面對大金川的進攻受阻、損失慘重以後,無計可施,修築工事,準備與大金川長期對峙下去甚至在對峙期間,與屬下飲酒作樂,翫忽職守。
-
3 # 阿塏侃史
大小金川之役是乾隆的十大武功中的兩大武功,動用人力六十萬、耗費銀兩七千萬。而作為對手的大小金川跨度不過二百公里、可用之兵不過三萬人。
實力對比如此懸殊,在崇武的乾隆朝,為何一定要打平這塊地方,並且還打得如此吃力呢?
下面的文章中,我會邊介紹戰役的情況邊分析,請大家耐心地閱讀。
莎羅奔挑起事端在四川和西藏的交界處,因為少數民族集居、地形複雜和歷史沿襲,朝廷有軍事要塞的駐軍,但不派文官管理。地方的行政管理權下放到土司,那塊地方共劃作十八個土司管理,稱作“嘉絨十八土司”。
土司在他的地盤上就是土皇帝,他們不僅有行政權,還有自己的軍隊。因為教育貧脊,時人不遵律法,土司之間也經常為爭地盤發生戰鬥。
(上圖即嘉絨十八土司的分佈區域,緊挨西藏)
乾隆十年,大金土司莎羅奔誘騙綁架了自己的女婿澤旺,他是小金川的土司,還收繳了他的土司印信。
在川陝總督慶復的查辦調停下,莎羅奔釋放了澤旺並歸還了他的土司印信。
乾隆十一年,另一個土司班滾的下面人搶劫了當地駐軍,班滾不服管,還在關隘處派兵與清軍對恃。朝廷派慶復征剿他,其中,明正土司出了大力,又是出主意又是做嚮導。
乾隆十二年,大金土司莎羅奔搶明正土司的地盤,朝廷說要管,這樣就拉開了大小金川戰役仍序幕。
如上圖所示,清廷要打大小金川戰役,可不是想單純地幫助明正土司,更重要的是這塊地方緊靠西藏,一旦西藏用兵,必須保證川藏道路的通暢。張廣泗勞師無功當時,慶復已回京,張廣泗接手川陝總督。
張廣泗以平苗疆叛亂而出名,他一來,受莎羅奔欺負的女婿土司澤旺就來幫他。
張廣泗兵分兩路,但還是打不動莎羅奔。原因有四條:第一,金川山勢險峻,毛爺爺長征時經過的地方;第二,敵人在關隘口修碉堡,很堅固不好打;第三,張廣泗衝勁沒了,還老愛吹牛,他給將領開講武課,就是講他以前的戰功。多次講,將領們都聽煩了。第四,張廣泗身邊有莎羅奔的臥底。
訥親相坐而論政張廣泗打不明白,輔相訥親看不下去了,就彈劾了他。
根據“你行你上”的原則,乾隆派訥親統管金川戰事。訥親這人和乾隆是發小,還是遏必隆的孫子,人脈深厚但就是不會打仗。
訥親上臺,張廣泗還在軍中,乾隆希望他們將相和,有功同賞有罪共罰。
結果還是打輸了,原因有三:第一,訥、張兩人相互不配合,訥親掌不了張廣泗的兵;第二,訥親拿不出主意,而張廣泗用多路分兵的錯主意,還用碉堡對碉堡的蠢辦法;第三,莎羅奔在戰爭中學習戰爭,越打越順手,經常斷他們的糧道。
忠傅恆草草收場訥、張兩人下場,換上了國舅傅恆上場。傅恆打仗也不精通,但他會用人,用了嶽鍾琪這員又老又猛的將領。
(嶽鍾琪劇照)
嶽鍾琪是百戰將軍,他有的是打仗的辦法。他先是誅殺奸細、護好糧道,再偷渡瀘河、水陸齊進。一步一個腳印地爭奪,最後直逼莎羅奔的老巢。
莎羅奔和嶽鍾琪有故交,其全族的人都受過嶽鍾琪的恩惠,知道仗打不下去了。
乾隆十四年,莎羅奔自縛請降,傅恆也順勢草草收場,“改土歸流”就沒有辦成,朝廷仍然沒有很好地掌控這片區域。
二十二年後,乾隆三十六,大小金川再燃戰火。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大金川土司莎羅奔之孫、索諾木誘殺革布什扎土司,小金川土司澤旺之子、僧格桑也攻打鄂克什和明正土司,並公然與清朝援軍開戰。
這一次,大小金川共同對付清廷,清廷釆用了分化戰術,主打小金川、拉籠大金川。但這招明顯沒管用,大小金川綁一塊了。既然如此,開打唄!
這次戰役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時間:乾隆三十六年至乾隆三十七年十二月。
主將:定邊右副將軍溫福,輔佐他的是四川總督桂林。
其中,桂林在乾隆三十七年五月因兵敗被罷黜,後來換阿桂上場。
過程:溫福愛喝酒,不體恤士兵,戰鬥打得很苦,基本上靠人命拼的,桂林還吃過大敗仗。
結果:清軍會師於小金川美諾官寨,這標誌著小金川徹底收復。澤旺這個倒黴人被捕殺,僧格桑逃到大金川。
第二階段時間:乾隆三十八年元月至六月
主將:溫福,阿桂輔佐。
過程:攻打大金川,起先順利,後因溫福漏算,小金川藏人反攻,戰事被逆轉。
結果:溫福戰死,損兵三千人;阿桂臨危不亂,帶出隊伍;小金川被藏人收復。
第三階段時間:乾隆三十八年六月至乾隆四十一年元月
主將:阿桂
(阿桂劇照)
過程:乾隆三十八年十月攻佔美諾,打下小金川。後遭到藏民的一致堅決反抗,戰鬥程序十分艱苦。乾隆四十年七月,索諾木鴆殺僧格桑,獻屍請降但不許。
結果:大金川土司索諾木出降,大小金川徹底收復。
講完了二次大小金川的戰役過程,接下來分析難打的原因。
第一,地理位置特殊,到處是崇山峻嶺和石卡碉堡。
這是金川戰役的繪圖,放大這個圖,可以看到有山有河有碉堡,步步都是攻堅戰,要拿人命往裡填。
第二,有些主帥,例如張廣泗、訥親,根本就不在狀態;溫福和桂林,也都在關鍵時刻出了昏招,導致戰事不順利。
第三,這次戰役後來演變成藏人的反對清廷的民族壓迫,他們保衛家園就只能以命相拼了,增加了戰鬥的難度。
第四,氣侯方面清軍沒有土著人適應。這地方的溼氣重,還有瘴氣和沼澤,糧食和生活品容易黴變。清軍因病減員很多,同時也影響士氣。
第五,糧道太長,難運也難守,這些都得銀子往裡填。
第六,對手藏民彪勇且悍不畏死,他們長期內部爭鬥,很熟悉戰爭。
尾聲:經過大小金川之役,此後清廷在這一地區廢除了土司制,改置州縣。鞏固和發展了西南地區自雍正以來“改土歸流”的成果,加強了邊疆和內地的經濟文化交流。
評價:平定大小金川的戰爭,前後兩次,歷時七年,耗帑七千餘萬兩,殺張廣泗、訥親、阿爾泰、溫福四員大臣,陣亡將士三萬餘人。
與清軍作戰的,只是人數不滿三萬、武器裝備非常落後的大小金川藏人。
-
4 # 華夏一老卒
五十年代民改時,要是沒有無後座力炮。面對西南地區遍地的碉樓、碉堡,一樣啃不下來!就是土碉樓,憑藉一兩支步槍;沒有重武器的輕步兵要想無傷攻取也是不可能的。
回覆列表
金陵少年試答之。
先請言於金川用兵之起乾隆。此乃大金川酋嘉勒巴之孫莎羅奔起之頭,莎羅奔勢漸漸強大後,於鄰近部落有高之心,“莎羅奔號大金川,而以舊為小金川土澤旺”,其以女阿扣妻小金川土司澤旺,而“澤旺孺,為妻所制。實莎羅奔成了大小金川之主者。於乾隆十一年,莎羅奔欲“劫澤旺歸,奪其印。
四川總督面諭,始“始猶澤旺於地。第二年,莎羅奔“又攻革布什札及明兩土”,四川巡撫紀山兵彈壓,莎羅奔“反傷我士卒,紀山奏請進剿。然後,定大小金川之役張大幕。
凡情實為一波三折,清軍在前三年實攻滯不順,怒之乾隆連殺張廣泗、訥親二人面。卒於乾隆十四年,乃由傅恆、嶽鍾琪總驗後,乃併力平。
何若是之難打金川?一者清軍之力在乾隆時實不明甚矣,終承平久,此封建世皆有之弊,此證在圍攻小金川之而露。乃於乾隆十三年攻拉底山也,乃有“十賊噪而下矣,我兵三千皆潰者糗事,此已不及入關前之清軍同年而語矣。
第二,無論是張廣泗和訥親都有可殺之道。張廣泗在兵中,信之良爾吉、王秋與阿扣(莎羅奔之女)皆為莎羅奔遣諜卒,至其“專為莎羅奔耳,軍動息輒報賊為備,所以扞格。而訥親之居,據所奏傅恆,臨軍之日惟切督,任舉敗沒,銳挫氣索,晏安,將士不見,不聽人言,不恤士卒,軍無鬥志,一以軍事委張廣泗”,為將者,三軍之司命也!軍心出故也,此戰不戰何?
第三,即地之也。大小金川在中國西南,境多山,此道固險,大小金川之設碉據,竟有當關萬夫不得進之勢,如此之碉樓且瀚,自攻之戰。傅恆於其疏中雲:“即臣所駐卡撒左右,頂即有三百餘碉,計半年旬得一碉,非數年不能盡。”地理之難可知。
第四,復從時上看,其地氣偏多,亦多?,在第二次徵金川也,則有“連雨數旬,兵不進者也,當第一次徵金川數年間亦有此狀者。
第五,金川之地心堅,眾心成城,鬥志甚堅。正所謂且心堅,至死不移,碉盡碎而不去,炮方過而人起。。大小金川之地人皆勇,可見一斑。
故,此五者乃何攻小金川時日費錢勞者。各土司以天時、地利、人、皆據矣。而乃無此三,則尤之勞師糜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