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陳廣逵

    這是《論語·述而》中的一章。

    7.23.[原文]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①其如予何②!”

    [原文通釋]

    孔子說:“上天給了我·品德,桓魋他能把我怎麼樣!”

    [註釋]

    ①桓魋:當時宋國的司馬,主管軍事,是宋桓公的後代。公元前492年,孔子周遊列國。按《史記·孔子世家》所說,孔子從衛國去陳國時,桓魋聽到訊息率兵來阻攔。當時孔子正與弟子們在大樹下演習周禮的儀式,桓魋拔掉大樹,而且要殺孔子。在弟子保護下,孔子離開了宋國,在途中,孔子說了這番話。魋,音Tuí。

    ②其如予何:他能把我怎麼樣。其,代詞,復指桓魋。如……何,把……怎麼樣。

    [解讀與點評]

    《史記》是這樣記錄的:

    孔子去曹適宋,與弟子習禮大樹下。宋司馬桓魋欲殺孔子,拔其樹。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由於《史記》記錄先秦史的水分很大,“桓魋欲殺孔子,拔其樹”這個情節也可能不存在,但《孟子》中記錄了孔子“微服”而過宋的事,無論如何,孔子過宋後這段話都是存在的。

    孔子周遊列國時受到反對者的重重阻撓,吃了不少苦,這一次過宋還有性命之憂,好在桓魋還有些顧慮,沒有殺他。桓魋為什麼有顧慮,這也就是孔子所說的:自己是有仁德的人,“天生德於予”。當時有人信服孔子,孔子受到許多國君的禮遇,宋國是個比魯國還小的諸侯國,所以桓魋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wéi)輕易殺他,無可奈何之下,嚇唬嚇唬孔子。

    假設孔子“微服”過宋時躲過了桓魋,說這番話也一樣很自信。“微服”的目的是低調行事,避免麻煩。

  • 2 # 梅迪68933759

    這話看怎樣理解了,仁者無敵?我是天子?其結果都是後邊那一句,這種語句生活中太多,安慰鼓勵他人,一種信仰,現實生活中更多表現為一是一種洗腦,雞湯的東西。我的看法二者之間毫無邏輯關係,也沒有因果關係,並不是生活的智慧,更多的是有點吹天命吹自己牛逼受天命,反正他逃了出來,可以更牛逼的對他人進行洗腦,按示。這應該是他當時的心境和目的之一。第二是進一步的強化理解的作用和目的。

  • 3 # 雞腿被偷了

    《史記》是這樣記錄的:

    孔子去曹適宋,與弟子習禮大樹下。宋司馬桓魋欲殺孔子,拔其樹。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一身浩然正氣,何懼魑魅魍魎,這就是孔子的心態!

  • 4 # n是名n

    德是實有的東西,雖說含德之厚,虎兕不傷,但沒事儘量不要驕逸,給那些護法者找麻煩。

    孔子當時現實中的“護法”,就是孔子那些追隨者,他們大多可沒有孔子那樣的修養,所以容易受傷。

    孔子主張入世行修,內修靠世情的返照一點點構建,這樣修行會指出“明德為用”,而不會提倡“仗德行險”。

    孔子周遊列國,他是一個團隊,做為一個核心人物,講“御”術,會用各種方便之法去調節整個團隊的精神狀態。但對於孔子本人來說,更重要的是,這個團隊成員都是他的學生,如子如女,孔子是要扶植他們成長的,所以不會這樣說話。

    後世之人,有時為了說一個道理而構建一種情景,那是另當別論,只要聽者善解,也能懂。

    所以太史公姑且一說,我們姑且一聽就好了。

  • 5 # 守車寶寶

    哈哈,看到孔聖人逃跑的樣子,應該也是挺滑稽的。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聖人也是人,還是有他迂腐的時候,幸虧弟子們眼明手快,助其逃走。;

    聖人真的就是聖人,一句平常語言,也蘊含社會哲理;

    聖人真的就是聖人,遇險不驚,道心強大致極;

    一個白髮、白鬍子、白長衫的老頭,被一群中年人推著往前走,後面一個凶神惡煞,滿臉絡腮鬍、眼冒殺氣的,手拿鋼刀的矮墩漢子呲牙咧嘴說到:“有種別走,老子砍了您,把您的心炒著下酒”;

    白鬍子老頭,被弟子們推著,身上還往後傾,扭回頭對那大漢說道:“愚不可及,愚不可及”;

    離大漢有1公里開外,眾弟子鬆手,老頭整整衣冠,對弟子們說:“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哈哈。最有生活趣味的古文了。

    誰再說古文不有趣,我跟誰急!

  • 6 # 憨哥教育

    一句自信心滿滿的“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從三個不同的人嘴中說出,是三種不同的結局

    第一個說這話的是孔子。

    《論語·述而》: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①其如予何②!” 翻譯過來就是孔子說:“上天給了我品德,桓魋他能把我怎麼樣!”

    《史記·孔子世家》也記錄了這事:孔子去曹適宋,與弟子習禮大樹下。宋司馬桓魋欲殺孔子,拔其樹。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白話是:孔子從衛國去陳國時,桓魋聽到訊息率兵來阻攔。當時孔子正與弟子們在大樹下演習周禮的儀式,桓魋拔掉大樹,而且要殺孔子。在弟子保護下,孔子離開了宋國,在途中,孔子說了這番話。桓魋:當時宋國的司馬,主管軍事,是宋桓公的後代。

    《孟子》中記錄了“孔子微服而過宋”,無論如何,孔子過宋後這段話都是存在的。

    分析:孔子說這話時,自信心滿滿,微服的目的是低調行事,避免麻煩。孔子必是心有心靈感應,必有實證,才出此言。孔子周遊列國時受到反對者的重重阻撓,吃了不少苦,這一次過宋還有性命之憂,好在桓魋還有些顧慮,沒有殺他。桓魋為什麼有顧慮,這也就是孔子所說的:自己是有仁德的人,“天生德於予”。當時有人信服孔子,孔子受到許多國君的禮遇,宋國是個比魯國還小的諸侯國,所以桓魋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輕易殺他,無可奈何之下,嚇唬嚇唬孔子。

    突然想到歷史上的二個人,臨死前也說過同樣的話。一是東漢末年王莽,一是明朝寧王朱宸濠。

    《資治通鑑》第三十九卷:莽避火宣室前殿,火輒隨之。莽紺服,持虞帝匕首;天文郎按式於前,莽旋席隨斗柄而坐,曰:“天生德於予,漢兵其如予何!”庚戌,且明,群臣扶掖莽自前殿之漸臺,公卿從官尚千餘人隨之。...莽入室。下時,眾兵上臺,苗、唐尊、王盛等皆死。商人杜吳殺莽,校尉東海公賓就斬莽首;軍人分莽身,節解臠分,爭相殺者數十人;公賓就持莽首詣王憲。...傳莽首詣宛,懸於市;百姓共提擊之,或切食其舌。

    分析:王莽行事虛偽,死到臨頭了,還在學孔子言,真有點不要臉了。難怪死後被人分屍,舌頭也被人割的吃了。

    還有一例是明朝寧王朱宸濠。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六月十四,朱宸濠利用南昌地方各級官僚人府謝宴之機,令帶甲持刀侍衛數百人將他們包圍起來,聲稱“奉太后密旨,令起兵入朝”。朱宸濠自稱皇帝,年號順德,以致仕都御史李士實、舉人劉養正為左右丞相,參政王綸為兵部尚書,集兵號稱10萬,釋出檄文,聲討朝廷。命其將領閔廿四等攻下九江、南康(治今星子縣)。七月初一,朱宸濠留宜春王朱拱樤、內官萬銳等守南昌城,自率水師號10萬,戰船千艘出鄱陽湖,蔽江東下,攻打安慶,指向南京,欲攻取南京即帝位。

    王陽明當時正在在從江西趕往浙江餘姚老家審親的路上,聽訊息,立即令船伕調頭。王陽明作出判斷,寧王起兵有三上中下三策可用,上策是寧王起兵直奔北京奪位,天下可能傾覆。中策是攻南京,以長江為天塹,天下可能出現劃江而治局面。下策是死守南昌,伺機而動攻安慶、南京。王陽明想要寧王用下策,使用了疑兵計,虛張聲勢,散佈政府十萬軍隊逼近南昌的假訊息。寧王居然真的懷疑起來。王陽明說,這一疑,事就成了。軍情緊急,寧王在南昌呆了近二十天,給明朝政府各方面以準備時間。後來,寧王知道是王陽明在用計,因為過於自信,也說過同樣的話。“天生德於予,官兵其如予何!”

    分析:朱宸濠是盲目自大。看他起兵時,用下策,就知其智商平常,又加上盲目自信,貽誤軍機,造成一個多月後就滅亡的結局。

  • 7 # 沅汰

    說明孔子是個很坦蕩的人,敬天畏命,正而不邪。

    孔子周遊列國的時候到了宋國。宋國是子姓國,殷商後裔。這時宋國的執政者是司馬桓魁。桓魁非常擔心如果孔子的思想被國君接受而重用孔子及其門徒,這樣桓魁自己就不能把持宋國了。

    於是桓魁就不讓孔子及其弟子進入宋國國都。孔子只能和弟子們在城外棲身,講學演禮。司馬桓魁看孔子並沒有離開宋國,而且越來越多的宋華人來看孔子講學演禮,桓魁擔心這樣下去訊息被國君知道,於是就在某天孔子正在一棵大樹下和弟子演習禮儀的時候派人去把那棵大樹給砍了。桓魁這樣做是警告孔子,也透露了他的殺心。

    桓魁的弟弟司馬牛來勸孔子快快離開,桓魁的軍隊已經快要到了。弟子們也勸孔子快走,這時孔子說出了這句話,“天生德於予,桓魁其如予何。”上天賦予我這樣的品德,桓魁能把我怎麼樣?

  • 8 # 逆襲的諸行無常

    桓魋,魋,音tuí,又稱向魋。任宋國主管軍事行政的官——司馬,是宋桓公的後代。深受宋景公寵愛,他的弟弟司馬牛是孔子的弟子。成語“殃及池魚”就源自桓魋,相傳在桓魋任宋國司馬期間,衛國有人投奔他,送給他很多美珠。宋景公得知後將桓魋找來,讓他將寶珠繳公。桓魋說:“他是投我來的,送給我的寶貝為什麼要交公?”宋景公說:“他攜寶投你,是因為你是宋國司馬,可以保護他。你的職位是國君封的,所以那寶珠應該歸公。”桓魋不答應,宋君派人去抄家,也沒有抄出寶珠,只好逼問桓魋把寶珠藏到哪裡去了。桓魋說:“扔到魚池裡了。”宋君下令:汲乾魚池的水,細細尋找。結果沒有找到,一池子的魚卻遭到意外的災難。以後人們便把“宋君亡珠,殃及池魚”用來形容因飛來橫禍無辜被牽連受害,並簡化成“池魚之禍”或“殃及池魚”。

    “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這句話是《論語》中記載孔子所說的,意思就是“上天給予了我這樣的品德,宋國的桓魋能把我怎麼樣?”

    本章這句話的歷史背景在《史記》中是這樣記錄的,“孔子過宋,與弟子習禮大樹下,桓魋伐其樹,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遂之鄭。”孔子周遊列國的時候到了宋國,跟弟子們在一大樹下習禮,演練禮儀。宋國的司馬桓魋害怕孔子到了宋國會取代他的地位,就把那樹給弄倒了,想要殺孔子。孔子不願意與之發生衝突,故很快就離開去了鄭國。在逃跑途中,他說了這句話。他認為,自己是有仁德的人,而且是上天把仁德賦予了他,所以桓魋對他是無可奈何的,故朱熹註釋為“必不能違天害已”。

    孔子雖然有相信天命的自信,但是路過宋國時依然微服低調,確保安全的措施該制定的必須落實到位。就如我們現在經常會說的盡人事,聽天命,相信天命並不代表可以為所欲為。知禍而避之是為明哲保身之道。義之所在,天命必佑之,樂觀、勇敢的面對困難,不失是一種仁的表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十一結婚真是多啊~好日子紅紅火火!曬曬你們的隨禮是多少?不分地區和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