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古樓殘卷

    先看一下關中的地理形式。

    關中也就是今天的陝西中部地區,南有秦嶺,設武關,東有函谷關,西有大散關,北邊是隴西山地黃土高原,有蕭關。整體是渭河涇河洛河沖刷的衝擊平原,西窄東寬,因此有八百里秦川的美譽。平原地形,氣候溫和,土壤肥沃,原始農業最發達的地區,兵家必爭之地。它位於中國地勢第一階梯,當形式有利時東進俯視中原南下勢如破竹,形式不利閉關自守,則外部仰攻很難攻進來!因此是易守難攻的絕佳之地,戰亂之時佔據此地,也可以稱霸一方,穩坐一方諸侯沒問題!

    從關中的地形就足以說明了一切!如果有一個審時度勢的明主佔據,成就帝王之業則指日可待!

    其實中國的地形就像一個圍棋的棋局,關中,東南,河北,西南為四角;山西,山東,湖北,漢中為四邊!地理雖險,然在德不在險,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盡為敵國矣!

  • 2 # 不侃會死星人

    關中平原位於陝西省中部,介於橫貫陝西的秦嶺和渭北北山山系之間,西起寶雞,東至潼關,海拔約325~800米,長約360公里。南北寬窄不一,東部最寬達100公里,西安附近約75公里,眉縣一帶僅20公里,至寶雞逐漸閉合成峽谷。因在函谷關(後亦稱潼關)和大散關之間(一說在函谷關、大散關、武關和蕭關之間),古代稱“關中”,亦有稱“秦中”之說,西窄東寬,號稱“八百里秦川”。

    關中因四面高山環繞,所以地勢險要。南面有秦嶺連綿,隔絕南北;北面有北山山系,阻隔了西安與北方的交通;東面有崤山縱列,作為西安的屏障;西面有汧山、隴山相接,抵擋了西北面少數民族的侵擾。在古代交通和武器落後的情況下,關中守軍只要堅守四面山嶺間的關隘,敵人是難以攻入關中的。因此古人謂關中“披山帶河,四塞以為固”,這也成為不少帝王選擇在關中建都的原因。

  • 3 # 小奔說史

    中國歷史上,關中平原是一個極其特殊的地方,自西周以來,先後成為西周、秦、西漢、前秦、北魏、隋唐等朝代的核心所在,尤其是漢唐兩朝,開創了空前的盛世局面,關中平原也幾乎成為同時代世界的核心所在。

    為何歷代統治者要選擇在這裡定都?

    一、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

    司馬遷在《史記》中評價:“夫作事者,必於東南,收功實者,常於西北。”

    其中,第一級是西部的高原,第二級是關中平原,第三級是東部的平原地帶。

    位於第二級的關中平原,南有秦嶺,西有隴山,北有黃土高原、東有華山崤山及晉西南山地,加上黃河環繞其外,被稱為“被山帶河,四塞為固。”

    關中居高臨下的優越地理位置被劉備的謀士婁敬比喻成打架,“夫與人鬥,不扼其抗,拊其背,未能全其勝也。”

    意思就是像人打架一樣,要扼住他的喉嚨,擊打他的背部。

    佔據關中,就意味著取得居高臨下優勢,隨時可以向東部無山河之險的第三級平原地區發起進攻。

    二、富饒發達的農業優勢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天府之國的稱號,最初屬於關中平原。

    西漢初年,張良評價關中:

    “關中,左崤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宛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

    先秦史籍《尚書》在評價九州土地肥沃程度時,把關中平原所在的雍州定為上上,居全國之冠。

    關中平原,上億年來的地殼劇烈運動使得陝西南部的大地逐漸升高,形成了橫亙華夏大地,分割南北的秦嶺。

    相對於秦嶺的抬升,北麓的關中地區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由從西北逶迤而來的渭河及支流縱橫流淌,沖積出了沃野千里的平原。

    關中平原早在西周建立之前,就已經以肥沃著稱,如《詩經》中有詩篇讚頌周原的肥沃與富饒:“周原膴膴,堇荼如飴”。

    根據考古和文獻記載,中國古人用作食物的農作物包括有:粟(小米)、稷(黃米)和黍(黍與稷類似,更有黏性,北方又稱糜子)。

    還有最重要的麥子。

    關中平原的冬小麥秋種夏熟,可以幫助古人度過艱難的青黃不接期,被稱為“續絕繼乏”。

    此外,小麥還可利用晚秋和早春時節生長,不與其它糧食爭奪生長期。如果與早谷配合,就能提高複種指數。

    秦國富國強兵的過程中,很多人更熟知的是商鞅變法。

    卻不知道,當時的鄭國渠,作為戰國時期最大的水利工程,同樣對秦國的富國強兵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它的修建,徹底改變了關中農業面貌:之前的關中平原有不少澤鹵之地,土質呈鹼性,不利作物生長。全長達三百多里的鄭國渠引涇河流入渭北後,不僅解決了乾旱,還改良了平原土質,關中平原從此成為膏腴之地。

    根據《史記》記載推算,當時關中平原一畝地可產小麥125公斤。可以說,包括餱在內小麥食品的出現,既使軍糧更容易置辦,也使軍糧便於攜帶。

    無形中,秦軍的活動半徑擴大了,秦軍的作戰效率提高了。

    我們可以想象,當秦趙兩國決戰於長平之時,遠道而來的秦軍並沒有受困於糧食,反而是趙國軍隊,因為陷於斷糧危機,被迫主動出戰,最終導致全軍覆沒的悲慘命運。

    司馬遷的評價是:“關中之地,於天下三分之一,而人眾不過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意思就是,關中的耕地佔全國的1/3,人口占全國的30%,財富卻佔全國的60%。

    從某種意義上講,秦國對天下的征服,乃是關中農耕和關中農作物創造的奇蹟。

    此外,上帝的無形之手也在悄悄地幫助漢唐時期的關中平原成為天府之國。

    從春秋開始到東漢初期,中國處於一個溫暖期。如今南方的動物和植物,都能在關中平原找到。比如荔枝,今天它的北界是四川南部的合江和重慶涪陵,但在西漢,長安也曾種植過荔枝。

    秦漢之後的800年裡,氣候轉趨寒冷,相對應的是三國紛爭、短暫的西晉以及黑暗的五胡亂華,極端的氣候帶來的是華夏大地的極端混亂和人口劇減。

    唐朝立國後,漫長的嚴寒終結了,天氣再次轉暖。根據竺可楨研究,整個唐代,氣候溼潤,年平均氣溫比現在高1到2度,並且降水充沛。當時的關中平原和今天的長江流域相似,溫暖溼潤,氣溫穩定。

    關中平原出現了原產於南方的水稻。

    溫暖溼潤的氣候帶來的是充沛的降水,漢代司馬相如在《上林賦》中描寫長安城:“蕩蕩乎八川分流”,後人概括為“八水繞長安”。

    唐代的關中平原,最不缺的就是水。秦漢時的鄭國渠、成國渠、白渠和曹魏時的汧水渠都得到了重修及拓展。其中僅白渠的灌溉面積,就達到了漢朝的4倍多,澆灌面積可達200萬畝。

    關中平原的諸種作物,從來不用擔心乾旱與枯萎,滔滔不絕的滄浪之水是豐收的有力保障。

    面積僅僅3.6萬平方公里的關中平原,同時供應著數百萬人口的衣食。

    三、山河險阻的戰略優勢。

    富饒的農業提供了豐裕的人口優勢,關中平原的山河險阻優勢,更是成為歷代統治者選擇定都之地的重要因素。

    春秋戰國綿延數百年,秦國能從一個邊陲小國崛起為統一華夏的強權,觸動了無數人的神經,也引起了很多有識之士的反覆思考。

    除了前面所說的商鞅變法和農業富饒等優勢外,關中平原還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優勢就是:易守難攻。

    秦昭襄王時,範睢入秦,遊說秦王道:

    “大王之國,四塞以為固:北有甘泉、谷口,南帶涇渭,右隴蜀,左關阪,奮撃百萬,戰車千乘,利則出攻,不利則入守,此王者之地也。”

    意思就是,秦國可以依靠周圍的地形便利進行守戰,形勢有利的時候出兵山東,形勢不利的時候,退守關中。

    範睢所說的“四塞”,就是四座具有戰略意義的通道,即函谷關、武關、散關和蕭關。

    函谷關,即後來的潼關,依險而立,號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控制著東去洛陽、西達長安的咽喉要道,號稱關中的東大門。

    這條通道,穿越華山和崤山北麓的山地,綿延數百里,極盡險阻。

    從戰國時期的許多戰爭來看,函谷關就是秦國安全的重要保證。

    如公元前318年,楚趙韓魏燕五國聯軍攻打秦國,攻函谷關不克,被秦軍出關反擊,大敗。

    公元前241年,楚趙魏韓衛再次合兵攻秦,再次被函谷關所阻,無可奈何。

    函谷關廢棄之後,漢、隋、唐等王朝在關中建都時期,潼關成為長安的東大門。安史之亂,潼關阻擋了安祿山叛軍的兵鋒,如果不是唐玄宗嚴令哥舒翰出關作戰,安史之亂的歷史或許真的要改寫。

    武關,在今陝西省商州東南180裡,春秋時此地設定“少習關”,戰國時改為“武關”。漢水支流丹江自西北向東南穿越秦嶺東段,所穿切開來的狹長通道。

    武關道是古代長安經藍田、商州通向南陽、鄧州、荊襄以至江南的交通要道。

    秦、漢、隋、唐時期,這裡是關中的東南門戶所在。

    散關,也稱大散關,位於陝西寶雞西南50裡的大散嶺上,為周朝散國之關隘,故名散關。

    大散嶺是秦嶺西段向西北分出的支脈,是清姜河與嘉陵江的分水嶺,居於嶺上最高處的大散關控制著陳倉道北端,是古代秦嶺南北兵家相爭的必奪之地。

    散關“北瞰關中,南蔽巴蜀,東達荊襄,西控秦隴”,為秦、蜀往來的咽喉要道。

    所謂北不得散關,無以圖漢中,巴蜀,南不得散關,無以圖關中是也。

    楚漢相爭時,劉邦取韓信之言“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自漢中,經散關,由故道,出陳倉,還定三秦,打得項羽措手不及。

    北宋末年,金兵南下,進犯陝川,宋將吳玠、吳璘在大散關以東的和尚原聚兵扼險於散關,最終擊敗金兵,守住了巴蜀。

    蕭關,又稱隴山關,在寧夏固原東南30裡處,同樣依險而立,扼守自涇河方向進入關中的通道。

    除了以上的四關,還有一個渡口,即蒲津渡。只要守住這裡,就可以阻擋來自山西方向的入侵。

    “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正因為有著以上優勢,漢唐以來的統治者,在定都時的首要考慮必然都是關中。

    小奔說:

    戰國時期,吳起對魏王說,“在德不在險”,意思就是,決定政治興衰和軍事成敗的根本因素並不在於險固的山河。畢竟,“險可恃而不可恃”,自古以來沒有攻不破的要塞,得民心者興,失民心者亡,自古皆然。

    然而,秦朝,漢唐之所以成就盛世,其實離不開關中地區優越的山河形勢,正因為有相對穩固的後方和可以憑恃的山川險阻,才能形成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的態勢,也才能供養支撐一個龐大的政治軍事集團,從而為統一天下,開創盛世打下堅實基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光與電磁波本質上是相同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