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貓臉先生的野望

    不記得誰說的,“讀史使人明智”。我是這樣理解的讀史書是可以使人增長智慧的。當然智慧不等於知識。

    我們讀史書記住了某個事件,只能說我們get到這個知識點,而不能說我們得到了這個事件的智慧。因為簡單來說知識是有形的,有評判他的一套是非標準。而智慧則是無形的。你無法說你體悟到的東西是對是錯。體悟到什麼,就是什麼,那時目前這個階段你所能參悟到的。

    回到這個題目上來,秦亡漢興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什麼?

    如果你是在校學生老師會給你一個總結。除了這之外,我們也會看到從不同角度來說秦亡漢興的經驗告訴我們什麼。

    比如有人從六國的角度看,秦國法律嚴峻苛刻,奴役百姓大興土木,而漢朝初年以黃老之道治理國家。兩相比較印證了老子所說的“治大國若烹小鮮”。

    再比如秦始皇焚書坑儒跟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相比較得出來內法外儒的治國方針可實施的條件是否成熟。

    再比如,前面回答提到的《過秦論》這樣經典的總結。

    但以上種種在願創者哪裡是讀史書得來的智慧,在我們是我們讀書得到的知識點。

    我們讀書求的是智慧,而不是簡單的知識點。

    所以讀書不要太刻意尋找什麼特別官方的回答,博覽群書,增長智慧,重點還是自己悟到的。

    以上個人見解。所說的未必就站得住腳,更經不住推敲。然而如果能夠點亮一絲小小的火花,足矣。

  • 2 # 子語有云

    秦漢王朝交替,我認為經驗很多,這裡兩三點。

    一是戰爭體制不適宜拿來治理國家。自秦孝公商鞅變法以來,秦國就確立了戰時體制,比如秦國的軍功爵法,以戰功賞爵為,極大的調動了軍隊作戰的積極性;另外秦國的農功爵法,鼓勵農民多耕作,產量多一樣可以立功,得爵位,極大的調動了全國的生產積極性,再加上秦國建立了強有力的中央政府,對全國形成了絕對控制,這種體制下,中央政府可以有效的應對外部危險,所以秦國在統一戰爭中可以極大的調動國內資源,但是正是這種接連不斷的戰爭也榨乾了秦國,一旦外部威脅停止,國內就會出現動亂。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之後,沒有及時實行修養生息政策,國民得不到休息,敗亡是早晚的事,漢初在戰爭結束後,立馬實行修養生息的政策,也才有了文景之治,所以說戰爭體制不適宜治理非戰爭時期的國家事務。

    第二,國家政權必須要掌握核心力量的支援。對待秦國的核心力量是老秦人跟秦國的常備軍,但是秦國幾百萬老秦人,在統一過程中,都被遷移到南越和北方的確,秦國政權核心地帶反而充斥了大量的六國貴族,而且秦國對六國貴族處置不當,滋生了他們造反的心態,在文化上也沒有消除他們的影響。統一後,秦始皇為了彰顯自己的胸懷,對六國貴族沒有徹底消滅,反而容許他們留在故地,他們搖身一變成為大地主,繼續經營和發展自己的實力,期末動亂都有他們的影子,張良是南韓貴族,項羽是楚國貴族,韓王信(不是韓信)是南韓王族,魏王豹是魏國王族等等,反觀劉邦,立國之後,立刻消除了六國貴族印象,建立了真正的劉氏天下。

    第三是要保持統治集團的穩定。在封建社會,皇帝集團是政權的核心,必須保持平穩過度,秦朝時候,皇帝集團核心是秦始皇,在政權交接上沒有設計好,導致秦國皇帝集團的土崩瓦解,最有希望的也是最優秀的皇帝候選人自殺,王室子弟被新任皇帝屠殺殆盡,王朝主要軍隊力量,蒙恬被殺,趙佗自立,是秦朝的軍事力量大大下降,皇帝集團只剩下不成器的二世祖;反觀劉邦,在皇帝集團力量建設上十分用心,首先賦予他們軍隊,在王朝出去的確確保了王朝的安全;另外,設計了選儲機制,不至於因為接班人問題導致皇帝集團的崩潰。

    還有就是運氣了,漢朝初期皇帝,除了漢惠帝劉盈之外,其他的幾個皇帝都比較有才幹。

    以上就是鄙人的觀點啦。

  • 3 # 工科老女的留言菲語

    唸書的時候背過賈誼的《過秦論》,愛文章的氣勢,多年後還記得其中的幾句。賈誼是漢初著名政論家,文學家。是文帝都要請教的人才。他距離秦亡年代很近,漢初對於秦亡的討論一定是文人深入討論過的話題。賈誼的《過秦論》千古流傳,一方面是文辭華美,另一方面一定是分析的很有道理。《過秦論》部分句子如: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繫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秦以雷霆之勢掃滅六國)

    始皇既沒,餘威震於殊俗。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卑微”的人滅亡了強秦)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賈誼得出的結論)

    對於賈誼結論的理解:

    過度使用民力。不斷地搞大工程,比如修建宮殿(阿房宮)、修建陵墓(最多時修陵人達到72萬)、修馳道、修長城、徵嶺南、修靈渠……。這些大工程都是在秦統一後的十來年時間內做的。秦當時的人口也就兩千多萬,大概十分之一的人口都在做大工程或者服兵役。去掉一半女人,再去掉老人孩子,就是天下青壯男子的一半都在做非生產性勞動。可想,經濟基本崩潰,民不聊生。

    秦是法家理念治理天下。如果一貫依法辦事也還可以。但秦二世繼位後,胡亥為了滿足自己“眾生盡情享樂”的願望、與趙高隨心所欲地變更法律,嚴刑峻法,讓人互相揭發、指鹿為馬……,人心惶惶了。陳勝吳廣以及劉邦都是嚴刑峻法逼反的。

    選錯了繼承人,秦二世真的不適合做繼承人。不靠譜。

    漢初民生凋敝。幾任實際統治者,劉邦、呂后、文帝,都奉行與民休息的政策。劉邦,有流氓性格的長者。進咸陽只與民“約法三章”,與秦的嚴刑峻法相比簡單、寬鬆、可執行性強;呂后,因為殘殺皇子和人彘事件而備受詬病而忽視了她的仁政,她進一步去掉了秦的苛法,生產是恢復的;文帝更是節儉,不僅自己不增添奢侈品,最喜歡的夫人的裙子都是不能拖地的。漢初連續幾任領導人都貫徹與民休息的政策,生產迅速恢復了。並儒家統治思想的確立也進一步鞏固其統治。兩漢就四百年了。

    但秦,是開拓者,秦始皇的目光是超越時代的。如果秦始皇還是採用分封制,後世也許是另一個樣子了。

  • 4 # 穿越再現彼岸

    秦二世而亡,隋二世而亡。兩者何其相似,我們稱秦漢史、隋唐史連起來學習那是有原因的。

    秦滅亡的主要原因:

    一、統一六國後,長期的征戰,要與民休息,減少勞役和賦稅。秦朝農民的賦稅達到三分之二,也即是說老百姓只能得到收穫的三分之一養家。在未統一之前這樣收賦稅是為了戰爭的原因,統一結束了,延續這樣的賦稅就說不過去了。大量的老百姓吃不飽穿不暖,這王朝也就是差一個爆發點而已。

    西漢文帝時期,賦稅是15稅1,以後減到30稅1。

    秦朝統一後,修建了“馳道”貫通全國各地,修建長城抵禦匈奴,在咸陽修建宮殿群,修建秦始皇陵,每年光修建秦始皇陵寢的人就達到幾十萬。秦自統一以來每年勞役幾百萬,從不間斷。而西漢大量減少勞役,與民休息。

    老百姓是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最根本的問題上犯了錯誤。

    二、軍事化管理,以“法”治國。自從商鞅變法以來,為增強國力全民實行“法”治,軍事化管理。在統一六國的過程中確實起到積極作用。但是統一後,就應該改變這種管理國家的模式。動輒砍手、割耳朵、割鼻子、臉部刺字等刑法,使六國原來的老百姓身受其害。區別對待六華人,使老百姓的怨恨積累的越來越多。

    其後的王朝都採取了“陽儒而陰法”的統治,提倡儒家,減輕法家思想治理國家的影響。

    三、對六國貴族勢力沒有徹底消除影響。作為六國的貴族應徹底消除,將他們置於可控制範圍內,在陳勝吳廣起義如火如荼進行時,他們也組織了自己的力量,他們是徹底推翻秦朝的最終力量。

    西漢劉邦就將他們徹底剷除了。

    四、政權交接沒有平穩過渡。也就是讓胡亥、趙高、李斯徹底改變了秦始皇既定的接班人扶蘇的接班計劃,胡亥上臺後,將兄弟姊妹全部剷除,扶蘇的兒子子嬰裝瘋賣傻才躲過一劫。這是把自己統治集團的根基徹底摧毀。

    其中最主要的是秦朝把自己的水——老百姓,搞得沒有活路,大澤鄉的一把大火,拉開了滅亡的序幕。

    另:武則天時期,武則天殺了很多忠於李唐皇室的支持者,但屢次造反都未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老百姓都不相應,百姓吃得飽穿的暖,誰願意打仗送死啊。

  • 5 # 無根樹花正孤

    其實,在許多歷史學家看來,秦朝的滅亡除了歷史的必然以外,還有著許多巧合的存在。

    首先來說,秦朝能在戰國時期以一國之力統一天下,其軍事實力以及經濟實力不可謂不強大。以長平之戰為例,趙王之所以在戰爭進行的過程中臨陣換將,除了秦國的離間計以外,廉頗的相持政策其實對趙國帶來了巨大的經濟負擔,而秦國卻最終在這樣的傾國之戰中獲取了最後勝利,其實也有著經濟和後勤的強大作為支柱。

    然而,一統天下之後二世而亡,一人身死而宗廟隳。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樣的結局其實和嬴政之子扶蘇自殺身亡有著很大的聯絡。相比於荒淫的胡亥,扶蘇顯然才是始皇帝最佳的繼任者。 除此以外,發生於沙丘的那場無聲政變,卻也打擊了整個大秦帝國的法統。在《史記》的記載中,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公子扶蘇就是其打出的旗幟之一。 這也是為什麼之後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將立長不立幼幾乎當成了顛撲不破的鐵律。對於厚實的統治者來說,除了考慮繼任者的才能以外,其法統的合理性也成了統治能否得以延續的關鍵。

    當然,作為一個曾經統一六國的帝國,秦王朝之所以迅速走向毀滅,其實也和嚴刑峻法的施行有著巨大的聯絡。眾所周知,商鞅變法對於秦國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然而一個剛剛迎來統一的國家,在統一戰爭結束之後,並沒有任何放鬆的意向。天下已經疲敝許久,百姓更是苦於不得藩息多年,在這種情況下,整個大秦就如同一張被緊繃的強弓,越是用力就越早迎來崩潰。

    “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武力是秦人的驕傲,也是他們最自恃的關鍵。然而在這種天下共討之的局面下,整個國家也僅僅堅持了不到十年,就已經瀕臨崩潰。 相比之下,漢朝在開國之後,有秦朝的殷鑑在前,自然不會犯天下之大不韙。此後輕徭薄賦,與民休息,同時又約法三章,廢除嚴刑峻法。

    在這樣的堅持和努力下,漢朝從開國時期皇帝乘車連同色駑馬都無法配齊的窘境最終走出,而之後的文景之治,更是成為中國歷史上少有的盛世。 也正是因為這個因素在內,後世在評價秦漢興亡之道時,自然十分看重休養生息這一點。這也是之後歷代開國皇帝最懂得體恤民力的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蜂花粉怎樣乾燥處理?蜂花粉如何貯存保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