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有餘有剩
-
2 # 若木小記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什麼工筆,什麼是寫意。
工筆:工筆是以精謹細膩的筆法描繪景物的中國畫表現方式。工筆注重的是外在形的相似。寫意:寫意是透過簡練放縱的筆致著重表現描繪物件的意態風神的畫法。寫意注重的是內外神的表達。那麼如何能做到從工筆向寫意的轉變呢?個人認為有以下三點:
臨摹畫作、熟悉技法工筆和寫意雖然同是中國畫的畫法,但兩者存在著很大的差別。在取景、用筆、著色、佈局等方面表現得尤為明顯。所以要想做到從工筆到寫意的轉變,臨摹畫作是重要的一步。
就像一個人從學習毛筆隸書到學習毛筆草書一樣,透過臨帖,熟悉技法,找到其中的感覺,久而久之,也就學會了草書這種字型。
觀察生活,善於取捨無論是工筆還是寫意,都需要對生活進行細緻的觀察。只有對自己所畫的景物足夠了解,才能夠做到目無全牛、成竹在胸。
與工筆不同的是,寫意不僅要求對景物觀察全面,還要懂得對景物的取捨。即提煉出景物中自己所要表達的那種神態,並對這種神態注入自己的情感。
所以要想學好寫意,得有一雙善於觀察生活的眼睛,並在自己看到的繁雜的景物中,學會取捨之道。
營造意境、注入情感沒有情感的寫意,是沒有靈魂的。同一個人在不同情感狀態下,對同一景物的寫意也是不同的。例如:同樣對枯荷寫意。心情好的狀態下,筆鋒平緩、用色淡雅、表現出了枯荷傲霜之姿,整個畫面充滿了寧靜的禪意;心情不好時,枯荷杆莖扭曲,用墨濃重,整個畫面給人一種不安、壓迫的感覺,類似於“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意境。
所以好的寫意作品,必須是注入了自己情感、營造出獨特意境的物品,使得看者看後能夠引起共鳴。不然寫意只是空具其形,而無其神。
-
3 # 石姆堂主持廣祥師父
中國的工筆畫歷史悠久,從戰國到兩宋,工筆畫的創作從幼稚走向了成熟。工筆畫使用“盡其精微”的手段,透過“取神得形,以線立形,以形達意”獲取神態與形體的完美統一。在工筆畫中,不論是人物畫,還是花鳥畫,都力求於形似,“形”在工筆畫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與水墨寫意畫不同,工筆畫更多地關注“細節”,注重寫實。
零基礎如何學習工筆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如果想問如果零基礎學習工筆畫或者國畫,最好的學習方法莫過於請教大師的經驗。畢竟從大師到書本到老師再到學生,這無數次轉手早已失了多少真諦,還不如直接從源頭學起。《芥子園》和練字一樣,臨摹古人佳作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只有先臨摹名家,一開始把底子打好,然後再自己作畫,其審美格局自然不一樣。而清代李漁編繪的畫譜《芥子園》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事實上,《芥子園畫譜》也是很多藝術家的啟蒙老師,如齊白石、黃賓虹、陸儼少、潘天壽等。
工筆畫用線技法:線條是工筆畫的基礎,透過對線條的起、行、收的練習,可以掌握線條執行的基本規律,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各種線條變化的練習,熟悉不同筆的硬度特性和用筆的不同角度變化規律,準確把握指、腕、肘的執行方向和力度,靈活運用各種頓挫、轉折、提按。線條應變化豐富,要求多樣,重點要掌握中鋒運筆,這樣才能畫出挺健流暢的線條。
工筆線條的筆法源於書法。每一條線的筆法都有起筆、行筆和收筆三個過程。對起筆、行筆和收筆的要求是欲右先左、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下先上,逆入平出,以使線條含蓄而勁力內斂。線條的表現力分為:濃淡、乾溼、粗細
常用的線描技法:線描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鐵線描類,其壓力均勻,粗細無變化。此類描法適於勾勒物象的外輪廓,如花瓣、葉等一些流暢性較好的輪廓,線條墨色秀潤簡勁,細勁平直。根據不同的質感則使用不同的表現手法,體現外柔內剛的特徵。
最後總結一下,自學工筆畫,書籍、材料、繪畫步驟等,在資訊如此發達的今日,都是非常容易獲取的(渠道:書店、網路),最難的反而是“堅持”二字。對於自學的初學者來說,剛開始的幾幅畫總是拿不出手的,線條不穩、線條太粗或綿軟無力、調色不對、染色不均或留有明顯水漬等等,但是隻要你用心堅持下去,後面一定會有進步的,漸漸地你就會發現,自己的畫技在不知不覺中提高,繪畫審美也在提高。另外,每完成一幅作品,要反覆觀察比較原作,看自己差距在哪裡,下次如何改進,每次抱著這樣的心情在繪畫,相信進步一定會是明顯的。
另外,還有的初學者會迷茫,想學不知道從何入手。我建議從臨摹入手,初學者先不要考慮糾結那麼多,找到個合適的臨本(如:李曉明書中的臨本),二話不說先畫起來吧,畫了之後,自然就會找到感覺,自然而然就入手了。因為畫畫說到底是個實踐性的學科,而非理論性的學科(比如我的專業法律就是理論性的學科),所以你可以什麼繪畫理論都先不學(不是說理論不重要,後面還是要學的),先練先畫,後面再慢慢補充相關的理論知識。
-
4 # 紅梅工筆佛畫
工筆轉向寫意並不需要太過刻意,只是表現技法的問題。
首先雖然說中國畫有寫意工筆之分,其實以前是細筆粗筆之分,只是表現技法和形式的問題,但就兩種在根本上並沒有本質的區別。
就算技法其實也無什麼障礙,本身工筆畫中也會有兼工帶寫,再者無論工筆寫意,中國畫都是重注筆墨,在最初的學習時,也都有筆墨的練習,在長期的創作中,也對筆墨更多了了解。
如果我們看一些大家其實也是如此,最熟悉最典型的就如齊白石張大千兩位大師,齊白石很多兼工帶寫的作品,工筆草蟲極其工細,張大千更是很多專門的工筆仕女等,甚至據說其潑墨畫的產生,與其患眼疾有很大關係。
自己畫工筆,也是因為喜歡其雅緻精細的氣質,還有創作時的安靜緩慢,有時也畫一些寫意甚至興趣所致來點潑墨,自己沒有感覺有什麼太多不適應或區別,最大的感受主要是與當時情緒關係更大。
如果說非要說有什麼區別,自己的一點體會,無非是審美習慣的不同,畫者表現方式的不同,熟宣生宣的不同。
的確因為生宣熟宣的不同,會有一些習慣的差別,所以說如何轉變怎樣學習,也沒有什麼太多技巧,就是多畫多練,中國畫的筆墨的確有其特點和難度,雖然有很多學習技巧和理論,但更多是要自己體會和發現。
自己淺見,這就有點類似中國烹飪,雖然菜譜可以很詳細,甚至配料可以精細到克,但每個人烹製中來的菜餚卻總會不同,火候的掌握更加重要。
所以中國一直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雖然有自己要努力的鞭策,也有中國哲理的深奧。
中國畫也是一樣,水墨也是如此,只有在不斷的創作中,才能體會到其韻味,掌握其規律,也才有了自己的特點。
回覆列表
寫意畫與工筆畫同為中國傳統國畫畫法的兩種技藝,寫意畫與工筆畫從本質的作畫要求來說就是不同的,此外因為作畫要求的不同,兩者之間的繪畫手法也不盡相同,為了凸顯畫作類別,它們的用紙也是不同的。
工筆畫是用細緻的筆法制作,工筆畫著重線條美,一絲不苟,是工筆畫的特色。寫意畫是注重心靈感受、筆隨意走 ,視為意筆,寫意畫不重視線條,重視意象,與工筆的精細背道而馳。生動往往勝於前者。
我覺得若是將工筆畫放到中國畫筆墨的寫意化歷程中來探討,那麼所謂的工筆和寫意只是中國畫筆墨的形態特徵,而這形態特徵絕不會是僵死的,二者之間往往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只有通透地看待工筆和寫意這二者的外貌與內涵的區分和關聯,才有可能使工筆畫或寫意畫達到更為深入變化的層次。
學習國畫是先學工筆畫還是先學寫意畫,是一個眾說紛紜的話題。有人主張先學工筆畫,有人主張先學寫意畫。這樣的問題曾有很多朋友問過我,我的觀點與這兩種都不一樣。
我認為學習國畫的最佳順序是這樣的,先學書法,其次是工筆畫,最後才是寫意畫。為什麼首先要學習書法呢?因為國畫的基礎是線條,書法,也可以說“骨法用筆”是判定書畫品質的六大要素之一。
國畫區別與其他畫種的一大特點是書法線條。國畫的創作中,任何的造型都是透過線條的不同組織方式來完成的。其中有一個畫種“白描”也叫“白畫”,是完全用線表達的物體狀態,只用墨線的不同組織方式,不填色,也不用明暗。所以又叫“線描”。
工筆畫也尤其講究線條,不管是“黃家富貴”還是“徐熙野逸”都是先用線條勾出墨線輪廓,再填色渲染。這裡的線就是書法線條。工筆畫中的線是整幅畫的靈魂,線稿就是白描圖,依靠線本身的變化來表現物象。一般中鋒用筆,對線的要求比較高。鍛鍊線條能力是一個工筆畫家必過的一關。
不管是工筆也好,寫意也好,要想畫好都要有對筆的絕對控制能力,這也是先學書法的一個重要原因。書法的練習,其實就是練習的控筆能力和運筆習慣。臨帖就是在前人的墨跡中找到用筆的規律。
再說工筆和寫意,為什麼工筆被放在前面?注意一下我前面提到工筆畫的時候用的“工筆畫”這三個字。也就是說工筆是非常工整嚴謹的,表現手法的多樣,工序的細膩,造型的直觀化,都是工筆畫法的特徵。工緻畫改叫工筆畫也就是近百十年的事情,現在的工筆畫大多數被玩壞了,什麼都不講究了,像極了孩子們的填色遊戲畫。
其實,工筆畫裡包含了所有的東方繪畫技巧,學足了工筆畫,等於學會了所有繪畫技巧,足以引起人們的重視。更何況,所謂的“寫意畫”也是從工緻畫中的“沒骨畫”一路發展起來的,其實應該屬於工緻畫的一個分支。從這個角度可以說工筆畫是寫意畫的基礎,工筆畫學紮實,寫意畫才好掌握。
工筆畫法從造型入手,透過寫生的方法得到造型,近似於寫實。但工筆畫的寫實要經過美化等特殊的藝術加工,與西畫、攝像等的寫實是不一樣的。這種造型方法在做藝術處理的同時進行不同程度的誇張,就是小寫意到大寫意的過程。
工筆畫的賦色,從黃荃的勾勒法,勾——填——勒,到徐熙的勾填法,勾——填,其實就是簡化工序。刪繁就簡的同時有點誇張地突出某個部分,以達到藝術創作的需求。再到沒骨不用勾線,直接用色染出形象的姿態和意蘊。
寫意畫太側重表義,筆墨非常概括,沒有一定的書畫功底和傳統文化藝術修養是畫不好的。照葫蘆畫瓢,形也沒有意也沒有,只以“太像則媚俗”遮掩,大行欺騙之行為。工筆則是把形與意高度完美統一了,寫意的意也要透過形來實現。形為皮,意則為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形為物質基礎,意為上層建築。
寫意畫,看似寫意,其實並不隨意。好的寫意畫,形不必歷歷具足,甚謹甚細,但不能脫形。形有出入,而整體則要生動逼真,這個形的練習可以透過工筆畫法的造型和寫生來鍛鍊。
寫意的用色和工筆的用色不同,工筆顯然更細膩,而寫意的用色則相對的豪放一些。寫意的用色多來自於對工筆用色的提煉,工筆的撞色,勾勒表現物象邊緣材質的方法,在寫意畫中都得到了很好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