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Zh上善若水W
-
2 #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年羹堯和雍正的情感破裂,就發生在1724年(雍正二年)年底。
在此之前,雍正對待年羹堯,簡直就是如膠似漆。甚至在有關重要官員的任免和人事安排上,雍正都頻頻與年羹堯交換意見,並給予他很大的權力。年羹堯管轄的區域,大小文武官員一律聽從年的意見來任用。譬如雍正曾徵詢年羹堯的意見,問他如果將陝西官員調往他省升用"你捨得捨不得",要他"據實情奏來,朕依爾所請敕行"。青海平定之後,雍正還在給年羹堯奏摺的硃批中寫道:"爾之真情朕實鑑之,朕亦甚想你,亦有些朝事和你商量。"——這樣的話出現在硃批裡,你意不意外,驚不驚喜?
甚至,在平定青海的叛亂後,雍正極為興奮,把年視為自己的"恩人",他說:不但朕心倚眷嘉獎,朕世世子孫及天下臣民當共傾心感悅。若稍有負心,便非朕之子孫也;稍有異心,便非我朝臣民也。
所以在雍正二年十月,年羹堯入京覲見之際,雍正給他雙眼孔雀翎、四團龍補服、黃帶、紫轡及金幣等一堆賞賜。甚至還有記載說雍正要給年羹堯吃荔枝,為保證鮮美,令驛站6天內從京師送到西安——這簡直就是唐明皇給楊貴妃送荔枝的翻版啊!
但問題就在這裡,君臣之間,太過密切了反而不好,尤其是會造成一種誤會:因為雍正這樣對待年羹堯,年就可以無法無天了一般。
而事實恰恰如此,年羹堯一是得皇帝的寵信,二是確實有戰功,如何不驕縱?在邊疆時,蒙古王公和額駙阿寶見到年羹堯必須跪拜。在赴京途中,直隸總督、陝西巡撫都跪道迎送。到京時,王公以下官員跪接,年羹堯坐在馬上,看都不看一眼。王公大臣問候,也只是點點頭而已。
這樣做,顯然就會得罪人。而得罪的人多了,就會傳到雍正身邊。譬如說雍正獎賞軍功,京中就傳言這是接受了年羹堯的請求。又說整治皇八子集團的成員,也是聽了年的話。這些話,自然會大大刺傷雍正的自尊心。再加上年羹堯確實自己也沒譜,在雍正面前也行止失儀,"御前箕坐,無人臣禮",更令雍正心中頗為不快。
隨後,年羹堯的處境便急轉直下。
而一旦皇帝對他的寵信消失,很多原本不是事的地方,便都成了年的罪狀。譬如說結黨營私。凡是年羹堯所保舉之人,吏、兵二部一律優先錄用,號稱"年選"——這個自然,皇帝寵他,他推舉的人都能當官,大夥當然走他的路子。又譬如說貪斂財富。大家都走他的路子,年羹堯自然就會貪贓受賄、侵蝕錢糧。
於是到了雍正三年正月,雍正對年羹堯的不滿便開始公開化。年羹堯參劾四川巡撫蔡珽,蔡珽已經審訊後定為斬監候,雍正卻特地召見他。蔡珽都是要死的人了,自然無話不說。結果最終蔡珽不但沒死,而且升任左都御史,成為對付年羹堯的得力工具。
這個時候,年羹堯又犯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錯,他給皇帝上賀表,把"朝乾夕惕"誤寫為"夕惕朝乾"。"朝乾夕惕",是形容一天到晚勤奮謹慎,沒有一點疏忽懈怠。"夕惕朝乾"是什麼呢?老實說意思也沒有太大改變,但雍正可就抓住你把柄了,說你這是"自恃己功,顯露不敬之意"。
完了,年羹堯咋也想不到,以前做啥皇帝都不計較,現在文字上的一點小問題,居然翻了天!此後他便被解除川陝總督職,交出撫遠大將軍印,調任杭州將軍。
這樣一來,官場上人人都看明白了,皇帝這是要收拾年羹堯啊,一時之間老鼠過街人人喊打,一下子編出92款大罪,請求立正典刑。其罪狀分別是:大逆罪5條,欺罔罪9條,僭越罪16條,狂悖罪13條,專擅罪6條,忌刻罪6條,殘忍罪4條,貪婪罪18條,侵蝕罪15條。
雍正於是一聲嘆息,念及年羹堯功勳卓著、名噪一時,就特別開恩,賜你獄中自裁吧!
得!身敗名裂,一代年大將軍,家破人亡。年羹堯至死也沒想明白,俺這是咋得罪皇帝了,就算寫錯字,至於這樣嗎?俺也是想拍你馬屁啊?
-
3 # 十字接頭
不用花那麼多心思分析。
皇帝也是人,情緒變化甚至不如普通人,反覆無常。尤其是在權力頂峰的人,心理方面不是很健康。
猜忌,甚至嫉妒,無理取鬧。
極權社會,奴才要知道自己的位置是怎麼來的,應該在老大面前以什麼樣的姿態跪著,而不要想出一點點風頭。
英明如李世民,對權臣也是照樣下手。
這就像管孩子,寵你可以,作也可以,但就看你作到什麼程度了。
作大發了,必挨收拾。
像和坤那樣會做人的,做人做到中國這個社會中極致的,不多。
回覆列表
年羹堯(1679年—1726年1月13日),字亮工,號雙峰,安徽鳳陽府懷遠(今安徽省懷遠縣)人,後改隸漢軍鑲黃旗,清朝名將。
年羹堯,一個講述雍正王朝繞不開的名字,受宮廷劇的影響,很多人覺得年羹堯是在雍正年間得到重用的,實則不然。早在康熙執政期間,不滿三十歲的年羹堯就已官至四川巡撫了,只不過雍正繼位後更加倚重年羹堯,破格提拔委以重任,而年羹堯也不負雍正重託,治理四川、擊敗準葛爾部、平定青海動亂,赫赫戰功也成就了年羹堯的青雲之路。
說到年羹堯,大家都知道他是軍功赫赫的大清名將,他為雍正皇帝平定西藏亂事,平息青海羅卜藏丹津立下了汗馬功勞。而且在“九子奪嫡”事件中,雍正能夠脫穎而出,最終走向勝利的皇帝寶座,年羹堯功不可沒,因此雍正皇帝和年羹堯一直保持了多年的親密君臣關係。可就在獲得了無盡的光榮和封賞之後,正在得意之時的年羹堯,卻被雍正賜死,只因為他在給雍正皇帝寫的奏摺裡將“朝乾夕惕”寫成了“夕惕朝乾”。可是雍正皇帝真的就這麼小氣嗎,就因為四個字就要賜死開國功臣年羹堯?還是另有隱情,年羹堯的確做了雍正皇帝忍無可忍的事情,才決定將他賜死。
年羹堯這個人,可以說在仕途上是一帆風順的。別看他號稱是“年大將軍”,但其實他是文官出身,當年人家可是中過進士的。這樣一個能文能武的人,在仕途上怎麼會不如魚得水呢。在他當了九年進士之後,就被破格提為四川巡撫,之後又轉戰疆場,屢獲軍功,非常被雍正皇帝器重。他有兩大軍功不得不提:一是平定了西藏的叛亂,而是平息青海羅卜藏丹津,這兩大戰役對於清朝初期的政權穩定和階級統治非常重要,也因此雍正對於這個幫他坐穩江山的年羹堯,十分的器重和信任,簡直可以稱其為自己的左膀右臂,所以後人才說:內有隆科多,外有年羹堯。這是雍正能坐穩江山的兩大法寶。
這時的年羹堯,因為對國家做出了突出貢獻,得以和雍正建立了異常親密的君臣關係。據說雍正爺連朝廷裡的人事調動之事,都會參考年羹堯的意見。雍正想提拔誰,也會先問問年羹堯的意思。而年羹堯更是沒事就跟雍正推薦自己的人到兵部、吏部這樣的重要部門,也因此才有了民間戲稱的“年選”,意思就是大臣哪裡是雍正選的,根本就是年羹堯選的嘛。這還不算什麼,有一次雍正為了向年羹堯表達自己勵精圖治的決心,竟然跟年羹堯說,我要是不當個好皇帝,第一個對不起的就是你年羹堯。你說雍正得多器重年羹堯,才能對他說出這麼肉麻的千古絕句來。
還有一件事也能體現雍正對年羹堯無限的恩寵。古有唐玄宗“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今有雍正為了年羹堯,快馬加鞭送荔枝。據說雍正為了讓年羹堯吃上新鮮的荔枝,命人快馬加鞭從西安驛站一路狂奔,就用了六天就把荔枝送到了年羹堯的手上。這要不是真愛沒能對他那麼好嗎?還有,雍正帝對年羹堯的愛,是愛屋及烏的,就拿他妹妹年妃來說,年妃嫁給雍正之後,多囂張跋扈啊,在後宮裡想欺負誰就欺負誰,想要什麼皇上就賜什麼,這還是仗著他哥哥年羹堯的面子啊。要不是年妃生的孩子都沒活太久,恐怕年妃都能母憑子貴當皇后了呢,這都是說不準的事。
年羹堯的舊患、妻子的病情,雍正都再三過問,賜以名藥。雍正沒事的時候,還動不動就給年羹堯寫信告知妹妹和年父的近況。但是,這麼好的君臣也會出現問題,而這些問題主要都是年羹堯挑起來的,所以雍正只能見招拆招,最後實在忍無可忍就只能把他賜死了。年羹堯開始失寵獲罪,主要有幾個方面:第一,是他這個人太囂張跋扈了,都沒把雍正放在眼裡了。雍正二年,年羹堯奉命進京向雍正彙報工作,在赴京的路上,他讓那些官員都跪著迎接他的到來,而一路上見到王公大臣,他也不搭理,依舊傲慢的坐在馬上,王公大臣都主動下馬跟他打招呼了吧,他也就愛答不理地點點頭,弄的王公大臣都很沒面子,意見紛紛。
就算見到了雍正皇帝,年羹堯還是這麼驕縱跋扈,對皇帝也沒禮貌,弄個雍正爺很沒面子,他就給年羹堯寫信說,小年,你得懂得君臣之道啊,不能這麼君不君,臣不臣的,你別忘了自己的身份哈,更別忘了我這個皇帝也是要面子的。結果這個年羹堯是一點沒聽進去呀,照樣我行我素的,弄個雍正很難辦呀。然後緊接著,雍正又發現年羹堯開始結黨營私了,這是犯了當官的大忌呀。這雍正能放過他嗎?前面剛說了,雍正本來是提拔大臣都得問問年羹堯,弄個民間還笑話雍正這是“年選”不是“雍正選”,現在到好了,年羹堯開始拔除異黨了,把國家所有的重要機關裡,都安排了自己的人。
這下雍正還能原諒他嗎?後來雍正陸陸續續地發現了年羹堯的諸多問題,比如貪斂,收斂財富、行賄受賄、侵佔國家公有財產等等吧,總之是罄竹難書啊。所以,雍正皇帝是越來越煩年羹堯,越來越看他不順眼,最後終於痛下決心,要剷除他了。雍正正苦於沒有治年羹堯的藉口呢,結果年羹堯自己往槍口上撞。他給雍正寫的賀表中把“朝惕夕幹”寫為“夕惕朝幹”,本來這就是個小失誤,但是既然雍正要收拾他,就拿這個大做文章,說年羹堯一定是別有用心,結果就這麼把他的職務都解除了,收回他手中的大權。
你說這個時候,年羹堯應該小心低調了吧,結果他沒有,雍正皇帝給他安排了新的工作,他就是遲遲不幹,給雍正氣的真想一刀宰了他。結果此時大臣們又推波助瀾,說年羹堯的各種壞話,心機深的雍正正好就坡下驢,順應民意,把年羹堯給賜死了。這個年羹堯啊,只能怪他自己太恃寵而驕了,不懂得為人臣子的道理。他被雍正賜死,完全是因為他自己覬覦政權,作威作福,僭越了君臣之別。再碰上雍正那個小心眼心機婊,專斷獨權的人,他能不死嗎?
年羹堯被雍正調任之後,眾多內外官員大臣看清局勢,明白帝皇的意圖,紛紛揭露他以往所犯的罪行。於是,年羹堯官職被剝削,九月後,他被押送北京會審。十二月,審判結果已出,年羹堯在劫難逃。他所獲92條大罪,包括貪婪罪,殘忍罪等。雍正正式下旨,念他從前立非凡戰功,便網開一面,只是讓他在監獄中自裁而亡。與此同時,年羹堯的家人被革職,滿門抄沒,子孫後代被毫不留情地傳送充軍。至此,叱吒風雲,赫赫有名的年將軍落得個家破人亡,身敗名裂的下場。
所謂“樹倒猢猻散”,對年羹堯來說,用在此處再恰當不過了,不過年羹堯的一生也是值得了,位極人臣,享受到了權力、財富、榮譽、名聲,也受到萬人的尊敬,只是最後自己的結局有些悲涼,還牽連了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