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縱橫帝

    導讀:這一段是在老皇帝康熙去世前單獨召見傳位老四胤禛時說的話。都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更何況以江山社稷相托的父子。知子莫若父,經過九子奪嫡的相處和考察。康熙終於決定把大位傳給胤禛,這段話既包含著對複雜朝局和當時混亂的時政的擔心,也包含著對這位以冷麵王爺著稱繼承人期待和擔心。這段話說的可謂百般滋味湧上心頭,如果允許的話多想給老四扶上馬再送一程啊。背景分析

    由於康熙皇帝為人寬和,所以導致晚年吏治腐敗、國庫空虛。所以康熙必須選定一位做事認真、實誠能為國家丟擲心血的繼承人。從這一點來看,九子中只有老四胤禛合適。所以康熙在臨終前單獨召見四阿哥胤禛做交接班前的訓導。

    “不要哭,要明白,朕把這千斤重擔交付於你,朕相信你一定能夠重新整理吏治,匡補朕的過失。戴著這串念珠,朕不放心的,是你常常過於急躁,待人有欠寬和,善待你的兄弟、善待你的臣民,不是萬不得已,不要傷害他們。”

    康熙當時懷著對帝國的熾烈的感情和對胤禛解決朝廷積弊的強烈期望說出這番話的。康熙對朝局的積弊洞若觀火,但是他的精力和動盪的朝局已經不允許他來解決這個問題了。只能期待下一代繼承人來重新整理吏治,匡補他的過失。

    康熙囑託的具體分析

    1、對朝廷現狀清醒認識

    老皇帝到了晚年,好些因他的施政方針產生的弊病已經有些積重難返。

    律法審判方面:

    帝都腳下居然出現花錢替罪的宰白鵝的事例。律法不嚴已經成為常態,這對號稱盛世的康熙朝是一個絕妙的諷刺。雖然救了一個張五哥,可是其他很多被冤枉替罪的人怎麼解決,這是制度執行的問題。需要重新整理吏治。

    戶部欠款:

    國家的稅收是用於賑濟災民、擴軍備戰、興修水利等事關國計民生的大事。是當重大事情發生時,抵禦未知的儲備。但是大小官員居然可以從戶部也就是國庫中大量的借款。說是借,其實就是不想還。當黃河發水時,國庫存銀不足五十萬兩。也許這也是康熙後期沒有發動大的戰事的一個原因。

    國家開科取士都被皇子大員的門人弟子提前預定了

    國家開科取士是為了為國家選拔人才,這樣朝廷上才能人才輩出。但是這在康熙朝晚期已經成為諸位皇子或者朝廷大員們的私相授受的目標。那選拔出來的是貪官汙吏,最終很容易釀成新一輪的黨爭。

    土地兼併,納稅人越來越少

    到了康熙中後期,土地兼併嚴重。納稅人的基數逐漸減少,納稅人的負擔日趨加重。大量的官員士紳攫取了大量的財富,這和國家利益是相沖突的。

    康熙臨終囑託的針對性

    由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康熙對雍正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很多弊端如果處理起來太急躁容易出事造成朝廷動盪。到時候內有阿哥官員們掣肘,外有西北準噶爾部叛亂。一旦穩定不住朝局那就是潑天大禍。

    康熙期待雍正能夠重新整理吏治,彌補自己這些年施政造成的過失。很多問題已經形成習慣積重難返,一旦在胤禛沒坐穩以雷霆之威處理相關人員怕釀成大亂。所以才期望自己的囑託和念珠時時提醒雍正從容、寬和的處理政務。其實康熙的擔心並不是多餘的。雍正繼位後的諾敏案、科考舞弊案都是因為雍正急於樹立新朝的標杆,在沒有仔細調查的情況下急於執行造成的惡果。甚至還褒獎大貪官諾敏為天下第一巡撫。被老八集團和官員笑話,雍正臉上無光。

    這裡康熙說雍正過於急躁,待人有欠寬和還有一層意思,和下一句“善待你的兄弟、善待你的臣民,不是萬不得已,不要傷害他們”聯絡起來我們可以看出,康熙也知道痺症的產生有老八他們的原因。但是他不希望出現手足相殘的慘劇。所以說雍正有欠寬和是想雍正以後善待兄弟和臣民,不要掀起大的波瀾。

  • 2 # 達摩說

    知子莫若父,尤其又是像康熙這樣一個頗具識人之明的皇帝,他雖然從來都不動聲色,但對自己的兒子們,那真是觀察得透透的。

    在他即將去世時,對胤禛交代後事,曾對胤禛提起諸位皇子們的優缺點。

    對於胤禩,他的評價是:胤禩處處學朕,卻處處不像朕。朕是以寬仁治國,他是以寬仁來收買人心。即便他的寬仁是真的,也只會把我大清江山徹底毀壞。

    對於胤禵,他的評價是:這幾年整軍經武很見成效,但他膽子過大,而胸襟狹小,用於治兵尚須謹慎得當,用於治國則必然壞事。

    對於胤祥,他的評價是:十三阿哥的心地是光明的,但不會權變。朕圈禁了他十年,想來他會成熟起來,能夠做好你的幫手了。

    而對於四阿哥胤禛,他最後的囑託是:你常常過於急躁,待人有欠寬和。帶著這串念珠,善待你的兄弟,善待你的臣民,不到萬不得已千萬不要傷害他們。

    康熙之所以看中胤禛繼位,就是看中了他的不講情面,敢打敢衝,只有這樣的性格,才能一舉改變康熙朝晚年吏治腐敗的現狀,並堅決推行新政,而不被各路既得利益集團所左右。但問題是,執掌一個大國的改革之路,任務是艱鉅的,鬥爭是殘酷的,不能光靠硬打硬衝,更須講究鬥爭策略,要分清敵友,分化瓦解,不能放過敵人,但也不能失去百官的支援,還要明瞭各路勢力的需求,分而治之,更要從細小處做起,不能急於求成。從這個角度看,康熙對胤禛的囑託不是沒有道理的。

    胤禛最大的問題就是過於急躁,缺少寬和。在做皇子辦差時就被因不打折扣,不講情面而被稱為冷麵王,但這麼做的結果就是他真的成了沒人支援的孤臣,得罪的人越來越多,辦差的阻力也越來越大。比如在追比國庫欠款時,他沒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是急於求成,搞起了一刀切,最後導致魏東亭被逼死,一眾老臣天怒人怨,不少真正的蛀蟲沒有被挖出來,而錢也沒有收上來。

    而康熙的囑託也真的預見了胤禛的未來,胤禛剛一繼位,便開始大張旗鼓地追繳欠款,結果被諾敏欺騙;後來又召集恩科考試,結果又出了洩題的醜聞。就這樣,胤禛一上任就急於求成,結果幾板斧下來都落空了,他這才開始思考今後的路究竟該怎麼走。

  • 3 # 步武堂

    “戒急用忍”,這是四阿哥胤禛當上皇帝之後給自己提出的要求 這個要求是寫在一個紙條上的,心煩氣躁的時候,雍正會看看這個紙條,這四個字幾乎成了他的“座右銘”。

    雍正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在他的皇阿瑪康熙臨終之前,把皇位親自交給他的時候,除了鼓勵之外,還表達了對他的憂慮——

    “朕不放心的,是你常常過於急躁,待人有欠寬和。”

    康熙的擔心和憂慮是有道理的,作為父親,康熙對自己的這個四兒子胤禛的優點和過人之處看的很清楚,但同時對胤禛的性格缺陷也有相當冷靜和清晰的認識,尤其是對胤禛的“操切”和“冷麵”非常擔心。在康熙看來,胤禛的這兩個性格缺點會影響到他繼位後的“重新整理吏治”和“匡補朕的過失”,因為康熙知道盛世的外表下,積弊嚴重,各種問題相互交錯,需要的是耐心和堅韌。

    作為一個生命走到盡頭的老人,康熙對胤禛的臨終政治交代其實就是兩點,第一點是“重新整理吏治匡補朕的過失”;第二就是“善待你的兄弟、善待你的臣民,不是萬不得已,不要傷害他們。”同時,也給了胤禛一個忠告,這個忠告,就是“戒急用忍”,除了忠告之外,還給了胤禛一串佛珠。

    “戒急用忍”是提醒胤禛辦事不可急躁,多想想。那一串佛珠則是提醒胤禛一定要“寬厚仁和”,不能“刻薄寡恩”,最重要的是“善待兄弟”。

    一生睿智幹練,洞察秋毫的康熙,非常清楚“九子奪嫡”的後遺症有多嚴重,他非常清楚胤禛繼位之後的阻力和對立面有多強,如果胤禛(雍正)不能“戒急用忍”,不能“寬厚仁和”,那麼和他爭鬥的那些其他的皇子們肯定會是“性命不保”,同時如果不能理智冷靜的“穩紮穩打”的推行新政的話,雍正的新政也會遭到失敗。

    其實,雍正的“急躁(處事操切)”和“欠寬厚(刻薄寡恩)”的缺點,康熙早在還是四阿哥的胤禛辦理“追比國庫欠款”的差事的時候,就已經深有體會。面對巨大的國庫虧空和眾多的欠款官員甚至是皇親國戚,胤禛的“鐵面無私,雷厲風行, 堅定果敢”甚至是“不惜做一個孤臣”的行事風格和擔當,康熙的心裡非常滿意,可以說就是在經歷了那一次“流產”的追比國庫欠款的事件之後,康熙已經確認,在他的兒子裡面,能夠重新整理吏治,匡補弊政的一定是這個“堅剛不可奪其志”的四阿哥胤禛。

    但是,四阿哥胤禛在辦理這個差事時的“操切”和“冷血”卻也讓康熙內心發顫——過猶不及,這個四阿哥胤禛幾乎就不會任何的變通手段。逼的魏東亭上吊自殺,在康熙的心裡還是留下了陰影。如果胤禛當了皇帝對那些反對他的兄弟們不能寬容對待的話,朝局會產生怎樣的混亂,康熙不敢想象。

    所以,在臨終的囑託當中,康熙念念不忘和無法消除的擔憂,就是雍正的這個“急躁”和“刻薄”。他給了雍正忠告 還給了雍正“信物”。

    但是,康熙所擔心的事情還是出現了,雍正登基之初所顯現出“操切”一覽無餘。他面對的一個“千瘡百孔”江山社稷讓他無法從容,同時他的“死對頭”八爺黨也是不出預料的“打橫炮,使邪勁”,包括“看熱鬧,看笑話”。

    雍正的“操切”,讓他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那些看起來“金燦燦”的雍正新錢,讓雍正鬧了個大笑話,儘管戶部的雲貴司主事孫嘉誠不顧一切的指出了雍正新錢的“銅鉛比例”的弊端,最終未能釀成大錯,但是所有的人都對此“袖手旁觀”的場面,讓雍正尷尬至極。

    ——為了儘快的追回國庫欠款,雍正委任了隆科多舉薦的諾敏為山西巡撫,指望這個諾敏在山西做出表率,清理藩庫,追回欠款。但是,那個諾敏卻夥同整個山西大小官員合夥把雍正給騙了。雍正給諾敏的那個“天下第一巡撫”的大匾,啪啪的打雍正的臉。

    ——為了儘快的建立自己的人才體系,雍正在諾敏事發之後很快的就舉辦了第一次科考,這一次他又委任了八王爺允禩舉薦的張廷玉的弟弟張廷璐作為主考。但這個張廷璐又出事了,雍正朝的第一次科考就出了“考題洩露”和“夾帶考生”的舞弊大案,雍正強大的心臟都快要崩潰了。

    這些都是雍正急於清除積弊,急於整肅吏治的結果,當然,雍正還是記住並堅持了一個“忍”字。儘管出了些麻煩,但是雍正最終還是坐穩了皇位,並開始有條不紊的推行他的新政。

    對於他的那些個兄弟們,雍正還是遵從了他的皇阿瑪的囑託,基本上做到了“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直到八王爺允禩發動了逼宮政變,雍正在極端暴怒之下,圈禁了八王爺允禩和九王爺允禟,並且極端侮辱的給他們起了“阿其那”和“塞思黑”的名字,但最終還是沒有殺了他們,這對於雍正來講已經算是“極端寬仁”了。他還是很好的遵守了他對康熙的承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印巴衝突回顧,是否會演變為第四次印巴戰爭?